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學習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範文3篇

  在高效課堂中師生和諧對話,一堂課結束,給學生留下思維、留下數學意識、留下數學思想、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變被動為主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歡迎參考閱讀!

  新教師學習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範文一

  通過對高效課堂有關內容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語文課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課堂的發展是迅速,複雜多樣的。不過,我認為,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一、教學目標把握要準確。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教學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語文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二、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就閱讀課來說,教學環節的設計基本採用“四步導讀”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師誘導下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第二步,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第三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第四步,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始終處於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啟發引導都是為訓練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提供服務。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讀”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四步導讀”模式符合《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流程的設計是合理的。

  當然,對於不同型別的課文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調整或刪減,形成靈活的教學風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變的。

  三、課堂教學提問要精當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裡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數學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

  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走進我們的校園,走進師生的生活。隨著新課程在實踐中的不斷深化,教師的觀念更新後,課程實施者的創造性工作多了,學生的生活更有朝氣了,社會氣氛開始變了,課堂教學也更加精彩了!

  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轉變三種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由傳統的教學支配者、控制者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由傳統的靜態知識佔有者成為動態的研究者。

  其次,要求教師以新角色實踐教學。這要求我們破除師道尊嚴的舊俗,與學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關係,走下高高講臺,走進學生身邊,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要求我們與學生一起討論和探索,鼓勵他們主動自由地思考、發問、選擇,甚至行動,努力當學生的顧問,當他們交換意見時的積極參與者;要求我們與學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關係,使學生感到我們是他們的親密朋友。

  成功得到快樂的情緒體驗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要使學生獲得成功,教師必須設計好探索數學知識的臺階,包括設計好課堂提問和動手操作的步驟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學都能拾級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獲得經過自己艱苦探索,掌握數學知識後的愉快情緒體驗,從而得到心理上的補償和滿足,激勵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功。當學生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出現問題時,要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成功感,樹立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特別是後進學生容易自暴自棄、洩氣自卑,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點撥、誘導,如畫出線段圖幫助他們理解應用題、讓他們換句話說理解題意、舉個例試試等,半扶半放地讓他們自己去走向成功。

  新教師學習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範文二

  高效課堂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配合的結晶。作為教師應不斷學習、探索,使自己的課堂成為高效課堂。

  一年來,我對高效課堂有了更為細緻、深入、科學的理解。是單位時間內高效、高質的完成教學任務。是以絕大多數學生的需要為基礎,合理的組織教學內容,完成教學任務。在過去,我總是堅持“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的想法,課堂上我耐心細緻、深入淺出的講解著甚至是不厭其煩地講解著,直到大家都會了,我才會開心的笑起來。當時的感覺是雖然很累,但看到孩子們都會了,我覺得我累的值!我以為我做的很好,對得起每一位學生,對得起教書育人的稱謂。但是當我聽了錢教授的講解,才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我愧對了優秀的和上中等的學生。根據專家測定的學生智商比例分配圖,明確指出只要有84%的學生會了,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教學。沒必要等學習“緩慢者”和個別“舉三也不能反一者”。因為在等的過程中,浪費了大多數人的時間。剩下的16%的學生在其他的時間裡逐漸弄會,這才是科學有效的方法。

  在課堂上,我們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錢教授給了我們科學的指導。上課伊始,要注重始動調節,進行有效的複習、匯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後在學生的注意力達到峰值時進行新授。在這段時間裡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師點撥講解,這樣,才能準確高效的把握所學的新知識。當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下降時,安排複習鞏固、佈置作業等環節。這樣既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有效地安排了學習內容和節奏。又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學生的注意力。遵循著科學的道理,讓學生們輕輕鬆鬆的主動學習。

