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中藥方劑

  很多腎囊腫的患者都在尋找腎囊消腫方,可是網上有很多的方子都不是很全,所以讓大家很苦惱。今天給大家帶來全面的腎囊消腫方,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神經衰弱失眠中藥方

  

  內科偏方,神經類偏方

  中藥處方***一***

  【辨證】氣陰兩虛,虛熱內擾,心神失養。

  【治法】益氣養陰,清熱安神。

  【方名】百麥安神飲。

  【組成】百合30克,淮小麥30克,蓮肉15克,夜交藤15克,大棗10克,甘草6克。

  【用法】上藥以冷水浸泡半小時,加水至500毫升,煮沸20分鐘,濾汁,存入暖瓶內,不分次數,欲飲水時好取此藥液飲之。

  【出處】路誌正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肝鬱氣滯,鬱久化火,熱憂心神。

  【治法】清肝解鬱,養心安神。

  【方劑】清肝寧心湯。

  【組成】鉤藤15-30克,丹蔘30克,合歡皮12克,生珍珠母20克,夏枯草15克,酸棗仁1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鼓述憲方。

  中藥處方***三***

  【辨證】陽不入陰,陰陽失調。

  【治法】引陽入陰,交通陰陽。

  【方名】加味半夏湯。

  【組成】法半夏12克,秫米***高梁米***30克,夏枯草10克,幹百合30克,紫蘇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曾紹裘方。

  中藥處方***四***

  【辨證】心腎不交。

  【治法】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方名】交泰飲。

  【組成】黃連6克,肉桂6克,玄蔘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彭憲彰方<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醫方大全

  內科偏方,神經類偏方

  神經衰弱多因患者長期受有精神創傷或突然受到某種精神刺激而造成的一種神經官能性疾病,主要症狀為失眠、心悸、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頭昏痛、易煩躁、食慾不振等。常用的臨床有效偏方、祕方主要如下。

  多發性神經炎藥膳***二***

  內科偏方,神經類偏方

  ***1***歸芪木瓜鴿肉湯配方:當歸lOg,黃芪20g,木瓜20g,鴿2只,姜lOg,蔥15g,鹽4g,紹酒25g。

  製作:當歸、黃芪洗淨切片;木瓜洗淨切片;鴿宰殺後,去毛內臟及爪;薑切片,蔥切段。鴿肉、當歸、黃芪、姜、蔥、鹽,同放燉杯內,加水300ml。燉杯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50分鐘即成。

  食法:每日2次,每次吃鴿肉50g,喝湯。

  功效:滋腎益氣,祛風補血。用於多發性神經炎患者。

  ***2***木瓜蒸鵪鶉

  配方:木瓜20g,鵪鶉4只,姜10g,蔥15g,鹽4g,紹酒20g。

  製作:木瓜洗淨切片;鵪鶉宰殺後,去毛、內臟及爪;薑切片,蔥切段。鵪鶉、木瓜、姜、蔥、鹽、料酒,放人燉杯內注入清水250ml。燉杯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50分鐘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半隻,喝湯佐餐食用。

  功效:補五臟,利溼熱。用於多發性神經炎患者。

  ***3***乾薑羊肉粥

  配方:乾薑10g,羊肉50g,大米250g,鹽3g。

  製作:乾薑切細絲,羊肉洗淨,切絲;大米淘洗淨去泥沙。乾薑、羊肉、大米、鹽,同放燉鍋內,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45分鐘即成。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功效:溫中逐寒,回陽通脈。用於面神經炎風寒型患者。

  多發性神經炎藥膳***二***

  內科偏方,神經類偏方

  ***1***歸芪木瓜鴿肉湯配方:當歸lOg,黃芪20g,木瓜20g,鴿2只,姜lOg,蔥15g,鹽4g,紹酒25g。

  製作:當歸、黃芪洗淨切片;木瓜洗淨切片;鴿宰殺後,去毛內臟及爪;薑切片,蔥切段。鴿肉、當歸、黃芪、姜、蔥、鹽,同放燉杯內,加水300ml。燉杯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50分鐘即成。

  食法:每日2次,每次吃鴿肉50g,喝湯。

  功效:滋腎益氣,祛風補血。用於多發性神經炎患者。

  ***2***木瓜蒸鵪鶉

  配方:木瓜20g,鵪鶉4只,姜10g,蔥15g,鹽4g,紹酒20g。

  製作:木瓜洗淨切片;鵪鶉宰殺後,去毛、內臟及爪;薑切片,蔥切段。鵪鶉、木瓜、姜、蔥、鹽、料酒,放人燉杯內注入清水250ml。燉杯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50分鐘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半隻,喝湯佐餐食用。

  功效:補五臟,利溼熱。用於多發性神經炎患者。

  ***3***乾薑羊肉粥

  配方:乾薑10g,羊肉50g,大米250g,鹽3g。

  製作:乾薑切細絲,羊肉洗淨,切絲;大米淘洗淨去泥沙。乾薑、羊肉、大米、鹽,同放燉鍋內,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45分鐘即成。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功效:溫中逐寒,回陽通脈。用於面神經炎風寒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