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試一次隨筆
再試一次,或許就能成功。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篇1
科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把一隻跳蚤放在一個小瓶子裡,跳蚤憑藉自己的能力可以跳出這個小瓶子,但是,只要把瓶蓋蓋住,跳蚤不停地撞擊瓶口,就是跳不出去。這時,再把瓶蓋開啟,跳蚤已經不會再跳了。它其實已經自由了,可是它不願再去嘗試。為什麼?因為它已經認為自己是跳不出去這個瓶口的。跳蚤失去了什麼?是信心,是生命!但是,又何妨再試一次呢?
在蘇格蘭有一位王子,名叫布魯斯。有一次,英格蘭的國王率領軍隊進攻蘇格蘭,布魯斯英勇的率領軍隊反抗英格蘭,可是,畢竟寡不敵眾,連打了六次,都失敗了。布魯斯在一間小黑屋藏了起來,灰心喪意。一天,他看到一隻蜘蛛在織網,蜘蛛連續織了六次,都失敗了。布魯斯想:“它還會試第七次麼?”蜘蛛又試了第七次,它成功了!它把閃亮的蛛絲從房間的這一頭織到了另一頭!布魯斯王子大受鼓舞,想:“我也要是試第七次!”他走出小黑屋,帶領人民對英格蘭軍隊進行了第七次反抗,這次,他終於將敵軍打敗。
有時候,事實就是這樣,你嘗試了許多次,都失敗了。可是,如果你再嘗試一次,就成功了。古今多少事情都是這樣。一個人,可能屢戰屢敗,但是,他***她***可以憑藉著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毅力,用“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靠“鍥而不捨鏤金石的堅韌,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奇蹟。如果沒有這些精神,怎麼會有世界級科幻小說家?怎麼會有世界發明大王?怎們會有盲聾啞人考上哈佛的奇蹟?是挫折之後的“再試”,創下了他們輝煌的事業,寫出他們燦爛的人生!
這也和我們校信通寫部落格是一樣的,大家剛進來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清楚。可能寫的博文怎麼也上不了XXT,怎麼也得不到他人的關注,但是,只要再試一次,堅持下去,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面對挫折,我們何妨“再試”一次!“再試”就是不甘於自己的失敗,面對殘酷現實的一種挑戰!“再試”就是重新崛起,走向勝利!“再試”一次吧——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艱難困苦玉成汝,吹盡狂沙始到金!
篇2
我不知所措地站在臺上,腦袋裡努力地搜尋著接下去的臺詞。但大腦給予的結果卻是:搜尋失敗。我的眉頭皺緊了,額上沁出一顆顆緊張的汗珠,手已攥成拳,想要把遺失的東西找回。
臺下一片寂靜。在無奈中,我只得放棄。“That’s all. Thank you for listening.”我還是畢恭畢敬地結束了演講。接下來的評委提問我也一團糟……
下了臺,我一下撲進媽媽的懷中,失聲痛哭起來。我準備了那麼久,備戰那樣辛苦,一路過關斬將,好不容易進入紹興決賽,卻在此刻失了足……
拿著手上的報名單,失敗的那次經歷立即浮上心頭。那一次,我失敗了;但這一次,我要成功!我認真地填寫好報名表,鄭重地交上後,就立即投入緊張的備戰……
我先與媽媽一起討論上次失敗的原因——演講稿未背熟,聽力方面欠缺。因此,我早早地準備起了演講稿。
在電腦上,我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認真打,然後又急急忙忙打印出來。第二天,帶到學校讓英語老師修改。我拿著筆,在一旁認真地記錄著,生怕漏過一個錯誤。回到家,開啟電腦,將原稿按照老師的說法改。第三天,再次修改。就這樣一個星期後,演講稿正式生成。接下去的功夫就在背記上。不論在下課、上放學路上、用餐時,我都拿著它進行認真背記。在聽力方面,媽媽通過多方面探求,找到了幾個英語網站讓我學習。每當一有空,我就會開啟網站,在上面聽文章,模仿讀音。我充分地準備著……
比賽來臨,我帶著一顆忐忑的心來到比賽現場。我一直在努力地揹著稿子,不肯放棄一分一秒。
輪到我上臺了。我深呼吸一口,面帶微笑、從容不迫地走上這熟悉的舞臺,開始我的武術表演。臺下掌聲連連,使我那顆忐忑不安的心平靜了下來,心中綻開了久違的花朵。表演結束,正式進入演講部分。演講順利的結束,我再次鬆了口氣,花朵開得愈鮮豔了。評委提問我也順利通過了。心花怒放,佔據整個心房!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得去總結失敗的原因。其實,再試一次,有何不可!
篇3
愛因斯坦是一個成功的物理學家,他發現了相對論,但他並不是一個成功的手工製作者。相信大家曾經聽說過愛因斯坦製作小板凳的故事:他做的第一個小板凳很差,於是他重新做了一個。在認為它仍不夠好後,他又再做了第三個。雖然這第三個小板凳還是十分粗陋,但跟前兩次的製作相比卻是進步了很多。
在這不屈不撓的精神中,我們是否能學到些什麼?挫折總是難免的,人的一生總會遇到許多挫折和打擊。美學家朱光潛曾說:“正路並不一定就是一條平平坦坦的直路,難免會有些曲折和崎嶇險陰,要繞一些彎,甚至難免誤入歧途。”在經受了挫折後,我們能否從容面對挫折,勇於喊出“再試一次”呢?列寧說過:“你怕狼,就別到樹林裡去。”害怕挫折,不去嘗試的人是永遠體會不到成功的樂趣的。
面對挫折,許多人退卻了,再不敢越雷池一步,這是不明智的。試想:如果沒有再試一次的信心,福樓拜能否在退稿19次後發表自己的成名作?如果沒有再試一次的勇氣,愛迪生能否在失敗五千多次後發明出鎢絲電燈泡?如果沒有再試一次的膽量,居里夫人又能否在經歷無數次失敗後提煉出那一克鐳?這些不都是他們在挫折之後“再試一次”的成果嗎?此類事例,不勝列舉。敢於對挫折說“不”,這是他們成功的共同點。阿·托爾斯泰說過:“只有什麼事也不幹的人,才不至於犯錯誤,而這恰好是他最基本的錯誤。”止步不前的人,永遠不會發現地球是圓的。
再試一次代表的是一種永不言敗的精神。嘗試——失敗——再嘗試——再失敗——再嘗試……這是一個向真理漸進的過程。永不言棄,繼續嘗試,是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探索就像走過兩座山頭間凌空的鐵索橋,一不小心就會跌入失敗的深淵。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經歷了若干次的失敗後,成功便會展現在眼前。諾貝爾就是這樣的,所以他成功了。
不過這個反覆的過程卻達數百次之多。須知,發現一個真理絕不會像發現樹上的小鳥那樣簡單,這個過程往往會失敗幾百次,甚至上千次。但是,只要我們找準方向,抓牢鐵索,那麼終有一天會到達成功的頂峰的。
為了成功,“再試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