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研修反思

  是分析課堂教學效果與質量的重要依據,基於學生活動進行反思可以提高課例研修效果評價的針對性。學生活動的效果反饋是重要的課堂教學資源,能夠幫助教師提高研修的針對性,挖掘適宜的教學策略,並根據生成性活動細節及時調整教學節奏,最終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在xxx年的金秋時節,我有幸參加了重慶市“國培計劃——中國中西部農村教師遠端培訓”,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英語教學中一些不足,雖然以前自己在英語教學中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績,甚至去北京參與了英語教材的編寫工作,但西南大學網路學院的專家教授們的視訊講解還是讓我耳目一新。

  下面談談我的研修感想:

  一、看到了差距。這次研修,可以直接觀摩優質示範課,可以直接與專家學者、指導老師,同行等即時交流,既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課堂教學能力,還能和他們自由無限制地交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困惑和難題。在這些真誠交流中,我發現自己的教學功底還比較差,語言運用也有不足,以後會通過擴大閱讀量,不斷豐富提升語言素養,決不能再裹足不前。再者,課堂教學方面,對課堂教學的把握,整體教學手段技巧方法的運用,也有一些欠缺,所以要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學會學習、學會借鑑、學會轉化,以期待新的進步!

  二、學到了方法。我參加工作10多年來,主要時間是改作業,與學生交流,上課還是上課,說實在的教研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不懂,也認為沒有必要。然而,我心裡特別清醒,我的課存在很大的隱患,隨意性太強,現在有效有益的授課過程在新課程中的表現我並不知曉,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英語課堂教學和課下指導的最有效的方法。這也增強我繼續把英語課講好的信心。

  三、做研究型教師,不斷反思,不斷進步。從反思中研究,從研究中提高。反思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哪個教學環節有效,哪個教學目標無效,什麼時候學生髮言積極,什麼原因課堂氣氛活躍等等;反思後進行研究,尋找出優缺點,優點發揚,缺點改進,然後形成自己的教學優勢,讓一個個教學優勢搭建成一架走向優秀教師的階梯!課後反思,課前還需要研究。研究課文,研究學生,讓每一篇教學設計都有一個亮點,讓自己的每一節課都有一個笑點;學期之始還要規劃。規劃整個學期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其中重點規劃寫作教學內容,要摒棄“教材即課程“的想法,用好教材,同時又超越教材,將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作為日常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職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於自己的經驗與方法,並且能將這種方法深化為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最高境界了。

  四、轉變教學學方式方法,創設全新課堂。在講座中專家把英語教學方式和方法做了深入的闡述,也使我重新反思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方式方法,反思是否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反思為什麼自己做了那麼多,反而取得的效果卻不明顯。聽了專家的講座,我才明白,要使課堂教學發揮它應有的效果,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轉變自己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我們要相信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做學生喜愛的教師,與學生保持溝通。教學工作是辛苦的,但是我們做工作要始終保持一顆火熱的心,不能忽視師生溝通,生生溝通,我們要走進學生之中,做他們的良師益友,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與學生心心相通才能讓我們的感受到教學相長,收穫到學生的成長,進步以及教學帶給我們的快樂。

  六、要有精深的專業功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有人說: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而在新的社會背景下,我卻不但要給學生一桶水,更要給學生長流水。這充分地說明了我們要終身學習,才能順應時代潮流,才能給予學生想學的知識,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田麗老師在《骨幹教師的師德完善與心理成熟》講座中也提到終身學習是教師職業生存的基礎,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她的講座讓我們為之折服,也為我的知識的淺薄而汗顏。只有我們博覽群書,才能在面對學生的質疑時深入淺出的解答。

  總之,當一個學生時常能從她的教師那裡習得單詞,句型,知識時,能從她的教師那裡瞭解西方世界的知識時,他們才會有更濃厚的興趣去探索更高層次的內容,他們也才會為有這樣淵博的教師自豪,敬佩教師的心情也會油然而生。通過本次遠端培訓,讓我嚐到了一頓豐富、美味、營養、有價值的“知識文化大餐”。我要重新審視自己,作為一名年輕的中學英語教師,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不斷的充實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教學中通過自身的素養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從心底裡信服老師。同時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要努力實踐、開拓創新,積極將本次培訓所學的經驗及方法運用到教育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育水平。

