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花的養殖方法和剪枝技巧

  米蘭花的葉片四季常綠、枝繁葉茂,花色為金黃色,芳香怡人,深受人們的喜愛,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米蘭花的養殖方法

  秋天要停止施肥。米蘭喜肥,但到了秋末,應當停施,以擴音前促發新梢,而易受凍傷。若是晚秋或初冬已發嫩梢,應將其剪除。為促進枝梢的老化,可在最末一期花後***即9月至10月***,增施一次鉀肥。冬季要控制澆水。當氣溫10℃左右時,米蘭停止生長,進入休眠期。此時蒸發量很小,只要保持土壤有一定溼度就行。土壤過溼,會引起爛根。最好20天左右澆一次水。

  具體情況可視盆質和天氣而定。澆水要在晴天中午進行,而且,澆水應當澆透心,並用噴壺沖洗枝葉,使其葉片保持清潔。 春季,將盆栽米蘭適時移出房外。室內氣溫不足5℃時,可套上塑料袋***上部一定留一開通氣***。但套袋的時間不宜太長,否則會出現落葉和發黴。

  早春的氣溫變化大,出房不宜過早,一般要到清明節前後,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2℃以上才安全可靠。出房時,先將花盆移至南向房間的門窗邊,開啟門窗,讓其接受室外空氣的鍛鍊,3天至5天后再搬至室外。

  米蘭花的修剪技術

  1、室外米蘭的修剪:一般都選在春季移出室外時,應進行1次修剪,剪去枯枝、病蟲枝和細弱的過密枝,以加強通風透光,並讓養分集中在留下的枝條,從而促進米蘭花。生長期內一般不需要修剪,只是在樹勢不平衡時,將突出樹冠的枝條進行短截。

  2、米蘭花幼苗修剪:米蘭應從小苗開始修剪整形,保留15釐米至20釐米高的一段主幹,不要讓主幹枝從土面叢生而出,而要在15釐米高的主幹以上分杈修剪,以使株姿豐滿。多年生老株的下部枝條常衰老枯死。因此北方宜隔年在高溫時節短剪一次,促使主枝下部的不定芽萌發而長出新的側枝,從而保持樹姿勻稱,樹勢強健,葉茂花繁。

  3、米蘭花生長期修剪:生長時修剪能繼續萌生側枝,可使米蘭樹冠茂盛,疏密有間。在植株生長過於高大而與置放空間不相協調時,可將過高的枝條進行短截,使米蘭花橫向生長而擴大樹冠。 如必須在生長期修剪,修剪時需注意;修剪的時間一般在每次開花後一週內進行,同時,在孕蕾時適當摘除頂芽及花蕾,夏季高溫時一般不宜修剪。

  4、日常米蘭花修剪:多年生老株的下部枝條常衰老枯死。因此北方宜隔年在高溫時節短剪一次,剪掉從土裡長出的嫩枝,5年以內的根部直徑在3--4公分左右的株高保持在20--30公分高,日常注意抹梢摘心,保持冠型,花期後及時摘掉殘花。注意追肥,以利於下次開花。

  5、米蘭花促新枝:春季頂心生長前,根據整形的要求,將上部枝幹的大部分頂心掐掉。這樣可以限制高生長,促使下部發生新被。以後根據發生新枝的情況,或掐或留,適當調整。在1年內不要修剪帶葉的枝條,避免葉子繼續減少。

  如何讓米蘭多開花

  1、光照充足、溫度適宜:米蘭具有喜光性,每天要保證有8小時的光照時間,在30℃左右且光照充足的條件下,其植株葉色濃綠、開花多且香氣濃烈。在整個生長季節都應將其擺放於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切忌放在廕庇處養護,即使在夏季也應給予全光照。

  2、合理使用肥料:肥料是米蘭多開花的關鍵。米蘭習性好肥,因為米蘭開花次數較多,每開完一次花要消耗大量營養,如果不及時施肥進行補充,就難再開花。開春時,施加以氮肥為主的稀薄液肥,要想多開花,磷肥是必不可少的,從5月中旬開始,為了促使花蕾孕育,可以施以磷肥為主的肥料。自6月開始至10月中旬,米蘭進人生長旺期和開花期,磷肥濃度可以濃一點,這樣可使米蘭在開花期不斷得到養分補充,花將陸續不斷開放。進入10月中旬一直到冬季,米蘭在室內休眠,應該暫停施肥。

  3、合理澆水:米蘭喜溼潤,澆水時嚴格掌握“見幹見溼”的原則。如盆土水量過少,會導致葉黃脫落或枯蕾。夏季是米蘭生長旺季,需水量也要隨之增多,一般每天澆水一次。高溫乾燥的天氣,除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外,可每天給葉面噴水兩三次。

  4、適當修剪:米蘭生長過密時,要剪除不開花的廢枝和交叉枝,以利於通風透氣,並使植株多長側枝、多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