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家長要不要管孩子的學習
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成績不佳時,著急又無奈,不知如何管孩子。中考考生的家長還可以幫助孩子補補課,但對於高三的家長而言,“孩子的學習,家長根本管不了”。想了解更多高三家長不必管孩子的學習的資訊嗎,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高三家長不必管孩子的學習
一、家長管不了。
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但孩子的學習成績與其自身的努力和學習方法有關,與教師的教學有關,唯獨與家長的干預沒有正相關。實踐證明,家長管的越多,孩子的成績越差!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家長無法替代孩子學習。
高考最終還是要孩子自己去考,家長無法替代。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是孩子高考必備的能力,不論其學習水平如何,都必須具備這些能力,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孩子要自己探究,獨立思考,自主學習。
沒有不犯錯的孩子,試錯也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平時犯錯多,改正了,考場上就會少犯錯。家長管的多,就剝奪了孩子獨立思考、判斷、總結和試錯的機會,缺少體驗和經驗的孩子沒有成就感,無法樹立自信,學習也不會成功。家長應接受孩子犯錯。
2.家長的經驗已經過時。
有些家長自以為有高考經驗,有資格管孩子。然而,如今所有學科都實行的是2011年修訂的《新課程標準》,教材變了,考綱變了,考試的內容和形式變了,評分標準都變了,家長們的經驗對孩子的高考複習而言,已經過時了。
3.家長不具備教學技能。
學科教學的專業性很強,一個沒有教學技能的家長,無法準確判斷孩子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無法設計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更不知如何有效實施。家長不知道各學科的教學目標和學習過程,無法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科規劃、學習計劃和構建知識體系。家長無法準確判斷孩子成績不好的真實原因,是學生的問題?教師的問題?還是出題難度的問題?沒有教師和學生的配合,家長也很難找到孩子學習的癥結所在。總之,教學外行的家長們能說出來的基本上都屬於“經典廢話”,對孩子的學習沒有針對性。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不管學習,至少可以避免孩子被誤導。
4.家長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幫助孩子的學習。
絕大多數家長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長期輔導學生,而脈衝式地講幾次學習方法或講幾道題,只是情緒化,象徵性的做法,不可能把孩子所學的知識體系講明白,不會改變其學習中的實質問題或學習習慣,對提高學習成績沒有實際意義。
5.家長干預會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
家長盲目地插手孩子的學習,只能使孩子感到現實與家長期望之間的差距,只能感受到來自家長的不信任和壓力。另外,家長的輔導與教師的指導有所不同,必然產生矛盾。明白的孩子,對家長陽奉陰違;不聽話的孩子,直接與家長對抗,造成親子關係緊張;聽話的孩子照家長的說法去做了,在教師和家長的不同要求之間猶豫不定,無法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必然導致成績下滑。
二、課外輔導
家長管不了,孩子學習上有問題怎麼辦?首先,提高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是最重要的。其次,如果確實因為師資問題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可以參加課外輔導,替家長代管孩子的學習,但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1.明確目標,合理選擇課外輔導。
很多孩子參加課外輔導,只是為了滿足家長的期待,或是家長認為出錢讓孩子補課就是對孩子的學習負責了,盡力了,這實際是家長的自我心理安慰,是一種逃避責任的做法。
家長和孩子在不與教師溝通,不明確具體目標的情況下,使得課外輔導從一開始就缺乏針對性,會浪費孩子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是大多數課外輔導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
補習前家長一定要與教師和孩子共同分析成績不佳的原因,確定補習的近期和遠期目標。如果確定孩子成績不佳是師資水平不高所致,應及早開始補習。如果孩子成績不佳是因為自身的學習態度,或學習方法不當,或學習習慣不好,或意外事故所致,與教師無關,家長應與教師和孩子共同尋求改善學習的策略和途徑,無需學科輔導,應進行學法教育輔導。如果孩子自己無心改變學習態度和狀態,任何輔導就沒有意義,因為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2.對課外輔導不要抱過高的希望。
課外輔導時對學校學習的補充,不是替代,其教學效果是建立在學校學習基礎之上的,孩子在校內學習不努力,補課也不會有明顯效果。另外,由於國家明令禁止在職教師在校外機構兼職,所以社會教育機構中實際上沒有在職的一線教師。課外輔導教師良莠不齊,大多數都是沒有正規高中教學經歷的大學畢業生,沒有一線教學經驗;或有一些退休教師,脫離教學崗位後,對最新的高考要求所知甚少,因此家長和學生對課外輔導不要抱過高期望。
3. 家長不應包辦孩子的課外輔導
只有孩子最瞭解自己的學習水平和學習困難的原因,應該由孩子自己選擇課外輔導的科目、教師和時間。家長要擺正自己位置,家長是為孩子學習創造更好環境和條件的輔助者,孩子是學習的主體。家長不應包辦孩子的補習決策和計劃,更不能決定孩子的學習時間和學習過程,孩子在被動的學習過程中,失去了主動性和自覺性,其學習效率和成績必定無法提高。
4.堅持長期補習,拒絕短期輔導。
如果孩子確實需要補習,可根據輔導教師的指導,重新構建知識體系,這個過程至少要一年。只有這樣孩子才有可能形成新的學科思維,新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檢驗成效。
