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冊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高二語文期末成績的提高是同學們提高總體學習成績的重要途徑,大家一定要在平時的語文期末試卷練習中不斷積累。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高二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上冊語文期末考試試卷

  第Ⅰ卷 ***閱讀題,共57分***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歷史”一詞的建構實際上包含著四個層次:一是真實的歷史,二是記錄的歷史,三是傳播的歷史,四是接受的歷史。

  “真實的歷史”是指曾經發生過的歷史事件和已經逝去的歷史人物。“真實的歷史”具有兩大特點:一是唯一性,二是不可重複性。

  “記錄的歷史”是歷史學家根據當事人與旁觀者的口述、回憶、文字記錄下來的歷史,比如《史記》。當事人與旁觀者的口述和回憶可靠嗎?當事人的口述一般來說是可信的,但是,當事人的口述與回憶有時也會存在問題。比如記憶本身的多寡、誤記、有意掩蓋和無意選擇等;而且,當事人只是歷史事件的部分經歷者,任何當事人都不可能知道歷史的全貌,不可能瞭解歷史事件的全過程。至於歷史事件發生的獨特背景、原因,更難為每一位當事人所知曉。這樣,當事人的口述和“真實的歷史”之間已經有了誤差。如果若干或者一批當事人回憶一個複雜的歷史事件,差別會更大。旁觀者呢?當事者迷旁觀者清嗎?有時候恰恰是當事者清旁觀者迷。因為當事者知道事件的真相,知道事件的全過程。旁觀者只憑自己的見聞了解歷史事件,而獲得見聞的五官常常會欺騙我們。並非所有眼見都是真實,並非所有耳聞都是真實。

  史學家書寫“記錄的歷史”,必然要對自己依據的文獻進行選擇,沒有選擇的歷史記錄是不存在的。這不僅因為歷史事件的本身太複雜、太龐雜,歷史文獻太複雜、太龐雜,沒有選擇就無法記寫,更由於史學家書寫歷史的本身必然受到種種制約,這種制約包括政治傾向、價值判斷、邏輯鑑別、文藝修養、心理傾向、個人好惡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史學家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記載的詳略和褒貶。

  我們從《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看到的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司馬遷“記錄的歷史”。“記錄的歷史”和“真實的歷史”之間已經有了差距,至於這個差距有多大,我們已經無從考評了。有時候,“記錄的歷史”和“真實的歷史”竟然會截然相反。就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而言,司馬遷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重點記錄了司馬相如的辭賦,對司馬相如與縣令王吉算計卓文君、卓王孫一事進行了迴護,只是在個別敘述文字上透露了“真實的歷史”的部分原貌。我們只有細心閱讀文字,才能發現琴挑文君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一場周密計劃和安排的事件。

  “傳播的歷史”更為複雜。它存在兩個極端:一是神話,二是醜化。神話是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包括政治偶像、娛樂偶像、學術偶像等。

  宋元明清直至今天,大量的戲劇、小說演繹著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說明此類故事塑造的卓文君的形象受到了觀眾和讀者的熱烈追捧。但是,這些演繹都刪掉了司馬相如和王吉算計卓文君、卓王孫的相關情節,使得相如“琴挑”文君從“歷史”演變成一個美麗的愛情神話。神話也是一種對歷史解讀的方法,不過它是一種極端的解讀。

  為什麼這些遠離了歷史真實的故事能夠如此受到追捧?因為現實需要偶像。現實並不完美,現實本身具有太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偶像恰恰彌補了現實的不足。比如說現實中的愛情與婚姻存在著太多的不足,因此人們特別需要有愛情與婚姻的偶像。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作為一對藝術偶像滿足了廣大百姓對理想愛情和理想婚姻的嚮往,儘管這種理想只是一種神話,但是這種神話的本身也是一種現實的訴求。

  歷史文獻往往具有多義性。歷史文獻本身的多義性也為傳播歷史帶來了神話與醜化的現 實可能。特別是“文君夜奔”的多義性更加豐富:第一,濃烈的自由愛情與自由婚姻;第二,不以貧富論婚姻;第三,才子與佳人的完美結合;第四,女兒的慧眼與父親婚戀觀的衝突等等。事件本身的多義性為“解讀的歷史”帶來了兩種傾向:批判琴挑和神話琴挑。