  在實際教學中,我及時運用專家的理念,努力使自己的課堂優質高效。

  一、精心備課。

  知識自己要做到全面把握,融會貫通。備學生時,我會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學習經驗,以及對該內容敏感程度等。特別注重考慮課堂中的細節問題,尤其是對於課堂上可能出現認知偏差的點要做好充分的預設。通常一個問題我會預設出幾種答案,像備課通常指備教材好備學生。備教材時,我認真研讀教材,教參和相關資料。對一節課的知識自己要做到全面把握,融會貫通。備學生時,我會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學習經驗,以及對該內容敏感程度等。特別注重考慮課堂中的細節問題,尤其是對於課堂上可能出現認知偏差的點要做好充分的預設。通常一個問題我會預設出幾種答案,師問後有生答一,生答二,直至生答四,生答五······才不至於出現案例中講的學生回答“老麻雀勇敢”,“獵狗愛護小動物”等等亂成一鍋粥的局面。有了充分的預設,教學機智也會不斷增長,無論學生出現什麼樣的“奇思妙想”我都能迅速而自然地拽回到“正題”上來。

  二、認真上課

  在課堂上,一定要做到不隨意教學,不輕易佔用學生時間。給學生營造輕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教師要做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的在知識的海洋遨遊,快樂的探索學習。教師在巡視中給學習緩慢者以點撥幫助,讓他們的思維跑起來;給優等生設定更廣泛高深的問題,讓他們的智慧得以充分的的展示,讓他們飛的更高更遠。另外,我還及時幫助學生總結整理學習的方法。因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三、抓好課後

  課堂上大家的時間是相同的,課後可就因人而異了。會利用的能博覽群書,不會利用的寫作業都費勁。所以我教給學生怎樣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才能高效學習。在幫助學困生時大多也利用課後時間,有難題時老師講一講,平時好學生幫一幫,和同等水平的研一研。慢慢的就有提高了。同時也幫他們樹立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有信心,有行動,不拋棄,不放棄,就一定會成功。不論我們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只要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就是我們為師最大的快樂!

  在集中培訓學習中,聽了好多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結合高效堂,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學習觀上,要以學生為本,將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課程觀上,教學不再只是忠實地傳遞和接受的過程,而是建立與開發的過程;在教學觀上,教學是師生互動、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新課程注重過程與方法,注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經歷。不僅教師的觀念發生了變化,而且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教師應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自己也體會到,要轉變觀念,解放學生,讓學生學會生活,引導學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並用人格力量的去引導學生,去感染學生才是我們應有的教育價值觀。

  新時期師生關係在業務上應是雙方積極性、創造性都得到充分發展的業務組合。在理論上應充分體現個性、民主和發展精神;而情感上應在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情感聯絡,是師生個性魅力的生動體現,是師生相互關愛的結果。同時我們應該去做一個創新型的教師,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全新的教育觀念,合理的知識結構,熟練的教學監控能力,熟練的課堂教學管理藝術。在教學評價上,應著眼於學生,注重長期的效應,注重過程的評價。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發展。二、課堂教學的能力得到提高。 聽了專家的精彩的講解,我深受啟發:在課堂教學中,學會了更好地設計教學,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如何上好各種型別的課,怎樣追求課堂教學的藝術。通過講解與交談,我體會到,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既然是科學,就要按規律辦事,改革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提高教學的質量。同時要講究藝術性,儘量上好每一節課。

  作為一名新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我還有許多地方要學習,我將以老教師們為榜樣,恪守教師的職業道德,刻苦鑽研。在教學中,我會努力去工作,豐富自己,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而在生活中成為他們的朋友,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新教師學習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範文三

  這段時間,在石屏縣異龍小學參加了“西發”專案的第一期“參與式教學”培訓,我談談參加培訓後的幾點感受:

