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為推進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加強青少年安全教育,學校組織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篇1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通過這次下鄉活動,我受益非淺,我明白到農村缺少的是教育與資訊,同時這也鍛鍊、提高了我的綜合素質。這雖說是我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但我認為將會對我以後的學習起到重大作用,我堅信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必須要有很好的實踐能力,同時也希望同齡人們珍惜青春,用無限的青春創造無限的美麗。

  “通過做事和與周圍的人比較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才知道怎樣去提高”“如果想做就用心地做好,我相信只要用心了你便有收穫!”這是我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感悟得到的。在支赴共青城實踐服務隊裡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們既然選擇來這裡就應當克服一切困難,這才能體現我們當代大學生在將來的競爭中更能適應社會的能力。這忙碌的七天“三下鄉”的實踐活動,覺得只是剎那間的轉瞬而逝心中真有些不捨。在這七天裡總有辛酸與歡笑。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受到了當地領導和村民們的熱情的款代和歡迎。我們隊伍也搞了一系列宣傳等方面的活動。給予當地村民深下了很好的一個大學生的形象。做為一名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也一以個大學生的具體行動證明了我們的一切。我們都感到無比自豪。

  我們此次三下鄉隊伍有2位老師,十幾名學生。大家既明確分工,又必須緊密協作,每一個人都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能夠在這樣的一支營隊中,我感到非常的開心,同時也給我不小的壓力。總體上說,我認為是成功的。“成功”,不光是說活動開展的怎麼怎麼好,而是每位同學都多少知道了些現在的社會沒有知識、沒有社交主動權,是不能夠適應這個社會的。每位同學都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懂得了怎樣與人相處,切身體會到了“科學發展觀”的現實意義。參加三下鄉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在校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所以我們這個團隊非常注重個人能力的提高。在這幾天能學多少就學多少,自己學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東西。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實現自我的成長,是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在下鄉的七天時間裡,我們做了許多,走訪、座談、參觀學習、交流體悟。這短短七天的實踐路途並非一帆風順,相反卻是坎坷前行。這其中最大的困難莫過於語言不通,難以交流。在問卷調查時我傻眼了,農戶表現出的熱情讓我們很開心,但他們無法使用普通話與我們交流讓我們的交談甚是艱難,複雜的方言著實讓人難以理解,集合歸隊的時候我們只做了全隊最少的2份問卷,與另外兩個小組差距很大,讓我們小組兩人心裡始終不是滋味。不過的失落並沒有挫敗我們對實踐的熱情,通過總結我們怎麼與村民交流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之後的活動開展和調查的繼續進行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實踐出真知,古人誠不欺我也。只有親身參與經歷實踐,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收穫,不斷完善自身。真正意義上的鍛鍊自我,以在將來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務他人。

  七天如白駒過隙般劃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 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說起我們這些大學生,空有書本知識,到基層鍛鍊的機會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層的確可以鍛鍊人,能將人的優秀品質充分展現。基層是苦,條件是差,可誰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況且基層是那麼需要那些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學生去貢獻力量。能參加這次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深感榮幸。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經受風雨,見識世面,增長才幹,以實際行動去實踐和諧社會宣講。七天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

  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共青城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這一片富饒而美麗的土地,更是當地人的勤勞、豪爽、熱情的生活作風,在告別了當地的父老鄉親們,我們又將背上行囊,返回學校,走入一個新學期的開始。通過這次活動,我認識到:基層需要大學生,大學生也需要到基層去,基層的鍛鍊,可以不斷地增強我們的實踐能力,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能夠在這樣的一支隊中,我感到非常的開心,同時給我也不小的壓力:同學們在活動中學到的比我多,我要不斷的進步才不會被他們落下。從活動的總體上來說,我認為是成功的。“成功”:不是說活動開展的怎麼怎麼好,而是每位同學都多少知道了些現在的社會沒有知識、沒有社交主動權,是不能夠適應這個社會的。可能對於一部份同學來說,他們的成功就是三下鄉拿了一本證書,可以加點分數。我認為參加三下鄉為的不是別的,為的就是以後可以更快的適應這個社會,所以我們這個團隊更注重個人能力的提高,在這幾天能學多少就學多少,自己學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東西,這些證書沒有得到並不代表著自己三下鄉是白去的,只要自己認為在活動中有學到東西就足了,怕的就是什麼都沒有學到,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啊!

