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閱讀答案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是南宋詞人向子諲所作的詞作,這首詞表現了詞人南渡之初的愛國之志和極其悲憤地心情。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閱讀材料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①

  向子湮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同③雲深處望三關。斷腸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難。頻聞遣使問平安。幾時鸞輅還。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被金兵擄去,中原喪失,至今已近十年。②向子湮,南宋初年主戰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閱讀題目

  14.下列對本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上片前兩句寫景,有虛有實。前一句寫大江南北風雪迷漫,這是詞人想象北方之景,是虛寫;“易水寒”為詞人路上所見眼前之景,是實寫,

  B.上片後兩句寫遠望中原的情形。詞人在陰雲密佈的天空下遙望“三關”,只見群山連綿不斷,可是見不到國都汴京和中原父老,令人肝腸寸斷!

  C.下片前三句運用反襯的首發。“此恨難消”的“難”字,與前面的“可”字“能”字對應,天老、海翻之可能,倍加反襯出消除此恨之不可能。

  D.下片後兩句,“鸞輅”本指帝王所乘的車駕,這裡代指被擄到異域的徽、欽二帝,詞人多次聽說朝廷派遣使者問候他們,只是不知二帝何時歸來。

  E.這首詞在寫法上以樂景寫哀情,通過對景物深入細緻地刻畫,委婉地傳達出了詞人中不便明言的情感,情景交融,取得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15.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閱讀答案

  14. A E***A 3分,E 2分,A虛實分析錯誤;E以樂景寫哀情錯***

  15. ***6分***

  ①思念故國。“三關”曾是宋朝國土,如今淪於敵手,詩人遙望“三關”,斷腸之情油然而生。②不忘國恥。靖康之變,二帝被俘,國土淪陷,詩人心中此恨難消。③渴望收復失地***迎回徽、欽二帝***。“幾時鸞輅還”,傳達出詩人對故君的思念,其中亦有收復失地的渴盼。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賞析

  這首描繪的是洞庭湖秋夜的景色,即使沒有標題,也仍然表現了泛舟遊覽的景緻。

  上片第一句,極言洞庭之大,可說是抓住了這湖的特色。句中的“颭”字,表現了風吹浪動的場面。但此句並非寫浪濤的洶湧,而是湖面的廣闊。第二句,寫在湖面上遙望君山,如一點凝煙。這裡僅用“一點凝煙”來描繪,既反襯出湖面寬廣,更為畫面添了一種神祕朦朧的情韻。第三句緊承上句,說明神祕朦朧的君山是神仙的世界。第四、五兩句“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是作者對仙境的想像。這兩句承上君山、仙境而下,“相映月輪邊”,景色奇麗,又自然的交代了作者遊湖是在夜間。

  下片開頭,“萬里平湖秋色冷”作者以“秋色”點名時令。後又著一“冷”字,則使境界全出,妙不可言。一個“冷”字不僅表現了湖水寬闊,為秋色增寒,讓人仿若身臨其境。天為秋夜,湖面之氣溫,人之體膚心理感受,都包容於此一字中。這種冷,只有身處水天空闊之中才感覺得真切。第二句以星斗下垂,寫湖面視野開闊的景象,與杜甫《旅夜書懷》中所寫下“星垂平野闊”意境相同。第三句寫的是洞庭湖畔桔林,經秋霜一壓,桔子成熟,更顯得紅豔嬌美。給人以視覺享受。最末兩句,將洞庭湖與號稱道教“第七洞天”的羅浮山聯絡起來,表現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

  牛希濟《臨江仙》共七首,都是詠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點是語言芊綿溫麗,寫景抒情,融為一體,其憑弔淒涼之意,蘊含其中,深得詠史之體裁。而從此首詞來看,作者運用虛實相間的寫作手法,充分的馳騁想像,淋漓盡致的寫出洞庭湖的神韻。在文字的運用上,自然平易,有一種清新明麗之感。

  這秋景是真境,或是幻境,該是真真幻幻,真中有幻,幻中有真吧。洞庭素稱"八百里"。說波浪連天,湖中君山猶似一點,雖不免誇張,終屬真境,說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樓珠殿",與明月交輝,則是神話傳說,屬幻境。說湖中星影參差,隨波上下,湖畔霜華遍野,橘林如丹,是真境;說洞庭與千里之外嶺南的羅浮山相連,卻是傳聞之詞,應屬幻境。真境,固然歌頌了山河壯闊,幻境,也為這壯闊著上虹霓船的奇麗色彩。真真幻幻,虛虛實實,共同構成這闊大的詞境共同襯托出詞人闊大的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