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哪個湖最大

   去武漢,一定要去武漢最大的湖——東湖,不清楚,小編帶你領略它的風景

  地理位置

    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簡稱東湖風景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歷史文化

    東湖因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部,故此得名,現為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積達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其位於長江南岸,是由長江淤塞而形成,100多年前曾和武昌其他湖泊相通並與長江相連,水患頻繁。1899年至1902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下令在長江與東湖之間修建了武金堤和武青堤,並在堤防上修建了武泰閘和武豐閘。在人工干預下,從此東湖及其周邊的湖泊與長江分離。

    武漢東湖是以大型自然湖泊為核心,湖光山色為特色,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科普教育為主要功能的旅遊景區,每年接待海內外遊客達數百萬人次,是華中地區最大的風景遊覽地,2014年前曾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2014年因武漢中心城區擴大,東湖退居武漢市江夏區的湯遜湖之後,是中國第二大城中湖。

    佔據面積

    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面積88平方公里,由聽濤區、磨山區、落雁區、吹笛區、白馬區和珞洪區6個片區組成,楚風濃郁,楚韻精妙。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碧波萬頃,青山環繞,島渚星羅,素有九十九灣之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全國重點大學坐落在東湖湖畔,成為一道絕佳的風景線。武漢東湖風景區位於武漢市城區的武漢二環線與武漢三環線之間,景區面積7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的城中湖。加上沿湖陸地風景區,面積達八十餘平方公里。東湖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素有九十九灣之說。東湖風景區景觀景點100多處。12個大小湖泊,120多個島渚星羅,112公里湖岸線曲折,環湖34座山峰綿延起伏,10000餘畝山林林木蔥鬱。

 武漢東湖風景區有聽濤區、磨山區、珞洪區、落雁區、吹笛區、白馬區。

 聽濤區聽濤區東湖風景區的核心景區之一,位於東湖最大的湖泊郭鄭湖的西北岸,前身是民族資本家周蒼柏先生的私家花園——“海光農圃”,也是東湖風景區的第一個開放景區。主要景點有行吟閣、屈原紀念館、滄浪亭、長天樓、魯迅廣場、九女墩、湖光閣、楚風園和中國內陸最大的東湖疑海沙灘浴場等。該區是一狹長半島。

  磨山區磨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東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三面環水,六峰逶迤,既有優美如畫的自然風光,又有豐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觀***磨山楚城***,每年接待中外遊客100多萬人次,是武漢市最靚麗的旅遊休閒勝地。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別緻的園中園和濃郁的楚風情是磨山景區的四大特色。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裡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餘萬株,在武漢有“綠色寶庫”之譽***東湖櫻花園***。景區裡千米詭道的磨山樹倒之謎可謂千古難解之謎,為東湖景區添加了一層神祕感。

  珞洪區即武漢大學,掩映在山林之中。古樸典雅的校園建築錯錯落落散在櫻花、桂花等花木間,引來遊人無數。洪山也是林木蔥濃,古蹟甚多的好去處。 落雁區內有一鼓架山,相傳是戰國時楚莊王擊鼓督陣討伐鬥越椒的地方,在一次戰鬥中,鬥越椒向楚莊王猛射一箭,卻射在鼓架上。此山因此被稱為鼓架山。

  白馬區落雁區的北面是白馬風景區,區內有一白馬洲。相傳公元二〇八年赤壁之戰後,魯肅轉回夏口騎馬過洲,戰馬陷泥而死,魯肅含淚葬馬於洲,故此地稱為白馬洲。落雁區和磨山區的東面是吹笛山。據傳明代皇帝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楨被封在武昌時,曾在此地吹過笛子,此山因而得名吹笛山。

  落雁區位於東湖東段團湖水域的沿岸,南源九峰馬鞍山森林公園山谷,與磨山景區隔湖相望。擁有古樹名木及其後續資源30多株,是武漢市古樹名木資源最集中,最具觀賞價值的古樹名木群落。

  吹笛區馬鞍山森林公園擁有6個自然村灣散落園,最高馬鞍山海拔136米,有大小山峰17座,森林覆蓋率高達80%,相傳姜太公、楚莊王、趙子龍、朱元璋等歷史名人曾在這一帶留下足跡和美麗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