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地方課程實施方案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以及三級課程管理政策的實施,對地方課程的研究已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那麼如何去實施教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希望大家喜歡!
範文1
地方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黨的教育方針、課程管理政策和《課程計劃》的要求,地方課程由省級的教育行政部門或其授權的教育部門依據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需要而自主開發並管理,由地方、學校實施。為進一步推進我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根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結合我校教育改革和發展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二、地方課程的主要目標
全面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整合課程資源,構建和完善我校地方課程體系和管理、開發機制,提高我校基礎教育質量。
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培養學生的社會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三、地方課程設定的原則
1.系統性原則。根據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要求、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的要求,將地方課程與國家課程的實施、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有機結合起來,
2. 整合性原則。地方課程的突出特點是區域化、本土化,要與綜合實踐活動、有關專題教育和學校課程進行整合。小學勞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環境教育等主要安排在地方課程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國防教育等專題教育的內容主要滲透在相關學科和活動中進行,也可以利用學校課程開設專題講座。
3.獨立性原則。地方課程具有獨立的地位和作用,有自身相對完整的課程體系,它和國家課程、學校課程共同構成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三者相輔相成,不能用國家課程代替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
四、課程開發內容及課時安排
《傳統文化》、《環境教育》課程、《安全教育》課程、《品德與社會》課程。
1—2年級每週1節,3—5年級每週《傳統文化》、《品德與社會》1節,《安全教育》課《環境教育》各1節。。
五、課程設定說明
1.《傳統文化》課程,要求學生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會誦讀或記憶一些傳統的古典詩詞,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環境教育》課程和《安全教育》課程,著重發展學生適應現代生活的能力,使學生了解自然和社會環境中的一些問題,瞭解校園安全及自我無保護的措施。
3、《品德與社會》《品德與生活》,讓學生通過學習,瞭解是基本的良好的品行特點,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建設健康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六、開發與實施要求
1、在地方課程的實施中,要更多地組織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要始終滲透安全教育。
2、要充分發揮社群、校教研組的作用,鼓勵有關人員加強學習,拓寬視野,深入生產生活實際,研究問題,總結經驗,創造性地為地方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服務。
3、要處理好地方課程與國家課程、學校課程的關係、課程內容與地方資源的關係、課程學習活動方式中接受與探究的關係以及學生與社會生活的關係等,優化課程結構,切實發揮地方課程的育人功能。
七、管理評價
1、地方課程的評價形式要多樣化,可以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考試和考查,但要以考查為主。評價要實行等級制。
2、地方課程的評價不僅要評價學生的結果,更要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特別是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評價。
範文2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地方對基礎教育課程管理與開發指南》的各項要求,促進我校對基礎教育課程的管理與開發,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二、目標要求
1.全面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教學質量,形成基礎教育課程的地方特色,推動課程研究、管理和開發隊伍的建設,提高地方管理與開發課程的能力。
2.以國家課程管理政策、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為依據,同時要充分反映我縣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髮展的需要。
3.加強課程改革和建設的整體規劃與部署,嚴格管理和規範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充分利用多種社會力量參與課程的管理與開發。
三、開發內容
地方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課程要直接反映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求,有效增強課程對地方的適應性,形成課程的地方特色,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內容要以地方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自然、環境等的研究為主,形成地方課程或地方課程系列,並具有較強的超前性。
根據實際,我校地方課程現階段開發的主要內容是《文明禮儀教育》、《法制教育》、《剪紙》。
四、課時安排
地方課程課時,1—2年級每週1節,3—6年級每週2節,根據需要,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以打通使用。
以上課時是根據教育部課程設定要求和我校實際安排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既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但每學期的總課時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標準。
六、開發與實施要求
1.要將國家課程的實施與地方課程的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通盤考慮,統一規劃。
範文3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地方對基礎教育課程管理與開發指南》的各項要求,促進我校對基礎教育課程的管理與開發,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二、目標要求