  醜化和神話一樣是對“記錄的歷史”的另類解讀。出於某種現實訴求,傳播的歷史也會 出現神話的反面——醜化。

  從“歷史”一詞建構的四層意義來看,“接受的歷史”是“歷史”一詞的終極意義。歷代百姓從《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瞭解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婚姻真相的人少之又少,絕大多數讀者是通過小說、戲劇知道了這個美麗的愛情“神話”。所以,經過數百年的沿習,今天我們如果講出《史記》中記錄的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故事,反而會被許許多多的讀者和觀眾看成是有意翻案,刻意顛覆。

  ***選自《歷史建構與文學闡釋》,有刪節***

  1.下列與“記錄的歷史”有關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

  A.“記錄的歷史”在“歷史”的建構中處於第二層次,與“真實的歷史”最接近。

  B.如果若干或者一批當事人回憶一個複雜的歷史事件,據此記錄的歷史與真實歷史之間往往有較大差別。

  C.因為歷史事件本身的複雜性和史學家書寫歷史本身受到的種種制約,史學家記錄的歷史必然是有所選擇的。

  D.《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重點記錄了司馬相如的辭賦,而對司馬相如與縣令王吉算計卓文君、卓王孫一事進行了迴護,可見其是“記錄的歷史”,並不是“真實的歷史”。

  2.下列與“傳播的歷史”有關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

  A.傳播的歷史存在“神話”和“醜化”兩個極端,這兩個極端是對真實的歷史的另類解讀。

  B.傳播的歷史中的“神話”是對歷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能彌補現實的不足,因而受到大眾的追捧。

  C.寄託了人們某種理想的“神話”本身也是一種現實的訴求,而其反面——“醜化”的出現也是出於某種現實的訴求。

  D.“傳播的歷史”因歷史文獻本身的多義性而更為複雜,歷史文獻的多義性是使歷史在傳播過程中走向神話或醜化的極端的首要因素。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宋元明清直至今天,演繹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的大量戲劇、小說都刪掉了司馬相如和王吉算計卓文君、卓王孫的相關情節。

  B.今天的許多讀者和觀眾很難接受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美麗愛情“神話”背後的婚姻真相,因為他們都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的記載深信不疑。

  C.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從“歷史”演變成一個美麗的愛情神話,滿足了廣大百姓對理想愛情和理想婚姻的嚮往。

  D.“文君夜奔”事件本身的多義性為這個故事的解讀帶來了兩種傾向:批判琴挑和神話琴挑。

  二、古詩文閱讀***31分***

  ***一*** 文言文閱讀***14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生而警敏,讀書數百言,脫口輒誦。年十二,試作《六論》,援筆而成,辭甚偉。甫冠,名聞四方。歐陽修見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進士第。出通判越州,歲飢,度常平①不足贍,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裡而食有餘。又貸之種糧,使隨秋賦以償,農事不乏。

  知齊州,其治以疾奸急盜為本。曲堤周氏子高橫縱,賊良民,力能動權豪,州縣吏莫敢詰,鞏取置於法。章丘民聚黨村落間,號“霸王社”,椎剽奪囚,無不如志。鞏配三十一人,又屬民為保伍,使幾察其出入,有盜則鳴鼓相援,每發輒得盜。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鞏飲食冠裳之,假以騎從,輦所購金帛隨之,誇徇四境。盜聞,多出自首。自是外戶不閉。

  徙洪州。會江西歲大疫,鞏命縣鎮亭傳,悉儲藥待求,軍民不能自養者,來食息官舍,資其食飲衣衾之具,分醫視診,書其全失、多寡為殿最。師徵安南,所過州為萬人備。他吏暴誅亟斂,民不堪。鞏先期區處猝集,師去,市裡不知。加直龍圖閣、知福州。南劍將樂盜廖恩既赦罪出降,餘眾潰複合,陰相結附,旁連數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懾恐。鞏以計羅致之,繼自歸者二百輩。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饒,爭欲為主守,賕請公行。鞏俾其徒相推擇,識諸籍,以次補之。授帖於府庭,卻其私謝,以絕左右徼求之弊。福州無職田,歲鬻園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萬。鞏曰:“太守與民爭利,可乎?”罷之。後至者亦不復取也。

