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習俗具體有哪些盤點
春分是怎麼來的?春分有哪些習俗呢?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今年的春分是3月20日。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春分習俗,希望對你有用!
春分習俗
1、豎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千千萬萬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 遊戲",目前尚難 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2、吃春菜
昔日 四邑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 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慢慢地這也成了一個習俗。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3、送春牛
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 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春”,說春人便叫“春官”。
4、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 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春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春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於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5、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 掃墓 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說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6、拜神
春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後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 潮州府 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7、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 禮記》:“ 祭日於 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日壇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南日壇路東,又叫朝日壇,它是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餘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8、犒勞耕牛
江南地區則流行犒勞耕牛、祭祀百鳥的習俗。 春分已至,耕牛即開始一年的勞作,以糯米糰喂耕牛表示犒賞;祭祀百鳥,一則感謝它們提醒農時,二是希望鳥類不要啄食五穀,祈禱豐年之意。
春分由來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今年的春分是3月20日,也就是今天。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後***20日~22日***交節,農曆日期不固定,這時太陽到達黃經0°。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有《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併發出閃電。
春分氣候特點
春分時節,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外,中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
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而華南地區更是一派暮春景象。從氣候規律說,這時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進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貴如油”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降水依然很少,抗禦春旱的威脅是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問題。
春分養生方法
春分是一年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中醫認為,春分後,春陽之氣上升快,人體血液迴圈加快,激素分泌增強,情緒波動大,加之氣溫經常驟變,容易導致人體陰陽平衡失調。另外,春分後雨水增多,空氣溼度大,體弱者易生病,舊病者易復發,加之各種細菌、病毒繁殖較快,各種傳染病也多發。所以,春分時節要重視養生保健。
春分——力求中和 陰陽互補
春分時節總的養生原則是忌大寒大熱,力求中和,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應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防止因此類菜餚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而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餚時,應佐以蛋類等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的目的。
春分——飲食調理 宜甘少酸
春分時節飲食以清淡為主,宜甘少酸,平時宜多吃甘平補脾之品***如瘦肉、蛋類、牛奶、蜂蜜、豆製品等***、時令蔬菜***如韭菜、豆芽、豆苗、萵苣、黃花菜等,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滋肝益腎之品***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棗、桂圓等***以及時令水果***如櫻桃、草莓、桑椹等***。像羊肉、狗肉、鵪鶉、海魚、蝦、螃蟹等酸性食物要儘量少吃。另外,白燒鱔魚、杜仲腰花、大蒜燒茄子等具有補虛損、降血壓、涼血止血的功效;春筍性味甘寒,具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除煩、利尿等功效,都是春分宜食之品。
春分——調適寒溫 以防感冒
春分後氣候仍然多變,遇有大風大雨天氣時要儘量避免外出,並根據氣候變化和個人體質,注意增減衣被。體弱多病者,穿衣服要注重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和腳部的保暖。老年人可適當多晒太陽,以利驅散寒邪。
春分——走出家門 適量運動
春光明媚,正是健身的好時光,最好經常到戶外活動,如踏青、散步、做操、打球、打太極拳、放風箏等。運動能使人體氣血通暢,促進吐故納新,強身健體,在清新的空氣中活動,有利於肝氣疏洩。
春分——早睡早起 精力充沛
春分時節宜早睡早起,每天保證6~8小時的睡眠,如果覺得睏乏,不妨補個午覺,以消除疲勞。
春分——多開門窗 殺菌防病
春分時節,居室要多開門窗,使室內多照射陽光,不僅能保持空氣新鮮,還能殺菌。勤打掃房間,以保持室內清潔。到了梅雨季節,不妨用艾葉燃薰室內,以消毒除溼。
春分——調攝情志 疏肝為要
中醫認為,肝屬木,喜條達,與春令升發之陽氣相應。此時要順應陽氣升發的自然規律,使肝氣順暢條達。春分時節,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遇事要戒憤怒。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多些興趣愛好。此外,抽時間閉目養神,調息放鬆,也可栽花種草、養魚養鳥等,以消除春困,利於“春夏養陽”。
春分——按合谷太沖 可舒緩情緒
春分時節,按摩相應的穴位可以起到舒緩情緒的作用,如按揉合谷穴、太沖穴,可以有效調理精神疾患。合谷穴是大腸經的總開關,有“顏面合谷收”的說法。另外,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濁、宣通氣血的作用,但體質較弱者不宜給予強刺激,孕婦則要禁忌。太沖穴是肝經上的第一個要穴,揉太沖穴可以給心臟供血,只要把這個總開關打通了,整個肝經的氣血就會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