關於以奉獻為話題的議論文作文
奉獻,多麼平凡而又偉大的詞;奉獻,多麼美好而又嚴肅的詞。人要懂得奉獻,社會才充滿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奉獻為話題的議論文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奉獻為話題的議論文作文篇1
我從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長大,生活在父母營造的溫馨家庭裡,一點一滴地接受他們對我的愛,我也漸漸地體會到這種無私的愛其實就是他們對我無私的奉獻。
奉獻是什麼?可能就是給予吧,因為把愛、財富、知識、貢獻無私地、毫不保留地拿出來奉獻人類、社會、國家,造福於民,用之於民。父母為孩子奉獻真誠的愛心,社會各界人士向貧困災區捐獻財物也是一種奉獻精神;科學家、發明家、教師和各個行業人士奉獻出他們的知識和力量,英雄們甚至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貢獻了自己的可貴的生命,等等這些都是一種奉獻精神。
是吧,要是人人都奉獻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明天;優美的歌聲便我們陷入了深思。每個人都奉獻出一點愛心,世界都將是多麼的美好。人類實際諒是生活在奉獻與索取之中,然而,要想為社會、國家、人類作出奉獻就必須向社會索取知識和能量。
其實,我們索取知識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在學校學好功課外,還可以到大自然中去探索、發現,書海中去尋求、吸取,人海中去理解、領悟,求知中去摸索、思考,才能獲取更多的知識和能量,才能為人類作出貢獻。
愛因斯坦、愛迪生等都是科學家、發明家,他們的一生都在科學的領域中奉獻自己的才智,但也同時向科學中探索來獲取知識和能量,直到生命終止。
而我們青少年兒童所要做的也就是去認真地學習、不斷地去探索來獲取更多的知識,同時也為父母、國家和社會作出更大的奉獻。
奉獻為話題的議論文作文篇2
“白雲奉獻給草場,江河奉獻給海洋,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朋友,白鴿奉獻給藍天,星光奉獻給長夜,我拿什麼第一文庫網奉獻給你……”聽著優美的歌,我不禁想到了那些為祖國捐軀的戰士,那些為別人而奉獻自己一切的人………
那是個偏遠的山區,有一條河橫在村莊和小學校之間。每逢下雨,河水上漲,孩子們就無法自己渡河,一個男教師主動擔任送孩子渡河的任務。他艱難地揹著每一個孩子過河,用自己的背搭起一個堅實的人橋。男教師因此受到表彰,升職調走。繼任的是一位柔弱的姑娘。孩子們在雨天又沒法過河了。家長們只得去學校背自己的孩子過河。女教師因此決定為孩子們建一座永久的橋。她奔波於政府的各部門之間,費盡口舌,甚至自己掏錢送禮,請客。在她長期不懈的努力下,一座鐵橋連線了河的兩岸,孩子們再不必為過河而擔心。女教師沒有因此得到提升,她在那個小學裡默默耕耘了一輩子。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我生活中,也有很多平凡的人都在默默的奉獻,只是他們沒有要求回報,所以沒有人認真的去體會他們的奉獻,也沒有人去覺察其中所包含的愛心,這就註定了奉獻者一生的平凡。我想,很多人會為女教師而感到不平:她付出那麼多,為什麼沒有回報?其實大可不必這樣,不僅僅因為無私付出的人很多,更主要的是,我相信,那位女教師並無怨言,反而我感覺她活得很充實,很快樂,當她決定為孩子們建一座橋的時候,她的心裡只想到那是她的責任,只想到為孩子們去做點什麼,她實現了自己的心願。
因為奉獻,她得到了快樂。看著孩子們過橋時輕快的身影,看到家長們放心的笑容,她擁有的是最真實的快樂和滿足。至於,有的人還為她在山村工作一輩子而感到不平。我想說,不要用我們自私的思考方式判斷她的生活,當她有願望成為一名山村教師,當她紮根在那片貧瘠的土地,當她選擇無私奉獻,盡職的工作,當她決定用自己的生命,擦亮那一雙雙稚嫩的眼睛的時候,她已明確了快樂的意義,找到了生活的目標,用一生的時間,換取山村孩子們美好的未來就是她的理想和心願!
