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高三地理複習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方案的提出和素質教育的深入,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們應積極地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注意能力的培養,從應試教育逐步向素質教育轉軌,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另一方面在學生的學習方面,也應該伴隨著新課程的提出相應地發生一些改變。 因此,在複習時遵循: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原則。著重讓掌握學習方法,加強技能培養,激發學習地理的興趣,養成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為目的。把“發散型”思維方式作為複習的首選模式,並作了初步嘗試,通過幾次測評,效果頗佳。
一、 以“果”帶“因”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四重”,即“重過程教學”、“重學法指導”、“重技能培養”、“重實際運用”。這就要求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時,不要“授人以魚”而要“授人以漁”,要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複習“河流與湖泊”一節時,書中講到“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而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這一結論是無可厚非的,讓學生記住它,也並非難事,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知道為什麼“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而不是“第二大河”?這就要讓學生知道“大”不單單是指其長度,而且還要從其徑流量、流域面積等多角度來分析,因為珠江位於我國華南地區,流經降水較多的溼潤地區,而黃河則位於我國降水較少的北方地區,珠江的流量是黃河的6-7倍,故黃河只能被稱為第二長河,而不能稱第二大河。爾後再舉一反三,讓學生分析: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而不能稱之為第一大河?通過以上分析,學生不但加深了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對問題的遷移和分析能力。
二、 以“線”帶“點”
通過對《地理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的研究分析:高考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多而“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絡並不太緊密。如果讓學生單純地去識記,學生會感到既枯燥又無味,同時遺忘率又高。即使學生記住了,也很難應付靈活性、綜合性強的高考模擬試題,從而給學生產生一種莫名的感覺:我下了功夫,卻考不出好成績。使學生對地理學習逐漸失去了信心,進而產生一種恐懼感,真可謂:見“地”而無理,有“理”講不清。為此,本人在複習時,設定了多條“線”,如:經線、緯線、交通線等,用這些“線”把一些“素不相識”的知識點串連起來。如在複習《世界地理》知識時,本人以赤道為“紅線”,要求學生回答:
① 自西向東,赤道所經過的大洲、大洋的名稱?
② 赤道所經過大洲的主要氣候型別?成因?特點?
③ 赤道所經過大洲的主要地形區?成因?特點?
④ 赤道所經過的國家?首都?經濟?特有的農產品、礦產品?近年來發生的重大事件?民族?文化?宗教?
通過以上覆習,學生不但瞭解了相關的地理知識,而且學會了如何看圖、識圖以及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提高了自學的能力。
三、 以“點”帶“面”
在小比例尺的地圖上,我們可以把一座城市或一個地區看成一個“點”,以“點”為中心,向外畫“圓”,輻射其它地理知識,形成一個“面”。例如:講“北京”時,要求學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引出北京的氣候型別、成因、特點?進而引出北京的“沙塵”天氣:爆發的時間?源地?原因?解決的措施?以及2008年的“北京奧運”幾月份舉辦可避免“沙塵”的襲擊?等一些問題***、歷史的變革、城市職能***引出城市職能的種類?以及我國主要城市的職能?***、人口***引出今後北京的人口政策?***、經濟的發展***引出目前主要的工業部門?今後應採取哪些措施才能使北京的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等。課後讓學生再瞭解一下倫敦、巴黎、紐約、舊金山等世界重要的城市,以及一些“熱點”城市。這樣,不但使學生識記了相關的地理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
四、 以“圖”帶“文”
古人云:學地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左書右圖”,由此可以看出地圖對於地理來說是何等的重要。這種強調把地理知識落實到地圖上,再把影象資訊儲存備用的作法,可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多樣而豐富的地理表象。由於影象資訊比文字資訊容易直接記憶和再現,所以通過影象建立起來的地理表象,在記憶心裡活動中具有特殊意義。再說有些地理知識用文字表述比較抽象,而用圖表表示則比較直觀形象。更何況高考要求考生對“圖”的能力不斷提高:不但要求學生學會識圖、讀圖、分析圖,還要求學生能繪製圖表。因此,在複習時,就要重視“圖”。如:在複習“世界氣候”時,本人採用了以“圖”帶“文”的複習方法,先出示圖表,然後讓學生根據圖表回答問題:
① 判斷該圖是何種氣候型別示意圖?判斷的依據?該氣候主要分佈的位置?該氣候形成的原因及其特點?植被及其特點?
② 在“世界氣候型別分佈”圖上,找出該氣候型別分佈面積最廣的地區?世界上還有哪些地區有該氣候存在?
③ 假如該地是南非的開普敦,此圖中的“氣溫和降水”情況是否與實際相符合?如不符合,該圖應如何改動?***多媒體演示該氣候型別的其它圖表***
④ 假如把圖中的“氣溫和降水”改成:“高溫多雨,低溫少雨”,那麼,該圖表示的又將是何種氣候型別?
由此引出另一種氣候型別的複習,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對“圖”的能力, 又能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等方面的綜合思維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發散型”思維方式在高三地理複習中運用,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今後,我將繼續努力,不斷研究探索,靈活地將“發散型”思維方式運用到平時的教學中去,不斷創新,更新教育觀念,為黨的教育事業而努力奮鬥。
- 新課改下高三地理複習方法
- 晚上睡覺出汗是怎麼回事
- 初學化妝步驟視訊教學視訊
- 電腦滑鼠箭頭設定
- 冬季養生飲食的原則有哪些
- 電腦經常卡住宕機該怎麼辦
- 七年級下冊語文補充習題答案參考
- 反手打乒乓球的技術要領
- 家長教育孩子經驗心得有哪些
- 簡單的黑板報花邊圖片
- 有關於奮鬥的經典名句
- 屬羊人五月四號運勢分析情況
- 我的一次挫折作文精選4篇
- 形容人很痛苦的傷感心情句子
- 早餐吃什麼可以減肥
- 顯示器螢幕偏色怎麼解決
- 護士節的由來是什麼
- 高一生物遺傳學名詞整理
- 胖mm夏季穿衣搭配圖片欣賞
- 公共管理關係專業的自薦信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