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讀書筆記範文

  《家》這本書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一部,巴金中國四川成都人,百歲老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

  家,對於我們來說是幸福的象徵,溫暖的標誌。它給那些失落和悲觀的人帶來希望和光明。但是,在巴金先生的筆下,家失去了原有的溫馨,被封建禮教束縛著,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本書的世界。

  《家》描寫的是高公館的這個封建家庭,小說從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讀書知禮、事事如意”,家庭內部尊卑有序,禮法森嚴;但實際上,在這個大家族中處處都充滿著激烈的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為了爭奪家產,陳姨太、克安、克定等打著維護家族榮譽和高老太爺的招牌,耍盡了花招:他們先是鬧“鬼”,嚇死了老太爺;接著又鬧“避血光”,害死了瑞珏;他們很清楚是軍閥混戰,導致商場被毀,但卻硬逼覺新賠償股票的損失;還在老太爺屍骨未寒時大鬧分家。小說中塑造了覺慧、覺民、覺新這三個性格迥異的兄弟在為自己的理想奮鬥:覺新處於長房長孫的位置,有著較強傳統觀念的人,為了維護家庭,他凡事採取“不抵抗主義”,他處處表現出逆來順受、委曲求全的性格特徵。他希望這個大家庭能和平共處,每一個人都生活好,因此他一方面遵從祖父意願,一方面又幫助覺民逃婚、覺慧離家;覺慧、覺民、琴三個受到新思想的影響的青年投身革命,用自己的筆去教化他人,傳播新思想。

  在那個黑暗的年代,有許多人遭到封建禮教迫害,覺新就是受它毒害的典型例子。他雖有一腔衝破舊禮教的熱血,但卻失敗既而沉淪了。因為他受的毒害實在太深,在強大的勢力下他無可選擇,只能屈服。就因為他服從,放棄了出國留學的夢想,割捨了自己的愛情,最後又礙於壓力致妻子慘死,這一切都表現出他的懦弱。

  相比覺新,我更欣賞覺慧,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大膽地與舊禮教抗爭,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接受新思想的洗禮。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抨擊舊社會,用自己的文章去影響更多的人。

  在這種社會中,人們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希望,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覺新就是代表之一。但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是有擁有新思想的人們,他們帶領人們走出了這個可怕的囚籠,一步步開導人們,就像主人公覺慧一樣,掙脫了牢籠,捨棄了自己從小長大的家,遠赴他鄉去尋找自己所追求的光明,他這份敢於追求新思想、敢於探索、敢愛敢恨的熱情與毅力值得我們學習。

  《家》這部作品從思想內容上,對摧殘人生青春、生命的封建禮教進行了極度諷刺,對那些在禮教的重壓下受苦掙扎的人們給予了無限同情,對那些爭取自由生活、新思想的人進行了大力歌頌。

  這個社會永遠都是在進步的,即使是在最陰暗的時候,也會有人去爭取自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時代的潮流。雖然在流經的途中,總會遇到艱難險阻,但,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和改變它的流向,因為這種水流具有排山倒海之勢,可以輕易擊倒沿途的阻礙,朝著那唯一的海洋流去。

  2

  早就聽說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非常好看,在閱覽室裡逛了許久,終於看到了它。我並沒有急著看簡介,而是立刻抱著好奇開始了閱讀。也許是我的性格急躁,在一陣子的平靜裡,開始對此書產生了煩感。但想到它被融入激流三部曲中,打消了念頭,一門心思鑽進去。

  這裡,彷彿現實的平靜是虛假的,因為它有邪惡的歷史,孕育著結局的悲劇。

  高潮部分出現了!三弟高覺慧是高府中最早的覺醒者,因其覺醒之早,故稱“慧”吧!大哥高覺新並未覺悟,二哥高覺民已有了由“民”自主的覺悟。高府底層,人們正在或先或後地覺醒。

  “家”並沒有昔日的溫馨,彷彿一座城堡,城堡中的人受著束縛,每個人的一生是秩序的安排,命中註定。舊秩序、舊道學是繩子緊緊捆住每個人。有些人虐來順受,有些人因遭受不起而自殺,卻從未想過反抗。但三弟覺慧並沒有遭到束縛,他對高家舊秩序不存任何幻想,他敢於宣傳新思想,抨擊舊道學、舊秩序。

