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成功的事例有哪些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好教育了,孩子學的東西也比以前的孩子要多得多,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教育方法,多多借鑑他人成功教育孩子的事例。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成功的事例,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成功的事例

  ***一***從小培養責任感

  教育典範:

  1920年,有一位11歲的美國男孩在踢足球時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賠12.50美元。闖了大禍的男孩向父親認錯後,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他為難地說:“我沒有錢賠人家。”父親說:“我先借給你,一年後還我。”

  從此,這位男孩每逢週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掙足了12.50美元還給了父親。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里根。他在回憶這件事時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麼叫責任。”

  點評:

  父母要教育孩子從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替孩子承擔一切,否則會淡化孩子的責任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二***恰當運用期望效應

  教育典範:

  愛迪生小的時候曾經被他的班主任老師看成是最“笨”的學生。但他的母親卻認為,老師當面罵學生“笨”,恰恰說明了老師自己的無能。

  她把愛迪生接回家,按照兒童的心理特點進行教育,並千方百計鼓勵愛迪生多做各種各樣的實驗。愛迪生後來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聞名的大發明家,與母親的教育和恰當地應用期望效應分不開的。

  點評:

  父母的期望應當與子女的實際情況相適應,並且要結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進行教育。父母的期望是家庭教育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三***捕捉成才的敏感區

  教育典範:

  19世紀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小的時候,有一次父親叫他畫靜物寫生,物件是插滿秋蘿的花瓶。在麥克斯韋的筆下,花瓶是梯形的,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圓圈,葉子則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三角形表示。

  細心的父親立即發現小麥克斯韋對數學特別敏感,就開始教他幾何學和代數,培養他的數學才能。

  點評:

  發育正常的孩子在五、六歲時會對某一方面表現出極特殊的敏感和強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及時捕捉孩子的“敏感區,”順勢予以引導,為孩子的成才打開通道。

  ***四***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

  教育典範:

  在德國,6-10歲的孩子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和買東西;10-14歲的孩子要參加修剪草坪之類的勞動。在美國,1歲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飯,幾乎看不到父母端著飯碗追著孩子餵飯的情景。

  點評:

  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已經成為國內一個不容忽視的教育弊端。事實上證明,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質與健全人格的欠缺,已經是我們目前教育再也不能忽視的重大問題。

  教育孩子成功的方法

  1、有懲罰變激勵

  什麼叫激勵?怎麼激勵孩子?簡單的講,就是如何發揮孩子內心深處的東西和潛能,這是一個根本和主要方法。

  每個孩子都有巨大的潛能,父母要做的就是激勵孩子,讓孩子發揮自己的價值,給他發揮自己潛能的機會。

  人像汽車一樣,而激勵就像汽車油箱的汽油。家長必須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他挖掘自身的潛能,這就如同給他們的“油箱”里加油。並且家長在激勵孩子的時候要有誠意的激勵,才能打動孩子的心。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是孩子的家長,擺出冷麵孔和家長高高在上的樣子,這樣孩子就不會接受您的激勵和建議,您的激勵就失敗了。

  有的家長老是用“你真棒”“了不起”“太好了”等簡單而空洞的評價,孩子也不知道您為什麼表揚他,這樣就失去了您激勵的用處。不如具體一些,譬如:“你自己穿衣服穿的很整齊,真不錯。”“你能自己疊被子,把床鋪收拾的很乾淨,你真棒!”具體而細緻的指出孩子的值得誇獎的地方,這樣孩子知道為什麼值得誇獎,並能夠繼續努力,強化好的方面,逐步養成好的品德與習慣。家長一定注意,以精神鼓勵為主,以物質鼓勵為副。

  2、和孩子的關係要平等和諧

  我為什麼要強調平等呢?原因是中國有幾千年文化傳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以深入到了每個人的骨髓。很多的家長認為:和孩子平等是“天方夜譚”,因此許許多多的悲劇就不斷髮生。譬如:有一個5歲的小女孩子很願意和隔壁的叔叔交朋友,心裡話都願意和這位叔叔講,而不願意和自己的父母講。原因在於,這位叔叔跟她說話的時候都是蹲著,與他一樣高,她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而和自己的爸爸媽媽說話時,是居高臨下,不論爸爸媽媽是站著和坐著總是比自己高好多。且爸爸媽媽老是很嚴肅的板著臉,而不想在家裡多說話。這樣下去您的家庭和孩子之間就沒有和諧平等的氛圍,就談不上引導教育,你們家庭的親情、和孩子的感情就大大疏遠了,孩子當面不反抗,可就是內心裡不喜歡您。你們家庭的潛在矛盾、就這樣默默的存在了。所以,家庭的和諧平等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素。

