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的冬蟲夏草閱讀答案

  海里冬蟲夏草——沙蠶營養價值相當高,它含有人體所需的碘、硒、氨基酸、纖溶酶、維生素E等微量元素和營養成分,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準備的《海里的冬蟲夏草》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你們。

  《海里的冬蟲夏草》原文閱讀

  我國閩南和臺灣地區沿海漫長的沙灘,生長著一種名叫沙蠶的軟體海生動物。這是一種食療兼優的著名海產品。

  沙蠶學名叫“方格星蟲”,與陸地的蚯蚓同屬環節動物,體長圓形,一般長15~22釐米,體壁縱肌成束,與環肌交錯排列,身上有細格子紋。它們生活在海灘的泥沙中,夜間或漲潮時鑽出泥沙尋找食物,退潮時又鑽進去。沙蠶靠尾部及肌肉的收縮在海底泥沙中鑽穴,也能在水中作蛇形游泳,混在泥沙裡攝食有機質。

  陸上的蠶類通常很隱蔽地生活,鳥雀無法輕易覓食它們。可是沙蠶在海底卻難以隱藏,珊瑚礁的隙縫固然對它們有一定保護作用,但小魚蝦卻能追蹤欺負它們。沙蠶甚至難防海濱飛鳥的捕獵,特別像“白腰勺鷸”這樣的空中飛敵。它們略帶彎曲幾乎佔一半體長的喙,可以毫不費力地把沙蠶這些滑溜溜的軟體動物從藏身的泥洞裡拽出來,大快朵頤。

  面對生存危機,沙蠶採取大量繁殖來維持其家族的繁衍。有趣的是,沙蠶的繁殖方式別具一格,它們似乎以海浪作“婚床”,由“月老”作媒。原來它們一年一度的產卵期總是固定的,相差只不過幾小時,而且每次產卵期必在月滿期間。每到產卵期,雌沙蠶群集海面,整夜瘋狂地遊弋,發出連續閃光,不斷在海面漂浮打轉。雄沙蠶看見“情人”,也就朝光亮處游去,同時發出忽明忽滅的磷光,像是發出接頭訊號。幾條雄沙蠶聚集在一個雌沙蠶周圍,如眾星拱月,然後整個群體旋轉成光環,分別排出精子、卵子。皎白如銀的月色照著難以計數的“新郎新娘”,使海面閃爍一片銀光。沙蠶的婚配週期性為何如此精確,而且集中在一個時間出來“相親”,是否與月亮執行週期有聯絡,這是個待解之謎。

  沙蠶營養價值相當高,它含有人體所需的碘、硒、氨基酸、纖溶酶、維生素E等微量元素和營養成分,其中蛋白質含量高達68%。沙蠶還是一種食療兼優的著名“海藥”,它味甘,鹹,性寒,有清肺、滋陰降火的功效,主治陰虛盜汗、肺癆咳嗽、胸悶痰多,還能治牙齦腫痛。沙蠶的另外一種主要成份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脂肪酸,有“血管清道夫”美譽,具有調節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腦血栓和腦梗塞、降低血壓、健腦益智、改善和增強記憶、增強思維敏捷性,提高學習效率及改善視力等功能。

  沙蠶是閩臺沿海地區一道古今著名的“海洋蟲菜”,可鮮炒,可蒸煮,也可油炸。當然,鮮活的沙蠶用來烹飪,味極鮮美且濃度大,有“天然味精”之稱,煮菜時放幾條沙蠶,再放點食鹽,就不用再放味精。人們形容沙蠶好吃有一句諺語:“連舌頭都吞下去了!”

  ***選自《百科知識》***

  《海里的冬蟲夏草》閱讀習題

  1.請概括沙蠶生活的兩個特點。

  ***1***

  ***2***

  2.文中畫線的句子使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3.沙蠶的繁殖方式別具一格,它們是什麼時間進行大量繁殖的呢?

  4.沙蠶所含的主要營養成分有 、 、 。

  5.文章的結尾引用諺語:“連舌頭都吞下去了!”主要說明了什麼內容?

  《海里的冬蟲夏草》閱讀參考答案:

  1.***1***生活在海灘的泥沙中,夜間或漲潮時鑽出泥沙尋找食物,退潮時又鑽進去。***2***靠尾部及肌肉收縮在海底泥沙中鑽穴,也能在水中作蛇形游泳,混在泥沙裡攝食有機質。

  2.使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說明沙蠶提防自己的天敵很不容易。

  3.它們一年一度的產卵期總是固定的,相差只不過幾個小時,而且每次產卵期必在月滿期間。

  4.蛋白質、二十碳五烯酸、脂肪酸

  5.鮮活的沙蠶用來烹飪,味鮮美且濃度大,有“天然味精”之稱,形容沙蠶味道鮮美。

  《海里的冬蟲夏草》閱讀拓展

  沙蠶在分類學上屬於環節動物門、多毛綱、遊走目、沙蠶科,俗稱海蟲、海蛆、海蜈蚣、海螞蝗。我國的沙蠶種類有約80多種,經濟種類和用於養殖的品種主要有:日本刺沙蠶、多刺圍沙蠶、雙齒圍沙蠶等。喜棲息於有淡水流入的沿海灘塗、潮間帶中區到潮下帶的沙泥中,幼蟲食浮游生物,成蟲以腐植質為食。沙蠶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在水產養殖中得到廣泛應用。

  沙蠶在潮間帶極為習見,亦見於深海,在巖岸石塊下、石縫中、海藻叢間,以及珊瑚礁或軟底質中均為佔優勢的無脊椎動物。除生活於淡水或半鹹水的日本刺沙蠶等少數種在生殖前無多大形態變化外,沙蠶科的多數種在生殖前發生明顯的形態變化,稱異沙蠶體,有的有性節出現於體中後部,使蟲體呈現兩個不同的體區;有的如大眼沙蠶、中沙沙蠶等有性節僅發生在體中部,使蟲體呈現前部無性節、中部有性節、後部無性節三個明顯的體區。異沙蠶體的主要變化是:口前葉觸手和觸角縮短,眼變大並具晶體,疣足在無性節僅背、腹須膨大,而在有性節除背、腹須基部膨大外,並出現附加的葉片狀突起,剛毛葉變為寬扁葉片狀或扇形,剛毛亦逐步為游泳槳狀剛毛所替代。雄性的背須具齒狀乳突、肛節長出特化的感覺乳突。內部變化包括肌肉的分解和重組、消化道的自融、體腔充滿生殖產物,結果使蟲體變化***雄性乳白色、雌性藍綠色***,這都有利於沙蠶由底棲轉入生殖浮游。由於環境***溫度、月光等***的影響,性成熟的雌、雄沙蠶個體先後離開棲息地,起浮於海面排精放卵。多個雄性個體圍繞雌性個體旋轉運動,這種生殖現象稱為婚舞。婚舞后,雌雄個體大多下沉於海底死去。目前中國發現具異沙蠶體的沙蠶有35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