  更可怕的是,那些高府底層一些人竟被這些封建家族制度的繩子活活害死。

  巴金所要表達的內容與魯迅的《狂人日記》和老舍的《駱駝祥子》一樣,20世紀30-50年代的文學創作者們的顧慮。還有《西遊記》中大家熟知的孫悟空大鬧天空曲折表現對封建秩序的反抗精神,還有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那一時代的悲劇,高府中一代年輕人的悲劇。

  家--荒謬的詞,充滿了諷刺,卻又真正地表現封建家族高家的悲劇。

  在文字中,我看見的是作者歇思裡底的吶喊,那轟轟烈烈的沉默中孕育著的是每個人物必然的悲劇。封建的傳統束縛了多少春夏秋冬,是時候超越了,不要讓它再殘害人命,不要再讓它影響我們了,新的傳統將要到來。黎明前的黑暗是漫長的,但卻點燃了先行者的激情。波瀾背後,必然是湛藍的天空。

  讀完書後,我思索著這本著作的成功之處,巴金將每個人的心理捉摸的透徹,背地裡的勾心鬥角以及因為姨媽們一場麻將,兩方不合,而拆散了兩個忠情的孩子,使雙方生不如死。曲折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著讀者,加強了可讀性。還有巴金本身的寫作能力:文辭絢麗、細膩感人。著就《家》這部驚世文作,1982年獲義大利“但丁國際獎”,為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描寫封建家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3

  說起書的味道,它不僅僅拘泥於油墨的清香,也不僅僅侷限於淡淡的紙香,書之味是生活之味,是書中的酸甜苦辣,是書外的雨露陽光,生活少不了書,書亦是生活。

  我與《家》相遇是一個傍晚,夕陽的餘暉灑在樓前一排楊樹上,竟也閃著零星的光芒,秋風微拂,吹到正坐在書櫃旁的我的身上,我亦如往常一樣,挑選著書讀。“《海底兩萬裡》、《名人傳》……”我隨意地看著,指尖停在一本泛黃的書上。“《家》,會是寫什麼的呢?”隨手翻開它那泛黃焦枯的書頁,一種塵香拂面而來,夾雜著書櫃裡淡淡的木香,竟也讓我覺得有一種洗去鉛華之感。“啊!”我情不自禁地又仔細聞了聞,或許這就是《家》的味道。

  翻開書頁,開頭就是描寫:“風颳得很緊,雪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樣在空中飛舞”“已是傍晚,路旁的燈火還沒燃起”。我腦海中浮現出覺慧覺民兄弟兩人的背影,他們親切和諧的談話,華美的大宅子,青年們的笑容……與其說是在讀字,不如說我在讀畫,作者的文筆著實細膩,那一物一事的出現與發展,彷彿都在腦海中浮現,甚至於我能嗅到大宅古院裡浮動的塵香。

  每天晚上,或三五十頁,或一二百頁,我總是伴著明月讀書。《家》的語言很美,很輕,很細,就如同月光灑在地上一樣鋪在我的心上。當覺慧參加報社,共同遊行時,我聽到了他們的吶喊,也感受到了拂面的細雨;當琴在燈下讀信時,我能聽見窗外的蛙鳴,也能觸到紙的溫度。每每抬起頭來,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化了,頭上的燈似乎泛黃,窗外的月似乎更清淨了,我久久無法從書中回到現實。《家》的文字,一點也不濃,就如清風流水,月光白雲,淡淡地,但一直都在心中迴盪。書融入了生活,書中的生活亦是我的生活。

  《家》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是悲劇,亦是一種客觀的評述,為了時代的發展,總有些事要發生改變,而改變又難免帶來痛苦。巴老說:“我和所有其餘的人一樣,生活在這世界上,是為著來征服生活的。我也曾參加在這博鬥裡面,我有我的痛,我的愛,我的歡樂,我的悲傷,但我並沒有失去信仰,對生活的信仰。”

