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費自動化公司的簡介

  自動化公司是以自動化為產業的公司,包括電氣自動化,機械自動化等。 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帝費自動化公司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帝費自動化公司簡介

  帝為自控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是森連重工在上海市嘉定區投資成立的全資子公司,森連重工主要從事工業起重裝置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在南京和安徽分別建有研發和生產基地,森連重工自主研發的無線起重裝置控制系統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產品在國內擁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並遠銷俄羅斯,印度,巴西,歐洲等地,獲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

  2012年森連重工把公司產品的出口、工業自動化裝配等兩塊業務剝離,在上海投資成立帝為自控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帝為自控秉承總公司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良好的客戶基礎,創辦當年即實現出口和國內貿易總額一億元左右。帝為自控在國內致力於工業自動化智慧柔性生產、檢測、裝配系統的研發和製造,為眾多行業工藝自動化提供完整的工程解決方案。同時和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代理銷售感測器,變頻器,電機等各種工業自動化元器件。

  帝為自控擁有高素質的研發團隊,公司員工70%以上擁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並在相關行業有多年工作經驗,確保能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的產品和服務。我們堅信,只有使用者的滿意才是企業不斷髮展壯大的前提,我們熱忱歡迎國內外客戶來我司洽談合作。

  自動化公司的發展介紹

  1946年,美國福特公司的機械工程師D.S.哈德最先提出“自動化”一詞,並用來描述發動機汽缸的自動傳送和加工的過程。50年代,自動調節器和經典控制理論的發展,使自動化進入以單變數自動調節系統為主的區域性自動化階段。60年代,隨現代控制理論的出現和電子計算機的推廣應用,自動控制與資訊處理結合起來,使自動化進入到生產過程的最優控制與管理的綜合自動化階段。

  70年代,自動化的物件變為大規模、複雜的工程和非工程系統,涉及許多用現代控制理論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研究,促進了自動化的理論、方法和手段的革新,於是出現了大系統的系統控制和複雜系統的智慧控制,出現了綜合利用計算機、通訊技術、系統工程和人工智慧等成果的高階自動化系統,如柔性製造系統、辦公自動化、智慧機器人、專家系統、決策支援系統、計算機整合製造系統等。

  自動裝置的出現和應用是在18世紀。自動化技術形成時期是在18世紀末~20世紀30年代。1788年英國機械師J.瓦特發明離心式調速器***又稱飛球調速器***,並把它與蒸汽機的閥門連線起來,構成蒸汽機轉速的閉環自動控制系統。瓦特的這項發明開創了近代自動調節裝置應用的新紀元,對第一次工業革命及後來控制理論的發展有重要影響。人們開始採用自動調節裝置,來對付工業生產中提出的控制問題。這些調節器都是一些跟蹤給定值的裝置,使一些物理量保持在給定值附近。自動調節器應用標誌著自動化技術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進入20世紀以後,工業生產中廣泛應用各種自動調節裝置,促進了對調節系統進行分析和綜合的研究工作。這一時期雖然在自動調節器中已廣泛應用反饋控制的結構,但從理論上研究反饋控制的原理則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的。1833年英國數學家C.巴貝奇在設計分析機時首先提出程式控制的原理。1939年世界上第一批系統與控制的專業研究機構成立,為20世紀40年代形成經典控制理論和發展局部自動化作了理論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20世紀40~50年代是區域性自動化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形成的經典控制理論對戰後發展局部自動化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了經典控制理論﹐設計出各種精密的自動調節裝置﹐開創了系統和控制這一新的科學領域。這一新的學科當時在美國稱為伺服機構理論﹐在蘇聯稱為自動調整理論﹐主要是解決單變數的控制問題。經典控制理論這個名稱是1960年在第一屆全美聯合自動控制會議上提出來的。1945年後由於戰時出版禁令的解除﹐出現了系統闡述經典控制理論的著作。1945年美國數學家維納﹐N.把反饋的概念推廣到一切控制系統。50年代以後﹐經典控制理論有了許多新的發展。。經典控制理論的方法基本上能滿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事技術上的需要和戰後工業發展上的需要。但是到了50年代末就發現把經典控制理論的方法推廣到多變數系統時會得出錯誤的結論。經典控制理論的方法有其侷限性。

