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事政治分析
時事熱點是新課程標準對高中思想政治科目的要求之一,學生如何分析好時事政治?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時事評論背景:
農業供給質量不高,是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前不久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把提高農業供給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無疑是有的放矢。
時事評論觀點:
農業供給質量問題,不單指純粹的質量達標問題,還在於農產品供給不能很好地滿足消費者生活質量提高和健康生活的需要,以及農業投入不合理、農業資源消耗過度及環境惡化等對未來收益的損害。
事實上,我國已經加大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公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達標率近乎100%,近幾年亦未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重大惡性事件。但客觀地說,由於農業化學投入物的濫用,消費者對國產農產品的信心尚未完全建立起來。我國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養活超過世界20%的人口,卻也使用了佔世界30%以上的化肥。在一次有幾十個農民朋友參加的座談會上,筆者曾提出一個問題:農業生產中施用的化肥農藥是否過多?在座的農民幾乎異口同聲回答:過多了。再問:為什麼要用那麼多?農民反問說:不用那麼多化肥農藥,怎麼長莊稼?
然而,使用多少化肥,不只是農民的價值選擇題,還受許多因素限制或驅動。長期以來,我國農業走的是一條艱難的路,在農業資源受約束的情況下,還要不斷提高農民收入。這導致了不斷提高農產品數量的政策傾向。比如,為了避免化肥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給農民造成負擔,設計了農資綜合補貼政策以提高積極性。農業科技資源配置,也明顯地向高產品種選育及技術推廣傾斜。現有的政策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最大目標都是提高產量。因此,農業供給質量的改革,不是讓一艘船調頭,而是整個艦隊要轉向。
此前進行的幾輪農業結構調整,雖然要求農民面向市場調優生產,也解決了結構調整前的財政負擔過重、農民賣糧難和打白條等難題,但基本上都是在農產品數量上做文章,並未有效地熨平農業生產週期性波動的問題。
發展到今天,改革形勢也在悄悄地起變化。消費者對質量要進一步提高,農民需要尋求新的增收空間,加上國際市場影響加大,這幾個因素合在一起,客觀上要求我們轉換農業發展方式,從單純追求數量的動力機制,過渡到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
農業供給質量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機制來決定,但農業結構調整必須發揮好政府作用。政府不推動,片面追求農產品數量的發展方式還將持續下去。然而,政府部門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上。只要能守住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這三條底線,沒必要過於細緻地去幹預農業產業結構。
與之相應,農業政策的設計與實施,必須充分體現出優質優價原則的核心地位。比如,在執行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同時,可以根據質量差別適度拉開檔次。託市收購價的影響因素,除了水分和雜質,還應把營養含量、純度等體現質量差別的引數包括進來。在重金屬汙染和地下水消耗過度等不適宜生產地區,停止託市收購政策。這些地方的農產品,政府要積極推動品牌建設,設定嚴格標準,並重新調整科技創新資源配置,為其提供不同方向的科技支撐。總之,要把提升農業供給質量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讓支撐農業生產的技術體系和政策措施,整體轉向有利於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的軌道上來。
***二***
時事評論背景:
不久前,中國、巴基斯坦商貿車隊抵達巴基斯坦瓜達爾港,200多個集裝箱經瓜達爾港轉運出海。根據規劃,未來瓜達爾港將建設成為印度洋地區的重要港口,並通過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和我國新疆喀什相連,從而為中國更加深入參與環印度洋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渠道。
時事評論觀點:
自主席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以來,中國和印度洋國家的合作得到了全面深化。中巴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大大加強了我國和環印度洋經濟帶之間的聯絡。而斯里蘭卡等國家也希望藉助我國“一帶一路”建設,將本國發展成為“南亞經濟中心”。
中國領土雖然並不瀕臨印度洋,卻和沿岸國家有著歷史悠久的和平交往。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就是從我國東南沿海出發,連線了東南亞、南亞次大陸和中東地區。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和印度洋沿岸國家開展了人員、貿易和文化等方面的廣泛交往。印度的佛教不僅通過陸路,也通過海路傳播到了中國。東晉時代的高僧法顯在印度遊歷多年以後,從斯里蘭卡出發,經由海路回到祖國,並流傳下來一部名著《佛國記》,是我們研究南亞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到了唐代,我國和印度洋沿岸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往來更加頻繁,來自阿拉伯和波斯的商人云集廣州,使廣州成為當時著名的國際商埠。明朝的“鄭和下西洋”更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一件大事,鄭和統率的中國船隊造訪了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的眾多國家,促進了我國和這些國家的交往以及亞非貿易網路的發展。在東非,至今還有傳說,鄭和船隊的水手留在了當地,繁衍生息。
