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有效的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為什麼有些孩子平時看起來不是很用功,但是成績也特別的好呢?那就是他們懂得了學習的能力,並且懂得如何去運用。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的方法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就喜歡幹自己感興趣的事,這是父母引導孩子學習的有利條件。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說:“要啟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當這種學習興趣成熟的時候,再教給他學習的方法。”要讓孩子學習好,首先就要使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才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根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學習有極大的興趣,他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要多鼓勵,多表揚,多找他的閃光點。不要放過每一個值得表揚的機會,如,孩子某一天拿起筆在亂畫,你就利用這個機會對他說:"你真能幹,知道用筆畫東西了."孩子在看小人書,就說:"哎呀,我兒子***女兒***真乖,知道自覺地搞學習,我真喜歡這樣的兒子***女兒***。"如果孩子好動,不要光責怪他,而要對他說:"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如果改掉缺點,你就是最棒的了."當孩子取得了一點成績後要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他知道成功是多麼快樂,於是他下次會照樣去做的。

  2讓學習變得有吸引力

  父母要認真地聽孩子講述在學校的見聞,有意識地對孩子講述的事情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生活,這樣就會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意識,即學習是愉快的、有趣的。

  要鼓勵、支援孩子在學校參加各種課餘活動,如唱歌、跳舞、手工製作等。有的家長怕影響孩子學習,不讓孩子參加學校的課餘活動,這一方面不利於孩子擴大知識面,另一方面孩子不能參加課餘活動,成天捧著書本,就會感到學習是枯燥的,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3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當孩子結束一天的學校生活回到家裡,家長自然要監督孩子儘快把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做好,使孩子養成回家後馬上覆習當天功課的習慣,這樣容易鞏固已學的知識,孩子會產生一種學習有收穫的喜悅心情。

  家長應妥善安排孩子的學習和娛樂。既要保證孩子完成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也要讓孩子有玩的時間。當孩子完成了作業,引導孩子聽聽音樂、學學繪畫、練練書法,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這既使孩子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又讓孩子養成講求效率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是相輔相成的。緊密相連的。不能把它們分開,如果你的孩子的學習習慣很差,那你就要多花一些時間陪他,引導他,陪他一起看書,一起寫字,一起做作業……也許你認為這樣太麻煩,不,這只是一個階段,你陪他一段時間後,就會有效果的,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躁,你急了,孩子也不會安下心的,總之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需要家長細心地輔導,耐心地指導,多表揚,多鼓勵,少指責,少批評。不知我說得有不有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4讓孩子看到進步的腳印

  當一個人在學習和工作中取得成績,會自然地產生一種喜悅的心情,得到莫大的樂趣,對學習和工作更有興趣和信心。大人是這樣,孩子更是如此。

  要注意讓孩子經常看到自己進步的腳印。不管工作和家務怎樣繁忙,父母最好每天都要檢查孩子的作業,把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成績做簡單的記錄,並把孩子的作業本都收藏好,過一段時間就拿出來讓孩子比較一下。經常告訴孩子有哪些進步,還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這樣,孩子對自己的進步軌跡看得清清楚楚,對搞好學習有了信心,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濃。

  有的家長平時從來不問孩子的學習情況,關心的只是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有一些家長和孩子訂“合同”,規定各門功課的具體分數指標和獎罰辦法。這給孩子精神上帶來很大的壓力,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父母的眼睛不能僅僅盯在分數上,要把力氣花在提高孩子的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上。要經常瞭解和分析孩子的學習情況,及時加以引導。父母不瞭解孩子學習的每一步是怎樣走過來的,不能及時給孩子必要的監督和幫助,孩子也會對父母感到失望,甚至產生學習並不重要的想法,一直對學習失去興趣。

  5對孩子提出恰當的要求

  家長要善於對孩子的學習提出恰當的要求。過高的要求會打擊孩子的學習信心,過低的要求激發不起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不起孩子追求新知識,見識新事物的願望。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每隔一段時間可以選擇孩子時間比較空餘、興致比較高的時候,有意提高對孩子的階段性學習要求。

  6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環境是影響人們成材的重要條件之一。家庭作為孩子生活的基地,能否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孩子的學習有著直接的影響。

  我國古代就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為了讓孩子不染上市儈氣,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讀書人,不厭其煩,多次搬家擇鄰,為孩子創造合適的學習環境。孟母這樣重視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值得後人借鑑的。

  環境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它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孩子。孩子的模仿性很強,悄悄地觀察著世界。這個環境發生的一切在孩子的心靈中常常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時孩子的鑑別能力還很低,不能有選擇地接受環境的影響。

  一提到家庭要有良好的的學習環境,有的父母可能就會想到學習的物質環境,如安靜的住所、明亮的書房等。當然這些都是孩子家庭學習環境的具體內容,但是並不能把學習環境只歸結為物質條件,還應該包括家庭的學習氛圍,父母對孩子學習的重視程度等。

  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的建議

  1、磨練耐心,有始有終

  智慧與能力大多來自於耐心。要使孩子有耐心,首先我們自己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凡事不能半途而廢。要讓孩子知道,生活中許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從孩子的興趣和專長出發,讓他們持久地沉浸在一種活動中,培養耐心,有始有終,增強自控能力。有意識地給孩子設定點障礙,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難的機會,磨練耐心。

  2、認識自己,展現優勢

  人人都有表現欲,孩子也不例外。教會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表現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先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特長和潛能,還要善於引導孩子展現自己的優勢。展現的過程,也是增強自信的過程,更是鍛鍊與提升綜合能力的過程。

  3、獨立思考,錘鍊智力

  學習能力中,獨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知識的學習主要是通過思維活動來實現的,學習的核心就是思維,智力素質提高了,知識的學習會變得容易。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靈敏、活躍的思維,孩子做作業遇到疑難問題,不要讓他們依賴父母,要啟發孩子自己解決。

  4、專注學習,心無雜念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創造力、想象力、思考力,這是提升學習能力的關鍵。而讓孩子集中注意力是最為關鍵的。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必須從孩子的心理需要入手,首先培養孩子的興趣,然後慢慢地培養孩子做事的專注力。可以找一些孩子喜歡的事情,要他集中注意力去做。也可以要求孩子每天靜坐,心無雜念,不受干擾,鍛鍊孩子的專注力。經過不斷的訓練,孩子能夠靜心地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往學習上轉移了。

  5、掌握方法,科學學習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對於孩子來說,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越來越重要,這是一種創造性的挑戰,是增強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們要引導孩子善於總結、發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地積累科學的學習方法,使之成為自己的寶貴財富。

  正確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的技巧

  讀萬卷書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以下四類是首選。一是文學類--能構建人的精神世界,建立價值觀,塑造性格。而且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二是歷史類--歷史反映了整個人類的程序,給人以智慧。三是自然類--自然是萬物之源,蘊含生存法則和智慧。四是名人傳記類--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是一種精神力量,持續而強大。

  2行萬里路

  學習成績後繼乏力或者高分低能並不鮮見,讓孩子們儘可能多的參與到家庭生活和社會活動中,有利於刺激、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同樣有利於課業成績。

1.三到六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體會

2.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心得體會

3.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4.如何培養孩子的主動學習能力

5.提高孩子學習記憶力的10大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