  徙明、亳、滄三州。鞏負才名,久外徙,世頗謂偃蹇不偶。一時後生輩鋒出,鞏視之泊如也。過闕,神宗召見,勞問甚寵,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議經費,帝曰:“鞏以節用為理財之要,世之言理財者,未有及此。”拜中書舍人。甫數月,丁母艱去。又數月而卒,年六十五。

  鞏為文章,上下馳騁,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經”,斟酌於司馬遷、韓愈,一時工作文詞者,鮮能過也。

  ***節選自《宋史•曾鞏傳》***

  【注】①常平:官倉名。

  4. 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

  A.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裡/而食有餘

  B.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裡/而食有餘

  C.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裡/而食有餘

  D.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裡/而食有餘

  5. 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中嘉祐二年進士第”中“第”指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進士”是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考試者,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B.古代表示任命或調任官職的詞語很多,“拜中書舍人”指“授予中書舍人一職”,“徙明、亳、滄三州”指“調任明州、亳州、滄州知州”。

  C.“丁母艱”是指母親去世,回鄉守喪。守喪有一定的時間規定,這在古代是一種孝順行為,表明當事人對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捨。

  D.“六經”指六部儒家經典著作,是指經過孔子整理而傳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們是《論語》《詩經》《尚書》《禮經》《樂經》《周易》。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曾鞏機敏強識,年少有才。數百字的文章,他讀完就能脫口成誦,十二歲試著寫成《六論》,言辭奇偉,由此聲名聞於四方。

  B.曾鞏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齊州時,以剷除奸盜作為根本任務,既調動百姓參與,又善待自首的盜賊,州內***。

  C.曾鞏面對災情,處理得法。遇荒災時他估計倉儲不足救濟,勸富人就近賣糧給災民;江西大疫,他命縣鎮、驛站備藥待需。

  D.曾鞏愛護百姓,不謀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時,他事先做好供應軍隊的準備,不擾民;做福州知州時,他不許官府與民爭利。

  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鞏飲食冠裳之,假以騎從,輦所購金帛隨之,誇徇四境。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浪淘沙 送蘇庭綽之泉州 劉銘①

  癸巳歲,庭綽過餘,數日,又復別去,賦此曲。

  誰復憶河陽,擊鼓山崗?關鄉殘夢馬鏗鏘。落落蘆花飄江表,流水斜陽。

  鎮日野菊黃,枯草頹牆,蕭山無語鬢飛霜。何忍脆裘②折枝遠,凍酒愁腸。

  【注】①劉銘,宋河陽嘉州人。作者曾與同鄉蘇庭綽一起抗金。宋敗退江南後,作者被迫歸隱。②語出岑參送別詩《北庭貽宗學士道別》“容鬢老胡塵,衣裘脆邊風。”

  8.詞中“落落蘆花飄江表,流水斜陽”兩句描摹了一幅怎樣的圖景?有什麼作用?***5分***

  9.本詞上下闋作者形象發生了較大變化,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①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寫阿房宮走廊曲折、屋簷高聳的句子是“ , 。 ”

  ② ,金塊珠礫, ,秦人視之,亦不甚惜。***《阿房宮賦》***

  ③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寫大家高興地觀賞盛開的桃花,在月光下不停地傳杯遞盞的句子是“ , 。”

  三、文學類文字閱讀***17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1~13題。

  羅 生 門【注】

  【日】芥川龍之介

  某日傍晚,有一家將,在羅生門下避雨。

  寬廣的門下,除他以外,沒有別人,只在朱漆斑駁的大圓柱上,蹲著一隻蟋蟀。這數年來,接連遭了地震、颱風、大火、饑饉等幾次災難,京城已格外荒涼了。

  羅生門正當朱雀大路,現在卻有狐狸和強盜來乘機作窩,甚至最後變成了無主屍體的集合地。所以一到夕陽西下,氣象陰森,誰也不上這裡來了。不知從哪裡,飛來了許多烏鴉。白晝,這些烏鴉成群地在高高的門樓頂空飛翔啼叫,特別到夕陽通紅時,黑魆魆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

  這家將穿著洗舊了的寶藍襖,一屁股坐在共有七級的最高一層的臺階上,手護著右頰上一個大腫瘡,茫然地等雨停下來。

  說是這家將在避雨,可是雨停之後,他也想不出要上哪裡去。照說應當回主人家去,可是主人在四五天前已把他辭退了。所以家將的避雨,準確地說是“無路可走”。家將不斷地在想明天的日子怎樣過——也就是從無辦法中求辦法。