  在三下鄉的過程中,我們懂得了“三個關係”,即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的關係,大學生必須以課堂為主題,通過實踐將理論深化;暑期實踐與平時實踐的關係,以暑期實踐為主要時間段,平時注重積累;社會實踐的廣度與深度的關係,力求實踐的內容、規模同步發展;同時,我也清楚的認識到:“虛心向學”是量變的基礎,“以誠待人”是質變的昇華!

  都說大學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是學生正式進入社會的前奏曲,可企業反饋回來的資訊不僅不是當代大學生的優秀事蹟,反而是“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浮躁的思緒嚴重影響了他個人應有的價值。”整日呆在象牙塔中的我,第一次的嚐到了生活的現實和不易。或許,這種真切的體會,才是我最寶貴的收穫。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而精神文明卻一直處於低谷。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不僅沒有很好的接受文化的薰陶,反而在生活中不斷受到陋習的影響,漸漸變成心高氣傲。也許在很多大學生看來,大學文憑就是一張通向幸福的萬能卡,有了這張證明,生活必定無憂,可就是因為這種不健康的心態 ,不學無術成了一種“時尚”。迫於生計,不學無術的這部分人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誠信。殊不知誠信是人性中最優秀的品質,它是成功背後堅強的後盾,擁有了它就像一枚小小的火柴能燃亮星空,就像一粒不起眼的種子成為參天大樹。

  通過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在服務社會的同時,自身也受到深刻的教育,得到了提高。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長了才幹,冶煉了情操,加大了我們與社會的接觸面,進一步激發了我們們的學習、就業、創業的激情。使我們認識了自我,對生活、對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

  社會和大學一樣也是一個學習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裡,我們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暑期實踐已告一段落,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我會汲取暑期實踐的經驗,鍛鍊提高融入社會的能力。儘管前面有鮮花,也有荊棘,但我必將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將自己的能力展現出來,為社會貢獻出一份屬於自己的力量!

  我在這次三下鄉中明顯提高了以下幾點:

  一、主動提問

  我當學生幹部的日子也不少,就是不好意思主動的去找一個提問,有點害羞。

  但自己當了這隊長之後,不論什麼事情自己都得出面,他們有問題就問我,有難點就向我提,而我也是學生,也會有問題,在這兒老師不在的時候我就相當於是老大了,什麼事都要解決,不會了怎麼辦呢,只有自己去問啊,就這樣,我在同學們問我之前先向老師或者是當地的負責人瞭解過來,這樣一來,活動開展的順利,同學們也就都有了信心。

  二、關心他人

  以前都是有活動了大家在,開展結束了就自走自的了,從來沒有說還要在一起那麼多天的,通過這一次,我知道了原來關心他人也是交朋友的一種方式。

  三、不斷的學習新知識

  在現在的社會知識時代,不能夠快速的學習新事物就會落後,這次活動讓我是親歷了一回,沒有新的資訊就不能夠更好的開展活動。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行,這一點是主點,能夠在活動中得出這來,是我最大的收穫了!!

  對於我來說,活動是下次的成功的道路,沒有活動就沒有機會,在活動中可以會有許多的機會,而這機會也是自己日後成功道路的石子。三下鄉為的是更好的讓大學生了解當今社會,更好的適應以後的社會,為出社會做了一條道路。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夠領略到當中的道理,不要為了三下鄉而三下鄉。在活動中每一位同學都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時也要互助、互愛。在一個合楷的氣氛中開展活動,對人對已都有好處。不論是活動的前後,有一顆善良的心,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個開心的心情,對突發的事件能夠保持冷靜,以平常心來對待!隊員之間能夠保持良好的聯絡,外出事先報隊長得到批准。每天記日記,記錄好當天的生活點滴。這對自己的以後回憶會是一個很好的見證。同時也是好文章的出處。 淚水與喜悅,還是要落入俗套,最想說的一句話還是時間過得好快,七天的暑期實踐活動就這樣結束了。從開始時的喜悅與好奇到如今的懷念與不捨,種種感想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七天裡,從我的心裡飄過飄過,難以忘懷!這七天的暑期實踐經歷,我獲得了很多,有友情,有經驗?