  有時候,望著窗外的月亮,我時常會想,覺慧那一代人的生活是多麼矛盾。《家》中所描繪的場景歷歷在目,那文字也氤氳在心裡。一想到《家》,就彷彿聞到那清雅的木香,就想起讀書的日日夜夜,就想起書中人們的悲歡離合。這便是生活,這便是書。

  書也是生活。

  4

  愛家的人言“家是心靈的避難場所。”;厭家的人言“家是爭吵糾紛的根源。”而出自巴金筆下的家,給我們展現了一個逐漸走向衰敗的家。

  多數讀過《家》的人都會讚美覺慧。認為他的反抗奮鬥是青春熱情的表現。但他又何嘗不是加速這個家滅亡的禍首。眾人都想方設法維持這個家,而他卻不聽親朋好友的勸阻,參與請願。從積極一面來說,在國與家中,他以大局為重,支援國家,他擁有不顧及,不害怕,不妥協的信念,反對覺新劍雲的生活態度。他敢於打破封建的束縛和枷鎖,向純真的鳴鳳表達愛情,執著的他積極編寫書刊。但從相反的一面來說,覺慧與家族的規矩背道而馳。他的反抗在家族形成了惡劣的影響,從而加速了家族走向滅亡,當然,落魄的家必定會滅亡,但是,覺慧卻加速了這一切。

  當然他的結局也並不美好,面對,鳴鳳,瑞鈺和梅芳的死,他不能忍受,離開了這個家。

  當然不能說他不愛家,他也希望自己的家人和他一起爭取,自己憤鬥,可是他並沒有在意,無形的封建思想已給他的家人帶來了心靈的鎖,這把鎖的鑰匙他沒找對。

  也想聊聊陳建雲。一個封建統治的畸形人,這個家中的一員,他從不反抗,也沒想過掙扎,他是家中最軟弱的人,但相比於覺慧,他更是家中合格的一人。但用當今的眼光,不果斷,無志向,更無計劃,是當今社會一個徹頭徹腦的失敗者。他只把自己對琴的愛看成一盞明燈,卻從不敢琴知道絲毫,只想的是自己身體不好,家境不富裕,一個悲觀者。

  當然如今的社會,已經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崢嶸歲月。回望過去的悲哀,為自己的幸福慶幸。

  5

  《家》這本書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一部,巴金中國四川成都人,百歲老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

  《家》長篇小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這激流永遠動盪著,並不曾有一個時候停止過,生命是用來征服的。“對於生活的信仰,生活還不會結束,我也不知道在前方還有什麼東西等著我。”巴金說。

  《家》的主角是圍繞高覺惠寫的,寫述了在紳士家庭下的故事,這個家庭在和平的,愛的表面下,充滿了仇恨和戰爭。覺惠是三少爺,二少爺高覺民和大少爺高覺新。《家》是一部想哭,有悲憤,有喜悅的書,明白了青春畢竟是美麗的東西。

  《家》不僅圍繞了三個少爺,還寫了梅、琴、瑞鈺和鳴鳳。梅初見時穿著“一件玄青緞子的背心”,她是這個家庭的遠方親戚;瑞鈺是大少爺的太太;鳴鳳是一位丫頭;我代那許多做了不必要犧牲的女人叫出一聲:“冤枉”。

  這個家庭裡有許多人和事都是腐敗的,許多人的思想還是保守的,正如女子不應和男子同班讀書;女子不應剪短髮;女子應照意結婚……許多不公平的事都在《激流三部曲》中展現。而覺惠正是一位充滿正義感的少年,在這個悲歡離合,不穩定的家庭中你忍無可忍,直到一個你深愛和愛你的少女死後,你才毅然決然地打算,離開這個家庭!

  《家》中的這個家庭,隨處都可以找到,也許吧,現在可能不怎麼找到,但在那時,可能是一抓一大把!那時的封建是難以想象的,你的兄弟依然在那個你憎恨的家庭裡生活,有的絕望、有的樂觀,他們都在為生活生存下去,而你,離開這個家庭,會怎麼樣?

  《家》這部充滿生機、封建的書,讓許多人都深有感觸,我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