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區的導遊詞精選

  風景區的導遊詞,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歡迎閱讀借鑑,希望你們喜歡小編為你們準備的範文精選。

  風景絕秀金鞭溪

  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是有著“千年長旱不斷流,萬年連雨水碧青”美譽的金鞭溪。金鞭溪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峽谷之一,整個峽谷全長大約7、5千米。金鞭溪就好比是張家界這位“絕代佳麗”身上的一條藍色絲巾,它把“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山水美髮揮到了極致!那麼金鞭溪究竟是一條什麼樣的峽谷呢?著名文學家沈從文先生讚譽它是“張家界的少女”,當年張家界的宣傳者——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在此曾讚歎它是“一片童話般的世界”,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沿著吳老和沈老先生當年的足跡去揭開金鞭溪神祕的面紗吧! 請大家注意看左邊這些奇特的植物,它就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珙桐是多年生木本花卉,通常在春末夏初時節開花,花呈白色,柱頭上略帶-點紫紅,很像鴿子的頭和嘴,花身有兩片又大又長的苞片,像是一對翅膀。整個花朵的形狀就像一隻放飛的鴿子,這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因而外國人親切地稱它為“中國鴿子花”。

  現在大家請看眼前峽谷的兩旁,這種高大而華貴的塔形樹,這也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水杉。水杉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樹種,人們曾經以為已經在第四紀冰川襲擊時期絕跡了。然而1941年我國的植物學家在四川省萬縣的磨刀溝發現了它。1982年開發張家界時,人們發現這裡生長著大面積的水杉及3000多種珍奇植物,這真是大自然賜予的一筆巨大的財富。

  大家請往右前方看,前面這座高聳如雲的石柱就是聞名遐爾的金鞭巖,而金鞭溪就是因為長年流經此巖而得名的。它高378米,方方正正,上細下粗,稜角分明,如同一支高舉的鋼鞭,直指雲霄,令人望而生畏。加上其岩石結構為紅色石英砂岩和石灰岩,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故名金鞭巖。金鞭巖是整個張家界景區最高、最陡、最壯觀的石峰,人們稱讚它是“名山大川處處有,惟有金鞭奇上奇”!更為奇特的還有呢,再請大家看緊緊依偎著神鞭左邊的巨峰,它好像一隻雄鷹,鷹頭高昂,凌空展翅.一隻翅膀還有力地半抱金鞭巖,氣勢雄偉,所以叫做“神鷹護鞭”,這也是金鞭溪的王牌景點之一。

  看了金鞭巖的雄姿,大家可能會奇怪:大自然為何如此神奇?據科學論證:3億8千萬年以前,這裡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約1億年前左右,由於海浪的衝擊,石英砂岩在海底沉積了500多米厚,後來,經新構造運動強烈抬升,這裡成為陸地。地面抬升後,在流水深切的作用下,一些細小的沙石被沖走,加上在重力作用下岩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地衝刷等綜合作用,使張家界地區在漫長的歲月中經風化、流水切割,逐漸形成了由一系列柱峰、方山、峽谷組合而成的這種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看到此情此景,沒有人不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驚歎!

  峰迴路轉,鳥語花香,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沿溪遍佈著一種形狀怪異的花,它的形狀特別像龍蝦,不錯,這就是龍蝦花。龍蝦花是一種珍貴的草本植物,它春天發芽,夏天開花,秋天結實,冬天落葉。根據花形大小不同,一般可分為三種,當地人稱花小的為“米蝦花”,花大的叫“龍蝦花”,介於中間的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叫“河蝦花”。 人們都說武陵源有兩隻明亮的眼睛,現在看到的就是其中之一的——紫草潭。據說以前潭壁上長年攀生著一種紫色的草,因而得名“紫草潭”。在這裡,河道陡然變寬,從砂刀溝直瀉而下的水經過長約15米的層層阻滯已變得沒有多少波紋和漣漪了,水平如鏡,紫草潭寬4米,水深約5米,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生活的溫床,也曾經是著名的金鞭魚產地。