  篇2

  為了響應學校關於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也給自己一次走出校園、接觸社會、鍛鍊自我的機會,在經過精心準備之後,我們團隊一行五人,下鄉做了關於農民土地經營方式的調查研究,調查地點為湖南寧鄉橫市鎮界頭村。在這二十多天的社會實踐中,我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對當下農村現狀有了一個全新的瞭解。

  我們的調查物件主要是當地的村民,對村委會幹部也進行了訪問調查。發現,該村以往主要是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而糧食作物又主要食自給自足,僅少部分通過飼養家禽等轉化為了經濟收入,土地的平均年收入食4000元左右。近年來,該村以“發展產業經濟”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充分利用當地山多地廣的優勢,引導村民對土地進行了“多樣化”經營,引入大量經濟作物,同時保證自給糧食作物的種植,每畝土地的年平均收入至少增加了500元,這種經營方式的改變為農民增收帶來了巨大效用。

  村委會在解放思想的大潮中大膽實踐,科學創新,為農民謀福謀利,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土地資源得到了更為合理的利用,促使了生產效率的提高。土地,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是農民生存的基本保障,但在傳統經營模式下,土地的經濟效率低下,農民對土地的重視程度不高,隨意在耕地上建房屋濫用土地的現象屢見不鮮。但近幾年來,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改革,土地的經濟效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農民從土地上獲得的經濟收入日益增加,他們對土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土地非法流失的現象銳減。

  這次實踐,我們分工合作,各自完成好自己的任務,讓我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懂得了自身的社會責任。通過此次實踐,我們也結交了不少的朋友,進一步認識了社會,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掌握了更多為人處世的技巧。與此同時,我深深的認識到,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中,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雖然部分農民認為政府還應適當提高農業補貼,但目前來講,農村的現狀較前幾年已又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筆者生於農村長於農村,也切身感受到了國家近年來的政策支援,從出臺免除農業稅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再到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無一不說明國家的重視。土地在增產,農名在增收,農村的發展速度在逐年加快,城鄉二元格局也在逐步改變,農民可以放心進城務工,也能夠安心在家務農,不同的選擇同樣可以使農民收入得到提高。在這次實踐中,也切身感受到了國家惠農政策給農民帶來的好處,正是由於政府對農村的支援力度在加強,才使得農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幾天,但我們的收穫是頗多的,這將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讓我們終生受益。我也將勞勞記住自己肩上的社會責任,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建設號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廣大農民服務。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話用在我們暑期社會實踐上再適合不過了。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我們暑期社會實踐團,揮灑汗水,收穫富足。

  冒著三十多度的高溫,克服著語言不通的困難,我們義無反顧地來到了橫市鎮界頭村進行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中南大學向來鼓勵學生在課外積極鍛鍊自己,因而我們的調查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援,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在調查中,始終不忘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始終以中南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秉承著中南大學“經世致用”的校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了我們的能力和耐力。

  當然我們的付出沒有白費。在實踐中,我們不僅得到了一系列的第一手的資料和資料,更讓自己的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作為我們團隊的組長,我更是肩負著更大的責任,我是團隊的核心骨,既要掌握團隊的行動方向,又要在具體實踐中起到特定作用,還要協調整個團隊,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儘管因為經驗缺乏,我在這些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經過不斷地反思和討論,我總是能在最後做出正確的決定。同時,這次實踐更讓我明白了團隊的重要性:我們是一個集體,我們的力量應該要大於我們五個人的合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每個團隊成員不遺餘力地貢獻自己的知識、時間等,並且我們需要向一臺機器的各個零部件一樣不斷磨合,才能更好的發揮好整個團隊的作用。

  總之,這次實踐帶給我的記憶是難忘的,我會不把這次實踐當做結束,而是把它作為一個起點,積極參與更多的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提升自我!

