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佔據社會總財富個人觀點論述

  導語:在這篇作者認為財富的總量,對於不同人而言,根本無法統一、度衡。看看作者怎麼分析的呢?

  馬雲佔據社會總財富的多少?

  馬雲馬化騰王建林,你方唱罷我登臺,首富經常輪著做。

  論起他們各自財富,當然天文數字,以至於很多人說他們的財富佔比社會總財富多少多少。很多人看到他們的天額財富後,也都深以為然。

  其實是扯淡。

  因為,並不存在,社會總財富這回事!

  任何事,把它拉到極端來看,就可以觀察到明顯結果。現代社會的文明和財富,相比較原始社會,那是天壤之別,萬億級差距。

  這說明什麼?

  說明,人類財富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人類逐漸創造出來的。你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家在農村,只有有限的幾個農具和簡陋傢俱,現在,你擁有洗衣機電冰箱電視機電烤箱電磁爐電飯煲電吹風電燈泡電腦電線電動牙刷電插板------

  相比祖先,你擁有的物質文明,是他們的數百,數千,甚至數萬倍。你的財富,當然比他多。

  歸公到底,社會由個體組成,每個人的物質變多,財富便增加,那麼社會總財富便一直在增加。從猿到人,人們的財富在不斷增加。從未停止。

  大到一個天災,一些人禍;小到一個家庭變故,一些個人的固執與荒謬,都可能導致個體和區域性整體的物質、財富受到損減。那麼,社會財富整體,其實是處在不斷“***”中的。

  既然社會總體物質和財富總在***,那麼,我們就很難說社會總財富問題。就像人體細胞總在死亡和裂變,因此你不知道人體到底有多少個細胞。因為,它們時刻在運動中,無法統計。

  社會總財富不存在的另一個更重要原因是:所謂財富,其實是個主觀詞語。

  奧派教導我們,一個東西的價值,它必然是“唯心”的。同一瓶礦泉水,乾涸至極的人,願意出十塊、一百塊人民幣來購買它,因為他急切需要,所以認為它值一百塊。而不口渴、不等著喝水的人,用兩塊錢來購買,都覺得是物無所值。

  同一個東西,同一件物品,他的價值,對於個體而言,絕對是主觀的。

  價值本身是主觀的,而非客觀。所謂的財富,也必然主觀。

  前華西村村委書記吳仁寶有句名言:家有房屋千間,也只睡床鋪一張***大概這個意思***。財富的多寡,對於不同人的定義,那絕對是不同的。宋江視錢財如糞土,情義值千金;賞金獵人卻為獎金四處殺人。

  財富的總量,對於不同人而言,根本無法統一、度衡。那麼,所謂社會總財富,其實是扯淡。

  社會總財富是個偽命題,還得從歸屬權來談。世界變得美好的開始,私有制和產權的確立功不可沒。

  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

  這是產權確立的明確證據。這個東西是我的,歸我所有,任何人,未經我允許,不得侵犯它***國王也不能隨便進我的屋子***。

  沒一樣東西,都從屬個人,都有明確的主人,物體、財富離開具體的個人,都是零,都無法成立。而所謂的社會,就是由一個個個人組成。比爾蓋茨美金再多,那也是他個人的,與社會任何一個其他個體都無關。

  財富離開個人主體,那就不叫財富。

  並不存在,社會總財富這回事。

  作者: 皮特

  公眾號:Peter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