  猛洞河風景區導遊詞

  猛洞河風景區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境內,與我們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和著名風景區天子山相毗鄰,總面積約五百平方公里。它是一個集山勢、水色、洞景和生物於一地,匯古鎮風貌、民族風俗、山野情趣於一體的新闢的旅遊勝地.猛洞河風景區由王村、猛洞河、不二門、老司城四部分組成,景色各異,令人神往。王村古樸美觀的吊腳樓、曲曲彎彎的石板路、繁榮熱鬧的集市;猛洞河奇異峻美的高山峽谷、神奇莫測的飛瀑流泉、玲瓏瑰麗的懸崖洞府;不二門奇特的石林碑刻、飛簷翹首的廟宇亭閣、原始古樸的民情風俗;老司城土司王故都巨集偉的宮殿、縱橫交錯的卵石街道、難 以數計的古墓牌坊……都使來這裡錄幽探勝的遊客留念忘返,拍手稱絕。他們誇讚猛洞河:“納三峽之雄偉‘聚張家界之神奇、融灕江之旖旎、懷西湖之溫馨”,是一幅奇妙的天然山水畫卷。猛洞河不僅風光秀麗迷人,而且還是一個天然動物園和天然植物園。金絲獼猴、猴面鷹、飛鼠、金雞等一百九十多種珍禽異獸,出沒於出澗峽谷之中。植物種類繁多。樹木五百多種,其中水杉、銀杏、珙桐、鵝掌楸、毛紅椿等國家珍貴保護樹種十幾種。奇花異草二百多種,厚朴花、百合花、芍藥花、芙蓉花,以及各種各樣叫不出名的香草野花,遍地都皆是。一年四季,山花爛漫,鳥語花香。

  猛洞河流域又是土家族同胞聚居的地區,有著獨特的民情風俗和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文化。土家人的調年節、社巴節、吃薪節、重陽節,以及提前一天過年的習俗都別有情趣。而土家族的擺手舞,毛谷斯舞,以及打溜子、咚咚喹、挖土歌等歌舞樂曲,更是像陳年老酒一樣醉人。猛洞河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在攝氏十六度左右。春季,鮮花盛開;夏季,清涼靜謐;秋季,滿山紅遍;冬季,冰花怒放。無論什麼時候來這裡旅遊,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猛洞河風景區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境內,與我們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和著名風景區天子山相毗鄰,總面積約五百平方公里。它是一個集山勢、水色、洞景和生物於一地,匯古鎮風貌、民族風俗、山野情趣於一體的新闢的旅遊勝地.猛洞河風景區由王村、猛洞河、不二門、老司城四部分組成,景色各異,令人神往。王村古樸美觀的吊腳樓、曲曲彎彎的石板路、繁榮熱鬧的集市;猛洞河奇異峻美的高山峽谷、神奇莫測的飛瀑流泉、玲瓏瑰麗的懸崖洞府;不二門奇特的石林碑刻、飛簷翹首的廟宇亭閣、原始古樸的民情風俗;老司城土司王故都巨集偉的宮殿、縱橫交錯的卵石街道、難 以數計的古墓牌坊……都使來這裡錄幽探勝的遊客留念忘返,拍手稱絕。他們誇讚猛洞河:“納三峽之雄偉‘聚張家界之神奇、融灕江之旖旎、懷西湖之溫馨”,是一幅奇妙的天然山水畫卷。猛洞河不僅風光秀麗迷人,而且還是一個天然動物園和天然植物園。金絲獼猴、猴面鷹、飛鼠、金雞等一百九十多種珍禽異獸,出沒於出澗峽谷之中。植物種類繁多。樹木五百多種,其中水杉、銀杏、珙桐、鵝掌楸、毛紅椿等國家珍貴保護樹種十幾種。奇花異草二百多種,厚朴花、百合花、芍藥花、芙蓉花,以及各種各樣叫不出名的香草野花,遍地都皆是。一年四季,山花爛漫,鳥語花香。