  篇3

  我有幸成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隊伍的一員,我感到很高興,經過這次實踐活動,我收穫很大,學到了很多。

  2016年8月,我們早早地收拾好行李,帶著給孩子們的捐贈品,舉著實踐隊的旗幟,在陳老師的帶領下,踏上了我們的征程。經過四、五個小時的顛簸,我們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資陽市安嶽縣希望小學。學校地處工業園區,旁邊有幾座小山丘,剛來的我們看到這麼優美的壞境,覺得這兒條件還不錯,接下來的十幾天可能不會太苦。

  於是我們懷著開心、愉快的心情,打掃教室,安排我們的“宿舍”。不得不提的是我睡覺的地方,女生和男生睡的地方不一樣。學校老師一共給我們留下了兩間教室、一間教導室和一間廚房,我們就把其中一間教室留著做我們男生的“宿舍”,我們把桌子拼起來,把我們早就準備好的睡袋和防潮墊鋪在桌子上,就當 做我們的床。女生就把床鋪在那間教導室裡,雖然很小,但是女生住下剛剛好,這也是名副其實的女生宿舍,所以我們男生也不能隨便進。當我們把床鋪好的那一刻,我們感到很溫馨,雖然很簡陋,雖然鋪的不是很整齊,但我們很開心,我們剛剛來就在一起的努力下鋪好了床,解決了住的問題。

  接下來就是我們吃飯的問題了,我們拿著學校留給我們的鑰匙,打開了廚房的門。一開門,由於是很久沒煮飯的緣故,我們便看到一堆 堆的老鼠 屎到處都是,而且也沒有我們期待的電器裝置,都是農村的那種大鍋土灶,還要燒煤和柴。由於前一天下雨的緣故,我們找到的煤都受了一點潮,第一次的燒火燒了很久。最後我們都有點餓了飯菜才好,儘管飯菜煮了很久,但是卻煮的很好吃。由於煮飯的流程很繁瑣,每次都重新安排的話,大家都不熟悉有會浪費很多時間,於是大家一致決定讓劉瑾和李潘兩位同學掌廚,其他同學輪流洗鍋。他們也開心的同意了,因為我們認可了他們的廚藝。

  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學生來上我們的課。吃了早飯,我們就分成了三個組,採購組、宣傳組和煮飯組。採購組的同學負責去採購食材和日用品;宣傳組的同學負責去想附近的家長宣傳我們的支教活動,邀請他們把孩子送到學校來,並且做留守兒童的問卷調查;煮飯組的同學則留下了看家和煮飯。

  由於我被分配在了煮飯組,所以宣傳組的具體情況我也是聽同學們後來說起的,不過他們也挺辛苦的,挨家挨戶地去向家長們宣傳,並且和留守兒童和老人交談,附近的居民很配合我們的調查工作,對我們的印象也都不錯,放心的把孩子送到我們學校。為了體驗生活,為了響應學院號召,我們採購組的同學,除了買日用品之外,還買了許多重要的食材,土豆和白菜,我們足足吃了十幾天的東西!我覺得這就是這次很重要的考驗之一,只吃素菜,而且不買貴的,每天必買土豆和白菜。因為我們每個人交了一百塊錢,資金必須要按預算來花,不然就得不到應有的鍛鍊,我覺得這一點我們做的很好。

  所有的準備工作的做的差不多了,吃住的問題都解決了,接下來就要迎接孩子的到來了。第二天一早,我們全體隊員都是六點都就起來了,洗漱過後,早早地做了早飯,就在我們還在吃早飯的時候,就有很多的家長帶著孩子來上課了。我們大家趕緊加快吃飯的速度,接待到來的學生和家長。我們原定的上課時間是九點多,可能是由於家長和孩子太過興奮了,就早早地把孩子送過來了,於是我們就把小朋友們的年級、姓名等情況做了統計,發現人數很多,年級跨度很大,最小的有一年級的,最大的有初中的,可我們只有一個教室。