  20世紀40年代中發明的電子數字計算機開創了數字程式控制的新紀元﹐雖然當時還侷限於自動計算方面,但ENIAC和EDVAC的製造成功﹐開創了電子數字程式控制的新紀元。電子數字計算機的發明為60~70年代在控制系統中廣泛應用程式控制和邏輯控制以及廣泛應用電子數字計算機直接控制生產過程奠定了基礎。

  20世紀50年代末起至今是綜合自動化時期,這一時期空間技術迅速發展,迫切需要解決多變數系統的最優控制問題。於是誕生了現代控制理論。現代控制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為綜合自動化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微電子技術有了新的突破。1958年出現電晶體計算機,1965年出現積體電路計算機,1971年出現單片微處理機。微處理機的出現對控制技術產生了重大影響﹐控制工程師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微處理機來實現各種複雜的控制,使綜合自動化成為現實。“自動化***Automation***”是美國人D.S.Harder於1936年提出的他認為在一個生產過程中,機器之間的零件轉移不用人去搬運就是“自動化”。

  自動化的研究內容

  自動化技術包括的內容多,涉及的範圍廣。這裡所述自動化技術僅著眼於如下四個主題:數控***NC***;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製造***CAD/CAM***;柔性製造系統***FMS***;機器人。自動化是一門涉及學科較多、應用廣泛的綜合性科學技術。它的研究內容主要有自動控制和資訊處理兩個方面,包括理論、方法、硬體和軟體等,從應用觀點來看,研究內容有過程自動化、機械製造自動化、管理自動化、實驗室自動化和家庭自動化等。

  過程

  石油煉製和化工等工業中流體或粉體的化學處理自動化。一般採用由檢測儀表、調節器和計算機等組成的過程控制系統,對加熱爐、精餾塔等裝置或整個工廠進行最優控制***見化工自動化***。採用的主要控制方式有反饋控制、前饋控制和最優控制等。

  製造

  這是機械化、電氣化與自動控制相結合的結果,處理的物件是離散工件。早期的機械製造自動化是採用機械或電氣部件的單機自動化或是簡單的自動生產線。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電子計算機的應用,出現了數控機床、加工中心、機器人、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製造、自動化倉庫等。研製出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型式的柔性製造系統 ***FMS***。以柔性製造系統為基礎的自動化車間,加上資訊管理、生產管理自動化,出現了採用計算機整合製造系統***CIMS***的工廠自動化。

  管理

  工廠或事業單位的人、財、物、生產、辦公等業務管理自動化,是以資訊處理為核心的綜合性技術,涉及電子計算機、通訊、系統與控制等學科。一般採用由多臺具有高速處理大量資訊能力的計算機和各種終端組成的區域性網路。現代已在管理資訊系統的基礎上研製出決策支援系統***DSS***,為高層管理人員決策提供備選的方案。

  應用自動化是新的技術革命的一個重要方面。自動化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推廣,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等方式將產生深遠影響。生產過程自動化和辦公室自動化可極大地提高社會生產率和工作效率,節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保證產品質量,改善勞動條件,改進生產工藝和管理體制,加速社會的產業結構的變革和社會資訊化的程序。

  自動化是一門涉及學科較多、應用廣泛的綜合性科學技術。

  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它由5個單元組成:

  1、程式單元。決定做什麼和如何做。

  2、作用單元。施加能量和定位。

  3、感測單元。檢測過程的效能和狀態。

  4、制定單元。對感測單元送來的資訊進行比較,制定和發出指令訊號。

  5、控制單元。進行制定並調節作用單元的機構。自動化的研究內容主要有自動控制和資訊處理兩個方面,包括理論、方法、硬體和軟體等,從應用觀點來看,研究內容有過程自動化、機械製造自動化、管理自動化、實驗室自動化和家庭自動化等。

  >>>下一頁更多精彩“自動化涉及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