1、全面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教學質量,形成基礎教育課程的地方特色,推動課程研究、管理和開發隊伍的建設,提高地方管理與開發課程的能力。
2、以國家課程管理政策、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為依據,同時要充分反映我縣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髮展的需要。
3、加強課程改革和建設的整體規劃與部署,嚴格管理和規範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充分利用多種社會力量參與課程的管理與開發。
三、地方課程開發要體現的基本特徵
1、要體現地域性特徵
地方課程是不同地方根據特定地域或社群社會發展及其對學生髮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課程資源設計的課程,因而,在適用範圍上具有鮮明的地方性或區域性。地方課程設計要充分研究地方社會的歷史和現狀,挖掘地方資源,體現地域特色。
2、要體現針對性特徵
從課程目標上看,地方課程是針對地方實際設計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滿足地方或社群發展的實際需要,加強學生與社會現實和社群發展的聯絡,使學生了解社群,接觸社會,關注社會,學會對社會負責,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地方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要有利於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要充分反映地方或社群發展的現實和要求。
3、要體現時代性和現實性特徵
從課程內容上看,地方課程不同於國家課程中的學科課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論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和深刻性及其對學生智力發展的認知功能,但特別強調內容的時代性和現實性。
地方課程在內容上,要向學生傳授參與社會生活和社群發展應具有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關於地方或社群的基本知識***如地方或社群歷史、地理、經濟、文化、社群結構等等***,及參與社群生活的基本能力***如參與社群研究、社群發展規劃、社群服務等各種公益勞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總之,地方課程在內容上要體現鮮活的現實性。
4、要體現探究性和實踐性特徵
地方課程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生適應地方或社群發展需要的基本素質。因而,在地方課程實施中,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不應是接受式,而應是探究式、實踐式的。
四、開發內容
地方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課程要直接反映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求,有效增強課程對地方的適應性,形成課程的地方特色,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內容要以地方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自然、環境等的研究為主,形成地方課程或地方課程系列,並具有較強的超前性。
根據實際,我校地方課程現階段開發的主要內容是邯鄲地區概況,具體有以下內容:
1、地理位置;2、行政區劃;3、自然資源;4、季節特徵;5、風土人情;6、交通運輸;
7、政治、經濟;8、工業;9、文化、教育;10、商業、科技;11、畜牧、養殖;12、旅遊、環保;13、歷史;14、名勝、古蹟;15、主要成就
五、課時安排
地方課程課時,3-6年級每週1節;根據需要,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以打通使用。
以上課時是根據教育部課程設定要求和我省實際安排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既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但每學期的總課時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標準。
六、開發與實施要求
1、成立地方課程開發領導組,完善地方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機制,確定地方課程研究專題,積極參與地方課程的規劃、研究和開發。
2、要將國家課程的實施與地方課程的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通盤考慮,統一規劃。
3、要遵循課程建設的內在規律,防止開發中的盲目性、隨意性、簡單化傾向。
4、要根據課程的不同類別,建立以書籍、實物、影像、軟體、網路等為載體的地方課程資源體系。
5、為了確保地方課程實施的質量,本著“邊培訓、邊實驗、邊研究、邊開發”的原則,縣教育局要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地方課程的開發與研究,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素質和教學水平。
6、在地方課程的實施中,要更多地組織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要始終滲透安全教育。
7、要充分發揮社群、校教研組的作用,鼓勵有關人員加強學習,拓寬視野,深入生產生活實際,研究問題,總結經驗,創造性地為地方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服務。
8、要處理好地方課程與國家課程、學校課程的關係、課程內容與地方資源的關係、課程學習活動方式中接受與探究的關係以及學生與社會生活的關係等,優化課程結構,切實發揮地方課程的育人功能。
9、地方課程的實施要強調學生對地方或社群現實問題的研究與思考,將課程內容以主題的形式加以設計,組織學生通過調查研究探討問題,並積極參與社群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活動能力。
10、地方課程的開發要注重瞭解歷史、關注現實、著眼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縣將逐步擴大地方課程開發的範圍,提高地方課程開發的質量,逐步形成具有我縣特色的地方課程。
看過的人還:
1.小學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2.小學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3.2017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4.2017年小學地方課程教學計劃
5.2017年小學校本課程教學實施方案
- 有關小學地方課程實施方案
- 幼兒園小班第二學期班務工作總結範文
- 自定義幻燈片版式_如何修改幻燈片版式
- 簡單男士化妝步驟_男人如何化妝
- 關於觀察霧的日記作文4篇
- 一路上有你歌詞張學友
- 兒童詩歌最簡短的作品有哪些
- 最新日本街舞教學視訊精選
- 讀書的樂趣手抄報內容
- 坐臥不安的意思和造句
- 以考場為話題的作文
- 免洗潤髮乳有什麼作用
- 痛徹心扉的情感語錄精選
- 美不期而遇隨筆
- 什麼是萬無一失及其造句
- 超傷感分手個性簽名
- 什麼是化能合成作用化能合成作用的生態意義
- 上下五千年唐朝的故事
- 七夕節的話語
- 沉香化氣片說明書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