  3、要給孩子留面子

  中國有這樣的古話,叫做“堂前教子,枕邊教妻”,就是說孩子沒有什麼面子,在什麼地方都可以教,而妻子有面子,只能在枕頭邊隱祕的地方才能“教育”。可就是這句混帳話給不少的家庭帶來了災難,家長和孩子中間出現了很大的隔閡。在這裡我反覆的強調,家長一定注意在眾人面前不要對孩子說三道四,你知道孩子怎麼理解嗎,孩子的理解是:您對著眾人這樣,就是對孩子的大批特批。雖然當面孩子不反抗,但是孩子的心靈是不接受的,而您的目的根本就沒有達到,相反,孩子根本不願意和你多說話了。我舉一個例子:龍崗的一個孩子的爸爸,開小店,孩子初一輟學不讀書了。爸爸就看到《深圳特區報》有我的報道,於是就找到特區報,又找到我原來青少年家長培訓中心,和約好時間,帶著孩子的香港叔叔,爸爸、孩子一塊到培訓中心一坐下,爸爸就說:這孩子不聽話,在學校老打架,現在又輟學,求老師幫幫我們的孩子。孩子一聽大聲說:今天是來批判我呀!我就趕快插話說:這樣吧,孩子的問題我們兩個單獨談,你們是不是說說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體會。要不你們先回去了,我和孩子單獨的溝通好嗎!兩個小時的溝通,孩子知道了自己的不對,也反映了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所以我呼籲家長不要在眾人面前當孩子的面說三道四,孩子也有自尊,孩子要面子。

  4、對孩子要真愛、莫讓孩子受傷害

  有很多的家長錯誤的認為,他們是愛自己孩子,不管怎麼愛都是對的,在愛的前提下,不管怎麼做都是對的,其實不然。家長要讓孩子知道您在關心她,支援他,您是他的堅強後盾,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您都不要改變對孩子的愛,更不要拋棄她。家長的愛心也會換來孩子的愛心,只要你的方法得當,怎麼叫得當呢,譬如:孩子說冷,你不妨問問她:“爸爸是不是也冷呢”,在給孩子新增衣服的時候問問她:“爸爸在那裡?”“媽媽穿哪一件呢?”,這樣做既可以給孩子的真愛,也啟發了孩子的愛心。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幸福的人生,請您記住這句話:“教會孩子愛父母,孩子才會愛別人,才會被別人愛。”

  5、和孩子要平等溝通,以心換心

  我舉個例子:有個10歲的男孩子,藏在鐵路的運煤車裡離家出走幾千裡,被好心人搭救,沒有被凍死。人們問他為什麼,他說:“功課不好,老師批評,同學嘲笑。”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給家裡人講,他回答說:他們都忙著做生意,那有功夫來搭理我。

  現在的這樣的情況很普遍,在這裡我勸勸這些家長們,千萬不要抓住芝麻,丟掉西瓜,為了金錢忘記孩子。您的腦子裡天天就是錢錢錢,孩子心裡想的什麼,需要什麼,您不但不問,和孩子的溝通也不溝通,您不能充分讓孩子在自己面前發洩他內心的想法,孩子的心裡就會變的冷漠、孤僻、少言寡慾、這樣的孩子就成了大問題了。所以我真誠的呼籲家長們要與您的孩子平等的好好溝通,以心換心,讓孩子有什麼話都對您說,想對您說,這就是作父母最基本做法。

  教育孩子的幾點建議

  1.深入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父母要給孩子充分的理由,讓他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尋回自己的自信。父母的賞識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你不笨”、“你挺棒的”這些話對孩子的激勵作用並不大。只有深入挖掘孩子的閃光點,才能起到激勵的作用。

  2.賞識孩子,應體現在行動上

  賞識孩子也不能只表現在口頭表揚上,而是要給孩子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一次成功的回答問題、一次眾人面前的展示都能發揮孩子的才智,讓他們認識自身價值的同時還能夠體驗快樂,增強信心,也讓其他孩子能夠看到他的過人之處。

  3.讓孩子體驗成功

  賞識孩子,還應該在他遇到困難時,鼓勵他,讓他勇敢面對,在他取得成績時,給他讚美和掌聲,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都會有感到彷徨、無助的時候。同時,也會取得這樣那樣的成績,有需要與人共同分享的時候,需要在他人的讚美聲中獲得自我肯定。這些時候都是父母賞識孩子的最佳時期,父母的一句鼓勵會讓孩子獲得無窮的力量和勇氣;父母的一句讚美也會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當孩子在幼年時期對某個事物表示感興趣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反對,哪怕他是在觀察螞蟻搬家。這也許有悖於家庭的初衷或妨礙了教育計劃,但這很有可能是孩子天賦萌動的時候。與那些學習失敗的孩子接觸時,會發現他們身上也有閃光點,也有自己的長處。所以,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加以鼓勵,讓孩子的長處得以發揮和發展,這樣孩子將來才會取得成功。

1.教育孩子成功的例子有哪些

2.成功人士教育孩子的故事

3.家長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4.名人教育孩子例子

5.名人教育孩子的簡短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