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歷史期中上冊試題
人類歷史在社會的演變過程稱之為歷史,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一下高二歷史,需要的來收藏吧
關於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
第I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50分,2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塗在答題卡上***
1.有人認為 “在過去兩千年中的絕大部分時期,孔子的思想都是中國的靈魂。”此觀點意在強調*** ***
A.孔子思想深刻影響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 B.孔子思想被歷代統治者利用
C.孔子思想始終是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 D.孔子思想的官學正統地位
2.孟子主張“民貴君輕”,陸九淵主張“民為邦本”,黃宗羲提出“民為主,君為客”由此可見*** ***
A.儒家“民本思想”常有傳統 B.儒家“仁”的學說停滯不前
C.歷代統治者均奉儒家為正統 D.儒家學者都主張“民貴君輕”
3.下圖形象地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的發展狀況。下列對其中四個時期儒家思想的發展狀況解讀正確的是*** ***
A.a點:春秋戰國時期“百家”之一 B.b點:秦漢時期發展成為主流思想
C.c點:隋唐時期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戰 D.d點:兩宋時期進一步鞏固其主體地位
4.在於都五中的一次班會課上,同學們圍繞“抄襲作業”這一現象發表不同見解:
甲說:“這是品德問題,應該以德教化。”
乙說:“這是違紀行為,應該嚴格懲罰。”
丙說:“這是無意識的,要讓學生自我覺悟。”
請問這些同學分別受到諸子百家思想中哪家思想的影響 *** ***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墨,乙——法,丙——道 D.甲——道,乙——墨,丙——儒
5.戰國時期某思想流派主張“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下列言論與之屬於同一流派的是*** ***
A.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 B.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 D.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6.南宋思想家陸九淵認為“物慾”和“意見”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將其剝落、掃除。他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準則是*** ***
A.“格物致知” B.“發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經世致用”
7.明清之際,從李贄“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到黃宗羲“天下為主,君為客”;從顧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論、唐甄的“凡為帝王者皆賊”論,充分說明這一時期思想界的活躍。對此“活躍”理解正確的是*** ***
A.反映了明清思想家的民主思想 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戰正統的主張
C.宣告宋明理學正統地位的喪失 D.與儒學對立的新式思想已出現
8.從字型演變的角度分析,下圖體現了漢字*** ***
A.形象化的發展方向 B.逐漸走向繁複化 C.將寫意發揮到極致 D.實用性不斷增強
9.歷史上有這樣一批文人,仕進無路,於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聲歌之末,以舒其拂鬱感慨之懷”,從而推動了中國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據此推斷“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 ***
A.文人畫 B.元雜劇 C.京劇 D.小說
10.中國書法是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綿延了三千多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行書變化較為豐富,最能表現書法寫意性B.王獻之擅長草書和行書,被稱為“書聖”
C.張旭和懷素的草書作品有極高審美價值 D.秦漢以後書法兼具審美功能與實用功能
11.某歷史興趣學習小組在參觀博物館時,對秦朝殘缺不全的“左丞相印”封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而對封泥字型特點爭執不下。以史為據,可知該封泥字型*** ***
A.字形方正,筆畫詳備,規矩嚴整 B.結構平衡、對稱,整齊安定
C.字形略長,筆畫圓勻,富於圖案美 D.工整清晰,飛灑活潑,雅俗共賞
12.宋代繪畫特別注重形體刻畫,追求“窮形”,如畫花要“以一株花置深坑中,臨其上而目取之,則花之四面得矣”。由此可知,宋代繪畫*** ***
A.以自然景物為主要題材 B.注重刻畫人的情感世界
C.具有風俗畫的突出特徵 D.深受理學格物思想影響
13.中國近代在學習西方政治模式的歷程中,其學習物件經歷的演變是*** ***
A.美法式——英日式——俄國式 B.英日式——俄國式——美法式
C.英日式——美法式——俄國式 D.俄國式——美法式——英日式
14.鴉片戰爭爆發後的十年間,中國思想界出現了一種引人注目的新動向。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充分認識到“悉夷情”的重要性,編纂了一批介紹外部世界史地知識和各國社會情況的著作。當時這些著作側重點是學習西方的*** ***
A.風俗習性 B.歷史地理 C.社會制度 D.軍事技術
