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範文3篇
教育講座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教育而開展的,下面是帶來的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範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範文篇一:
上週四,兒子所在的小學組織了一場家庭教育講座,邀請了北京關工委的專家講課,雖然講座時間並不長,但我受益匪淺。
好家長勝過好老師。家長應該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為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棟樑之才!所以,每個家長都要認識到這一點,並不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就可以,並不只是創造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就是稱職的,放養也需要一定的度,還需要家長收放自如地加以教育、規劃,促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長!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後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口聲聲地教育孩子,這種效果明顯不會有效。你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自己卻愜意地看著爛俗的電視劇,玩著網遊,這讓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則,比千言萬語都更管用。
比如預習功課,上課認真聽講,和老師同步思考、加強互動,等等。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卻不懂得幫助孩子總結好的學習方法,也許並不能及時收到想要的效果。尤其是寒暑假,借來下學期的書本,讓孩子抽時間預習功課,對孩子下學期的學習是有益的。
都說孩子還是自己的好。所以說,從內心賞識自己的孩子,應該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只是,家長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當,不要因為孩子一次考試成績的不如意就苛責孩子,更不要因為工作壓力等原因而遷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優點,比如孩子的誠實、善良、守信,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備的。能一口氣說出孩子10條以上優點的家長,才是合格的家長。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從小樹立自信,積極樂觀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家長要互相尊重,文明禮貌待人,營造一種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這也是孩子健康成長必須的良好環境。讓孩子體驗到家庭的溫暖,最好能把家長當成朋友,和你分享成長中的困惑,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呀!
活到老學到老。每個人都在不斷地成長、進步、成熟,並不是因為你為人父母就什麼都懂什麼都對。與孩子共同成長吧,體驗這其中的樂趣!
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範文篇二:
5月13日下午,在青園陽春廳參加了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更好地關注孩子健康成長”為主題的家庭教育座談會後,我深有感觸。
學校能為我們構建這樣一個好的家長與學校交流與學習的平臺,作為學生的家長,非常感謝學校!對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作為家長的我有很多的時候都是隻能用無奈兩個字來總結,孩子就是隻聽老師的,在家和學校就是不一樣,為什麼?因為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神聖地位,老師是最愛他們的,老師是無所不能的,老師說一不二..... 老師是最會激勵孩子的,孩子什麼時候須要表揚,什麼時候須要幫助,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的父母,我們就沒有學校老師那麼有經驗,那麼有耐心。我覺得當孩子入校的時候,我們的家長也應當入學,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畢業……
根據這次報告精神,結合我們家庭教育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不足,經過認真的反思,在今後的家庭教育中我會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由於我們雙方從事的工作性質,不能抽出很多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從上託兒所開始就在學校全託,現在一年級了也幾乎都是由孩子的奶奶照顧。更為嚴重的是,雙方不注意各自的情緒控制,在家裡是典型的慈父嚴母型經常出現一些不必要的爭吵、衝突,給孩子一種爸爸在家就可以放肆地感覺,也導致學習成績上不去,這一教訓是極為深刻的,也是無法彌補的。教育最大的特點是不可逆轉性。對此,現在我們得做到及時的糾正,首先,雙方做了溝通,彼此理解對方,解除相互間的誤解,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要想孩子茁壯成長,必須創造一個幸福的環境,讓孩子感到家的溫暖,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
首先是雙親一致。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則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不能各自為戰,使孩子無所適從。其次,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
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要把孩子看作具有獨立人格的主體,尊重孩子,不能一切包辦,更不能溺愛。遇事要和孩子商量,讓孩子參與家庭管理,學會處理一些基本的事務,不要因為孩子小,就認為他的意見可以不重視,這是不可取的。人的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自信。只要做到了自尊、自信,很少會出現心理問題。不把孩子當回事,就根本談不上培養孩子的自尊。要幫助孩子處理好人際關係。在現階段,孩子的人際關係主要是夥伴關係。良好的同伴關係,可以使孩子在同伴中受到尊重,有愛的歸屬感,對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至關重要。同時要培養孩子謙虛的品格,把自已放低,學會寬容和。
