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幼兒園活動策劃方案

  2015年9月27日是我國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一家人團圓美好的節日,為迎接著隆重的節日,幼兒園舉行相關的活動,本文是關於中秋節活動策劃方案,僅供大家參考閱讀。

  活動名稱:快樂的中秋節

  活動時間:2015年9月23日——9月30日

  活動設計意圖: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它代表著團圓與吉祥。對大班的孩子來說,中秋節給他們最大的印象就是吃月餅,看月亮,而更深層的一些文化習俗.內涵瞭解比較少,並不瞭解中秋節的意義和傳統風俗習慣。而今年又是我園開展國際節與傳統節日文化園本課程開發,所以,我們以“快樂”為中心點,讓幼兒和家長一起親自調查中秋節前後一週的月亮變化,收集節日的習俗,幫助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美好氛圍。 活動主要內容:

  1.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

  2. 中秋節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故事.兒歌.詩詞。

  3. 中秋節有賞月.吃月餅等習俗。

  4. 月餅有不同的種類和味道,積極參與月餅的創意製作。 活動目標

  1. 通過調查、收集、交流等活動,進一步豐富關於中秋節的相關經驗;

  2.積極參與中秋節的活動,大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和體驗;

  3.在活動中進一步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與同伴分享合作與交往的快樂。


  表一:月亮的變化***兩天記錄一次,十五和十六都要觀察***注:最圓最亮的那天請打“√”
925 926
927 928日(中秋節)
       
    929 930 101 105
       
  表二:你知道的中秋節習俗***可畫圖也可文字記錄***
 
  班級: 姓名:

  日常教育活動:

  1. 社會活動:中秋節

  目標

  1.知道陰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瞭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嚐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製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3.在活動中體驗分享.團結祥和的歡樂。

  準備

  月餅;有關中秋的圖片:月亮.宮燈.嫦娥等;調查表“快樂的中秋”。

  過程

  1.展示中秋的圖片,請幼兒欣賞,再說一說。

  2.告訴幼兒八月十五是中秋節,講述有關中秋節的傳說。讓幼兒知道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嚐。

  4.請幼兒講講自己在家調查的有關月亮變化的情況以及有關中秋節習俗的故事。

  5.談話:“我家怎樣過中秋”。

  把父母講的故事或詩歌告訴大家。還可開展想象性談話:“神密的月亮”等。

  6.欣賞.品嚐各種月餅。

  請幼兒拿出自己帶來的月餅,與同伴比一比外形,掰開觀察月餅的餡,讓幼兒瞭解月餅的多樣性。

  2.談話活動:月亮的變化

  我怎麼過中秋節

  中秋節的習俗

  3.詩歌、歌曲欣賞:月亮對我笑、靜夜思、八月桂花遍地開、爺爺為我打月餅

  有關習俗、傳說故事:

  1.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天上有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很難生活下去。有一個叫后羿的英雄,他爬上崑崙山頂,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多餘的太陽,立下了大功,受到了老百姓的尊敬和愛戴。許多人都趕來向後羿拜師學藝,有一個名叫蓬蒙的奸詐小人也混了進來。

  后羿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一天,后羿到崑崙山求道訪友,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后羿的徒弟蓬蒙看到了。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開啟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夜空呼喚著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2.中秋節的來歷

  北宋太宗年間***976—997年***,才正式確定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豐收節.八月節或團圓節。據說八月十五這天,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月色最美好。因此,中秋夜,家家戶戶在庭院.樓臺擺起月餅.瓜果等,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祭月.賞月.吃月餅.飲美酒,喜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圓如滿月的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節的必備食品。中秋節這一天,人們總要品嚐月餅,家中有親人在外沒有回家的,分月餅時也要為他留一份。中秋節,民間還有給小孩送兔兒爺的習俗。中秋節的傳說故事很多,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故事。

  3.吳剛伐桂

  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這便是傳說的吳剛在伐桂。吳剛砍桂的神話據說是在唐代演繹而成,在民間流傳中也有不同版本。

  傳說吳剛是天庭中的一位粗魯的天將,被嫦娥的美麗深深吸引。也不顧對方的拒絕,一次又一次地跑到月宮糾纏。嫦娥不堪其擾,於是指向月中桂樹說,它枝條太長了,今夜你若能將它砍斷,便答應你的追求。吳剛心花怒放,心想這算什麼難題,掄起斧頭就砍。可每次拔出斧頭,桂樹的樹身便恢復如初。於是他一斧又一斧地砍,桂樹總是不斷。一至砍到今天。

  也有傳說中吳剛是位凡人: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株五百丈的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地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