15.“中體西用”的文化觀在19世紀後期的中國風頭甚健,洋務派以“體用”“本末”的關係來努力論證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夠互補,極力證明中國固有文化可以通過採納西學而增益新知、煥發生機。洋務派極力宣揚“中體西用”文化觀的根本目的是*** ***
A.調和中西文化衝突 B.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C.推動中國的近代化 D.遏制革命形勢發展
16.馬克思指出“他們戰戰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給他們以幫助,借用他們的名字、口號和衣服,以便穿這種久受崇敬的衣服,用這種借用的語言,演出歷史的新場面。”下列人物及其歷史活動符合馬克思這句話內容特點的是*** ***
A.李鴻章洋務運動 B.康有為維新變法
C.孫中山辛亥革命 D.陳獨秀新文化運動
17.2015年,時值新文化運動百年,著名學者秦暉重溯傳統文化與新文化運動的若干問題,他認為“新文化運動真正令人反思的,是在不該徹底否定的方面否定得太過了,但在應該徹底否定的地方,卻又沒有否定掉,或者說沒有注意。”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對西學缺乏一種批判精神 B.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C.對新舊文化應接續和融合 D.應大力的宣傳馬克思主義
18.李澤厚指出:“白話文運動帶來的確乎遠不止是文學形式甚至也不只是文學精神的問題,它反映和標誌著現代民族的覺醒。”下列對白話文運動理解錯誤的是*** ***
A.肯定西方文化 B.呼喚思想革新 C.倡導平民文學 D.徹底摒棄傳統
19..李大釗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由今以後,到處所見的,都是布林什維主義戰勝的旗。到處所聞的,都是布林什維主義的凱歌的聲。……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的文章*** ***
A.是在對辛亥革命進行反思 B.極力宣傳中共的政治綱領
C.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D.批判袁世凱尊孔復古思潮
20.“從顛覆君主政體那一面說是政治革命。講到那政治革命的結果,是建立民主政體。……外人斷不能瓜分我中國,只怕中國人自己瓜分起來,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們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國民政府。”這一觀點屬於孫中山的*** ***
A.民族主義理論 B.民權主義理論 C.民生主義理論 D.民本主義理論
21.不同歷史時期黨員構成的變化反映了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不斷髮展。對下表中黨員構成變化的原因理解準確的是 *** ***
A.國民大革命運動蓬勃展開 B.中國共產黨建立人民軍隊
C.“工農武裝割據”的實行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22.鄧小平在一次接見外賓時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更不是共產主義,我們堅持社會主義,要建設對資本主義具有優越性的社會主義,首先必須擺脫貧窮。”這表明社會主義的本質是 *** ***
A.擴大公有化規模 B.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C.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D.建立市場經濟體制
23.下列三幅圖片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被稱為20世紀中國經歷的歷史鉅變。
關於上述鉅變的說法,正確的是 *** ***
①三次鉅變都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②三次鉅變產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 ③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這三次鉅變密切相關 ④使中國人民醒過來的鉅變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歌曲《走進新時代》唱道:“……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歌詞內容,分別對應了中共三代領導人,以三代領導人為核心所形成的理論成果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分別是在下列哪次會議上確定的 *** ***
A.遵義會議、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遵義會議、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六大
25.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必須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 *** ***
①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②保障現代化建設的法律武器 ③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④新時期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偉大綱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II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3小題,其中第26題15分,第27題14分,28題21分,共50分***