  最後我們經過商量,先將他們安置在一起,上午教英語、音樂等課外的課程,下午進行選擇性輔導。由於學生中一二年級的學生比較多,所以很吵,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老師不容易教學,在這時我們遇到了難題。最後,馬皓同學說他可以試一試,結果他採用類似早教老師的教學方式,邊哄邊鼓勵,小朋友們的熱情一下就被他帶動起來了,大家感覺他就像救星一樣,結果一堂課下來,他也感到有點累,主要是嗓子受不了了。最後,我們還給馬皓同學買的“金嗓子”喉片,因為大部分課程都是他在上,同學們都喜歡他,都親切地叫他“柚子哥哥”。

  隨後的幾天裡我們按部就班地進行我們的教學計劃,同時每時每刻也關注著他們的健康和安全。每天中午和下午太陽最大的時候,就是我們一個個地送孩子們回家的時候。陳承老師多次強調,家長信任我們,把孩子送到學校,我們就是小朋友們的第一負責人,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證他們的安全。於是,我們每天一個個地送小朋友們回家,直到他們到家了我們才安心,才往回走。

  雖然天氣很熱,但是大夥都沒有怨言,都很積極的護送小朋友回家,有時候小朋友跑得很快,為了防止他們跑到公路上去,我們都很小心地跑在後面跟著他們。我每次也跟著大夥一起去護送孩子們,有時候甚至都趕不上他們,我們都提心吊膽呢。護送小孩這方面或許這對我們也是一種考驗吧,至少我們保證了孩子們的安全,而且也得到了許多家長的讚賞,我們大家都感到很高興。

  幹完了正事,我們也得娛樂一下吧。每天晚上吃完飯後,就是我們的娛樂時間。我們幹什麼呢?看電影,玩遊戲。我們在出發之前,我們男生每人都帶上了電腦和投影儀,為的是方便教學生計算機方面的知識給他們放映電影,和我們每天的總結。到了晚上,我們就放鬆一下一起看電影,玩益智遊戲等,像什麼“殺人遊戲”、“乾瞪眼”啊,我們都能在其中找到很多的樂趣,緩解一天的心情。

  在經過前面幾天的摸索,我們大致已經能習慣在那邊的生活了。為了養成良好習慣,我們每天六點多起床,白天課餘時間就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教他們打籃球、羽毛球。但是由於很多小朋友是低年級的,考慮到安全問題,天氣也比較炎熱,我們最後就讓小朋友們在教室裡玩。小朋友們逐漸和我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每次送他們回家的時候,他們都讓我們到家去坐,給我們拿一些水果之類的,當然我們不能收,我們很開心。最後的幾天,我們的攝影師同學就天天採集照片,將小朋友可愛的瞬間留下來了,我們也照了很多關於小朋友的照片,他們也都很喜歡照相。漸漸地我們都捨不得這些可愛的小朋友了。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我們來到了這裡參加支教活動,對我們的毅力是個很大的考驗,但我們還是堅持了下來。通過這次三下鄉,我們這個小團隊裡每一個成員都得到了相應的鍛鍊,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就我來說,首先這次的支教活動,讓我認識了很多的朋友,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我們在這個特殊的地方相處了十幾天,大家相互幫助,共同解決各種難題,大家的心緊緊的連在一起,感覺就像一家人。

  其次,我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無論你是在做什麼事,無論你做的事是否很重要,但只要你在做了,你就要用最高的熱情和最熱衷的態度把它完成好。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每個人所做的事,都是為了整個支教活動的順利進行,都是為了集體的利益著想的。還有,我覺得一個團隊的領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們每一個成員唯有服從領隊的安排,才能讓我們的支教活動變得井然有序。

  親身實踐,才覺得自己有很多不足,才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在三下鄉中,我們不斷思考,不斷成長,充實自己,收穫到很我們從未有過的經驗。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天,但我懂得了團隊的重要,懂得了我在人際交往等地方還有很多不足。我很幸運這次能夠參加三下鄉活動,這次實踐活動很短暫卻很充實。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應該多做一些實踐活動,為我們走出校園,走出社會收穫一些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