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育孩子不能打人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煩惱: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孩子變得“暴力”起來,很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愛爭搶玩具,經常打人、咬人。其實,寶寶打人只是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感情。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不能打人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打人的原因

  1.寶寶打人並無惡意,只是寶寶想要表示友善,想跟人交流,但是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個東西人家不給,他又不會“要”,於是就打人。

  2.孩子犯了錯誤,家長動手打寶寶,孩子便會模仿大人的做法,也動手打人。

  3.看電影、電視、動畫片上有大人打人的鏡頭,很好玩,於是就模仿。

  4.孩子沒有學會正確情感宣洩的方法。

  5.尋求注意。在孩子做好事的時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關注,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得不到注意的時候,只好做一些比較強烈的“動作”:打,來引起注意。

  教育孩子不能打人方法1

  1. 如果寶寶打人了,應立刻抓住打人的那隻手,同時嚴肅、堅定地直視他的眼睛,讓寶寶感到自己錯了,等寶寶情緒平靜後,再和他講道理。要嚴肅地告訴他打人是不可以的,父母要教會孩子正確表達情感的方法,鼓勵他說出打人的原因。比如:有的小朋友拿走他玩的積木,他要不回來,就打小朋友。這時打人可以和他一起有禮貌地向小朋友表示,請他還回來。

  2.換位體驗,讓孩子體驗疼的感覺,體會到打人是疼的,你不喜歡別人這樣對你,別人也不喜歡你這樣對他。

  3.不要過分強調打人,平靜的對待孩子打人事情,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首先要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能對寶寶的“暴力行為”視而不見,要立規矩,這並不是一兩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要告訴他打人不好,媽媽不喜歡打人的孩子,反覆地講,具體地講,會有效果。

  4.多陪伴孩子,寶寶渴望得到家人的陪伴,打人引起家長的注意,才會打人。平時多關注寶寶的需求,一是要關心他的病痛,疲倦,飢餓,儘量替他解決好;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提高他的能力。

  5.教會孩子運用正確的方法宣洩情緒,用嘴巴說出來,而不是用動作做出來。給孩子提供一個可選擇的替代攻擊、傾述的物件,例如:小動物,塗鴉畫板等。對於學會說話的孩子們來說,使用語言是一個替代武力的好的建議。父母甚至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如果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況,不要打小朋友,可以說“讓我玩玩你的玩具”。

  教育孩子不能打人方法2

  平時要多和寶寶溝通,瞭解寶寶的情緒;寶寶做錯事的時候,仍然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是愛他的,我們不喜歡的僅僅是他打人的行為,而不是不再喜歡他,安全感是讓寶寶不斷修正自己行為的基礎。

  當寶寶要動手打人的時候,給他一些良性的心理暗示:“寶寶這次不會打人的,寶寶是想和小朋友好好商量一下。”父母的信任是對寶寶控制情緒最好的鼓勵。

  看到別的小朋友打人時,是教育自家寶寶的絕佳機會,“我家寶寶可不會像他那樣做。”利用寶寶的“攀比心”讓他自覺自願地努力做得比其他小朋友更好。

  嘗試一下角色扮演遊戲,讓寶寶扮演捱打的小朋友,引導寶寶想象被打時的感覺和心情。

  多陪寶寶玩一些棋類、撲克牌、投球等具有競賽性質和固定規則的遊戲,通過遊戲提高寶寶遵守規則的自覺性,等待寶寶逐步減少犯規的次數,也是幫助寶寶控制情緒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