  要從無辦法中找辦法,便只好不擇手段。要擇手段便只有餓死在街頭的垃圾堆裡,然後像***,被人拖到這門上扔掉。倘若不擇手段哩——以後要去幹的“走當強盜的路”,這決定當然是提不起積極肯定的勇氣了。

  家將打了一個大噴嚏,又大模大樣地站起來,夜間的京城已冷得需要烤火了,風毫不客氣地吹進門柱間。家將縮著脖子,向門內四處張望,如有一個地方,既可以避風雨,又可以不給人看到,能安安靜靜睡覺,多好。

  這時候,他發現了通門樓的樓梯,便摸摸腰間的刀,跨上樓梯最下面的一級。

  當初,他估量這上頭只有死人,可是上了幾級樓梯,看見還有人點著火。這火光又這兒那兒地在移動,模糊的黃色的火光,在天花板下搖晃。他心裡明白,在這兒點著火的,決不是一個尋常的人。

  家將壁虎似的忍著腳聲,好不容易才爬到這險陡的樓梯上最高的一級,儘量伏倒身體,伸長脖子,小心翼翼地向樓房望去。

  果然,正如傳聞所說,樓裡胡亂扔著幾具屍體。一股腐爛的屍臭,家將連忙掩住鼻子。

  這時家將發現屍首堆裡蹲著一個人,是穿棕色衣服、又矮又瘦像只猴子似的老婆子。這老婆子右手擎著一片點燃的松明,正在窺探一具屍體的臉,那屍體頭髮秀長,是一個女人。

  家將帶著六分恐怖四分好奇的心理,一陣激動,連呼吸也忘了。老婆子把松明插在樓板上,兩手在那屍體的腦袋上,跟母猴替小猴捉蝨子一般,一根一根地拔著頭髮,頭髮似乎也隨手拔下來了。

  看著頭髮一根根拔下來,家將的恐怖也一點點消失了,同時對這老婆子的怒氣,卻一點點升上來了——不,應該說是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了。此時如有人向這家將重提剛才他在門下想的是餓死還是當強盜的那個問題,大概他將毫不猶豫地選擇餓死。他當然還不明白老婆子為什麼要拔死人頭髮,不能公平判斷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不過他覺得在雨夜羅生門上拔死人頭髮,單單這一點,已是不可饒恕的罪惡。當然他已忘記剛才自己還打算當強盜呢。

  於是,家將兩腿一蹬,一個箭步跳上了樓板,一手抓住刀柄,大步走到老婆子跟前。老婆子大吃一驚,並像彈弓似的跳了起來。

  “哪裡走!”

  家將擋住了在屍體中跌跌撞撞地跑著的老婆子,倆人便在屍堆裡扭結起來。家將終於揪住老婆子的胳臂,把她按倒在地。那胳臂瘦嶙嶙地皮包骨頭,同雞腳骨一樣。

  “你在幹麼,老實說,不說就宰了你!”

  家將摔開老婆子,拔刀出鞘,舉起來晃了一晃。可是老婆子兩手發著抖,像啞巴似的頑固地沉默著。家將意識到老婆子的死活已全操在自己手上,剛才火似的怒氣,便漸漸冷卻了,只想搞明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便低頭看著老婆子放緩了口氣說:

  “我不是巡捕廳的差人,是經過這門下的行路人,不會拿繩子捆你的。只消告訴我,你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在門樓上,到底幹什麼?”

  於是,老婆子眼睛睜得更大,盯住家將的臉,然後從喉頭髮出烏鴉似的嗓音,一邊喘氣,一邊傳到家將的耳朵裡。

  “拔了這頭髮,拔了這頭髮,是做假髮的。”

  一聽老婆子的回答,竟是意外的平凡,一陣失望,剛才那怒氣又同冷酷的輕蔑一起兜上了心頭。老婆子看出他的神氣,一手還捏著一把剛拔下的死人頭髮,又作了這樣的說明。

  “拔死人頭髮,是不對,不過這兒這些死人,活著時也都是幹這類營生的。這位我拔了她頭髮的女人,活著時就是把蛇肉切成一段段,晒乾了當乾魚到兵營去賣的。要不是害瘟病死了,這會還在賣呢。她幹那營生也不壞,要不幹就得餓死,反正是沒有法子嘛。你當我願意幹這壞事,我不幹就得餓死,也是沒有法子呀!我跟她一樣都沒法子,大概她也會原諒我的。”