  猛洞河流域又是土家族同胞聚居的地區,有著獨特的民情風俗和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文化。土家人的調年節、社巴節、吃薪節、重陽節,以及提前一天過年的習俗都別有情趣。而土家族的擺手舞,毛谷斯舞,以及打溜子、咚咚喹、挖土歌等歌舞樂曲,更是像陳年老酒一樣醉人。猛洞河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在攝氏十六度左右。春季,鮮花盛開;夏季,清涼靜謐;秋季,滿山紅遍;冬季,冰花怒放。無論什麼時候來這裡旅遊,均可盡情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 光。

  安徽八里河風景區導遊詞

  八里河風景區主園區位於潁上縣八里河的南湖公園內,包括“世界風光”、“錦繡中華”、“碧波遊覽區”三個部分,佔地面積3600畝。步入“錦繡中華”門,來到蘇式園林,這裡綠柳婆娑,繁花竟放;人工堆砌的假山,巧奪天工;依臨荷花池建設的迴廊,跌宕有致。來到這裡真懷疑是到了素有天堂之稱的蘇州。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此話用來形容位於錦繡中華園內南側的“九天瀑布”同樣巨集偉壯觀。九天瀑布長90米,高20米,加上9。9米高的觀世音像及底座,約高32。9米,立體框架1750米。遠遠望去,奔流飛瀉的瀑布氣勢磅礴,撼人心魄。高9.9米的觀士音像,立於假山之上,堪稱一絕。相信李白來到這裡也會詩興大發。“不到長城非好漢”,在這裡你同樣能登上“長城”。“張公山”臨湖矗立,巍巍“長城”盤旋而上,富有塞外風光的神韻;登上烽火臺,儘可包攬南湖公園的卓越丰姿。“錦繡中華”還有九龍壁、白雀寺等景點,集東方建築藝術之特色,融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觀後令人回味不絕。

  走出“錦繡中華門,來到“碧波遊覽區”。3000畝的湖面上,錯落有致地分佈著12個小島,由軟、硬橋連線。穿過既刺激又讓人心驚膽顫的步雲橋,便到達環湖堤。三十餘間小木屋和部分動物之家,點綴在環湖島上。堤上孔雀拖著豔麗的尾翼在悠閒地散步;湖中成群的黑天鵝浮在水面上,似乎在欣賞自己的倩影,野鴨和鴛鴦在戲水玩耍;湖心的鳥島上,林木茂盛,百鳥翔集,雁鳴鶴舞,真是鳥類的樂園。據導遊小姐介紹,這裡每年都吸引大批南方來的候鳥,由於環境、氣候、水質都不錯,它們也不會飛走。在另一小島上還有鳥語林,用膠織網覆蓋,飼養鳥類近百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綠孔雀、白尾海雕等;二級保護動物鴛鴦、紅腹錦雞等。

  環湖堤的西面從南往北分別是海豹島、野馬島、和河馬島,北靠辦公區的是龜蛇島。湖東兩島,南面是野豬島,北面是鹿島。在海豹島,海豹在水中翻滾嬉戲,遊人中不時有人為它們矯健的泳姿叫好;而在河馬島,一隻大河馬一天要吃300多斤的草,讓人咋舌。

  八里河風景區,恰似桃源聖地,蓬萊仙境,給久居喧囂都市的人們一方淨土。

  煙波浩淼的湖水,景色錦繡的公園,百鳥競飛的鳥語林,以及連心橋、度假村、無不如詩如畫。中西建築交相輝映,創意精妙,佈局嚴整,美不勝收。八里河風景區不僅有風景園林,還盛產武昌魚、桂魚、甲魚、銀魚、鰻魚等三十多種水產品。它既是136種鳥類、水禽棲息地,皖北重要的珍稀漁品生產基地,也是阜陽水資源保護區,省級溼地自然保護區。八里河鎮94年被聯合國授予環境保護“全球五百佳”。