26.***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劉徹首先公佈了帝制意識形態的立場。其宗旨經過綜合,則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他和他的近臣將所謂儒術擴充套件之後又延長,以至包括了有利於中央集權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種種理論與實踐的步驟。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材料二 朱熹生活的南宋時代,整個社會統治階級鮮廉寡恥,生活奢侈無度。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之說。天理是公道與良知。朱熹區分了“欲”和“人慾”。欲是正常的,飢而欲食,渴而欲飲,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滅的是“人慾”,又叫“物慾”。……針對當時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禪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獲得知識。”——洪映萱《另一種聲音——對朱熹
“存天理、滅人慾”等理學觀念的反思》
材料三 董仲舒認為,“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王者承天意以從事,與天同者大治;與天異者大亂”。他進一步繼承儒家思想,提出“塞兼之路”“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
材料四 黃宗羲繼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利用《左傳》中提出的民為“神之主”和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命題,指出君主是“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的大害。
***1***依據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對封建統治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會中的地位。***5分***
***2***據材料二,指出朱熹思想的核心是什麼?提出了怎樣的認識論?***2分***
***3***董仲舒和黃宗羲都繼承並發展了先秦儒家思想。從材料三、四來看,他們分別繼承了哪些不同的內容?他們的發展又有何不同?***8分***
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4分***
材料一
圖一 圖二 圖三
材料二 “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許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的作者是誰?該書的思想核心是什麼?與圖一作者同時期被稱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誰?***3分***
***2***圖二所示的人物是誰?屬於哪個階級哪一派別?這一派別的政治主張是什麼?***4分***
***3***圖三刊物反映當時中國思想界興起什麼運動?根據材料二指出這場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這場運動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有何影響?***7分***
28.***21分***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的思想理論成果,是引領中國人民不斷前進的旗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用我們三民主義的口號和法國革命的口號來比較……平等和我們的民權主義相同,因為民權主義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權,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說民權是和平等相對等的。
——孫中山《三民主義》***1924年***
材料二 毛澤東在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方面,超過了他的同事。……毛澤東認為,如果你對事物有所瞭解,你就能夠並且應該照那樣做,但是你的經驗和你實踐的結果,應該引導你對你所知道的東西加以再認識。
——[美]費正清《偉大的中國革命》
材料三 鄧小平同志部分講話的時間和名稱
講話名稱 發表日期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1984年6月
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 1992年1月、2月
——摘自《鄧小平文選》
***1***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孫中山對民權的認識有何變化。聯絡時代背景,簡析其原因。***7分***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20世紀20年代毛澤東“在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貢獻。***6分***
***3***據材料三,指出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實踐成果。***4分***
***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三大思想理論的認識。***4分***
高二歷史試卷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選擇題***滿分50分***:
1.【答案】A 【解析】孔子的思想是中國的靈魂強調了孔子思想對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故A項正確;孔子思想被歷代統治者利用,但這並不是材料強調的主旨所在,故B項錯誤;孔子思想始終是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不符合史實,故C項錯誤;孔子思想並未確立官學正統地位,確立官學正統地位的是程朱理學,故D項正確。
