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2***

  社會工作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篇3

  7月21日,來自廣西大學不同學院,不同專業的二十名優秀的大學生,帶著種種疑問和好奇,隨領導一起踏上了奔赴臺灣的旅途。其實,出發之前,我們對這次活動的瞭解僅僅限於“社會實踐服務活動”這個稱呼及想像到的大致方向及活動流程。對於這次行程,我們更多的是抱著親身體驗臺大歷史悠久的社會實踐服務活動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心態。因為作為即將第一次組織類似社會實踐活動的我們雖然每個成員都掌握了自己獨到的優秀的能力,但對於從沒接觸過的此類活動,我們還是多少有些心理沒底。於是我們對此次臺灣之行充滿了期待。

  首先回顧一下我們的整個行程

  到臺灣那一刻,我們便受到了臺大同學的熱烈歡迎,同時,與大陸極為相近的風土人情讓我們感受到了回家的親切感覺。晚宴上,臺大師生的熱情款待讓我們激動不已,讓我們切身感受到臺灣人民和大陸人民血脈相連的感情。

  在整個活動中,我所擔任的角色是第3小隊的小組輔導員。顧名思義,小組輔導員就是要以一個參與者身份融入到小隊員中的組織者,每一項活動,小隊輔導員都要親自帶領小朋友參加,啟發、協助小朋友完成小隊任務,必要時還要活躍氣氛,親自上陣。在活動結束後,小隊輔導員還要繼續承擔起生活輔導員的角色。督促小隊員按時集合,按時睡覺、吃飯等等。同時,與小隊員的感情交流也是小隊輔導員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我們必須時刻了解小隊員的思想感情狀況,當他們心事重重時,我們要用真情去問溫暖他們,使他們以最好的狀態回到活動當中。對於一些性格比較孤僻的小隊員,我們必須及時發現,及時與小隊員交談,瞭解他們的內心原因所在,及時幫助他們解開心中的疙瘩,儘快融入集體中。總之,小隊輔導員應該是活動中的最辛苦的組織者,他們必須全天候的陪伴在小隊員的身邊,與他們同吃同住同歡樂,而且必須全身心的把感情投入到帶領小隊員參加活動中。在整個活動中,小隊輔導員與小隊員的感情始終是最深的,始終是小隊員最忠實的夥伴。為了把這個海峽兩岸的第一次聯合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好,每位工作人員都奉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共同朝著目標前進、奮鬥。

  在一天的流程熟悉以後,我們開始營期第一天的活動。先是迎接來自越南和印尼的臺商子弟。各組的輔導員首當其衝站在臺大校門口,迎接各組的小朋友。之後的開營儀式中,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對這次活動充滿了信心和期望。之後我們進行了RPG遊戲及開營晚會等活動。

  第二天,認識臺灣大富翁,兩性知識講座,假案偵察讓大家開心的玩,盡情的學。

  第三天,化學小實驗,學涯規劃之後便前往青山農場繼續模擬夜市活動。

  第四天,服務管教育,身障體驗,舞會。

  第五天,認識世界與文化尊重,水上活動,篝火晚會,星空夜語。

  第六天,砸水球-向你喜歡的人送上祝福,寫背卡,結營讓大家依依不捨。

  溫故而知新。通過對整個活動的回顧和總結,我對此次臺灣之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先談一下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一、“臺大夢工廠”生活營是一個我們所接觸到的比較新穎的社會實踐服務方式。雖然在臺灣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服務方式,但是在大陸還是比較少見,值得我們在今後課外活動中推廣開來,拓展了我們課外實踐的方式和範圍,不斷進行新的嘗試。

  二、社會服務生活營這種實踐方式的受益者十分廣泛。

  首先是參加生活營的學員。通過參加生活營,在參加課程的過程中他們會學到很多在正常課內無法直接學到的東西,比如說公民觀、服務觀等相關課程的參與,使小隊員社會責任感等公民素質的全面提高,最重要是人格的提高。在身障體驗和小隊日常集體活動中,學員們學會的是體諒他人,理解他人,關心他人,及如何在集體中與其他成員和諧相處。在共同完成集體任務中,學員們還能學到如何在眾人面前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意見,以及如何組織所有的小隊員為小隊榮譽而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此外生活營還豐富了學員們的暑期生活,讓他們度過了一個快樂而充實的暑期。