和太平洋以及大西洋不一樣的是,早在15世紀以前,環印度洋地區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有著密切經濟文化聯絡的區域。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很早就開始在非洲傳播,東非很流行的斯瓦西里語就受到阿拉伯語的深刻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環印度洋國家之間的聯絡愈發緊密,印度洋在全球政治經濟版圖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當地的人民和政府也意識到這點。1997年3月,環印度洋地區14個國家正式成立了“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2013年更名為“環印度洋聯盟”***,中國也是這個組織的對話夥伴國。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不僅要加強和沿岸國家的雙邊關係,更要把環印度洋地區視為一個整體。
因此,中國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時,需要增強“兩洋意識”,即在重點推進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同時,要充分意識到和印度洋國家發展經濟文化聯絡的重要性,以便於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推進和環印度洋地區的整體合作。為了增強“兩洋意識”,就必須加強對印度洋的研究。國外一些著名學術機構早就開展了對印度洋國家的整體研究,比如位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印度洋世界研究中心就在這個領域享有盛名,經常邀請全世界相關領域的眾多著名學者開展跨學科研究。形勢逼人,中國學術界應該迎頭趕上。比如,可以考慮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協調下,結合學術界和航運界的力量,共同建設一個印度洋研究基地,為中國深化和這些國家的合作提供進一步的智力支援。
太平洋和印度洋屬於現在和未來。我們需要把握機遇,增強“兩洋意識”,積極推進和印度洋國家的合作,讓“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更多的人民。
***三***
時事評論背景:
縣級醫院“吃不下”,一床難求,群眾意見大;鄉鎮醫院“吃不飽”,資源浪費,醫務人員不滿意,怎麼改變這種情況?近日召開的全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範工作現場會上,來自安徽天長、福建尤溪、江蘇啟東、青海互助4個示範縣***市***的改革經驗,讓人看到了基層醫療通過優化結構提升服務能力的現實途徑。
時事評論觀點:
縣級公立醫院,被視作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的龍頭,能否將大部分病人留在縣裡,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地方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然而,熟悉基層醫療的人都知道,過去縣域內無序就醫的問題一直比較突出,縣鄉醫療機構各自為政、爭奪病人並不少見。
解決基層醫療的這種結構性矛盾,首先要對醫療機構主體,區域資訊平臺,人、財、物等醫療服務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從根本上改變基層各級醫療機構視對方為“競爭對手”的局面。否則,一切改革都將無從談起。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天長以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為載體,構建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還是啟東組建醫療集團,完善縣***市***鎮村一體化管理體系,讓大小醫院成為“一家人”,促上下聯動變成“一條心”,無疑是推進基層醫改十分重要的基礎保障。
理順醫療機構分工合作這個大的脈絡,才能安放好醫院、醫生和群眾各自的利益。自2012年啟動改革試點以來,相關地區已經探索了一些配套改革,比如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加快補償機制、人事薪酬制度、醫保支付制度等改革。這些改革多管齊下,不僅為老百姓帶來諸多醫改紅利,也為醫務工作者創造了更好的執業環境。一份有關2015年公立醫院改革的報告顯示,接受複評的縣***市***公立醫院藥佔比下降6.2個百分點,醫務性收入提高3.3個百分點。一降一升,體現的不僅是醫院總收入向合理比例的迴歸,更是基層醫改對各相關主體利益關切的精準把握。
當前,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但還面臨著不少尚待突破的難點。比如,如何處理、協調醫共體、醫聯體內部的利益關係,以及龍頭單位和政府職能部門間的責任分配?改善村醫隊伍青黃不接、資訊化建設未實現完全互聯互通的現狀,又該從何著手?如何改變“倒三角”關係,實現優質醫療衛生資源的有序下沉?有人說,哪裡“三醫”聯動得好,哪裡醫改成效就好。解決這些問題,還是需要理清改革的脈絡,提高醫改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全域性視角部署後續的改革方案,不斷擴大醫改的受益面。
醫改涉及面廣,複雜程度高,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改革中理清脈絡的過程,無疑也是調整利益的過程。從各地反映的情況來看,“揀軟柿子捏”、違背醫改精神搞小動作、甚至直接抵制醫改的情況依然存在。上面推一推,下面象徵性地挪一挪,這種惰性也亟待克服。因此,要想充分發揮改革的疊加效應,還必須進一步釐清改革責任,防止部分人出於私利不想為、不敢為、慢作為,影響基層醫療改革的成效。
基層醫療收益小,服務面卻很大,解決好他們的出路,是醫療改革的重要任務。只有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打好控成本、降費用、保質量、提效益的組合拳,形成“首診在基層、大病在縣內、康復治療回基層”的格局,才能以科學合理的就醫秩序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