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優秀教師心得體會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推進教育創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導力量,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吧!

  篇1

  通過學習的講話精神,我認識到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教師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也是最偉大、最神聖的職業之一。教師重要,就在於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認清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努力成為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努力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第一,要有理想信念。老師肩負著培養下一代的重要責任。正確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自覺把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到教學管理工作全過程,嚴肅認真對待自己的職責。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築夢、追夢、圓夢,讓學生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

  第二,要有道德情操。老師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於國於民、於公於私所持的價值觀。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執著於教書育人,對所從事職業的忠誠和熱愛。幹一行愛一行,做老師就要熱愛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崗位僅僅作為一個養家餬口的職業。有了為事業奮鬥的志向,才能在老師這個崗位上幹得有滋有味,幹出好成績。

  第三,要有紮實學識。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在資訊時代做好老師,自己所知道的必須大大超過要教給學生的範圍,不僅要有勝任教學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廣博的通用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始終處於學習狀態,站在知識發展前沿,刻苦鑽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

  第四,要有仁愛之心。愛心是學生開啟知識之門、啟迪心智的開始,愛心能夠滋潤澆開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老師的愛,既包括愛崗位、愛學生,也包括愛一切美好的事物。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學生,使學生充滿自信、昂首挺胸,又通過尊重學生的言傳身教教育學生尊重他人。

  在今後的教學中,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真情獻給教育事業,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不斷創造新業績,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大貢獻,做打造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

  篇2

  9月9日,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並發表重要講話,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我校教師認真學習了的講話精神。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而不懈地奮鬥。爭取做一個學校滿意,學生愛戴,家長放心的好老師。努力做到:

  一、愛崗敬業、盡職盡責

  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較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德者師之魂。”教師是學生崇拜和模仿的物件,教師只有以身作則,才能有效引導學生怎樣去做人和學習。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對教師職業特徵的概括,也是對現代教師人格塑造的要求。

  做一名好老師應該有職業之愛。幹一行,愛一行,既然自己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把自己的這份職業當成一種事業來對待,從而會產生一種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並且具有著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只有有了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才會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才會熱愛學生;在工作過程中高標準要求自己,時刻規範自己的言行。為人師表,以身立教,樂於奉獻,不計個人得失,一切服從工作需要,自覺地積極地為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二、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更何況一名中小學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我認為要做一名好老師,甚至要有一河的活水。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淵博的文化知識。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書育人的資本,是將學生培養成才的必備條件,是教師必備的業務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此外,教師更應具有淵博的知識。有學者說“ 教師知道的東西,要大大超過他要教給學生的範圍,要具有寬闊的科學視野,否則,他就不能喚起和發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就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淵博的知識能有益於增強教學效果,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也是適應現代社會科技不斷髮展的需要。因此,教師要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能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個性,能以教書傳知,育人感人,作為教師,平時應儘可能多的瞭解各方面的知識,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先進、觀念更新,不教條守舊,帶著微笑進課堂,流利、生動、自然地講解教學內容,啟發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究,努力按照學科的課程標準要求和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的興趣,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的生活入手,用自己的知識感染學生,在課堂上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努力創設一種競爭向上的學習氣氛,使教學過程逐漸成為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三、與時俱進,勇於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面對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面對新時代的學生,做一名好老師,我認為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不斷探索新的途徑方法,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不教死書,死教書,不能像以前一樣,就課本教課本,而要更新觀念。

  做一個好教師應該具有獨特的教學藝術,教學藝術直接關係到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教師應努力實踐,積極探索獨特的教學方法,設計好每一堂課,儘量兼顧每一位學生,因材施教,因人而易,創造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教學計劃,根據教學過程的情況要把握好預設和生成的關係,教學手段要做到與時俱進,努力掌握好現代資訊科技。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好教師應能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挖掘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發展孩子的個性。讓每個孩子追求成功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一名好教師一定會給孩子營造一個有詩意的課堂,使教學成為師生生命發展的載體,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塑造學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在這樣的課堂裡,師生民主平等;知識是師生互動生成的;學生成績的評價是全方位的、立體的、運動的。

  要成為一名好教師還應不斷地改革創新,不斷地給自己充電,不斷地完善自己,因為學習是無止境的。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做一名好教師應該成為我們每位教師終生為之追求的奮鬥目標,只有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堅持不懈,不斷反思,不斷改進,才能真正實現做一名好教師的崇高目標。

  篇3

  指出,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作為一名特殊教育老師,自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以來,我始終牢記當初的誓言,努力踐行自己的承諾,為特殊孩子點燃更燦爛的夢想,為國家和民族貢獻更多正能量。

  在講話中指出,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並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我深知“德高為範”的道理,從教以來,除了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修養外,還時刻加強政治思想理論的學習,關心國家大事,堅定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信念,忠於職守、為人師表、遵紀守法、自尊自愛,努力使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靈魂工程師”。

  指出,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基礎。這對我們特教老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善於接受並大膽嘗試新的教學理念,精心設計每一堂課,耐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做一個充滿智慧的特教工作者”是我奮鬥的目標。這就要積極閱讀大量教育教學雜誌,隨時瞭解教育改革的新動向,捕捉教育教學發展的新資訊;與特教同學、同行聯絡,交流工作上的心得體會,學習借鑑別人的好方法;積極爭取外出學習的機會,積累工作經驗,提高教育教學工作水平。研究每一個特殊孩子的身心特點,積極尋找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教學方法。

  在講話中指出,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特教事業尤其需要愛心,只有充滿愛心才能真切地投入到特殊教育當中,使特殊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愛、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心,讓特殊孩子的心理得以正常的發展。特教這份事業,看不到私心,看不到雜念,只有滿滿地對特殊兒童的關愛。要做好一名有仁愛之心特教老師,更要全新投入,呵護弱苗,用心培育弱苗,使每一位特殊兒童得到充分發展,這樣才能為特殊兒童撐起一片藍天。這是我對特教老師仁愛之心的理解。

  學習了的講話,自己深深感到,特教教師,不僅是美好價值的弘揚者,也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更是播種愛心的耕耘者。在特殊教育的道路上,我才剛起步,但我會本著“勤學、善思、實幹、仁愛”的準則,把最特別的愛給特殊的孩子,讓折翼的天使們也能夠快樂地、有尊嚴地生活在這片藍天下。我相信愛在特教,愛無止盡,我的人生也一定會因特殊教育事業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