2.【答案】A 【解析】孟子的民本思想被歷代儒學家繼承,成為儒家政治思想的傳統,故A項正確;“仁”的思想在不同時期的內涵有所損益以適應時代發展,故B項錯誤;漢武帝奉儒家思想為正統,此後儒家思想成為傳統社會主流思想,而非為所有統治者奉為正統,如漢初奉黃老之學,故C項錯誤;材料主張為儒學家代表,不能說明所有儒學者都主張“民貴君輕”,故D項錯誤。
3.【答案】D 【解析】曲線先升後降,a點處於儒學發展的第一個低谷,結合儒家思想的發展狀況來分析,可知a點是秦朝遭受“焚書坑儒”的打擊而進入低潮,而春秋戰國時期“百家”之一發生在a點前,故A項錯誤;秦朝時儒學的發展進入低潮,b點反映的是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故B項錯誤;c點處於下降趨勢,結合曲線前後分析可知,魏晉到隋唐時期,一方面佛教和道教衝擊著儒家思想作為核心價值觀的地位,另一方面三教相互影響、相互融合,“三教合一”,故C項錯誤;宋明時期理學的出現和走向成熟,使儒學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進一步鞏固其主體地位,故D項正確。
4.【答案】A
5.【答案】D 【解析】材料強調當代適合武力治國,體現的是法家的思想,“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體現了墨家尚賢思想,故A項錯誤;“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體現了墨家兼愛思想,故B項錯誤;“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體現了道家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故C項錯誤;“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體現了法家發展變化
6.B
7.【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明清之際思想,儒家思想遭到批判繼承,挑戰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對近代民主思想產生一定影響,屬於早期啟蒙思想,李贄等思想家仍屬於地主階級代表,A錯誤,D錯誤;明清之際,宋明理學地位仍然佔統治地位,C錯誤;故選B。
8.【答案】D 【解析】從馬的字型演變角度分析,早期的甲骨文和金文注重形象化,但是後來逐漸走向簡約,故A項錯誤;從甲骨文到簡體字***楷體***體現了漢字由繁至簡的發展趨勢,故B項錯誤;材料體現了漢字由繁至簡的發展趨勢,其實用性不斷增強適用社會發展的需要,其特點是注重實用性而不是寫意***講究意境的抒發,草書的特點***,故C項錯誤;實用性不斷增強符合題意,故D項正確
9.【答案】B 【解析】文人畫主要體現意境在畫中,不符合“聲歌”的資訊,與歌劇有關;京劇屬於正式宮廷喜劇,不符合材料中資訊;小說不符合“聲歌”的資訊,故B項正確。
10.【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行書兼具楷書的規矩和草書的放縱,既有審美價值又有實用價值,並非變化豐富,故A項錯誤;結合所學知識,被稱為“書聖”的是王羲之,故B項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張旭和懷素的草書筆畫簡約,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故C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魏晉以前處於自發階段,書法以實用功能為主,魏晉以後處於自覺階段,書法以審美功能為主,故D項錯誤。
11.【答案】C 【解析】字形方正,筆畫詳備,規矩嚴整,這是楷書的特點,不符合秦朝的篆書特點,故A項錯誤;結構平衡、對稱,整齊安定,是隸書的特點,不符合小篆的特點,故B項錯誤;字形略長,筆畫圓勻,富於圖案美是篆書的特點,故C項正確;工整清晰,飛灑活潑,雅俗共賞是行書的特點,故D項錯誤。
12.【答案】D 【解析】材料認為宋代繪畫有特別注重形體刻畫,追求形象逼真的特點,並沒有提到繪畫的題材,故A項錯誤;材料認為宋代繪畫特別注重形體刻畫,追求“窮形”***繪畫物件的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並不是注重人的情感世界,故B項錯誤;風俗畫注重描繪市民階層的世俗生活與材料中所述特別注重形體刻畫的特點不符,故C項錯誤;程朱理學強調格物致知,認為只有深刻探究萬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真諦***天理***,這與宋代繪畫特別注重形體刻畫,追求“窮形”特點相符合,故D項正確。
13.C
14.D
15.【答案】B【解析】【詳解】19世紀60年代由於清政府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危機,為了挽救清政府危局,洋務派開展了學習西方器物以維護清政府統治的洋務運動,故B項正確;洋務運動指導思想是“中體西用”,並不是調和中西文化,故A項錯誤;推動中國的近代化是洋務運動的客觀影響,故C項錯誤;遏制革命形勢發展是洋務運動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故D項錯誤。
【點睛】“中學”指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的綱常禮教;“西學”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西方近代科學技術。“中學為體”強調把中國的綱常禮教作為決定國家、民族命運的根本。
16.【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維新思想的特點,康有為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的特點是打著孔子旗號,宣傳維新變法。因此馬克思所說說的“他們”是指維新派,“亡靈”“受崇敬的服裝”是指借孔子之名,故選B。C項主張推翻清政府的統治。D項宣傳西方的思想文化,傳播民主共和觀念。因此,ACD均不符合題意。
17.C
