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文化是什麼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公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那麼,清明節的文化內涵是什麼樣的呢?飲食文化和寒食節有什麼淵源呢?下面由小編跟你介紹一下關於清明節的文化吧。
清明時節飲食文化
在清明節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令食品。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麵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清明時節文化內涵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中國社科院民俗學博士施愛東說。
作為清明節重要節日內容的祭祀、踏青等習俗則主要來源於寒食節和上巳節。寒食節與古人對於自然的認識相關。在中國,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資訊,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迴圈的開始。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入宋之後,清明和寒食逐漸合而為一,清明將寒食節中的祭祀習俗收歸名下。同時,上巳節“上巳春嬉”的節俗也被合併到了清明節。到了明清以後,上巳節退出了節日系統,寒食節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個清明節。
“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昇華,清明節俗也就具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施愛東說。與其他傳統大節不一樣,清明節是融合了“節氣”與“節俗”的綜合節日。清明從節氣上正排在春分之後,此時天氣回暖,到處生機勃勃,人們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可謂順應天時,有助於吸納大自然純陽之氣,驅散積鬱寒氣和抑鬱心情,有益於身心健康。
唐代開始,寒食與清明並列放假,不同年號分別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趨都市化的時代,也是民俗向娛樂方向發展的時代。為了讓人們能夠在清明掃墓、踏青,特地規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當時盛世清明圖景。
清明掃墓與踏青,本來是兩個不同的文化主題,宋以後慢慢融為一體,並不斷地被賦予肯定的文化意義。人們把祭祀先人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格直接聯絡起來,認為清明節俗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其文化意義類似西方感恩節。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間有著深刻的關係,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有助於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係,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這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施愛東介紹,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演進,清明節較早出現了由神聖祭祀向世俗娛樂轉化的趨向,清明祭墓成為踏青春遊的假日時光。因柳樹為春季應時嘉木,插柳與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風習時尚。民國時期,插柳日還曾一度成為“植樹節”。但不管如何衍變,追悼與祭祀是中國人過清明的最重要內容。
“無論從起源還是從其流變中,我們可以歸納出清明節的兩個象徵意義,一是‘感恩紀念’,二是‘催護新生’。”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還有另一種說法: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習俗,農曆3月初的天氣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時候,適合人們開展各類活動,包括踏青出遊,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節日也在這個時候。早期的清明節並沒有祭掃的功能,清明節的活動內容與3月初的其它節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曆制定的歷法,本身並非節日。清明恰好在農曆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節日上巳節、寒食節重疊,久而久之清明也成為了春季節日的一部分。
今天,上巳節已經從中國人的節日譜中消失了,但過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則固定為農曆三月三那天。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經開始流行,《論語》中所說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寫的就是當時的情形。
最早的時候,上巳節那天人們會去踏青郊遊、到河邊洗澡。另外,這天也有“驅邪”的功能,古人稱為“祓除畔浴”。在上古時期,節日的作用就是驅邪避災,譬如“重陽節登高”,實際的原因是為了躲避山下的瘟疫,“祓除畔浴”也是這個道理。朱旭強解釋說,實際原因是由於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溫恰好,人們急著去洗越冬後第一次澡。
上巳節也有求偶交配的功能,《詩經》所說的“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也是發生在這段時間,這樣的傳統一直影響到唐宋,杜甫《麗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句子。不過,後來隨著社會趨向文明,野合的主題被替換為求子,上巳節後來形成了祭奠女媧廟,婦女們在河邊求子的風俗。
魏晉時期,士大夫階層也有過“三月三”的習俗,“曲水流觴”便是當時人們普遍採用的一種休閒方式,這個在王羲之的《蘭亭序》裡都讀到過。
至於清明祭祖的風俗,有一種說法認為與農曆三月的寒食節有關,寒食節傳說是因為春秋時晉文公為了紀念大臣介之推而設。朱旭強認為,這其實是一種後人附會的說法,就像將端午和屈原扯到一塊兒那樣。寒食節的來歷與古代取火困難有關,一旦得到火種便要儲存很久,今天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還保留著在屋子裡設火塘的風俗。而寒食節便是一年一度“改火”的日子,人們在那幾天要替換新的火種,所以只能吃冷食。所以寒食節本身和祭掃並無關係。
清明時節淵源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
《荊楚歲時記》:“***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鬥雞與鬥雞蛋之戲了。鬥雞今多見,鬥雞蛋多是鄉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為遊戲。在古代,用作碰撞爭鬥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1ou,雕刻***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於《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幹,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於寒食日打鞦韆。但這恐怕只是傳說而已。劉向《別錄》記打鞦韆是在春時,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宮詞》:“寒食宮人步打毯。”牽鉤與打毯等戲,也不一定在寒食舉行。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清明緣何吃青團】
上海人在清明前後有吃青團的食俗,這種風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據《周禮》記載,當時有“仲春以木鐸循火禁於國中”的法規,於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間,即渭明前一、二日,還特定為”寒日節”。
古代寒食節的傳統食品有糯米酪、麥酪、杏仁酪揚,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節充飢,不必舉火為炊。
在寒日節的傳統食品中還有一種“青精飯”,據《瑣碎錄》記載:“蜀入遇寒食日,採陽桐葉,細冬青染飯,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類槁》也說:“古人寒食採楊桐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今變而為青白團子,乃此義也”。清代《清嘉錄》對青團有更明確的解釋:“市上賣青團熟藕,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現在,青團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麥草汁和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而成,流傳百餘年,仍舊一隻老面孔。人們用它掃墓祭祖,但更多的是應令嘗新,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因此,一些賣青團的店家洞察到這以點,前些年曾出現過多種甜鹹餡料的青團,如豬油玫瑰青團、黑洋酥青團、金針耳鮮肉青團等,但好景不長,這些原本受人青睞的青團,竟然無疾而終,實在讓人百思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