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觀後感範文
2015年2月28日,從央視辭職的記者柴靜,推出了她自費拍攝的霧霾深度調查《穹頂之下》。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就在兩會籌備之際,柴靜將她的調研資料都提交給了全國人大,引起了有關部門和專家的高度關注。也就在2015年初的臘八節,她站在了星光影視園的演講臺上,面向觀眾和攝像機背後的大眾,心情起伏地講述著霧霾是什麼、它從哪裡來、我們怎麼辦不需要任何講稿,那些想要說的話,已經在她心底憋了太久。2月28日,柴靜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上線僅一天,就被播放了近億次,片中,一次次的採訪、一組組的對比、一個個的案例、一串串的數字,令聽眾們不禁陷入深思。與人們休慼相關的大事讓觀眾心有慼慼,“同呼吸,共命運”在這樣的背景下,已不是冠冕堂皇的口號,而是實在緊迫的問題。
拜訪國內外多家研究大氣汙染的權威部門和學術機構,調研汙染空氣的企業、事主及其背後的執法困境,柴靜用了數百個資料、幾十張圖表,為我們撥開霧霾背後的層層真相:燃煤和燃油消耗量大、相對低質、前端缺少清潔、末端排放缺乏控制,而這些問題的監管執法又很難落實。沒有嚴懲不貸的手段,就難有改進和創新,就會讓金山銀山和礦山毀掉青山綠水和藍天。為此,她呼喊,她奔走,她在擔當曾為新聞媒體人的社會責任。關心每個人健康,帶給每個人希望,這不是女神是什麼
當然,個人調研畢竟並不專業,難以概全,角度和辨析也可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一些內在的關聯性還不直接,一些系統的解決
方案亦有待商榷,但它至少起到了啟蒙引導的科普作用,讓人們對霧霾、空氣乃至水源清潔等諸多令人怵目驚心的環保問題倍加關注。有關注就會有監督,有呼籲便能有進步,而認識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往往能決定至少是影響解決問題的速度。我們衷心期待著網際網路的公民行動精神,能夠儘早盡多地從線上走到線下,能夠從一人一事一時一地的一言一行做出改變。
據柴靜自述,促使她展開霧霾調查的原因是她的女兒沒出世便患有腫瘤,從一出生就接受手術,因此她決定辭職,打算用相當一段時間照顧孩子,並幫助更多的孩子尋找霧霾的真相。柴靜這種因為心底有愛惜而去做什麼的初衷的確讓人感動,不過,我們不禁思索這樣的調查報告的撰寫者為什麼是柴靜我們更加希望下一次這樣的報告不再是公益性質的個人調查,不再是柴靜和霧霾的私人恩怨。柴靜的聲音,打開了一個黑匣子,應該讓更多的民眾“看見”,也需要讓更多的高層聽見,正如人民網在官方微博中所言:“穹頂之下別讓柴靜太孤單”。
新的《大氣防治法》正在醞釀,環保部門和環保組織的權力將被加強,也許能就此長出“銅牙鐵齒”。然而,我們不應就此靜默等待,而應立即採取行動,因為,每一天我們都在呼吸,每一天我們都被傷害,我們又豈能等待作為個體,我們能做的或許不多,但縱觀歷史,許多深刻的重大改革往往萌發於每個微乎其微的努力匯聚起來的力量。公眾監督的力量是絕對不能低估的,因為它無處不在,特別是在現代科技如此發達、網路覆蓋如此廣泛的今天,群眾的眼睛更加雪亮,民意的渠道更加暢通,我們豈能懶於作為從公權力部門抓起,落實各項法規,重拳懲治不作為的部門、鑽空子的企業、無視法的個人;從身邊改起,與有汙染的企業、有揚塵的工地、冒黑煙的車輛、排油煙的飯店作堅決的鬥爭;從自己做起,少燒煤爐子、少開私家車、少買排碳量大的企業產品包括這次她拿出自己前年出書賺來的百萬稿費拍攝和製作了這部讓人震撼的紀錄片,以及由此引發人們對環境保護、綠色發展、能源體制改革話題的升級式討論,也是一個喚醒人們麻木神經的實實在在的行動。若是人人都這麼毅然決然地捍衛我們這顆藍色星球的環境,人類的健康才有真正持久的保障。
“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麼。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柴靜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觀後感】柴靜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觀後感。”柴靜的呼喚讓人怦然心動。從自傳性作品《看見》到空氣汙染深度調查《穹頂之下》,我們驀然發現退隱一年的柴靜能夠再次走紅是必然的,因為當她把關注的目光從自己身上放大到整個星球時,她就已經成熟了。