  篇二

  英語學習的基礎是詞彙,如果詞彙欠缺,或掌握量不足,那麼在聽、說、讀、寫等各個方面都會受到限制。也不能和他人進行有效地溝通,不能正確地表述自己個人的觀點和想法。甚至在考試中,陷入因缺乏詞彙量看不懂題意而無法作答的困境。

  因此,一個人掌握詞彙的程度,直接影響他的語言交際能力。詞彙教學的有效實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想,就如何有效地進行英語詞彙教學,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英語詞彙學習,切實提高學生詞彙語用能力和大家談談個人的感悟。

  一.避免只關注詞彙識記,忽略語境教學。

  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詞彙教學要求後,領悟到:詞彙的教學不僅僅是詞彙識記問題,更重要的是詞彙的運用。即能運用詞彙理解表達不同功能、意義、態度等。實際上,這是英語詞彙習得的最高和最根本的目標。傳統的詞彙教學更多是詞彙的背誦記憶,較多地脫離語境,這很容易導致義務段學生語言學習興趣的降低,並且學生缺乏詞彙本質、深入理解,易造成漢式英語的思維形成。執教教師要走出一個誤區:詞彙量的大小並不一定決定英語水平的能力,並不一定和語言運用能力成正比。詞彙的學習重要的是詞彙實際運用能力。

  二.教授學生詞彙分類法,勝於教會單個詞彙本身

  科學合理地對詞彙分類,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記憶和鞏固、運用詞彙,同時可以發展學生心智,培養他們思維能力。有不少學生反映,“單詞學得越多越容易混淆”。基於這種教學現狀,我們教師有必要教給學生歸納總結事物的規律。比如初中英語詞彙classroom,blackboard,welcome,bathroom,altogether等,按合成記憶法來學習,就比較輕鬆。luck,lucky,luckily,engine,engineer,enginery等,以同根詞方法歸類比較方便。還有字首字尾法等

  三.視覺刺激學習詞彙法

  運用實物及圖片主觀視覺感受,結合句子進行單詞教學。對於每個單元單詞較為具體的一些單詞,可藉助實物、掛圖、以及身勢語等進行直觀情景教學,使學生眼看實物、聽到聲音、口頭拼讀出來,做到音、形、義三者相結合,這樣不僅使單詞教學具體、生動、形象、而且能激發學生學單詞的興趣。語言的應用單位是句子,從教學法的角度看,整句學習,學生可以學會單詞的意思和用法,能逐步學會流利自然的語音和語調。

  四.聽覺刺激學習詞彙法

  在詞彙學習時,結合初中生心理生理髮展特點以及認知規律,教師可適當採用韻句、歌謠、歌曲等形式,選擇學生真正喜歡、樂於記憶的內容和曲調,並且給予一個語境來幫助學生練習、記憶和運用詞彙。

  五.反覆呈現學習詞彙法

  《新課標》中的基本理念一再強調要關注全體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在學習異國語言時難免產生枯燥畏難的心理感受。我在教學中,結合新課標理念,進行一些新的嘗試和改變,儘可能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感受,提高課堂效率。比如,在教每單元生詞時,我把單詞放在句子中呈現,或設定學生感興趣的情景,如編成小對話,小故事,或猜測遊戲等,儘量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篇不離用”,並且採用反覆呈現法,同一語境用不同語音、語調反覆呈現,同一語境用不同情感、動作反覆呈現,在近似語境中反覆呈現讀音和詞形..我發現學習詞彙時,給它設定不同豐富的語境,反覆呈現練習詞彙及句子,既避免了機械重複,不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還增強了課堂的活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一堂課中均有較飽滿的收穫,積極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盡大可能地體現著新課標提倡的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理念。