  家將把刀插進鞘裡,左手按著刀柄,冷淡地聽著,右手又去摸摸臉上的腫瘡,聽著聽著,他的勇氣就鼓起來了。這是他剛在門下所缺乏的勇氣,而且同剛上樓來逮老婆子的是另外的一種勇氣。他不但不再為著餓死還是當強盜的問題煩惱,現在他已把餓死的念頭完全逐到意識之外去了。

  “確實是這樣嗎?”老婆子的話剛說完,他譏笑地說了一聲,便下定了決心,立刻跨前一步,右手離開腫瘡,抓住老婆子的大襟,狠狠地說:

  “那麼,我剝你的衣服,你也不要怪我,我不這樣,我也得餓死嘛。”

  家將一下子把老婆子剝光,把纏住他大腿的老婆子一腳踢到屍體上,只跨了五大步便到了樓梯口,腋下夾著剝下的棕色衣服,一溜煙走下樓梯,消失在一片沉沉的黑夜中了。

  【注】 羅生門,正名叫羅城門,日本平安時期都城***即現在的京都***南面的正門,和北面的朱雀門相對,是高大的雙層城門。今已不存。選文略有刪改。

  11.下列對這篇小說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A.小說通過描繪亂世中一位被主人解僱的家將的內心由掙扎到墮落的全過程,深刻地批判了人類內心的陰暗和醜惡。

  B.當家將得知老婆子為了生計而拔死人頭髮後,他感到“一陣失望,剛才的怒氣又同冷酷的輕蔑一起兜上了心頭”,家將對老婆子“失望”與“蔑視”是因為她的生存處境比自己更不堪,於是心生鄙夷。

  C.賣乾魚的女人是老婆子作惡的藉口,老婆子又是家將作惡的藉口,這彷彿是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個人的惡會造成了他人的惡,甚至整個社會的惡。

  D.作者曾多次提到家將臉上的“大膿瘡”,這幾次描寫看似相同,實際上寫出了不同情形下家將的不同心境。

  E.作品心理刻畫細膩入微,情節設計巧妙,對是非曲直有明確的判斷與評價,體現了作家在藝術創作上高超的文學造詣和“客觀的零度敘事”的藝術風格。

  12.小說第三自然段的環境描寫有哪些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芥川龍之介善於渲染人物的心境漣漪,家將在善惡之念的轉換過程中有怎樣的“心境漣漪”?請結合文字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 ***基礎與表達題,共93分***

  四、語言基礎***33分***

  14.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恰當的一項是***3分*** *** ***

  A.詹妮斯•喬普林是波希米亞風的代表人物,她在其事業黃金期是特立獨行的,總是佩帶著珠子、天鵝絨、毛皮、羽毛圍巾、特有的手鐲,而且不打理頭髮。

  B.奧巴馬首鼠兩端,躊躇觀望,導致“伊斯蘭武裝”在半年內橫掃伊拉克中西部 15個城鎮,北抵庫爾德核心城市埃爾比勒,東指首都巴格達,最終迫使美國重新武裝捲入。

  C.衛星發射後,運載火箭將探測器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測器如天馬行空在軌飛行五天後,近月制動被月球捕獲,進入100公里的環月圓軌道。

  D.國有銀行開始清理國有工商業不良債務,沖銷了大約200億元,但這200億對國有企業的巨大呆賬壞賬來說,實在是螳臂當車。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 ***

