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槽症的發病原因與機制

  拔智齒後,有的患者的傷口不能癒合,造成患者疼痛難忍,這就是幹槽症。幹槽症的症狀比較明顯,就是疼痛,那麼,哪些原因引發了幹槽症?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幹槽症的發病原因,希望能幫到你。

  發病原因

  1、感染:但迄今為止,單一的病原菌尚未發現。多數學者認為幹槽症是一種混合感染,厭氧菌起重要作用。

  2、拔牙創傷:複雜拔牙,創傷大、時間長,發生幹槽症機率較高。

  3、性別: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5倍。

  4、年齡:隨年齡增高發生率增加。

  5、口服避孕藥:口服避孕藥患病率較未口服避孕藥婦女增高3倍。

  6、吸菸:吸菸者較不吸菸者患病率高5倍,拔牙後24小時內吸菸的發生幹槽症的比率高達40%。

  7、冠周炎:冠周炎患牙較未發生冠周炎的幹槽症發生率高。

  發病機制

  1、感染

  感染學說是基於幹槽症實際上表現為骨創感染。感染的作用可以使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即引起血凝塊的纖維蛋白溶解。基於感染學說,全身或區域性使用抗菌藥物可預防及治療幹槽症,針對厭氧菌的藥物預防幹槽症也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2、創傷

  Krogh在1937年提出創傷在幹槽症病因中期重要作用。許多研究認為創傷為幹槽症的主要發病因素之一。創傷引起發病的機制有不同的解釋:創傷使骨組織易發生繼發感染;創傷使骨壁的血管栓塞,導致牙槽窩內血凝塊形成障礙;創傷產生的組胺影響傷口癒合;創傷骨組織使組織活化劑釋放,導致纖維蛋白溶解。確切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3、解剖因素

  此學說認為下頜磨牙去有較厚的密質骨,致使該部位的血液供應不良。下頜智牙拔除後,骨腔大,血凝塊不易附著。下頜牙拔除後,食物及唾液易進入拔牙創而引發感染。它解釋了為什麼下頜智牙拔除後,幹槽症的發生率高於其他部位。依據這一觀點採用縫合縮小拔牙創,以及拔牙窩內填放藥劑佔據空間的預防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纖維蛋白溶解學說

  此學說認為拔牙的創傷或感染,引起骨髓的炎症,使組織活化劑釋放,將血凝塊中的纖維蛋白溶解酶原轉化為纖維蛋白溶解酶,使血凝塊中的纖維蛋白溶解導致血凝塊脫落,出現幹槽現象;同時產生激肽,引發疼痛。它部分解釋了幹槽症的發病機制,但應用活化劑抑制物和纖維蛋白溶解抑制劑預防幹槽症未能取得成功。

  預防辦法

  1、拔牙後應按醫生囑咐行事,嚴禁撥牙後24小時內刷牙、漱口、吐沫、舌頭觸動傷口,保護好拔牙窩內的血凝快,減少發生幹槽症的可能性。

  2、傷口癒合之前儘量進食軟食,避免拔牙側咀嚼,注意飲食的清潔衛生,淡鹽水漱口刷牙。

  3、嚴重感冒期間或身體、精神狀況不佳的時候不建議拔牙,尤其是難度比較的後牙。

  4、拔牙後的飲食,吃軟質食物。疤痕組織會保護你敏感的神經,讓神經不暴露在外,咀嚼硬質食物毫無疑問會破壞疤痕組織。在手術後的一些天內你可以吃土豆泥,喝湯,吃蘋果醬、酸奶和其他軟質食物。當你吃東西時不覺得痛了之後,你可以吃一些半軟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