  八里河風景區是大自然的恩賜,八里河風景區是八里河人民的智慧結晶。佔地3600畝的主園區原是一片沼澤地,勤勞智慧的八里河人在鎮黨委書記張家旺的帶領下,經過多年艱辛的努力,使荒灘變綠洲,窪地成公園。

  黑龍江大孤山風景名勝區導遊詞

  各位團友,吼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紹興城東12公里處的皋埠鎮,是紹興的一個著名的石文化園林景觀,它由吼山核心景區和宋六陵景區組成。

  吼山門口蕭牆上的壁畫,是古越文明的圖騰,是古越石文化發源地的寫照和縮影,看那粗獷、樸實的線條,讓我們感受到久遠的古越民族的生生息息。展示在我們面前的“吼山勝境”四個,是中國書協主席沈鵬先生題寫的。我們的“吼山勝境遊”就從這裡開始。整個遊程需要120分鐘,現在請大家隨我入園。

  這上面的亭子叫試劍亭,邊上有一塊試劍石。春秋時期,當時最為著名的鑄劍人歐冶子,就在離此處不遠的日鑄嶺為越王勾踐鑄成“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把寶劍。據傳有一天,越王勾踐來這裡選犬準備去獵南山白鹿,進獻給吳王夫差。歐冶子知道這個訊息後,把鑄好的五把寶劍中最後一把送了過來,此劍能“風吹斷髮、削石如泥”。勾踐是一個擊劍行家,看到寶劍心中大喜,隨手舞了起來,為了一試寶劍的鋒芒,竟舉劍劈向巨石,只聽“嚯”的一聲,巨石裂為兩半,勾踐不禁大喊一聲“巨闕”,於是此寶劍就得名為“巨闕”。這試劍石成了吼山門口的一大勝跡。

  這裡是“越宮神犬”景觀。現在有一個問題,請大家猜猜看,這座山為什麼叫吼山?七條狗以北斗七星星座之象,圍著一條大神犬,其狀似在大聲吼叫。“越宮”是越國王城的稱為,明朝時,大文學家袁巨集道來吼山時,就把這裡疑為越王城。吼山的來歷,主要有三種說法:一是整座山勢似一條臥狗,故名狗山,日久轉音便成“吼山”;第二種說法與位置有關,因為此山是會稽山脈中最北的一座小山,它的南面是會稽群山,幹巖競秀,連綿不斷;而它的北面則是水鄉田園,一望無際,一直延伸到錢塘江邊,這樣看起來,諸山皆朝向此山。“吼”、“嚯”近音,為互致問候的意思。還有一種說法與佛教有關,獅子在佛教中有無畏獅子吼的說法,而邊上的曹山有青獅白象同處一山,青獅狀如大吼,所以此山稱為吼山。不管吼山之名出於何種說法,但主要的出典來源於越王勾踐曾在此養狗,從而得名。因此我們可以遙想當年滿山遍野皆是警覺的獵鹿之狗。而此地的許多山石,又確實顯露出形態各異的狗的形象。這裡有幾條狗?請大家找一找,對!這裡有五條並排的狗,我們稱它為“五犬迎賓”,它們熱情地歡迎各位的光臨。吼山的石狗數不清。到目前為此,還沒有全部尋找和統計出來,希望大家細心找一找。您在這座山中能找出多少狗?如果您找到我們沒有發現過的狗,您將會得到一份精美的禮品。當年越王勾踐在此養狗獵鹿,而石匠來此山採石後,又留下許多石狗,整座山勢又似一條臥狗。這樣吼山就成了一大奇蹟,一大謎。