  同樣,對於此次活動的組織者,我們同樣得到了極大的鍛鍊,同樣是在課堂學習中無論如何也無法學到的全面的能力。從活動的策劃開始,大家就必須綜合考慮到服務物件、服務目的、服務條件、突發因素等必須周全考慮的因素,依此制定出初步的計劃,然後根據細化的條件約束不斷完善改進計劃。對於成熟的條件我們要多加利用,對於缺少的條件,我們要盡力創造條件去完善活動。最後,對於定稿的策劃,大家還要親自跑過一遍流程,確保策劃的萬無一失。儘管前期工作大家都儘量做到了萬無一失,但在活動正式開始時,我們面臨著更多的突發問題需要及時決策。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目標是共同把這次營隊辦成功,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無論是擔任什麼角色,都能積累到對我們一生都十分寶貴的經驗和能力。

  所以,此類活動的影響將是及其深遠的,對學員和工作人員都是一次難得的鍛鍊機會,一個寶貴的展示平臺。

  三、在生活營中,我們深深體會到了臺大同學對於組織此類服務活動的豐富經驗。

  在時間的把握上,策劃裡精確到分鐘,確保時間上的安排完全按照活動的要求進行,使整個流程緊湊而不緊張,充實而不紊亂。

  在實際操作中,大家嚴格按照策劃中的流程和時間安排進行操作,使活動時間和流程完全在掌控之中,避免出現不應出現的亂局。

  對於突發狀況,經驗豐富的臺大同學應對自如。對於某個活動的時間伸縮自如,變換自然,絲毫不被人察覺。做到在突發狀況的緊張下,輕鬆的自如的應對。

  這些都是我們今後組織類似活動需要長期積累和不斷鍛鍊的能力。

  四、臺大的很多有意思的小遊戲很值得我們在今後的活動中推廣開來。比如說“小天使小主人”遊戲及寫背卡小環節雖然在整個活動中微不足道,但確為整個活動增添了不可替代的繽紛色彩,很有意思。

  接下來談談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改進的一些小問題。

  一、在課程的安排上,我們應該更多考慮到學員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可能是學員年齡差距太大等原因,在“兩性知識講座”的時候,有的小隊員非常關注,積極性非常高,不斷的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與孫中興教授密切交流,似乎也學到了不少自己迫切想了解的東西。而其他一些小隊員也許是年齡太小,對兩性知識還不是太感興趣,於是會覺得這個活動不是很有意思,於是失去了參與的熱情,造成活動場面上有的小朋友熱情高漲,有的卻昏昏欲睡的尷尬局面。如果加入低年級小朋友也感興趣的友情話題是不是會更好一點呢?

  二、全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都非常高,這是好事,但有時候似乎太高,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許多工作人員為了確保第二天的流程萬無一失而通宵達旦的工作,準備。雖然說作為組織者,全力以赴把活動準備好是最基本的職責,但是,有時候讓自己好好休息,第二天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比熬夜準備更重要。因為人在疲憊的時候,他的熱情程度,心情,耐心,應變能力等一系列指標都會因此而下降許多,同樣會影響到活動的開展。畢竟都是以搞好活動為目標,工作、休息都不能誤。

  三、人力分配可以更加合理。可能是對西大同學不是很瞭解,臺大同學只能隨機的分配西大同學的工作。這樣分配可能也是客觀條件所致,導致很多同學並沒有發揮出他們的全部力量或者專長。其實合理分配人力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每一位工作人員發揮出他們最大的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儘量克服客觀條件的限制,讓大家各自有更多的發揮能力的空間,相信這樣會讓我們的活動更精彩。

  最後一點體會,也是我最深的體會:

  臺大同學對我們是何等的真誠,是何等的熱情,我們西大一行23人是何等的為此而感動。把我們相隔開的僅僅是小小的臺灣海峽,但永遠隔不斷的是我們早已結下的深厚友誼。能夠在這次活動中結識這一群海峽彼岸的終身的朋友是我們莫大的榮幸。願我們這一批人能夠早日重聚,再在一起“星空夜語”,重溫這難忘的時光。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當我們同在一起》的時刻,《愛,因為在心中》讓我們聚在一起,我們還會繼續共同努力《讓愛住我家》,因為我們相信《我的未來不是夢》,讓我們共同期盼重逢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