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節為主題的黑板報名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 4月23日定為“ 世界閱讀日 ”希望藉著這個重要的日子,向大眾,尤其是年青人和兒童推廣閱讀和寫作。那麼關於讀書節為主題的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讀書節為主題的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讀書節為主題的黑板報圖片:

>

  讀書節為主題的黑板報圖片1

  讀書節為主題的黑板報圖片2

  讀書節為主題的黑板報圖片3

  讀書節為主題的黑板報內容1:

  “世界讀書日”的目的是鼓勵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發現讀書的樂趣,並以此對那些推動人類社會和文化進步的人們所做出的偉大貢獻表示感謝和尊重。

  雖然這個節日的歷史還不長,然而它已在世界上受到廣泛的歡迎和響應:丹麥的哥本哈根舉行朗讀馬拉松比賽;加拿大的多倫多舉辦加拿大讀書節活動;1996年開始,美國將每年四月定為“全國詩月”;英國政府接受了“世界圖書日”的倡議,另選定了慶祝日期……

  讀書節是為響應北京市委宣傳部和市政府文教辦的號召,配合94-97“讀書工程”大型讀書活動,針對大專院校學生重視實際操作,忽視文化知識底蘊積澱這一不良風氣,為弘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和道德,提高學生素質,增長知識,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團委、宣傳部、德育辦公室、校學生會於1995年聯合創辦的大型系列活動。

  自1995年9月創辦以來,讀書節已歷十年,舉辦四屆***第一屆的主題:我愛讀書;第二屆的主題:春天•書香•讀書人;第三屆的主題:腹有書香氣自華;第四屆的主題:紀念中國電影百年***。

  在今天各種現代化的手段使得知識的傳播不僅僅侷限於讀書,各種大眾傳媒和知識的運輸渠道無疑使我們個人的知識構架更加立體化、實用化、科學化。莘莘學子步入大學的殿堂,在這瑰麗神聖的宮殿之中,我們不能滿意地看到理想中的水晶塔。如何正確地引導,如何能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之中營造出一個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讀書節為我們提供了契機,開闢了向大學文化淡漠挑戰的道路。讀書節旨在引導廣大同學多讀書,讀好書,形成讀書熱潮,促進校風、學風,以及文明校園的建設,弘揚民族文化,逐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隨著內容的不斷豐富,形式的不斷創新,讀書節越來越受到同學們的歡迎,成為校園文化生活的重要品牌。

  “讀書節”活動期間主要開辦有專題講座,曾邀請到中國社科院資訊中心主任李惠國研究員、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舒乙先生、著名作家海巖、著名編劇何冀平、著名教授陳山、蘇牧、中央電視臺的名牌欄目《藝術人生》劇組全體成員、白巖鬆、臺灣東森電視臺《晚間新聞》製片人、主播盧秀芳、香港著名電影人黃百鳴、內地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電影人張楊、蔣雯麗、顧長衛、音樂人高曉鬆等著名人士來我校交流。讀書節已經成為中國傳媒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活動品牌。

  讀書節為主題的黑板報內容2:

  1. 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語和訓斥,不收學費,也不拘形式,對圖書傾注的愛,就是對才智的愛。——德伯裡

  2. 書是隨時在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願,重複這個顧問的次數。——凱勒

  3.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巴羅

  4.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5.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6.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7.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8.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9. 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10.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11.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2. 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視窗。住宅裡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威爾遜

  13. 書籍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基礎,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基礎的基礎——茨威格

  14. 書籍並不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它包藏著一種生命的潛力,與作者同樣地活躍。不僅如此,它還像一個寶瓶,把作者生機勃勃的智慧中最純淨的精華儲存起來。——彌爾頓

  15. 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誇美紐斯

  16. 書籍是最好的朋友。當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遠不會背棄你。——都德

  17.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培根

  18. 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19. 書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夥伴。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赫爾岑

  20. 書——這是這一代對另一代精神上的遺訓,這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年輕人的忠告,這是行將去休息的站崗人對走來接替他的崗位的站崗人的命令。——赫爾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