  ①在孔門弟子中,顏回以突出的德行、修養而著稱。他家境貧苦,對別人無法忍受的生活卻能 ,自得其樂。

  ②美國“稜鏡門”事件洩密者斯諾登選擇俄羅斯避難最安全,因為在莫斯科美國的情報機構 ,無法動他一根汗毛。

  ③C羅表示現在的球隊與兩年前歐洲盃上的已經不可 ,他雖然尚未恢復百分百狀態,但是仍然會盡力幫助球隊取勝。

  A.隨遇而安 鞭長莫及 同日而語 B.隨遇而安 望洋興嘆 等量齊觀

  C.安之若素 望洋興嘆 等量齊觀 D.安之若素 鞭長莫及 同日而語

  16.下列各句中,沒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 ***

  A.城鎮建設要充分體現天人合一理念,提高優秀傳統文化特色,構建生態與文化保護體系,實現城鎮與自然和諧發展。

  B.自4月13日“千古傳奇•張大千藝術作品展”于山東省美術館開幕以來,得到了各界群眾的廣泛關注,參觀人數持續增加。

  C. 環保事件頻頻發生,有專家分析認為,由於一些地方政府單純地依靠大規模投入獲取經濟增長速度,使得資源消耗驚人,環保問題日漸嚴重。

  D.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

  充滿整個夏天的是一個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______ ,______ ,__ __ ,______,_______ ,_______。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升騰,在天地間升騰。夏天到了。

  ①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一堵黛色長牆

  ②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熱風浮動著,飄過田野,吹送著已熟透了的麥香

  ③好像爐子上的一鍋冷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了一樣

  ④火紅的太陽烘烤著一片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著,撲打著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湧著一艘艘的艦船

  ⑤山坡上的芊芊細草漸漸滋成一片密密的厚發

  ⑥輕飛曼舞的蜂蝶不多見了。卻換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地長鳴

  A.③⑤①⑥④② B.⑤①⑥③④② C.③④②⑥⑤① D.②④⑥⑤①③

  18. 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是古文運動的倡導人,文壇領袖,主張文章要言之有物。三蘇、曾鞏、王安石都是出自他的門下。

  B.中國古代等級制度分明,這也表現在對“死”的不同說法上,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稱不祿,庶人死稱死,自己死稱填溝壑。

  C.“思厥先祖父”中,“先祖父”是對已離世的祖父的稱呼,“先”含有懷念、哀痛之情,是對已死長者的尊稱。“妣”原指母親,後稱已經死去的母親為先妣。

  D.序,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贈序”、“宴集序”“詩序”等,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是贈序,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宴集序,李白的《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是詩序。

  19.下列各項全有通假字的一組是***3分*** *** ***

  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②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③技蓋至此乎 ④比去,以手闔門 ⑤善刀而藏之 ⑥序天倫之樂事 ⑦逸豫可以亡身 ⑧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

  A.①②③⑤⑧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⑧ D.①③④⑤⑦

  2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組是***3分*** *** ***

  A. 戍卒叫,函谷舉 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

  B. 比去,以手闔門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C.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D.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21.下列加點詞活用型別與例句不同的一項是***3分*** *** ***

  例句:項王乃復引兵而東

  A.函樑君臣之首 B.汝之純明宜業其家者

  C.風乎舞雩 D.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22.下列文言句式分類最準確的一項是***3分*** *** ***

  ①視為止,行為遲 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③項王則夜起,飲帳中 ④麾下壯士騎從者百餘人耳 ⑤異乎三子者之撰 ⑥苟以天下之大 ⑦智勇多困於所溺 ⑧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⑨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⑩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A.①③/②⑦/④⑥/⑤⑧/⑨/⑩ B.①③/②⑧/④⑤/⑥/⑦⑩/⑨

  C.①⑤/②④/③⑧/⑥⑦/⑨/⑩ D.①②/③⑤/④/⑥⑩/⑦⑧/⑨

  23.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橫平豎直的方塊字,是中華民族的獨有創造和文化遺產。漢字,不僅僅是幾千年歷史傳承的記錄工具, ① 。有了漢字,才有了唐詩的激情洋溢, ② ,元曲的靈動俏麗;有了漢字,才有了張旭、王羲之等人灑脫俊逸字型的千古流芳。隨著電子資訊時代的到來,人們似乎更願意藉助鍵盤和滑鼠來溝通和完成工作, ③ 。人們的書寫潦草、沒有章法,橫平豎直都難做到,更別提漢字固有的神采、韻味了。

  五、寫作***60分***

  2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三天讀懂”太長,“秒讀”才給力。圖書市場的“秒讀圖書”大有席捲之勢。“秒讀圖書”大都是職場成功類圖書,如《3秒鐘讀懂任何人》《FBI教你10秒鐘讀懂面部微表情》《10秒鐘學英語》等。清代曾國藩的力作《冰鑑》也被某出版社冠以“60秒學會讀透人心的本領”的宣傳口號。其中一本名為《0.5秒決定你的人生》的圖書,更是直接挑戰底線,企圖在時間上先發制人。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二上冊語文期末考試試卷答案

