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放寒假作文素材集錦

  作為一名小學生寒假除了休息娛樂之外,應該做好作文素材的積累。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小學放寒假作文素材1

  永遠不要給自己設限

  人總是在某個緊急的時刻,突然發現自己隱藏的潛能。比如媽媽能以不可能的速度從遠處跑來,接住高空落下的孩子。比如你在一次重要的會議中記住了所有來賓的名字和長相。永遠不要給自己設限,或許你能達到的高度比你想象的還要高。

  一位音樂系的學生走進練習室。在鋼琴上,擺著一份全新的樂譜。

  “超高難度……”他翻著樂譜,喃喃自語,感覺自己對彈奏鋼琴的信心似乎跌到谷底,消靡殆盡。已經三個月了!自從跟了這位新的教導教授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教授要以這種方式整人。勉強打起精神。他開始用自己的十指奮戰、奮戰、奮戰……琴音蓋住了教室外面教授走來的腳步聲。

  指導教授是個極其有名的音樂大師。授課的第一天,他給自己的新學生一份樂譜。“試試看吧!”他說。樂譜的難度頗高,學生彈得生澀僵滯、錯誤百出。“還不成熟,回去好好練習!”教授在下課時,如此叮囑學生。

  學生練習了一個星期,第二週上課時正準備讓教授驗收,沒想到教授又給他一份難度更高的樂譜,“試試看吧!”上星期的課教授也沒提。學生再次掙扎於更高難度的技巧挑戰。

  第三週。更難的樂譜又出現了。兩樣的情形持續著,學生每次在課堂上都被一份新的樂譜所困繞,然後把它帶回去練習,接著再回到課堂上,重新面臨兩倍難度的樂譜,卻怎麼樣都追不上進度,一點也沒有因為上週練習而有駕輕就熟的感覺,學生感到越來越不安、沮喪和氣餒。教授走進練習室。

  學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須向鋼琴大師提出這三個月來何以不斷折磨自己的質疑。

  教授沒開口,他抽出最早的那份樂譜,交給了學生。“彈奏吧!”他以堅定的目光望著學生。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連學生自己都驚訝萬分,他居然可以將這首曲子彈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讓學生試了第二堂課的樂譜學生依然呈現出超高水準的表現……演奏結束後,學生怔怔地望著老師,說不出話來。

  “如果,我任由你表現最擅長的部分,可能你還在練習最早的那分樂譜,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程度……”鋼琴大師緩緩地說。

  哲理:人,往往習慣於表現自己所熟悉、所擅長的領域。但如果我們願意回首,細細檢視,將會恍然大悟:看似緊鑼密鼓的工作挑戰,永無歇止難度漸升的環境壓力,不也就在不知不覺間養成了今日的諸般能力嗎?因為,人總是有無限的潛能。

  小學放寒假作文素材2

  做事的方法很重要

  一個修行者在河邊打坐時,聽到掙扎的聲音。睜開眼睛一看,一隻蠍子正在水裡掙扎。

  他伸手把它撈出來時,被蠍子豎起的毒刺蟄了一下。

  過了一會兒,他又聽到掙扎的聲音。睜開眼睛一看,蠍子又掉到水裡去了。他又把它救了上來,當然,他又被蟄了一下。

  他繼續打坐。過了一會兒,他又有了相同的不幸遭遇。

  旁邊的漁夫說:“你真蠢,難道不知道蠍子會蟄人嗎?”

  “知道,被他蟄了三次了。”

  “那你為什麼還要救它?”

  “蟄人是它的本性,慈悲是我的本性。我的本性不會因它的本性而改變。”

  這時,他又聽到了掙扎的聲音。一看,還是那隻蠍子。他看看自己腫起來的手,看看在水裡掙扎的蠍子,毫不猶豫地再次朝它伸出手去。

  這時,漁夫把一個乾枯的枝條遞到了他的手上。修行者用這根枯枝撈起蠍子,放到了岸邊。

  這回,他的手沒有再被蟄。

  漁夫笑著說:“慈悲是對的。既要慈悲蠍子,也要慈悲自己。所以,慈悲也要有慈悲的手段。”

  小學放寒假作文素材3

  傷痕實驗的啟示

  美國一所大學的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他們向參與其中的志願者宣稱,該實驗旨在觀察人們對身體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應,尤其是面部有傷痕的人。

  每位志願者都被安排在沒有鏡子的小房間裡,由好萊塢的專業化妝師在其左臉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志願者被允許用一面小鏡子照照化妝的效果後,鏡子就被拿走了。關鍵的是最後一步,化妝師表示需要在傷痕表面再塗一層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實際上,化妝師用紙巾偷偷抹掉了化妝的痕跡。對此毫不知情的志願者,被派往各醫院的候診室,他們的任務就是觀察人們對其面部傷痕的反應。

  規定的時間到了,返回的志願者竟無一例外地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人們對他們比以往粗魯無理、不友好,而且總是盯著他們的臉看!