  這裡就叫曹山,山不高卻名聲顯赫,因為這裡曾經是歷代眾多名人仰慕的地方。陸游、徐文長、袁巨集道、鄭板橋、李慈銘、蔡元培、魯迅等都來過這裡。明代文人陶望齡在這山上曾築有石簣山房,在此居住讀書。還有被稱為小品文鼻祖的明代文學家張岱在這裡著書立說。曹山有“江南小桂林”之稱,又是難得的風水寶地,青獅白象同落一山,獅肖其首,象狀其鼻。我們在此位置上,便可看到青獅與白象。這水池,我們當地人稱為水石宕,是千年採石而形成,如果把池水抽乾,我們能看到像龍遊石窟一樣的奇蹟。在古代,吼山寺庵鼎盛時期,張岱的外公陶允嘉把這水石宕改名為“放生池”,善男信女將活魚蝦投放入池,可謂成千上萬。由於池水深幾十米,所以池中的魚越來越大。張岱在他的著作中就描述過當時的情景。他說:他小時候跟母親到吼山做佛事,用竹籮裝了四隻西瓜,浸入池內,一會兒一條大魚衝出水面,頂翻三隻小船,一口氣吞沒了四隻西瓜。放生池內備有烏篷船,坐船走水路可以直達桃園景區和雲石景區。在船上悠遊,另有一番情趣,能把多幅古代名家題刻看得更清晰,產生遊目騁懷的感覺;還能領略我們這裡“江南武陵源”粗獷、凝重的獨特風采。坐船的客人請下船,其餘的客人跟我走,我們在桃園景區會合。

  這裡是桃園景區。吼山的桃園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開創的,並引種桃中珍品蟠桃,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整個桃園,面積20多公頃,有桃樹品種30餘個,主要有花桃、一點紅、大紅桃、夏白桃和蟠桃等。歡迎各位客人春季前來觀賞漫山緋紅的桃花,夏季即可品嚐桃子的美味。

  上面兩塊奇特的石頭,一塊叫雲石,一塊叫棋盤石,這兩塊石頭歷來是吼山的主石景。清朝《康熙會稽縣誌》裡記載的吼山八大景,首景就是“犬亭雲石”。雲石上粗下細,上頂飄逸的巨石一塊,似雲朵從天外飛來,故稱雲石。雲石又名火炬石,永不熄滅的火炬象徵當年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堅忍不拔的精神,它激勵著越鄉人民生生不息和無往而不勝的氣概。棋盤石崔嵬離奇,相傳有兩位仙人乘黃鶴經此,被景色所迷,在石上對弈,且石形又酷似棋盤,所以棋盤石之名沿襲至今。

  明代文壇公安派首領袁巨集道,來此看望隱居讀書的友人陶望齡,看了這裡的石景,寫了《吼山觀石壁》一首詩,對兩塊奇石的來歷和險峻作了這樣的描繪:“知不是天造,良工匠意成。千年雲氣老,七日渾沌生。精祟虛無出,猿猱嘆息行。道旁應借問,恐是越王城。”清代詩人平度也寫有《吼山雲石》一首:“獅子林開峭壁前,吼來驚倒野狐禪。盤陀削就凝雙碧,彷彿飛雲落九天。”既寫到對雲石形態的讚美,又描述了這裡曾經有過寺廟。這一口井稱為“雲泉”,泉雖小,但它終年保持水位不變,水味甘甜,據說喝了雲泉水,能讓讀書人聰穎進取。當年魯迅先生小時候在皋埠鎮的小皋埠村親戚家裡住過半年,因此常來吼山,都說他非常喜歡喝這裡的泉水。這棋盤石下的大棋盤也是江南絕無僅有,國內罕見,每枚棋子有44公斤重。你們不妨試一下。這雲石底部的空地,原有一座小庵,稱為“萬寂庵”。

