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遐想的初三週記
站在皎潔的月光下,很容易引起我們的遐想,那麼你都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初三月光下的遐想的週記,供大家參考,希望你們喜歡!
月光下的遐想的週記1
月,是水中的魚,無論你走到哪兒,它都和你遊在一起;月,又是一張小小的郵票,無論你身在何方,都寄託著你幽幽的情思。
我喜歡看深夜的圓月。因為它既沒有初升的月那樣唐突,也沒有黎明前的月那樣黯淡,而是那樣溫柔、靜謐和神奇。
初夏的一個夜晚,又和往常一樣,月光如水。我寫完作業,準時到陽臺賞月。天上沒有云,深藍色的夜幕上,散落著很稀落的星點。月亮穿行著,把透明的光輝撒在廣場上。有積水的窪地上,同時有無數個月亮的影子,好像天空和大地上同時有無數個月亮。把家鄉的夏天,映照得如同水晶一樣,變成了透明的、奇異的、童話般的世界。
我輕輕地閉上眼,聽到耳邊的風輕輕地吹,感覺到了柳梢劃過面板的清涼。啊!月亮在帶著我的思緒飛翔。我似乎看到了故鄉的那片熟悉的田野,那滿是耀眼的綠色,像一隻只載滿希望的小船。
“快睡覺吧”媽媽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了我的身後,輕輕的提醒我,“天,不早了。”這是媽媽的一個習慣。多少年了,她一直這樣。我不情願的離開陽臺,回到自己的小屋,進入了夢鄉。在夢裡,我依舊遐想著,月亮——女孩——故鄉……
月光下的遐想的週記2
望著頭頂那一輪明月,不自覺地勾起了心中的往事。月光透過窗子,靜靜地撒在窗前的桌子上。
我坐在桌子前,抬頭望去。月是如此的皎潔,不禁使人浮想聯翩;月是如此之神祕,連嫦娥都願投身子月;月是如此的圓,寄託了我對親人的思念。
想起往日,我和爺爺還曾坐在屋頂上,望著頭頂上的圓月,談著我小時候的趣事,展望著未來。還記得爺爺問我,“你打算在未來做什麼事呢?”我笑嘻嘻的回答著“我要賺很多很多錢,帶爺爺一起去環遊世界。”爺爺只是笑笑,又抬頭看天上的月亮,久久沒有回話。我們那時還是一起過中秋,賞月亮,如今,只剩我一人靜賞著這輪圓而亮的月亮了。
今日,又迎來了一箇中秋節。月光,柔柔的。像輕輕滑動在睡夢裡年輕母親的手,像嬰兒芬芳的枕邊甜甜芬芳的夢,像那無風淡陽裡的一泓秋水。圓月一動不動地在空中懸掛著,比天下任何圓物都要圓,都要柔和,風輕輕吹拂著,水中的圓月彷彿碎了一般,此時,我望著月的倒影出了神。
我似乎隱約看到了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樹下,一隻可愛的兔子帶著一身雪白的皮毛在樹下蹦跳著。在兔子的身邊,落花紛紛,一個白應慢慢尋來。
仔細看去,以為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仙子,邁著輕盈的腳步珊珊走來,他好似流水,好似輕紗,穿著白色的古裝跳起舞來,好比婀娜多姿的蝴蝶,翩翩起舞,與落花產生了共鳴,形成一種美的境界,結合出一支動人的舞。
月光下,我靜靜地望著前方,回想著以往的種種,直至月光消散被雲擋住,我才回過神來。
月光下的遐想的週記3
今晚,月光非常皎潔。我仰望著它,思緒在腦海中漫無邊際地遊蕩著。
小時候,我總是被一個問題所困擾:為什麼無論我走到哪,抬頭總是能見到月亮?我不明白,但每次問媽媽,她也說不清,只是唱著:“月亮走,我也走。”直到長大後學了科學知識才知道“月亮跟我走”完全是一種假像。
那天上的月亮古往今來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徵。傳說中天上曾有十個太陽,可月亮永遠只有一個,物以稀以貴,這表明月亮是十分珍貴的;再說嫦娥當初為什麼不奔向別處,只選擇“奔月”呢?這也只能證明月亮是塊風水寶地。詩仙李白曾把明月比作是“白玉盤”和“瑤臺鏡”;如今人們把團圓的日子選在八月十五這一年中月亮最圓的時候;還有著名歌手鄧麗君的那首《月亮代表我的心》,這些也都說明了月亮是“美好”和“溫馨”的象徵。
但有時,月亮卻給人帶來相反的感受,那就是寂寞、冷清和憂傷。同樣是李白,他曾發出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詠歎;東坡先生也曾有過“何事長向別時圓”的感慨。這種感情是難以理喻的,惟有當你帶著感傷的心情,抬頭仰望那明月時,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當今著名學者于丹曾講過一種境界——“花未全開,月未全圓”。它之所以是一種境界,是因為當花未全開,月未全圓的時候,你對它還會有憧憬,一旦花全開,月全圓了,你對它們還會有期盼嗎?所以相對來說,我更喜歡那彎彎的月亮,不僅是因為它那個性化的形狀,更因為它寄託著我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月亮,它是黑夜裡最亮的一盞燈,它照亮了整個世界,它在各個方面給予我們靈感,給予我們無限遐想的空間。仰望著它,我想,或許有一天它將成為第二個地球,成為我們人類的新“家”。
祝願月長久,讓離別的人們都能夠“千里共嬋娟”。
猜你感興趣:
1.初三週記範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