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科實習小結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人對於飲食方面不夠關注,腸胃病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的好友,十個現代年輕人有八個是有胃病的。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1、過程。本次胃腸外科見習是去二院,首先帶領我們的護士學姐為我們系統介紹了一下胃腸解剖結構與生理特點***由於會議室多媒體出了些問題所以學姐是照著列印好的PPT讀的***,以及她們科室的常見病,比如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術後護理特點、主要觀察內容;之後學姐帶我們參觀了重症監護室***當時病人都在手術因此病房裡沒有患者***。在監護室裡我們參觀了防止壓瘡形成的氣墊床、患者營養液配置過程、心電監護裝置以及胃腸減壓管,學姐為我們演示了監護裝置的使用方法並介紹了主要觀察指標,同時也簡單介紹了胃腸減壓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參觀完畢後學姐為我們簡單介紹了入院患者入院之前跟術後患者收入監護室之前需要填寫的護理記錄單及主要內容;就此結束了本次見習。
2、心得。通過本次臨床見習與參觀使得我對胃腸外科的理論知識得到了鞏固與加強,同時也使得我掌握的護理基礎知識與技能不再簡單的侷限於書本,而是對相應科室的護理工作有了從理論延伸到實踐的質的飛躍。當代醫療科技發展迅速,書本上的知識相對脫離臨床的現象普遍存在,這就需要我們掌握將書本里的核心知識提煉與加工、將理論聯絡於實際、運用於實際的技能,而在臨床的見習正好可以幫助我們完成這一項加工,使我們更好地掌握這一項技能,因此我希望在以後的學習中可以有更多的機會以這種方式進行,而我也會更努力地掌握護理專業知識,努力將自己培養成為一名合格且優秀的護理人才。
3、建議。通過護理見習可以讓我們在體驗與參觀中學習,讓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這對我們的外科護理學的學習大有裨益。然而,如果我們在見習過程中可以更深入的參觀,比如在胃腸外科見習中可以參觀到護士行胃腸減壓等具體的護理操作,會對我們的學習更有幫助,也可以讓我們從中發現臨床與理論的異同,在觀察中發現具體問題並思考,更好的掌握相應基礎知識。
篇二:
又一個大學的暑假來臨了,平時喜歡安靜看書的我,在假期中心不在學校,情不在宿舍,課本雖在眼底,人卻早已奔到學校對面那棟令病人生畏又感激,令醫學學子景仰又敬畏的大樓——桂醫附院。
眾所周知,我校附屬醫院是一具有很高聲望的三級甲等醫院,各個科室均有眾多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醫生,胃腸外科也不例外。胃腸外科的各項治療工作在田博士的指導下有條不紊地開展和進行著。而對於外科,手術為其最具有特色又最艱鉅的任務,手術前的準備、手術中的仔細勘察、手術後的精心護理又是極其的關鍵。
本科室的病人一般來自門診的粗略診斷而被收入胃腸外科住院部,也可以是由於病人病種複雜涉及胃腸外科所屬範圍而轉科對症治療。無論病源如何,入住胃腸外的,醫生們都會認真負責的。
每次有新病人入院,都有相關的醫生帶領我們去給其進行活體檢查。根據病人的概述,老師給予病人相應的檢查,如病人主訴腹部轉移性疼痛一年,若醫生懷疑其患闌尾炎,則深壓病人的右下腹,看其是否有右下腹壓痛、反跳痛等體徵;如病人主訴一側腹部疼痛,並站立時可觸到一突出物體半年,醫生懷疑為一側腹股溝斜疝,則可以讓病人行仰臥位,用手壓緊腹股溝淺環的位置,其大概在腹外斜肌腱膜的恥骨結節外上方,然後人為地按壓其腹部或讓病人咳嗽以增加腹壓,再放開壓淺環的手,再次增加腹壓,觀察腹腔器的位置的變換;也可以讓病人處於站立位,請其跳一下,並告訴醫生跳後腹部有無下墜感,以上兩者均可以作為腹股溝斜疝的初步診斷標準;若病變發生在頸前部,醫生通過觸控頸部腫物大小和位置以及數量,可考慮為甲狀腺腫瘤或癌的淋巴結轉移,為了進一步確診,醫生可對其進行區域性麻醉,開刀活檢,取標本即可送往病理科檢查。
醫生給其做完檢查,則進行問診,由實習學長組織將病人的發病過程、現病史、家庭遺傳史問一遍。把病人的相關資訊瞭解後,即需將病人的詳細情況輸入電腦中,存檔,再經過一些常規檢查如血、尿、糞便常規、心電圖、ct等,根據不同年齡性別不同病情病人,再由主治醫生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手術,需手術的話再根據病人的性別,年齡,體質,疾病的輕重決定執行即刻手術,擇期手術還是限期手術。