18.C【答案】D 【解析】材料講述的是新文化運動中的白話文運動。新文化運動是在思想文化上學習西方,全面肯定西方文化,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據材料 “它反映和標誌著現代民族的覺醒”可知,新文化運動批判封建專制思想,為新思想的發展開闢了道路,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白話文運動提倡推翻陳腐、艱澀的就文學,提倡平易、新鮮、通俗的新文學,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進行批判,但徹底摒棄傳統的說法過於籠統和絕對化,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
19.C
20.[答案] B[解析] 根據材料“講到那政治革命的結果,是建立民主政體”可見是強調建立民國,創立共和,屬於民權主義,故選B;A是強調反對清政府,屬於民族革命;C是強調平均地權,改善民生,屬於社會革命;D不符合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概念。
21.[答案] C[解析]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闢前,中共以城市鬥爭為中心,工人成為黨員的主要構成;之後中共將重心轉移到農村,開展“工農武裝割據”,農民成為黨員的主要構成。
22.[答案] C[解析] 材料中的關鍵資訊是“擺脫貧窮”,而“擺脫貧窮”的關鍵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故C項正確。
23.[答案] B[解析]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成立並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因此①說法錯誤;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使中國人民醒過來了,因此④不正確。
24.[答案] B[解析] 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五大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六大確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25.[答案] C[解析] 本題屬組合式選擇題,考查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確認識,可用排除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黨的路線方針,不是法律,排除②,應選C。
二、非選擇題***滿分50分******本卷共3小題,其中第26題15分,第27題14分,28題21分,共50分***
26.***15分***[解析] 第***1***問,首先依據材料提取資訊,進行歸納,然後指出漢武帝后,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第***2***問,“存天理,滅人慾”就是朱熹的核心思想,據“推究事物的原理,以獲得知識”說明朱熹的認識論。第***3***問,根據材料從“仁政”和民本思想上分析董仲舒和黃宗羲的思想來源,並聯系其思想特點進行理解。
[答案] ***1******5分.作用: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1分***構成了官僚集團的行為規範;***1分***使封建政府關注百姓的生計。***1分***地位:自漢武帝以後,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2分***
***2******2分***.核心:“存天理,滅人慾”。***1分***認識論:“格物致知”。***1分***
***3******8分***.繼承:董仲舒主要繼承了先秦儒家的“仁政”思想,而黃宗羲主要繼承了民貴君輕思想。***4分***發展:董仲舒主張“天人感應”“君權神授”;黃宗羲反對君主專制,認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4分***
27.***14分***
[答案] ***1******3分***.魏源。***1分***師夷長技以制夷。***1分***林則徐。***1分***
***2******4分 ***.康有為。***1分***資產階級維新派。***1分***主張變法,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發展資本主義。***2分***
***3******7分***.新文化運動。***1分***主要內容:民主和科學。***2分***
影響: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2分***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造了條件。***2分***
28.***21分***[解析] 第***1***問“對民權認識的變化”,實際考查新、舊三民主義在民權方面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原因”實際考查新三民主義出現的背景。根據第***2***問的時間:20世紀20年代,結合所學可概括毛澤東的重大貢獻。第***3***問,注意對“講話名稱”欄裡的內容分析。第***4***問是開放性問題,結合前面的設問,綜合進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7分***.變化:由推翻帝制、創立民國發展為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3分***
原因:辛亥革命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俄國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4分***
