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暑假作文素材範文
對小學生而言其實只要多做語文作文素材的積累,語文作文寫作很簡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1
“井水
看過一則軼聞,說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有一次對幾位大臣進行“警示教育”:若老老實實地當官,守著自己的俸祿過日子,就像守著“一口井”,井水雖不滿溢,但可天天汲取,取之不盡,用之不完;反之,就有被砍頭的危險。
朱皇帝給大臣們算的這本帳中所蘊含著的“井水”哲理,其實即使現在也並不過時。想來,古往今來因貪贓枉法的芸芸眾生們,總嫌自家“井水”不滿,於是利用職權,不擇手段地謀取不義之財。可是,當他們的“井水”滿得溢位之時,也是自身走毀滅之日。如此,不僅“溢流”出來的金銀財寶自己享受不到,就連不滿的自家“井水”也喪失了。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叫偷雞不著,反而丟了把米。《紅樓夢》中說的“因嫌紗帽小,只把枷來扛”,說的也是這種意思。
人生的辯證法總是無情的,有得必有失,想得到更多,反而失之更慘。過於貪心的人,不僅享受不到“一口井”給自己帶來的幸福,而且弄不好最終還會把自己的腦袋也賠上了,這確實很不划算。然而,這種不划算的“生意”就是有人幹,古代有之,當今步其後塵者仍並鮮見。?
面對得失,誰都要反覆計算,權衡取捨,往往這種計算要相伴人的一生。能守住“一口井”,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大智慧。古代有位叫公儀休的官員,就懂得“井水”的哲理,他很喜歡吃魚,於是有人便投其所好,送魚給他。但都被他拒絕了。送魚的人不解,說,您不是很喜歡吃魚嗎?為什麼不收魚呢?公儀休回答,正回為我喜歡吃魚,所以我不能收你送來的魚。因為收了你送來的魚,我就犯了受賄罪,就有可能被撤職,烏紗沒有了,俸祿也就沒有了,我還拿什麼東西買魚呢?看來,這位公儀休,是懂得一點人生的辯證法的,他能守住自家“井水”,“井水”雖少,卻使他有從容取用不盡的買魚錢,從而使自己的日子過得很不錯。?
古人云:天下之福,莫大於無慾;天下之禍,無大於不知足。把握眼前其實就是珍惜未來,為政清廉其實就是留住幸福。朱元璋的“井水”之說,實質是勸大臣們把賬算對算準了,無疑是至理名言。
2
點亮一盞感恩的燈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明亮的燈,因為愛使這盞燈明亮,這是一盞感恩的燈。感恩它是每個人心中都擁有的美德,而每個人心中感恩的燈不一定都能點燃,更不能讓心中的慾念吞煞了這珍貴的美德,我們努力讓感恩的春天降臨人間。
父母給予了我生命,我感恩,讓我能體會這美妙的世界。老人們每天伴著清晨的陽光高歌漫舞,是那麼快樂。年輕人則邁著匆匆的腳步上班,腳步聲在四周迴響。小孩蹦著跳著去上學,一會兒摸摸這,一會兒碰碰那兒,那般不經意。鳥兒像一位歌唱家在枝頭鳴唱著一首悅耳的歌,魚兒在水中跳著一隻優美的舞蹈,就連那輕輕飄過的風兒也來伴奏,在我的記憶中父母就像一束溫和的陽光照耀著我。
老師授予我一身知識,我感恩,讓我在生活中不斷前進。老師教育我的每一個字母;每一個數字;每一個漢字都像一塊金磚,磊起我知識的殿堂。從上學到放學老師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關心著我們的成長在我的記憶中老師就像辛勤的園丁,照顧著我們祖國的花朵。
朋友賦予快樂的心聲,我感恩,讓我樂觀的對待每一天。每一句話;每天,我們都不顧一切的奔跑在藍天下,正如鳥兒在天空中翱翔。當我煩惱或生氣的時候她陪伴在我身邊哄著我,把我一切煩惱都拋走了只留下愉快的心。在我的記憶中朋友像一扇敞開心扉的門,一扇能散去你心中一切憂慮的門。
警察叔叔保護著我們的安全,我感恩,讓社會變得***和諧。警察叔叔每一聲哨響;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口令都使社會中的不良現象減少一分,人們的安全感也順著也提高了。每逢過節人們都和家人團聚時,警察叔叔還在守護著人民的安全。在我的記憶中警察叔叔像一條忠實的狗,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保護著自己的主人。 我們一生都生活在別人的幫助之下,就讓我們來用心去感恩那曾今幫助過你的人吧,我們在心中點燃一盞感恩的燈!
3
永遠不要給自己設限
人總是在某個緊急的時刻,突然發現自己隱藏的潛能。比如媽媽能以不可能的速度從遠處跑來,接住高空落下的孩子。比如你在一次重要的會議中記住了所有來賓的名字和長相。永遠不要給自己設限,或許你能達到的高度比你想象的還要高。
一位音樂系的學生走進練習室。在鋼琴上,擺著一份全新的樂譜。
“超高難度……”他翻著樂譜,喃喃自語,感覺自己對彈奏鋼琴的信心似乎跌到谷底,消靡殆盡。已經三個月了!自從跟了這位新的教導教授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教授要以這種方式整人。勉強打起精神。他開始用自己的十指奮戰、奮戰、奮戰……琴音蓋住了教室外面教授走來的腳步聲。
指導教授是個極其有名的音樂大師。授課的第一天,他給自己的新學生一份樂譜。“試試看吧!”他說。樂譜的難度頗高,學生彈得生澀僵滯、錯誤百出。“還不成熟,回去好好練習!”教授在下課時,如此叮囑學生。
學生練習了一個星期,第二週上課時正準備讓教授驗收,沒想到教授又給他一份難度更高的樂譜,“試試看吧!”上星期的課教授也沒提。學生再次掙扎於更高難度的技巧挑戰。
第三週。更難的樂譜又出現了。兩樣的情形持續著,學生每次在課堂上都被一份新的樂譜所困繞,然後把它帶回去練習,接著再回到課堂上,重新面臨兩倍難度的樂譜,卻怎麼樣都追不上進度,一點也沒有因為上週練習而有駕輕就熟的感覺,學生感到越來越不安、沮喪和氣餒。教授走進練習室。
學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須向鋼琴大師提出這三個月來何以不斷折磨自己的質疑。
教授沒開口,他抽出最早的那份樂譜,交給了學生。“彈奏吧!”他以堅定的目光望著學生。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連學生自己都驚訝萬分,他居然可以將這首曲子彈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讓學生試了第二堂課的樂譜學生依然呈現出超高水準的表現……演奏結束後,學生怔怔地望著老師,說不出話來。
“如果,我任由你表現最擅長的部分,可能你還在練習最早的那分樂譜,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程度……”鋼琴大師緩緩地說。
哲理:人,往往習慣於表現自己所熟悉、所擅長的領域。但如果我們願意回首,細細檢視,將會恍然大悟:看似緊鑼密鼓的工作挑戰,永無歇止難度漸升的環境壓力,不也就在不知不覺間養成了今日的諸般能力嗎?因為,人總是有無限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