能進行手術,把每一個手術都做得很漂亮很完美,是每一個外科醫生的驕傲,而能進入手術室則是每一位臨床醫學見習生的夢想,我也是其中之一。隨電梯到達七樓手術室,需將自己的鞋襪和衣服都換下來,更上無菌手術衣,帶上口罩和帽子,洗手,方可進入手術室,附院外科醫生對病人的責任感,在病房中有所表現,但在細微不致的手術中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有一51歲女病人,胃腸外科檢查懷疑為腹腔腫物,因而由該科室醫生對其進行手術,然而剖腹後的一幕令在場的醫生都驚呆了,其腹中的確有一腫物,氣排球樣大,經過仔細查詢和觀察,根據腫物的左右相鄰器官如膀胱,卵巢,直腸,陰道,未找到子宮,懷疑是子宮發生的腫瘤,此時立即聯絡婦產科醫生前來確診,還請了其他科室的專家來協助診斷,最終經過專家會診確診為子宮肌瘤,並提出了相關的手術對策,用長達10小時的手術時間才將其子宮腫留完整切除,醫者是如此負責任,著實令人欽佩。
手術即將結束時,由工作人員清點手術器械及紗布數量,準確無誤後關腹,縫合面板,解除麻醉,將病人送回病房。
手術過程很重要,術後的精心護理也很關鍵,為避免術後的傷口感染,給予病人每天換一次藥,待傷口癒合好點了則隔一天到兩天換一次,七天後間隔拆線,十天可將線全部拆除,根據患者負壓引流液量的多少來決定何時拔負壓引流管,無論是換藥、拆線、拔管都需要進行無菌操作,嚴格消毒方可進行。 術後醫生每天都查房,觀察病情,並給傷口癒合好,病情穩定的患者辦出院手續,讓其回家靜養,不適隨診。
篇三:
這幾天,經歷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獨立換藥,第一次清創***真的是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傷***,第一次被外科老師表揚***說咱的外科操作可以看的出是受過專業訓練,那當然,在學校,外科技術操作不當,老師可是要拿持針鉗打手的***,第三次被病人表揚***說我的換藥和清創很嫻熟***,第一次徹夜修改大病歷,第一次拆線,第一次包紮。
還記得換藥平生以來,換藥的第一個病人,老師替我準備好了一切,只待***鑷上陣,雖然第一個病人很簡單,可不知是病房太熱的緣故,還是內心的緊張,依然滿頭大汗;還記得清創的第一個病人,我自認為我的心理素質算女生裡面最好的了,可那爆炸傷下,壞死組織的陣陣惡臭,再加上稀泥一樣的腹腔組織,我強忍住了發嘔的本能,剪除掉了本不該存在的組織;還記得第一次拆線,病人的那句:“我信你,你來吧!”給了我莫大的鼓勵,莫大的勇氣;還記得第一次徹夜修改大病歷,一個上半夜來的腹壁包塊病人,我寫完大病歷,已是夜裡十一點,將大病歷交給主任,主任字斟酌句,定語、謂語、狀語,一絲不苟,一直改到凌晨一點,“好的內務,可以體現軍人的素質;好的病歷,可以反映醫生的功底”,主任原話。
自從老師帶了第一遍後,如今這一切,加上每天的查房、下醫囑,都是由我獨立完成,所以,我也給乾爸說,這是我最進入醫生角色一個科,最有醫生感覺的一個科。不過其間也有一點小失落,有些急診手術、突發手術,由於你的不在,而不能參與,就比如今天上午,PPH,我昨天可是期待了一晚上,回家翻資料,看流程,結果今天開做手術前,我正在換藥,失之交臂。而今天下午,闌尾炎手術,是別的帶教老師做,我打電話去求人家老師讓我參與,好嘛,老師答應了,說是下午三點開做,為怕錯過時間,咱中午不睡覺,跑辦公室坐著,結果就在萬事具備的時候,病人尿分析報告回來提示血尿,只能暫時動態觀察,手術擱置,我鬱悶。
不說這些了,說下這幾天收穫***主要是外科顧問陳伯伯向所有胃腸外醫生的提問***:
⒈同病人談話,應於教學室,座位有講究***側位就坐***:⑴體現醫生素質⑵謹防病人錄音。
⒉對於行硬膜外麻醉的病人,手術後,可囑患者運動下肢,以觀察麻醉藥是否進入椎管內。
⒊腸粘連,最早發生於術後2天,故早期活動,是預防腸粘連的有效措施。
⒋對於腹腔引流液,見液體,做培養。
⒌對於引流液較少排出的病人,可以將引流管略向後退一點,使得引流管不抵在傷口上,以便液體流出。
⒍長時間安放引流管,可能導致的不良後果⑴感染;⑵壓迫周圍器官。
⒎小腸繫膜走向是左上到右下
⒏小腸長度根據距離迴盲瓣的距離計算。
⒐每個手術應根據具體情況計算針距及邊距,比如腹部手術,可適當放寬。
⒑拍攝腹部站立位片的意義:⑴腸梗阻⑵空腔臟器穿孔。
⒒查房後,向帶教老師彙報病人情況,包括:⑴一般資訊:姓名、性別、年齡、入院原因及時間;⑵簡要病史:病史、查體及輔助檢查***主要陽性***⑶入院後處理⑷目前存在問題⑸下一步擬解決方案⑹需要帶教老師幫助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