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各個晶片是什麼

  組裝電腦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主機板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晶片,那麼它們到底是什麼呢,有什麼功效呢。小編為你主機板各晶片的功能及解釋。

  主機板各晶片的功能及解釋

  電腦主機板晶片組chipsetpciset :分為南橋和北橋

  南橋主外:即系統I/O晶片SI/O,主要管理中低速外部裝置;集成了中斷控制器、DMA控制器。功能如下:

  1 PCI、ISA與IDE之間的通道。

  2 PS/2滑鼠控制。 間接屬南橋管理,直接屬I/O管理

  3 KB控制keyboard。鍵盤

  4 USB控制。通用序列匯流排

  5 SYSTEM CLOCK系統時鐘控制。

  6 I/O晶片控制。

  7 ISA匯流排。

  8 IRQ控制。中斷請求

  9 DMA控制。直接存取

  10 RTC控制。

  11 IDE的控制。

  南橋的連線:

  ISA—PCI

  CPU—外設之間的橋樑

  記憶體—外存

  北橋主內:系統控制晶片,主要負責CPU與記憶體、CPU與AGP之間的通訊。掌控專案多為高速裝置,如:CPU、Host Bus。後期北橋集成了記憶體控制器、Cache高速控制器;功能如下:

  ① CPU與記憶體之間的交流。

  ② Cache控制。

  ③ AGP控制圖形加速埠

  ④ PCI匯流排的控制。

  ⑤ CPU與外設之間的交流。

  ⑥ 支援記憶體的種類及最大容量的控制。標示出主機板的檔次

  1、記憶體控制器:決定是否讀記憶體高檔板集成於北橋。

  586FX 82438FX

  VX 82438VX

  Cache:高速緩衝儲存器。

  1、high—speed高速

  2、容量小   主要用於CPU與記憶體北橋之間加速壞時宕機,把高速緩衝關掉

  2、USB匯流排:

  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SB介面位於PS/2介面和串並口之間,允許外設在開機狀態下熱插拔,最多可串接下來127個外設,傳輸速率可達480MB/S,P它可以向低壓裝置提供5伏電源,同時可以減少PC機I/O介面數量。 轉自電腦入門到精通網

  3、IEEE 1394匯流排:

  是一種序列介面標準,又名火線,主要用於膝上型電腦,它採用“級聯”方式連線各個外部裝置,最多可以連線63個裝置,它能夠向被連線的裝置提供電源。

  4、IDE匯流排:  介面有ATA33/66/100,傳輸速度可分別達到33MB/S,66 MB/S,100 MB/S,主要連線硬碟,光碟機等裝置。  5、SCSI匯流排:

  廣泛應用於硬碟/光碟機/ZIP/掃描器/印表機/CDRW等裝置上,它適應面廣,它不受IRQ限制,支援多工操作,最快的SCSI匯流排有160MB/S。

  6、AMR匯流排:  AMR匯流排插槽其全稱為AUDIO/MODEM RISER音效/調變解調器插槽,用來插入AMR規範的音效卡和MODEM卡等,這種標準可通過其附加的解碼器可以實現軟體音訊和調變解調器功能,AMR插卡用AC-LINK通道與AC’97AUDIO CODEC’97,音訊多頻多媒體數字訊號編解碼器具1997年標準主控制器或主機板相連。

  除AMR之外,一些新主機板上出現了CNR和NCR插槽,CNRJ是用來替代AMR的技術標準,它將AMR上支援的AC97/MODEM擴充到支援1MB/S的HOMEPNA或10/100M的乙太網,提供兩個USB介面;CNR的推出,擴充套件了網路應用功能,但它最大的踞在於和AMR不相容,而NCR是AMD和VIA等廠家推出的網路通訊介面標準,NCR採用了反向PCI插槽,其特點和CNR差不多,但它與AMR卡完全不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