  篇三

  我以前英語詞彙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1.重均衡用力,輕主次分明,英語課程標準對每個單元的單詞都作了具體的要求,主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作出不同等級的要求。但我在教學中,沒有依據標準的要求,而是對每個單詞都同等對待,都“一股腦兒”地傳授給學生,沒有明確地告訴學生哪些單詞只要求能聽懂,哪些單詞要求能聽、說、讀,哪一些是最重要的,哪一些要求聽、說、讀、寫,這樣無疑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難度,加重了學生的負擔,還會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使學生對掌握詞彙失去信心。2.重指責批評,輕表揚鼓勵。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

  今後的詞彙教學中,我應從這幾方面進行改進:

  一、輕均衡用力,重主次分明。我在教學中,應依據標準的要求,對每個單詞不同等對待,不“一股腦兒”地傳授給學生,明確地告訴學生哪些單詞只要求能聽懂,哪些單詞要求能聽、說、讀,哪一些是最重要的,哪一些要求聽、說、讀、寫,這樣不會給學生的學習增加難度、加重學生的負擔,不會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使學生對掌握詞彙有信心。

  二、重視語音,過好語音關語言是有聲的。語言教學首先是以語音形式體現的,掌握語音是學好語言的前提。所以,首先要教會學生髮音,使學生學會常見字母***組合***的發音,掌握同一字母***組合***的不同發音以及不同字母***組合***的相同發音。教授單詞的讀音時,可以採用單詞部分注音法,即只注出單詞核心部分或容易出錯部分的讀音,以增強學生對單詞的記憶能力。並注重音、形、意結合,努力把握好單詞的拼寫關,做到眼、耳、口、手、腦並用,將單詞的音、形、意合為一體,才可達到記憶的最大化。

  三、教給方法,尋找規律,幫助記憶。許多學生記憶英語詞彙時採用零星的或片段的記憶方法,他們對新接觸的詞不會分析和比較,遇到生詞要麼死記,要麼硬背。這種被動的記憶方法不能在頭腦中留下清晰、可追憶的印象,經過一段時間後這些詞難免在其記憶中模糊、淡化甚至消失。正是這種消極的記憶方法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作為英語教師,要深刻理解這一點,並教給記憶的方法,幫助學生了解新詞的構詞規律,教給英語單詞的詞根,較為常見的字首、字尾,同時對單詞進行詳細分析後記憶,則會增強詞彙的記憶效果。

  四、直觀教學法用實物、圖片、玩具、幻燈片等一系列輔助教具以及動作、表情等形體語言來教詞彙,既形象生動,又可節約時間,同時還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這些鮮活的圖畫、照片等產生興趣,就能極大地提高他們記憶英語單詞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就會在短期內得到高效的記憶。

  五、歸納、對比聯想法在學習某個新詞或片語時,可聯想先前所學的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詞或片語,進行系統的歸納、分類、比較並加以辨析,以克服混淆,達到靈活應用。如:同義詞***組******begoodat—dowellin***、反義詞***big—small***、近義詞***take—bring***、對應詞***husband—wife***、同音詞***sea—see***等。還可常教一些構詞法知識,如:動詞變名詞***write—writer***、名詞變形容詞***rain—rainy***、形容詞變副詞***careful—carefully***及新詞的構詞規律。在英語詞彙教學中,要及時地歸納,幫助學生把孤立的、零散的知識串起來,把握內在規律,逐漸形成一個條理化、系統化的知識。

  六、語境教學。語言作為人類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在實際運用中不斷髮展和完善起來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儘可能將詞彙呈現於一定的語境中。利用情景教單詞是初中學生較喜愛的一種方法。情景雖然是模擬的,但卻是學生可以真正參與的活動,也是他們日常所熟悉的。比如說,學習電話用語時,便可拿兩部電話進行模擬,在交談中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樣在學習購物、借物、問路、邀請和看病等時,也可模擬真實的情景,儘可能地讓學生參與進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