要強化自立教育。讓孩子學會自已的事情自已做,從小樹立“吃苦”的精神,學會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艱辛,因此,我們要從小刻意地培養孩子應對挫折的能力。可以從一些小事做起,比如,對孩子的要求先不要急於答應,要讓孩子在“逆境”中成長。要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和愛好。這本身就是熱愛生活的表現,可以促進孩子積極向上的心理髮展,也是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要提供各種條件培養孩子的興趣,特別是讀書的興趣,要選取一些有思想深度的書,培養孩子“深讀”的習慣。
由於我的專業知識有限,以上這些體會非常浮淺,本人建議,由學校通過家長學校這個平臺,定期組織開展系統的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從整體上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配合好學校的教學工作實現協調持續發展。
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範文篇三: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長最關心也是最困惑的一個問題。今天聽了王仁元教授的講座後,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教育孩子首先應從家長及家庭教育做起,父母在以身作則的同時要還要積極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的可塑性強,兒童階段更是教育的黃金時期,把握好這個重要的時期,對於一個孩子乃至一個家庭都是至關重要的。通過聆聽今天的講座,有以下幾點體會: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校每週五天的教育,老師都是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興趣等等,孩子也易於接受和成長。可是週末的兩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長的溺愛,沒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把在學校五天培養出來的好習慣給忘掉了。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為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棟樑之才。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後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口聲聲地讓孩子把衣服整理好,孩子會照你說的做嗎?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可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卻目不轉睛的看著放大音量的電視節目或坐在電腦旁忘我地玩著各種遊戲,孩子的心裡會怎麼想,能感覺到平衡呢?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最好的方式就是陪著孩子一起寫作業,或者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看看書,讀讀報,輕聲地做些家務,讓孩子感覺到他***她***寫作業時父母也沒有清閒,這樣孩子的心裡會有一種平衡感,也願意寫作業了。
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和溝通,哪怕再忙,家長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一起說說話,聊聊天,給孩子講講故事。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要注意講究科學方法: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裡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鬆。孩子向您訴說高興的事,您應該表示高興;孩子向您訴說不高興的事,您應該讓他盡情地宣洩,並表示同情;當孩子向您訴說您不感興趣的話題,您應該耐著性子聽,表示您關注他的談話內容。這樣,孩子便樂意向您傾訴,父母也可以更多地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賞識導致成功,抱怨走向失敗。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讚賞,不斷培養孩子的自信、自強、自尊和自立。賞識是對孩子的愛,如果我們家長都能用愛的眼睛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用正確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點,“你能行”,“你真棒”,在家長的鼓勵下,許許多多的孩子在快樂中改變,在快樂中成長。不要因為孩子一次考試成績未達到高分就苛責孩子,而要鼓勵他說“考得不錯”、“考得挺好”,幫助孩子分析沒做對或者沒做出來的原因,找到做題的方法,下次遇到這樣的問題就不做束手無策了。賞識孩子會帶給孩子帶來快樂的動力、向上的自信,其奧妙就在於它卸掉了壓在孩子心上自卑的巨石,於是孩子的潛能就象火山一樣爆發了。
環境很容易改變一個人,尤其是對孩子很言。有人說:孩子的大腦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不種莊稼就會長出荒草。由此可以看出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夫妻恩愛、家庭和睦,才會使孩子感受到愛的存在,家的溫暖。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是任何感情都無法代替的,做父母的要好好珍惜這種親情。和睦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向上的,孩子只有生活在充滿愛的家庭裡才會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才會懂得去愛別人、愛社會。家長要常讀書、常讀報,讓孩子感覺到讀書看報是件很快樂的事情,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就會喜歡學習的。
孩子是父母的唯一,做父母的有責任、有義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好,不侈求孩子將來取得多麼偉大的成就,只願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擁有自信自強的心態,擁有獨立的人格,對學習充滿興趣,對生活充滿熱情,對他人和社會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