  1.A ***“處於第二層次”的理解錯誤,原文的“一、二、三、四”表示列舉,不表示“第二層次”,“與‘與真實的歷史’最接近”屬於臆斷,原文無此資訊。***

  2.C ***A選項中神話和醜化不是對真實歷史的極端解讀,而是對“記錄的歷史”;B選項表述不全,神話應該是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偶像化;D選項文中並沒有提到歷史文獻的多義性是導致極端解讀的“首要因素”。***

  3.B ***絕大多數讀者是通過小說、戲劇知道這個美麗的愛情“神話”,對《史記》中記錄的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真相的人少之又少。***

  4. B

  5. D《論語》不是“六經”

  6. A名聞四方是弱冠之時。強加因果。

  7.翻譯:曾鞏請他吃飯並讓他穿戴齊整,借給他馬匹和隨從,用車運載獎賞的金銀和絲織品跟隨著他,在四方巡行誇耀。***飲食冠裳、假、輦、徇***

  附參考譯文: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他從小就機智敏銳,十二歲時,曾嘗試寫作《六論》,提筆立文辭很有氣魄。到了二十歲,名聲已傳播到四方。歐陽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驚異。

  嘉祐二年考中進士,出任越州通判。這一年發生了饑荒,他估計常平倉儲存的糧食不足以用來救濟,而鄉間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裡來購糧。曾鞏就張貼告示曉諭所屬的各縣,勸說富人如實申報自己儲存的糧食,共有十五萬石,讓他們將這些糧食比照常平倉的價格稍稍提高一點後賣給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買到糧食,又不出家鄉,而且糧食有餘。曾鞏又讓官府借給農民種子,讓他們隨秋季的賦稅一起償還,使得農事沒有耽誤。

  任齊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惡、迅速嚴厲地打擊盜賊作為根本。曲堤有個姓周的人家的兒子周高橫行驕縱,殘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夠影響當地的權貴和豪紳,州縣的官吏都沒有人敢去追究。曾鞏逮捕了他,處以刑罰。章邱有百姓在鄉村裡聚眾結夥,號稱“霸王社”,殺人劫財,劫奪囚徒,沒有一件不能如願的。曾鞏讓百姓組成保伍,讓他們偵察盜賊的行蹤,有盜賊就擊鼓傳遞訊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將盜賊擒獲。有一個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鞏就招待他吃喝,送給他衣帽,給他配備了車馬和隨從,讓他四處誇耀。盜賊聽說了這件事,大多出來自首。曾鞏表面上看來是將此事到處張揚,實際上是想要離間分化那些盜賊,讓他們不能再糾合在一起。從此,齊州的人們連院門都不用關閉就可以安睡了。

  調任洪州。適逢江西當年瘟疫大流行,曾鞏命令各縣鎮都儲存藥物以備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難不能養活自己的,就招來住在官舍,供應給他們飲食衣被等用品,分派醫生給他們治病。朝廷的軍隊征討安南,所經過的州要準備上萬人所需的物資。其他地方的官吏藉此機會橫徵暴斂,百姓難以忍受。曾鞏則事先分別處理好了大軍突然集結時的吃住問題,因此,軍隊離開後,城鄉的百姓都不知道。加直龍圖閣、任福州知州。南劍州將樂地方的盜匪廖恩被赦免向官府投降,餘下的部屬潰散以後又糾合在一起,暗地裡結成團伙,遍及各個州,一個尤其凶殘暴虐的盜匪根本不聽招降,當地百姓非常恐懼。曾鞏設計謀抓住了他,接著相繼出來自首的有二百多人。福州佛寺很多,僧侶認為佛寺的富饒有利可圖,爭著想做寺院主持,行賄之事公然進行。曾鞏讓僧徒們共同推選主持,將推選的人記錄在冊,按次序補缺。在官府公開張貼文告,拒絕私下贈謝,來杜絕身邊人竊取賄賂的弊端。福州沒有職田,官府每年用賣園圃蔬菜來增加薪俸,太守自己收入常常三四十萬。曾鞏說:“太守與民爭利,怎麼可以?”就停止了這種做法,後來的官員也不再這樣獲取收入了。

