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拆裝實習心得範文
通過電動機拆裝實習,;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及動手能力,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對學生要嚴格要求,要細緻、耐心,要口傳身授,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學到硬的本事,在此分享心得範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這一週是我們拆裝輔機的實習課,從一開始,我就很認真的去對待,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機會來之不易,平時都是對著抱著課本,念著理論,說到實踐,真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很珍惜,自始至終,我都堅持去做到,認真聽老師講解,凡事都參與動手,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虛心向我們的老師請教!
我們的指導老師是幾位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老師,在他們耐心和熱情的指導之下,我瞭解了齒輪泵 減速器 汽油發動機 鑽銑床等等這些從前只在理論書上看到的裝置。在每個裝置的動手之前,老師都是首先為我們詳細的闡述機器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和功能意義。
在拆裝機器的過程中,我都積極的動手,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一個機器,是有很多零件組成的,很多時候,拆裝並不是一個人動手去完成,而需要群體分工合作才能完成,這又要需要每一個人在做的過程中很好的去配合,正所謂整體離不開部分,部分整體相結合!在拆裝所有機器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汽油發動機,它實在花了我們太多的時間很精力,我從中學到的東西最多,雖然我們裝完它之後不能運轉,但我們並不屈服於困難,最後解決掉了問題,終於成功了,當時心理真是難以形容的高興!原來,工作可以帶給人以快樂,特別是不怕困難挫折去解決一些高難度的工作,那樣才會更有成就感!
拆裝實習前我們都事先料想會有一大部分同學因為怕髒怕冷而“袖手旁觀”,誰知,當我們一件一件拆下外部零件逐漸露出內部零件時,我們都被其內部巧妙而精緻的機構吸引,於是精巧機構對我們吸引的熱度的抵抗了天氣的寒冷,我們都變得活躍起來了,生怕插不上手。就這樣,一個完整的機床被我們幾個人庖丁解牛似的“五馬分屍”了,剛開始,面對拆下的一堆零件,我們傻眼了,這東西拆下來容易,想還原可就難多了。此時我深刻體會到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內涵——再詳細的紙上談兵也不能保證實踐時的得心應手。
於是,我們從機械的工作原理入手,從傳動結構開始分析,慢慢理清了各零件的位置,找到了安裝的方法後,安裝起來就很順手了。由此可以看出,零件的功能和其機構都是相統一的:有什麼樣的結構,就會有什麼樣的功能;反過來,零件的功能給定,其機構也大致定下來了。順著這樣的思路,我們又得出:機器的功能和其內部零件的功能也是相統一的,也就是說某個零件有什麼樣的機構,它就能完成某項功能,從而它就只能安裝在機器中能完成此項功能的位置,舉例說明,比如,齒輪能改變運動方向,那麼齒輪就能安裝在機器中需要改變運動方向的地方,以此類推。
後來,在我們即將順利完成安裝時,我發現有一個螺絲“獨自”露在外邊,不知道把它安裝在哪,並且我們再三檢查沒有發現裝配錯誤,在我們指導老師的幫助下,給我們進行了講解,幫我們進行了安裝,在此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問題,我想,這就是一種進步,一種不能在課堂上學到的進步。
一週的拆裝實習很快過去了,留給我的印象不僅是嚴冬下冰涼的金屬零件,更多的是機床精巧的內部結構——齒輪相互咬合、軸與套嚴謹配合、運動的完美傳遞、零件表面工藝的精細„„每一項都使我驚奇。我想,一個小小的機床內部結構就是如此複雜和精巧,那麼大型車床、數控車床的結構豈不是歎為觀止,所以,機械製造的深度與廣度使我們現在遠不能企及的。 通過這次拆裝實習,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認真對待,都必須付出汗水和努力。當然這次實習也達到了我預先的目的,讓我對發動機及變速器等汽車大型元件有了一個很深的認識,以前只有在課本上的感觀性的認識,這次則是實踐中的深入性的認識。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通過這次的實習,我收益良多,無論是技能方面還是思想方面。在此,我感謝我們的老師辛勤的教導,也感謝自己的不懈去努力,我今後會好好的去發揚!
