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的生平經歷有哪兒些
李陵之禍改變了李陵的一生,也改變了司馬遷的人生軌跡,因為這次的災難歷史上多了一個名流千古的史學家,一部偉大的史學著走《史記》。
而追根究底,造成這一切事情的根源,源自一個人——漢武帝。漢武帝是《史記》中記載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與司馬遷關係最為密切的皇帝,而漢武帝的一生究竟發生了多少非同尋常的經歷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蒐集的關於漢武帝的評價,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漢武帝的評價1
在劉詢看來,曾祖父確立的漢家制度還不夠完美。在執政過程中,他還對這一套制度進行了調整,加入了自己的原創部分,實現了對漢武帝的“批判性繼承”。
縱觀劉詢執政時期所做的事情,可以看到兩個特點:第一,劉詢的改革內容並沒有觸動漢武帝時期的政治框架;第二,所有改革,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司法,都出於同樣一個出發點——幫助百姓安居樂業,休養生息。
第一點體現了劉詢對漢家制度的繼承;而第二點則體現了劉詢與劉徹不同的地方:政策的出發點發生了變化。
漢武帝的評價2
甘露三年劉詢執政末期,曾經組織過一次關於儒學的學術會議,史稱“石渠閣五經大會”
這次會議是幹啥的呢?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忽略,最需要關注的是其中的公羊和穀梁之爭。
什麼羊?什麼谷?後臺君不是說這是一次嚴肅的學術會議麼?難道討論的是農業技術問題?
彆著急,待後臺君慢慢解釋。
《公羊》和《穀梁》都是對《春秋》的註解,二者和《左傳》一起被合稱為“《春秋》三傳”。在當時,公羊和穀梁是解釋《春秋》的兩大主流學派。而聯絡到《春秋》在當時的特殊地位,二者之爭名為學術之爭,實為治國理念之爭。
漢武一朝,以《公羊春秋》作為官方版本。《公羊》的傳承起於戰國時期齊國人公羊高,此人是孔子著名門生子夏的徒弟,他的學說在齊國地區一直口口相傳,到西漢中期由後人記錄在竹簡和帛書上,正式形成《公羊春秋》的文字——請大家注意,口授和書傳的區別很大,口口相傳的隨意性很高、變動也很大,往往是說著說著就變味了;但一旦成書,有了確定的文字,變化起來就要困難得多。《公羊》的文字著重闡釋《春秋》的微言大義,強調尊王攘夷、大一統的思想——要後臺君說,這簡直就是披了個儒家馬甲的法家嘛。但這些主張與當時的政治實踐配合十分密切,符合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
漢武帝的評價3
而《穀梁》中所貫穿的思想與《公羊》有很大的不同。與《公羊》相比,《穀梁》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它強調禮樂教化,尊王而不限王,力主仁德之治——可以說是部分地迴歸了儒家傳統,將官方政治思想從“更重法家”轉變為“更重儒家”。***當然,後臺君在這方面的水平十分有限,理解很膚淺 ,說得未必對。大家若有興趣深究的話,可以考慮對比著讀一下這兩本《春秋》的原文,其間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說到《穀梁》這本書的淵源嘛,就比較詭譎了。《穀梁》學派的門人號稱此書最早傳承於子夏弟子穀梁赤,也是口口相傳下來的。但後世不少學者都認為這其實是一本“偽書”,不承認它的口授淵源。比如顧頡剛老先生就曾很明確地說這本書“是冒牌的,漢代中葉做的書,沒有價值”***顧頡剛《中國史學入門》***。
在西漢歷史上,劉詢的祖父劉據是最早偏愛《穀梁》的人,劉詢也因此而對《穀梁》產生了興趣,拿來一讀發現,相比於《公羊》,《穀梁》學說更符合自己的理念。《穀梁》部分地迴歸了“仁德”這一儒家的核心理念。這恰恰是劉詢很多政策的出發點:關注民生,從百姓角度出發來思考和釋出政策。在對政策進行調整的同時,劉詢也萌生了將《穀梁》推上官學正統地位的想法。
於是便有了“石渠閣五經大會”。在這樣一次隆重嚴肅的五經大會上,劉詢和自己的嫡系大臣蕭望之等人一起出面,聯手抬高穀梁的地位,並正式設定穀梁春秋的博士,將其納入正統。
這是劉詢對“漢家制度”的批判性繼承的成果。經過劉詢這麼一折騰,“漢家制度”也與時俱進了。
漢武帝的評價4
漢武帝功績很大,這點歷史有公論。但漢武帝的絕大多數作為都直到漢宣時期才真正落到實處。誠如錢穆先生所言:“漢武武功,實至昭宣以後始得遂成也。”***錢穆《秦漢史》***如果沒有漢宣帝來繼承漢武帝的衣缽,恐怕後者的功績也會隨著他本人的逝去一同灰飛煙滅吧。這一點,歷史也有公論。因此,單就功績而言,二人是相輔相成的,孰高孰低很難講得清楚。
然而,後臺君之所以褒漢宣、貶漢武,更重要的原因是二人截然不同的價值觀。漢武帝的所作所為背後所體現出來的價值觀,毫無人性可言,讓人髮指。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漢武帝的作為,甚於此百倍千倍。他把自己當作世上獨一無二的“神”、高高在上的“天子”。為了實現一個人的政治抱負,千萬大漢子民要麼戰死沙場,要麼受餓挨凍——而這些,都被漢武帝有選擇地忽略了。在帝國利益面前,個人的生死無足輕重;民眾的存在,純粹是為天子服務而已。所以,犧牲你們,那是應該的。
對於這樣的價值觀,我以為,不管在哪個時代,不論出於什麼樣的理由,都是不對的,都是應當被唾棄的。
而劉詢則不同。他凡事以百姓為出發點,養民、安民、富民,把“天下利益”作為自己的最高政治目標。將這樣的人排在漢武帝之前,無可厚非。
漢武帝的評價5
漢武帝劉徹為西漢第七位皇帝,在他執政期間在中國歷史上創造了六個第一:
一,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用儒家思想統一中國思想文化的皇帝;
二,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設立太學用以培養人才的皇帝;
三,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用極大力度拓展中國疆土的皇帝;
四,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鑿空西域,開啟絲綢之路的皇帝;
五,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用皇帝年號紀元的皇帝;
六,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用罪己詔的形式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
由於他的種種創舉,因而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漢武帝所佔據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尤其是他建立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家思想統治地位影響了中國往後全部的封建統治,直至今日,我們的生活受儒家文化影響依舊很深。
- 漢武帝的生平經歷有哪兒些
- 腳脖子後面痛的原因是什麼
- 簡單手繪的黑板報邊框
- 初一學生英語演講比賽稿範文
- 電腦路由器經常掉線怎麼辦
- 父母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將來成功
- 關於挫折與成功的格言名言精選
- 黑色衣服應該如何清洗不掉色
- 爐石傳說控場火法怎麼玩
- 英國大學留學的要求有哪些
- 一年級語文基礎知識期末考試練習題
- 食用梨子的好處與食療方法
- 新四有教師心得體會範文
- 關於四年級數學手抄報相關圖片
- 科目三路考技巧要領注意事項
- 女生臉上長痘痘有什麼原因
- 成功人生啟示錄
- 簡單的中學生安全教育手抄報
- 眼球發黃的常見原因
- 有關於成功的英語美文閱讀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