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記憶體頻率越高越好嗎

  視訊記憶體頻率是指預設情況下,該視訊記憶體在顯示卡上工作時的頻率,以MHz***兆赫茲***為單位。視訊記憶體頻率一定程度上反應著該視訊記憶體的速度。視訊記憶體頻率隨著視訊記憶體的型別、效能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視訊記憶體頻率的相關特性。

  一、

  在同類型的視訊記憶體,只要直接對比實際工作頻率或者等效頻率就行,一般而言,越高越好。如果是不同型別的,則一般情況下,越新的越好。

  二、視訊記憶體頻率有什麼用

  視訊記憶體頻率一定程度上反應著該視訊記憶體的速度。視訊記憶體頻率隨著視訊記憶體的型別、效能的不同而不同,SDRAM視訊記憶體一般都工作在較低的頻率上,一般就是133MHz和166MHz,此種頻率早已無法滿足顯示卡的需求。DDR SDRAM視訊記憶體則能提供較高的視訊記憶體頻率,主要在中低端顯示卡上使用,DDR2視訊記憶體由於成本高並且效能一般,因此使用量不大。GDDR5視訊記憶體是目前中高階顯示卡採用最為廣泛的視訊記憶體型別。不同視訊記憶體能提供的視訊記憶體頻率也差異很大,中高階顯示卡視訊記憶體頻率主要有1600MHz、1800MHz、3800MHz、4000MHz、5000MHz等,甚至更高。低端的顯示卡***除已下線的***也在500MHz以上。SDRAM在極其低端的顯示卡上.顯示卡是GDDR3***也即為D3顯示卡***.與中高階的 GDDR5還有很多已經淘汰了的D2 D1顯示卡.基本上SDRAM已經看不到了。已經被DDR SDRAM所取代。

  三、視訊記憶體頻率的計算

  視訊記憶體頻率與視訊記憶體時鐘週期是相關的,二者成倒數關係,也就是視訊記憶體頻率=1/視訊記憶體時鐘週期。這個是對於SDRAM視訊記憶體而言的,如果是DDR之類的視訊記憶體,計算出來的是實際工作頻率,還要乘以一個整數才能夠實現,例如,DDR要乘以2,DDR2要乘以4,DDR3要乘以8之類的。

  延伸閱讀

  如同計算機的記憶體一樣,視訊記憶體是用來儲存要處理的圖形資訊的部件。我們在顯示屏上看到的畫面是由一個個的畫素點構成的,而每個畫素點都以4至32甚至64位的資料來控制它的亮度和色彩,這些資料必須通過視訊記憶體來儲存,再交由顯示晶片和CPU調配,最後把運算結果轉化為圖形輸出到顯示器上。視訊記憶體和主機板記憶體一樣,執行存貯的功能,但它存貯的對像是顯示卡輸出到顯示器上的每個畫素的資訊。視訊記憶體是顯示卡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顯示晶片處理完資料後會將資料儲存到視訊記憶體中,然後由RAMDAC***數模轉換器***從視訊記憶體中讀取出資料並將數字訊號轉換為模擬訊號,最後由螢幕顯示出來。在高階的圖形加速卡中,視訊記憶體不僅用來儲存圖形資料,而且還被顯示晶片用來進行3D函式運算。在nVIDIA等高階顯示晶片中,已發展出和CPU平行的“GPU”***圖形處理單元***。“T&L”***變形和照明***等高密度運算由GPU在顯示卡上完成,由此更加重了對視訊記憶體的依賴。由於視訊記憶體在顯示卡上所起的作用,顯然視訊記憶體的速度和頻寬直接影響到顯示卡的整體速度。視訊記憶體作為存貯器也和主機板記憶體一樣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甚至可以說視訊記憶體的發展比主機板記憶體更為活躍,並有著更多的品種和型別。被廣泛使用的視訊記憶體型別是SDRAM和SGRAM,效能更加優異的DDR記憶體首先被應用到顯示卡上,促進了顯示卡整體效能的提高。DDR以在顯示卡上的成功為先導,全面發展到了主機板系統,一個DDR“獨領風騷三兩年”的時代即將呈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