  調任明州、亳州、滄州知州。曾鞏負有才名,長期任地方官,社會上不少人認為他命運不濟,時運不佳。這一時期,朝廷的一批後輩晚生出人頭地,曾鞏對此看得很淡泊。他經過京城,神宗召見他,犒勞慰問十分寵幸,於是留下他在三班院當判官。他上疏議論經費問題,神宗說:“曾鞏把節約資財作為理財的關鍵,世上談論理財的,沒有說到這點的。”他被任命為中書舍人。幾個月以後,因母喪離職。又過了幾個月,曾鞏也去世了,終年六十五歲。

  曾鞏寫文章,引古論今,縱橫捭闔,而且越寫越好。他的寫作以“六經”為本,借鑑司馬遷、韓愈,當時善於寫文章的人,很少能超過他的。

  8.①這兩句描摹出一幅蕭瑟淒涼秋景圖。寫作者佇立在斜陽下,看蘆花飄落在大江南岸,江水空流,心生感嘆。***3分***②借景抒情,寓亡國之痛於冷落之景中,烘托出作者滿心的淒冷與感傷。***2分***

  9.上闋描繪自己當年在戰場上,擊鼓山崗,縱馬沙場的豪邁形象;***2分***下闋刻畫了兩鬢飛霜,冷酒送別怨恨孤苦的老者形象。***2分***前後形象對比鮮明,表達了作者家國興衰之痛,時光流逝之嘆,送別友人之傷。***2分***

  11.BE ***B項對老婆子失望和輕蔑的原因錯誤;E項“對是非曲直有明確的判斷與評價”與原文不合,與“客觀的零度敘事”矛盾。***

  12.①渲染了一種陰森、恐怖的氛圍,為全文奠定了陰冷、絕望的基調。②並暗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③烘托出家將走投無路時迷茫與絕望的心境。***每點2分***

  13.①開頭家將欲做強盜又猶豫的矛盾心理。②看到老婆子作惡,家將產生了對罪惡的憎惡之情,於是怒氣升騰,準備殺了作惡者。③當老婆子發抖、示弱時,家將怒氣漸冷,只想搞明白怎麼一回事。④聽了老婆子一番理論後,家將鼓起勇氣作惡了。***答滿四點6分,三點4分,兩點2分。***

  14.B***A項特立獨行不指外在,指內在品格;C項天馬行空指文章書法作品等不受拘束;D項螳臂當車指不自量力。***

  15.D

  16.D ***A項,搭配不當,“提高優秀傳統文化特色”中“提高”與“特色”不搭配。 B項,缺少主語,應把“千古傳奇•張大千藝術作品展”置於句首。C項,介詞“由於”掩蓋主語。***

  17.A***③與開頭銜接最緊,構成比喻 句; ①⑥為一組,描寫主體為“林”,⑥在①後;④②為一組,描寫主體為“麥”; ⑤與①通過“也”字相連,由“草”到“林”。***

  18.B 19.C 20.B 21.D 22.A

  23.①更是多彩的中華文化的巨大載體;②宋詞的婉轉清雅;③古老的方塊字面臨嚴重的發展危機。***每一句2分,共6分***

  解析:第①處根據“不僅僅是幾千年歷史傳承的記錄工具”來概括,與前文構成遞進關係。根據上文“唐詩”及下文的“元曲”,第②處應該談及“宋詞”。第③處根據“隨著電子資訊時代的到來”,主要談及電子資訊對漢字的衝擊。

  24.【寫作導向】

  材料主要介紹了一些席捲圖書市場的“秒讀圖書”,這些“秒讀圖書”多是關於迅速成功的,書商將其作為“祕籍”大肆宣傳。但其效果怎麼樣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面對這則材料,可確定立意如下:①快與慢的辯證法。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高效率,“快”已成為時尚。“快餐、快跑、快讀”等現象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從這個角度立意,反思“快”這種社會病,有一定的現實意義。②急功近利的心態不利於社會發展。“秒讀圖書”的出現,是書商玩的文字遊戲,是急功近利推銷圖書的表現。這種心態不利於良好閱讀氛圍的形成,也不利於社會的發展。③呼喚誠信。書商將“秒讀”作為噱頭,不僅誤導讀者,而且涉嫌虛假誇大宣傳。因為“秒讀”根本是不可能的,只是欺騙讀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