短期課外輔導不可能改變孩子數年形成的學習態度和習慣,也無法驗證學習成效。首先,輔導教師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才能真正瞭解學生的生理、心理狀況,瞭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水平和原有知識結構。學生從接受新教師到熟練掌握新學習方法,也需要一段時間,雙方磨合的過程至少要半年。其次,短期輔導只能解決一些解題技巧問題,不可能解決學生的知識結構問題,而技巧的熟練掌握也需要反覆練習,花費較長的時間。
5.慎重選擇考前輔導。
考前是所有考生家長充滿希望的時段,也是很多家長失去理智的時期。家長都希望孩子通過考前輔導使高考成績能有所提高,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
首先孩子學習水平的高低是他***她***12年來學習的結果,不可能在考前有很大的改變。其次,如果突然在考前改變學習方法或解題技巧,會使孩子的思維習慣、答題習慣和心理上出現混亂,對原有的學習方法產生懷疑,而新方法又用不好,影響考試結果。
考前輔導的最大作用是檢測和心理安慰。考前輔導可以以不同於本校教師的角度對孩子的學習進行檢測,使那些不自信孩子和家長心理更踏實,有一定的心理安慰效果,但不會改變孩子的知識水平。
6.合理安排輔導時間和地點。高考複習拼的就是體力、時間和高效率,如果課外輔導時間過長,或地點離家過遠,學生必然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直接影響校內學習質量,就得不償失了。
家長要消除不切實際的期待,慎重選擇短期輔導和考前輔導,以平常心面對高考,讓孩子安心練習以往的學習方法和技巧,爛熟於心,熟能生巧,才能保證考試時的穩定發揮。
2009屆育新學校文科班X學生,在一模考試時名列班中第三,後在家長要求下參加了一個月的課外考前提高班,結果高考成績為班內第12名。報的人大,最後只能上首經貿。
給高三家長的建議
一、家長要“相信學校,相信老師,相信孩子”。“相信學校”是相信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與學校要求保持一致;“相信老師”就是相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與教師的要求保持一致;“相信孩子”就是支援孩子的自主行為,在各方面都與孩子保持一致,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長的信任。學校、教師和家長三者形成合力、共振,才能發揮最大威力。
二、家長要不斷地鼓勵孩子。家長的積極評價可以樹立孩子的自信心,這對其自主學習非常重要。在高考之前,孩子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鼓勵和讚揚,家長不必吝惜誇獎。
三、家長不要評價孩子的學習。家長可以關注,但不要評價孩子的成績。沒有家長過度關注學習成績,學生就不會產生源自家長的壓力,而壓力的減輕,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家長要相信孩子有上進心,懂得自我調整學習狀態,能夠自主改進學習方法。家長對孩子有信心,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才會高,就會充滿自信。
四、家長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形成獨立自主、自信、堅韌的意志力的心理傾向,充滿自信地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事情。如讓孩子做家務、自己理財、堅持身體鍛鍊、制定每日活動計劃等。
家長應傾聽孩子講自己的經歷和收穫,與孩子保持順暢的溝通,幫助他們排遣心理壓力。如果家長不能傾聽孩子的心聲,他們更容易去找異性同學去傾訴,極有可能產生同病相憐的依戀,而高考前的戀愛一定是弊大於利的。
五、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在孩子應考期間,家長應多讀書看報,與孩子共同學習。家長要做到不聚眾打麻將;不看電視劇;不玩遊戲;夫妻和諧不吵架;元旦春節期間減少家庭活動等,儘量不干擾孩子的學習。
六、注意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家長應在做人做事、意志品質、行為禮儀、社會公德、言行習慣等方面做出正面表率;家長應積極評價他人和社會,給孩子提供正能量,樹立孩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平時家長要提醒孩子做事要有計劃,有總結;關注孩子的道德品德、行為禮儀規範,鼓勵孩子助人為樂、團隊合作,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等。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可以顯著提高學習效率。
七、家長應管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家長要注意提醒孩子的日常作息、校服規定、學習用具、飲食、上學放學的接送,陪同孩子鍛鍊身體等。
總之,除了學習之外,家長還有很多事情可做,能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情就很不容易了。
2013屆考入北大的陳童同學在《高考總結》中寫道:“家長提供的寬鬆環境和父母的關愛非常重要。從小我們家的環境就非常自由民主,基本上我自己的事情都是我自己決定的,學習上也是自己管理自己,連輔導班都是自己去找,我爸媽也從來沒有給過我什麼壓力,這讓我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學習自主性比較強,因此學習效率更高。”
“我覺得家人的支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高三這樣緊張的階段,面對高考的壓力,即使家長不施壓很多同學面對不理想的成績自己也會壓力很大,如果家裡再步步緊逼會讓同學們沒有放鬆和發洩的地方,對身心健康非常不利。我自己屬於非常情緒化的性格和很任性的脾氣,對爸媽說話有時候也很衝,但是他們一直都耐心地為我解決問題,所以即使我有很多壞情緒,但因為能及時得到疏導也沒有嚴重影響學習。”
無數的事例都證明,家長想要孩子取得好成績,最好的方法一是“不必管孩子的學習”;二是“除了學習,其他的事情都可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