  一、傳統教學與參與式教學的區別

  傳統教學是以“講臺為中心”,採用“一問一答”式的教學,在教師預先設定的框架之內,教師壟斷了溝通。從傳統的教學觀來看,教與學的關係不是教師與學生平等的關係,而是指導與被指導、命令與服從的關係。這種關係滲透著教師的權威——以教師為中心。而參與式教學教學是一種知識、思維、能力和情感的溝通現象,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是互動主體的夥伴關係。受教育者扮演雙重角色,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溝通的夥伴。參與式教學關注“人”的全面發展,與傳統教學相比,已經有一個質的飛躍。傳統教學關注的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與掌握,而新課標關注的是人的智力、情感、態度、身體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尤其是新課標強調讓學生學會生活,關注現代社會,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得到學習興趣的培養和經驗的積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從而使教學過程是個多目標的過程。“互動式教學”強調了教學過程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學生互動”發展的過程。它既強調學生認知主體的自我學習和潛能的發揮,同樣強調老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提供指導、幫助和點撥的作用。尤其,重視在構建新知過程,教師側重於創設情景,讓學生自主去探索和合作學習,把教學過程變成是師生與生生思維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學習過程。能夠有效地完成新課標對教學過程要求必須實現多目標育人過程的任務。

  二、合理有效地利用參與式教學,把學習權還給學生。

  “參與互動”指的是在教師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班級群體效應,使學生最大限度投入教學活動中,同時發揮個體思維的作用,互相啟發,互相幫助,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因此,我們教師應該將傳統的課堂教學環節“複習——匯入——新授——小結+作業”,這是單一的傳授知識過程,變為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給學生參與學習的時間與空間。

  1、教師不再獨佔講臺,有時可把學生請上講臺。

  以往,教師在教授一個新知識點時,總是一個人在講臺上從頭到尾講著,就是對學生進行提問,沒有等學生回答,教師就替學生先說出來了,學生根本沒有思考與回答的餘地。新課程要求改變這種單一、被動的教學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力求促進每個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的充分發展。

  例如,在石屏縣龍武小學的李明亮老師上的“只有一個地球”這節課中,他採用猜謎語遊戲來匯入課文,學生們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經過努力思考,積極合作,很快就猜出了謎底就是“地球”。然後利用分組學習的方式,組織學生與組員進行交流、討論,教師巡視,傾聽個別小組的討論,適時點拔,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這樣對學生來說,他們既有了開口鍛鍊的機會,又能吸取他人的經驗,有了新的學習機會。然後根據討論結果,讓學生彙報收穫,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由於學生的參與,既可發揮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歸納、整理,充當了“導演”的角色。這樣,課堂教學出現了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局面,課堂面貌煥然一新。

  2、改變注入式的教學,注重能力培養。

  傳統的課堂教學環節為“複習——匯入——新授——小結——作業”,這是單一的傳授知識過程。新的教學過程應是學生髮現、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

  一位教師在教《秋天的雨》這篇課文的生字時,讓學生們學做小醫生,戴上醫生帽,到“文字醫院”把有錯誤的生字找出來,貼在小黑板上,接著分組討論,這些生字的“毛病”在哪裡?怎麼“診斷”?然後請學生上來說說。這樣就把學生在書寫中出現的錯誤,一一列舉了出來,又通過學生討論得到了改正,我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是非常符合二、三年級學生的學習口味的。

  由於學生主持自習與質疑,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組織、判斷、概括等探究能力,避免了教師把結果直接告訴學生、學生只會死記硬背的局面。

  3、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變單調乏味為生動活潑的主動學習。

  要想使全體學生都參加到數學教學過程中來,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我們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要積極地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變更為新課程理念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如“百以內加減法”教學,新授課之後,教師安排了這樣一個鞏固練習。練習分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學生臺上練功,組與組之間競賽。每組的每個學生板演一題,誰先完成就把練習紙貼在黑板上,看哪組學生完成得最快。第二環節,組與組之間相互批改,這給每個學生又有了第二次訓練的機會。第三個環節,教師針對學生練習情況逐題講評,按照速度快慢和答題正確率來評分,評出名次。這種練習方法既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同學的集體榮譽感,發揮群體效應,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主動參與,體驗成功是師與生、生與生交流的互動過程,也是師與生,生與生情感交流的人際過程。

  讓學生“參與互動”,成為學習舞臺上的主人,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積極思維,熱烈地參與討論投身到學習活動中。學生在小組中交流時的心情是愉快的,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方式,是把學生看作是主人翁,讓他們參與教學過程,認識到小組發言的價值是一樣的,即使老師沒有請他站進來發言,他也一樣做了學習的主人,在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