***二***
今天上午看了一部環保片《穹頂之下》,以為是央視作品,後來才知道是央視前記者柴靜的自費作品,103分鐘花費百萬資金,主題只有一個:霧霾是什麼怎麼來的該怎麼辦
整個一上午都在觀後的沉思當中,一部作品揭示的霧霾真相竟然是行業利益、部門私利、法規虛無的產物,比如汽車燃油油品不良導致霧霾與壟斷行業不肯升級可以節省500個億有很大關係。
“繁榮”背後的醜陋也是令觀眾之我感到少有的低落:房地產、鋼產業等地方支柱經濟區域飽和過剩,並造成嚴重的資源和環境破壞也不肯停下來,源於有國家的鉅額資金補助在支撐。
才女柴靜出身媒體但屬於罕見的有責任感的時代精英,媒體人的才華與品德在她的《穹頂之下》作品中公益滿滿的呈現出來,更難能可貴的是別人明明知道也不肯說的環境中挺身而出。
柴靜外表不算美女,但學識、才能、責任感上的美,遠超頻頻靠露體吸金的藝人們的美貌。這個時代的美,顯然是真才實學和腳踏實地以及為人修養信仰,智慧的真話多一些,世界會更美好一點。
今年的大氣環境保護法歸將進行修改,目標直指APEC藍,《穹頂之下》在此時釋出,也是趕在今年的兩會前,應該是期盼向體制內不良因素開刀的新一屆領導集體,也向霧霾背後的利益鏈條亮劍。
***三***
看完這段視訊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沉默了許久想了很多。從未像今天這樣重視過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但今天才知道原來它是如此的可怕,每個看完這段視訊的朋友們是否會想:為環境我們能做點什麼
對我觸動最大的是那個小女孩的回答:沒有看見過藍天,沒見過星星 ,沒有見過白雲,,,,這對我們來說在意味著什麼我們的孩子在十年後的今天是否也正在面臨同樣的現象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被剝奪享受這樣的藍天,白雲,星空的權利,都不想被剝奪親近大自然的權利。十年前的山西河水變成了汙水,年均苯並芘超標290多倍。那麼現在空氣含量中有15種致癌物,其中世界上最可怕致癌物苯並a芘超出國家標準值14倍。我們可想而知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嚴峻汙染的環境。柴靜的這次霧霾調查報告能否喚醒我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自身做起的責任感。對於我們這一代而言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我們不可能永遠的保護他們因為他們總會暴漏在空氣中,呼吸時我們無法逃避的現實。你的每一口呼吸都在,我們成人每天要呼吸大概兩萬五千次。想想我們這樣每天生活在這樣的空氣當中我們的肺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我們保護環境就像保護我們的父母和孩子一樣保護大自然。那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霧霾最大的來源是煤炭和化石能源的燃燒。。那麼其他國家也同樣要消耗大量的煤炭。但是為什麼就沒有出現像我們國家這樣的嚴重局面呢因為英國人在消耗大量的煤炭時首先需要把自己所需要的煤洗乾淨,然後在進行燃燒。那麼我們國家到底有多少是這樣做的呢
***四***
霧霾可以倒逼政府調整發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個公民反思自己的行為,而種種訴求最終都會歸結到改革這一層面。
昨天上午,沉寂一年的央視前主持人柴靜又回到了公眾視野,推出公益作品《穹頂之下》,多個汙染現場尋找霧霾根源,多國實地拍攝治汙經驗。這部時長103分鐘的霧霾紀錄片,成為當天社交媒體熱議話題。
與其他霧霾報道相比,《穹頂之下》延續了柴靜作品一以貫之的審視、追問和投入:霧霾是什麼?從哪兒來?我們該怎麼辦?而在冰冷、赤裸的事實之外,不再有無謂的指責與旁逸斜出的纏繞,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在“源解析”的問題上,紀錄片以翔實的資料與權威的演示,不迴避,不演繹,直指問題的癥結所在,即我國空氣汙染60%以上來自煤和油的燃燒,霧霾問題很大程度上是能源問題。而能源問題,歸根結底還是一個選擇什麼樣的發展路徑的問題。這不僅關乎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也關乎國家的治理體系、能源戰略及產業結構。