  現在我們到了盡覽亭,在這裡我們可以盡情觀賞整個會稽山脈的雄姿和江南水鄉的秀麗風光,真可謂稽山鑑水,盡收眼底。

  紹興的地勢是從西南向東北傾斜的,我們看南面連綿不斷的山峰就是浙東的會稽山,溫潤的氣候,蔥蘢的草木,一年四季給人以青翠、淡雅的感覺。紹興的歷史,可以說先是大禹治水到紹興,“會諸侯、計有功”,使紹興有了第一個地名——會稽。後來出了個越王勾踐,吳越相爭,越國敗給吳國,但越王明大義,採納了范蠡大夫的建議,為保越民的安全,從長計議,忍辱求和,從這會稽山中走出到吳國作人質三年,歷盡幹辛萬苦。回越國以後,又採用范蠡建設新都的高見,越國都城一改過去狀態,從原會稽山的深處而進入平原,成了現在的紹興城。各位團友,請往下看,這是一條通往宋六陵景區的水道,古代稱御河。在這南面的山中有南宋七位帝王的陵墓群——攢宮。攢,就是臨時的意思。當時南宋的都城叫臨安,也有臨時的意思,意在收復中原後重回河南。但最終南宋復國無望,攢宮由此也化為青冢。所以在歷代陵墓史上,南宋陵墓一直是一個空白。但南宋六陵作為江南最大的皇陵,它的旅遊開發價值,還是相當高的。

  我們現在拾級而上,大約要登150個階梯,去吼山壽寧禪寺。大家可要一氣呵成,方見心誠則靈。

  壽寧禪寺是南宋愛國大詩人陸游的二祖父陸傅於1123年所建,取名東山禪寺。當年陸游在佛祖前許願:“一統中原,佛裝金身”,遂改名壽寧禪寺,意為國家長治久安。壽寧禪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可惜在1941年,壽寧禪寺被日寇所毀,現寺為1996年重建。

  由於陸游祖上的住處和墳墓全在吼山,所以陸游也經常從紹興鑑湖到吼山來祭祖和小住,後來,老年退隱吼山。

  說起重修壽寧禪寺,有許多神祕的現象,也許是偶然的巧合:1996年移建時,當佛教界著名人士一錘定音,選中寺址,開始奠基,剛剛是下著中雨的天氣,霎時天空晴朗,並射出道道金光,直照基碑。還有,在寺院的開光吉日,萬里無雲、風和日麗,空氣清新暢快,上山朝聖的香客近兩萬人次,而吉日的前後兩天都是陰雨天氣。這種現象,真使當地鄉民輿論譁然。更令人稱奇的是,每當吼山山體以外呈現藍天白雲時,整座吼山、特別是在壽寧禪寺附近,卻經常有云氣升騰之象,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接下去,我們去遊覽剩水蕩和煙蘿洞景觀。在途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神仙浴池”和“神犬護山”等景觀。

  這裡就是剩水蕩。“剩水”兩出自張岱的詩句“誰雲鬼刻神鏤,竟是殘山剩水”而得名,這裡雖然是採石後的殘山剩水,卻如同是鬼刻神鏤。看水中獨立石筍,中流砥柱,刀劈斧砍一般的崖壁,所以,這裡有“小東湖”之稱。再看崖壁上的瀑簾,簡直是把人帶入了“秀水繞奇石,瀑前伴碧潭,青山花果茂,洞府幽又幻”的人間仙境。

  這裡是煙蘿洞,這個洞是明朝吏部尚書陶大臨之子陶允宜命名的。陶允宜是紹興陶堰人,進士出身,官至兵部員外郎。你們看,煙蘿洞由陡壁環抱而成,面積有7000多平方米,洞內小氣候獨特,冬暖夏涼,是休閒避暑的好去處,屬吼山的勝景之一。難怪當年陶允宜在這裡靜心讀書,專心寫作《鏡心堂稿》16部,是有他的道理的。這裡還有越王勾踐雕像,一洞天、龍涎水,也有茶室,大家可以遊憩、喝茶、聊天。

  古人說“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是人生大樂趣。而吼山的一年四季都值得遊,值得樂,它會使你的人生得到充實。歡迎各位再次光臨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