篇2
機械拆裝實習轉眼就結束了,但留給我的收穫卻是巨大的。總的來說,這次實習活動是一次有趣的,且必給了我今後的學習工作上帶來重要的經驗的一次經歷。對我們來說,機械拆裝實訓是一次很好的學習、鍛鍊的機會,甚至是我們生活態度的教育的一次機會!在這次實訓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是理論聯絡實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知識固然重要,可是無實踐的理論就是空談。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將理論真正用到實踐中去,才能更好的將自己的才華展現出來。我以前總以為看書看的明白,也理解就得了,經過這次的實訓,我現在終於明白,沒有實踐所學的東西就不屬於你的。俗話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我們要讀好書,而不是讀死書。任何理論和知識只有與實習相結合,才能發揮出其作用。而作為思想可塑性大的我們,不能單純地依靠書本,還必須到實踐中檢驗、鍛鍊、創新;去培養科學的精神,充分發揮自己的獨創,不斷地提高自己。
隨著科學的迅猛發展,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會有很多領域是我們未曾接觸過的,只有敢於去嘗試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機械拆裝實習帶給我們的,不全是我們所接觸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僅僅是通過幾項工種所要求我們鍛鍊的幾種能力,更多的則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實習結束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感悟,去反思,勤時自勉,有所收穫,使這次實習達到了他的真正目的。我們知道,“機械拆裝實習”是一門實踐性的技術基礎課,是高等院校工科學生學習機械製造的基本工藝方法和技術,完成工程基本訓練的重要必修課。它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得了機械製造的基礎知識,瞭解了機械製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更加強了理論聯絡實際的鍛鍊,提高了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了工程素質。
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多多少少的使我們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瞭解。這次拆裝實習不僅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加深了我們對模具,夾具內部原理的瞭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裝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藝線路,同時也加深了對工具的使用和了解。這不僅提高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而且也增進了我們團隊中的合作意識,因為發動機不是一個人就能隨便能夠拆卸得下來的,這就需要我們的配合與相互間的學習,通過這次實習我們收穫頗豐,不僅是知識方面,而且在我們未來的工作之路上,它讓我們學會了如何正確面對未來工作中的困難與挫折,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經歷。與此同時,通過本期的拆裝實習,讓我們認識到,要想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實習效果,指導老師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要有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及動手能力,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對學生要嚴格要求,要細緻、耐心,要口傳身授,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學到硬的本事。
總之,本次機械拆裝實訓確實讓我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尤其在實際操作方面,遺憾的是時間有些短。通過本次實訓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主要是繪圖能力及實踐經驗方面有欠缺。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不斷提升自己。
篇3
裝置拆裝實訓共十二週時間,地點在實驗樓5115室,共完成機械類三個方向***CAM方向、機電一體化方向、模具方向、內汽、製冷以及熱工***的拆裝實訓。每個方向安排二週時間進行機電裝置的拆裝實訓,包括三相交流電機、單相交流非同步電機、直流電機、電度表與繼電器共四個拆裝實訓專案。整個實訓內容突出應用性和針對性,加強實踐技能的培養,突出工藝要領與操作技能,及增強學生對機電裝置結構的感性認識,將知識點與能力緊密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和現場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習專業知識,從事技術工作以及進一步提高技能水平打下一定的基礎。通過實訓,加強學生對機電裝置等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在實訓過程中,通過四個專案的訓練,基本達到如下目的:
1.三相非同步電機的拆裝方面
掌握三相非同步電機拆卸及裝配過程、步驟及注意事項,掌握電機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 學會使用電機修理所用的專用工具。熟練掌握常用工具和儀表***如萬用表、搖表等***的的用途、使用及在工藝中的作用,能夠檢測三相交流非同步電動機三相繞組之間對地的絕緣電阻,完成電動機試執行前的測試工作,根據測試結果判斷電動機故障並排除故障。能夠採用簡易方法判斷三相交流非同步電動機定子繞組的首、尾端。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Y、△接法及正反轉控制。能夠能讀識各種電動機定子繞組展開圖,基本掌握定子繞組展開圖、接線圖的繪製。
2.直流電機的拆裝方面
基本掌握了直流電機的拆裝步驟,直流電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掌握萬用表、搖表等的使用,絕緣電阻測試、空載執行電流測試等方法。學會測試電樞繞組電阻、絕緣電阻、空載電流等引數。基本掌握直流電機常見故障及其檢修方法,並能實現直流電機的正反轉控制。部分學習用功的同學能夠繪製直流電機繞組展開圖。
3.吊扇單相電機的拆裝方面
掌握單相非同步電機的拆裝步驟,單相非同步電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單相非同步電機繞組展開圖的繪製,掌握萬用表、搖表等的使用。能完成電動機試執行前的測試工作,如繞組電阻、絕緣電阻的測試,以及空載執行電流測試等方法。並能完成單相異電機的正反轉的拆裝實訓。
4.電度表的拆裝與繼電器的拆裝方面
通過電度表的拆裝,掌握單相與三相電度表的內部機構和工作原理,瞭解電流線圈與電壓線圈的作用,掌握單相與三相電度表的接線圖。通過對繼電器的拆裝,使得同學們通過對電壓線圈、動觸點、靜觸點等繼電器主要部件的觀察,掌握其結構與工作原理。並採用繼電器等完成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Y、△接法及正反轉控制。
總結與改進措施
通過這次拆裝實訓,發現同學們對機電裝置的拆裝表現出巨大的興趣,其中最感興趣的為三相電機的三相繞組的頭尾判別、單相電機的正反轉接線、三相電機繞組展開圖的識別與繪製等,忘我情況較好,難點為直流電機繞組展開圖的繪製,需要加強實訓前的預習工作。同時可適當增加直流電機啟動方面的實訓知識,以供同學的後續學習***如伺服電機的電流環***打下良好的基礎,積累相關的實踐經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