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務的初中作文

  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孩子從小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就會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步認識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應該而且必須完成一份家務勞動,為家庭集體承擔一份責任,從而逐步形成一種家庭責任感。這種家庭責任感,便是今後社會責任感的基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篇,供大家參考一下!

  篇一: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懶惰像生鏽一樣,比操勞更能消耗身體;經常用的鑰匙,總是亮閃閃的。”於是,我就開始了勞動——

  “老媽,我來也!”媽媽聽見後,放下手中的活,看著我飛奔過來。“哎呦!”“不好意思,剎車失靈,多多見諒。”一不小心,我和媽媽撞了個滿懷。媽媽說:“怎麼了?急乎乎的?”她滿臉疑惑。我拍著胸脯對媽媽說:“不用你擔心,我來幫你啦!”話音剛落,就搶走了媽媽的“戰鬥武器”,孤身一人來到了前線。

  “啊!怎麼這麼多’敵人‘呀!”沒關係,哈哈,看看本姑娘的厲害!“無敵旋風掃!”我掃,我掃,我掃掃!呼!戰鬥在我的汗水中結束。討厭的垃圾全都敗下陣來,我完勝!把它們全都倒進了垃圾桶。呀,怎麼還有灰塵?哈!我大笑,嚐嚐本姑娘的“高壓水槍拖”!我把拖把浸溼了之後,立即來到了第一前線。灰塵部隊挺厲害的,我和它們大戰了幾百個回合後,它們終於敗下陣來。真不容易呀!

  正準備去衛生間洗手呢。一看,我的臉已經變成了“大花臉”!我真是倒黴!我立即將灰塵根據地用清水洗掉,它們一個個喪生了。

  這一次勞動真累,我終於體驗到了大人們的辛苦!

  篇二:

  我盼望的星期天到了,我的心情是那麼的愉快,因為今天我也能像爸爸媽媽那樣做家務勞動了。

  “你的任務是掃地和拖地”,爸爸說“幹好了可有獎勵哦!”聽見這話,我的心裡美滋滋的,多好的美事啊,不幹白不幹,還有獎勵呢!想到這裡,我一蹦三尺高。我先把地掃了掃,很不認真,沒有掃到東西。爸爸見了,說:“做事可需認真些,獎勵不容易得到哦!”“是。”我說道。我又認認真真地掃了一遍,從裡到外掃,這次可不大意了地面上也幾乎沒有了灰塵。“第一個任務通過,該進行第二個任務了。”爸爸說。

  我又先把拖把在水臺裡泡了兩分鐘,然後又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把拖把裡的水壓出些,就拿出來,又從裡往外拖,把廚房、起居室、四個臥室和廁所、陽臺都拖了拖。覺得不太乾淨,又專心致志的拖了一遍,這回終於拖乾淨了。“任務完成了。”我說。“不錯,乾淨的很,過來我屋子裡。”我看了看那一塵不染的地面,高興的笑了。

  我來到爸爸的臥室,“這是你的五元獎金,拿去吧。”“耶!”我在這次活動中總結出了一個道理:做事只要專心去做,才能成功。

  篇三:

  星期六那天,我做了不少家務,可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洗碗。

  那天中午,我們在家裡吃了午飯,舅媽和弟弟出去了。我本來想去玩,可看見碗沒人洗,於是我就想先把碗洗了,再去玩。我就小心地把碗拿到廚房裡,生怕把它打碎了。拿完以後,又拿起海綿,擠點洗潔精,再用力地搓出泡泡來,拿起第一個碗,左手拿碗,右手用力擦著,順時針裡裡外外都洗了一遍。後來的碗我都是照那個樣子小心翼翼地洗著。如果看見那一點洗不掉,再重複多洗幾遍。每個碗都要重複洗上四次,前兩遍用洗潔精,後兩遍用清水。最後我開啟水龍頭衝完後用乾毛巾擦乾,放進櫃子裡,把地拖了拖就出去玩了。

  晚上舅媽回來後,看到我把碗洗得乾乾淨淨,特別高興。我看著電視的時候,看舅媽在打掃房間,就又幫她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以前舅媽很信任我,經過做這兩次家務,她更信任我了。

  勞動使我快樂,所以我們要通過我們的勞動,把這份舒適帶給朋友、家人、老師,和更多的人,讓她們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