最大的幸福是莫過於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也許我們都應該像著名的法國作家蒙田說:“生命的用途並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並不多,卻活了很長久。”
奉獻為話題的議論文作文篇3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古至今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奉獻,是一種美德;我們為人要善於奉獻,只有奉獻了,付出了,才會領悟到其中的樂趣。奉獻,是一種境界,一個人如果學會了奉獻而不奢求回報,那麼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個層次。一個人學會了奉獻,就等於他掌握了一種自我提高的方法。
奉獻是什麼呢?我是這樣理解的:奉獻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獻身精神;奉獻是“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的默默無聞;奉獻是“採得百花蜂成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的高尚品質;奉獻是“隨風潛入夜,瑞物細無聲。”的無私奉獻;奉獻是,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撤下一片陰涼;奉獻是,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一分綠意。這就是奉獻,既簡單又複雜。它簡單,卻讓你怎麼也說不清;它複雜,卻又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奉獻只在一念之差。科學家鮑爾?海斯德是美國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學家。他小時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萬人被毒蛇咬死,就決心研究出一種抗蛇毒藥。他從15歲起,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體,並逐漸加大劑量與毒性。
這種試驗是極其危險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場。各種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種新的蛇毒,原來的抗毒物質不能勝任,又要經受一種新的抗毒物質折磨。他身上先後注射過28種蛇毒。經過危險與痛苦的試驗,終於有了收穫。他一共被毒蛇咬過130次,每次都安然無恙。海斯德對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質進行分析,試製了一些抗蛇毒的藥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傷的人。如果他當時選擇了放棄,那麼就會是另外一個結果。
李春燕,27歲,是貴州從江縣大塘村鄉村醫生。三年前李春燕衛校畢業後嫁給了大塘村一個苗族青年成為一名鄉村衛生員並且在自己家裡開設了一間衛生室。
大塘村是一個苗族村寨,只有她一個鄉村衛生員,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極其貧窮。人們向來缺醫少藥,過去,村裡沒有醫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請鬼師驅鬼辟邪,或是用‘土辦法’自己治療,死了,誰也不知道是啥原因。現在,大家已經逐漸習慣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兒打針吃藥,有了初步的醫療保障。李春燕,嚴格地講不能稱作醫生,只能叫做‘衛生員’,因為她沒有編制,不享受國家的工資和其它待遇。由於工作環境差、入不敷出,我國的大部分鄉村衛生員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李春燕也遇到過相同的問題,鄉親們來看病,沒有錢付藥費,只能記賬賒欠。2004年初,一直賠本經營衛生室的李春燕決定關掉衛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廣東打工。當他們正準備出門的時候,聞訊而來的鄉親們正好趕到。村民們掏出皺巴巴的一元、兩元錢遞給李春燕:“李醫生你走了,我們可怎麼辦?這是我們還你的賬,不夠的我們明天把家裡的米賣了,給補上。”李春燕於是沒有離開。這是李春燕留在這艱苦的地方做鄉村醫生以來唯一想放棄的一次。
——她是一位醫生,雖然她從來沒有機會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醫生的前面還要加上赤腳這兩個字;她是一名醫生,但是不像很多醫生那樣,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個月也許能收入600多塊錢,但是買藥以及買相關的一些東西卻要花出900多塊錢,虧空300多,欠債也就越來越多;她是一名醫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醫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對她更加需要,這該是一名怎樣的醫生?
鮑爾?海斯德、李春燕她們雖然辛苦,但他們快樂。“為人們奉獻”他們不只把他們當做一種信念,而是賦予了很大的行動。
奉獻可以使飢寒交迫的人得到食物;可以使渴望知識的人得到知識;可以使……
奉獻並不在於大小,只要你善於留意,你就會變成奉獻者。讓我們繼續發揚中華民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偉大精神。2012讓我們為社會出一份力,城市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