  可是實際上,他們的臉上與往常並無二致,什麼也沒有不同;他們之所以得出那樣的結論,看來是錯誤的自我認知影響了他們的判斷。

  這真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實驗。原來,一個人內心怎樣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樣的眼光。同時,這個實驗也從一個側面驗證了一句西方格言——別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

  小學放寒假作文素材4

  多想一步

  斐塞司博士有一個習慣,總是在午飯後坐在門前晒會兒太陽。一隻母貓在陽光下安詳地打著盹兒,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太陽一步一步向西移,漸漸被拉長的樹影,擋住了母貓身上的陽光,母貓醒了,它站了起來,伸了伸慵懶的身軀,又踱到了另一塊有陽光的地方,重新臥了下來,接著打盹兒。

  這一切在我們看來司空見慣。可是貓的這些舉動喚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

  貓為什麼喜歡呆在陽光下呢?是光和熱,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對,是光和熱。

  貓喜歡呆在陽光下,這說明光和熱對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對人呢?對人是不是也同樣有益?這個想法在斐塞司的腦子裡閃了一下。可就是這麼一閃念,引發了斐塞司博士的靈感,之後不久,日光治療便在世界上誕生了。斐塞司博士,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有些人幾乎天天見到貓晒太陽,可為什麼只有斐塞司一人發明了日光療法?可能我們都認為,要想付出足夠多的努力。其實在很多時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區別就在於能比別人多想一步。

  小學放寒假作文素材5

  一美元

  我一直以為全天下的乞丐都一樣,拿出各種悲慘遭遇或可憐形象,博得別人的同情並獲得施捨。但在美國,我發現乞丐雖然也喜歡寫“行乞辭”,立場卻非常高調。

  剛到紐約的第一天,我在一個公交車站旁看見一個60來歲的乞丐,手裡舉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INEEDACOLDBEER!***我需要一瓶冰啤酒!***”我問他:“如果現在給你3美元,是否意味著你不再行乞了?”他笑著回答:“應該這樣理解:那將意味著我將暫時不用再為需要一瓶冰啤酒而行乞!”我給了他3美元,他果然把那塊牌子扔進了路邊的垃圾桶,然後去商店買了一瓶啤酒。

  過了幾天,我在紐約第42號大街碰到一箇中年白人男子,他的長相像極了奧巴馬,他的面前放著一張寫有行乞辭的硬紙板:“我需要一美元改變形象參加總統競選!”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想去參加下屆總統競選,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的樂觀使我非常心甘情願地給了他一美元!

  在一條居民區道路上,我曾看見一位戴著紅帽子的中年男子坐在地上,他的行乞辭是:“我需要錢給將過生日的尼古拉斯·凱奇送個好禮物!”我無法確認尼古拉斯·凱奇***好萊塢著名影星***的生日與他有什麼關係,但他的幽默個性還是讓我忍不住掏出了一美元。

  在美國,乞丐行乞的理由似乎總是因為“我需要”,而不是因為“我可憐”,像什麼“我需要一美元為我的小狗買火腿腸”、“我需要3美元買一對電池”等等,層出不窮。在第五大街的一個電影院門口,我甚至還看到一位五大三粗的大漢舉著一塊牌子說:“全家被死神帶走,我需要4美元學中國功夫報仇!”真沒想到我們的中國功夫在一個老外眼裡還能和死神拼一拼,就衝這,我給了他20美元!

  讓人特別難忘的是,有一次,我想坐車卻發現沒帶錢包,正在發愁,旁邊一位美國乞丐抬頭問我:“你需要一美元坐車嗎?”隨後他把一美元遞給了我,“在你有需要的時候,完全可以像我這樣寫一塊牌子告訴別人你需要什麼,你所遇到的問題就會很快得到解決!”他指了指手中的另一塊紙板牌,上面寫著:“我在睡覺前需要喝一杯熱果汁!”我說那可不行,別人一定會認為我是騙錢的!

  “天哪!人與人之間如果有這麼多猜疑,這個世界將變得多麼可怕!任何人在有需要的時候都應該勇敢地告訴人們你的難處以獲得幫助,那是一種真誠而且迫切的求助,那不是欺騙!”這位需要果汁的乞丐對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