從歷史、他國的治理經驗來看,英美等國“在治汙前20年汙染物下降了80%”的現實,不僅帶給人們希望的曙色,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治理霧霾的緊迫性。不能再等、再拖、再吵了,特別是面對管理與執法的困境,應該有所突破。
蔚藍的天空不能只是在語文課本中,生命的意義正在於一代代的血脈關聯。治理霧霾不僅是科技問題,也不僅是政府行為,還應該成為這個社會波瀾壯闊而又委婉細緻的公民行動。每一個人、每一個機構、每一個組織,都有責任將緊迫感化為切實的行動力。
走過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幾十年,中國社會盡管目前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的利益訴求,但在穹頂之下,每一個人、每一個地方都無可逃避。因此,霧霾最嚴重的時期,固然意見有分化、表達亦多元,但恰恰也是最容易達成共識的時期。霧霾可以倒逼政府調整發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個公民反思自己的行為,而種種訴求最終都會歸結到改革這一層面。
公眾是空氣汙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以公民的名義行動起來。從完善立法到調整公共政策再到調適公民個人作為,充分發揮每一個人、每一個機構、每一個組織“心底有愛惜”的力量,改變我們的大氣環境,進而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讓孩子不再一出生就罹患疾病,讓全球每年35萬至50萬人早死這樣慘烈的數字消失,讓霧霾成為歷史,這是宿命,也是責任。
***五***
2015年2月28日,從央視辭職的記者柴靜,推出了她自費拍攝的霧霾深度調查《穹頂之下》。柴靜在採訪中表示,孩子生病使空氣汙染成為她不能迴避的問題,因此在一年的調查中,柴靜作為一位母親而不是調查記者,圍繞霧霾是什麼?從哪兒來?我們該怎麼辦?進行了一系列調查。
大眾最初熟識柴靜,是因為非典疫情的爆發時,她瘦弱的身軀裡蘊藏著的驚人的力量。從彼時的年少成名到不久前的赴美產子,柴靜向來不缺少話題性,如今為了孩子的“私人恩怨”而拍攝關於霧霾的紀錄片,更是驚呆了一眾看客。在震驚的同時,霧霾之於柴靜或者柴靜之於霧霾的關係,卻不似尚為媒體人那時的明朗和清晰,莊嚴卻又多了一絲悲壯,而這也不僅僅是柴靜一個人的戰爭。
霧霾,對於這個東西我們一點也不陌生,無論你在何時何地,始終擺脫不了霧霾的籠罩,霧霾也不再是教科書裡的說教,自然環境的惡化所帶來的傷害也不是簡單的柴靜一個家庭在承受。也許有人會說,柴靜之所以選擇拍攝宣傳片是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但是作為一名曾經的職業媒體人,將柴靜的行為稱之為偉大或許過於誇張和不切實際,但是也絕不是為滿足自己的私人需求那麼簡單,無論是曾經的記者身份還是現在母親的烙印,都無法掩蓋其追求真理的社會責任。
在網路世界裡,我們生產著創造著各種資訊,享受著各種各樣的服務,我們不斷向大自然和社會索取,被紛繁複雜的社會所麻痺,睜著雙眼卻看不到真相,張開雙耳卻聽不到聲音,邁開步伐卻未曾前進一分,每個人都在喧囂,每個人都在說話,卻沒有人在聽。以前我們會說向沙漠進軍,向太空漫步,現在卻被霧霾打的措手不及,難道我們未曾發現它嗎?不是的,每個人都看見了,可怕的是都當做並未發生,我們不缺少隨聲附和阿諛奉承,恰恰缺少的就是赤裸裸的較真精神。
面對複雜多變的霧霾汙染,也許柴靜一個宣傳片起不了什麼決定作用,但是無論是作為一個前媒體人還是一個母親的身份,柴靜的努力和成果也不在於一個宣傳片的“成敗”與否,而在於一種執著的鬥爭精神。人類與環境汙染的戰爭歷程中,柴靜作為一個人類個體也從來都不是主流,但歷史也正是由一個個人類的個體所創造的。霧霾的治理不是個人所能左右,但此時個人的影響卻超過了環保部門,這是不是也值得有些人深思呢?
社會共識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卻體現在一朝一夕的細節上,正如環境治理不在個人卻離不開每個人一樣,而穹頂之下的柴靜也不應該是一個人在戰鬥。
要做的應該是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