***2******6分***.貢獻: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理論;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找到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正確道路。
***3******4分***.“一國兩制”的構想,推動了港澳迴歸和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
***4******4分***認識:理論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理論要聯絡實踐,不斷完善。
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試卷試題
一、單選題
1.下表是法國貨幣圖爾裡佛中含銀量的變化,對該現象的影響分析正確的是
A. 導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 B. 推動了法國商品經濟的發展
C. 推動西歐封建社會解體 D. 推動了歐洲貿易中心的轉移
2.1585年到1604年,在政府授權下,英國每年至少有一兩百武裝商船出海,專門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他國運輸船隊,每年的擄獲平均可達20萬英鎊。這一現象
A. 導致了英荷戰爭的爆發B. 推動了英國資本的原始積累
C. 促成了歐洲商貿中心轉移D. 反映了英國社會矛盾的緩和
3.他***哥倫布***的抱負和思想“不僅反映出中世紀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義新時代的興起”。該材料用了何種史觀解讀美洲被發現的意義
A. 全球史觀B. 現代化史觀
C. 革命史觀D. 社會史觀
4.它的簽訂,至少體現了三個方面的意義:首先,制定了國際貿易活動的“行為準則”,使國際貿易行為規範化、國際市場秩序化;其次,通過大幅度地削減關稅和限制非關稅壁壘,奠定了國際自由貿易的基礎;再次,充當國際“商務法庭”,發揮貿易仲裁作用。“它”是指
A. 佈雷頓森林體系B. 亞太經合組織
C.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D. 歐洲經濟共同體
5.《中世紀晚期歐洲經濟社會史》寫道:“1500年以後,***歐洲***民眾生活水平下降了,而實業階級卻發了大財,正像經濟危機時代的暴發之徒經常所做的那樣。”這主要是由於
A. 價格革命的發生B. 東方商品的輸入
C. 經濟危機的爆發D. 資產階級的剝削
6.史學家在查閱19世紀中期的一些文獻,發現蒸汽、臭氣、煙氣、毒氣等字眼都是描寫城市環境最為常見的詞彙。該城市最有可能是
A. 北京B. 東京C. 莫斯科D. 倫敦
7.16-18世紀,世界上曾出現許多構詞方式為“新XXX”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蘭西、新奧爾良、新尼德蘭、新英格蘭等。這一現象的根源是
A. 新航路開闢引發商業革命 B. 歐洲殖民者開拓美洲土地
C. 工業革命使工業新城市增多 D. 殖民地經濟發展高度依賴母國
8.有人用“美國推動了世界的多米諾骨牌”來形容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之所以會引起這種連鎖反應,主要是因為
A.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已經形成
B. 美國向其他國家傾銷商品轉嫁危機
C. 美國總統胡佛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D.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完全控制了其他國家
9.閱讀下表,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 歐美髮達國家經濟發展持續下降B. 歐美列強間經濟發展不平衡
C. 裝置陳舊阻礙了歐美國家的發展D. 第二次工業革命向縱深發展
10.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這場危機首先爆發於
A. 工業領域 B. 貿易領域 C. 農業領域 D. 金融領域
11.1932年12月,美國人特格韋在日記中寫道“我的確認為,在現代,從來還沒有過這樣普遍的失業現象和令人傷感的真正飢寒交迫的苦難。”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
A. 國際局勢的動盪B. 社會矛盾的尖銳
C. 法西斯勢力興風作浪D. 蔓延世界的經濟危機
12.20世紀70年代,英國經濟一方面出現停滯,另一方面出現物價飛漲的奇怪現象,這被稱為“英國病”。當時治療“英國病”而採取的“藥方”是
A. 大力推行國有化B. 發展“新經濟”
C. 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D. 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13.十月革命後,蘇俄實行餘糧收集制:1921年列寧實行固定的糧食稅,納稅後的糧食歸農民所有;1927年斯大林推行農業集體化的政策,建立集體農莊。這表明
A. 注重維護農民階級的經濟利益B. 依據國家戰略調整農業政策
C. 突出市場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D. 發展農業協調國民經濟比例
14.列寧說:“只要我們還生活在一個小農國家裡,資本主義在俄國就有比共產主義更牢固的經濟基礎。”這反映出列寧
A. 主張採用資本主義制度建設國家
B. 已經認識到實行工業化的重要性
C. 對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缺乏信心
D. 意識到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弊端
15.19世紀20年代,法國人傅立葉主張建立按照個人興趣來分配工作任務的“法郎吉”合作社,合作社還提供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19世紀30年代,其門徒還在美國進行了社會實驗。這從側面反映了
A. 世界已連線為一體
B. 工業革命中的社會問題得到關注
C. 大工廠制推廣開來
D. 國際無產階級運動蓬勃開展起來
16.蘇聯“二五”計劃規定:“輕工業生產的年增長率將由‘一五’計劃期間的13.2%提高到18.5%,重工業則由40.1%降為14.5%”。“二五”計劃實施的結果,輕工業年增長率為14.8%,重工業則高達19%。材料說明蘇聯“二五”計劃意在*** ***
A. 實現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化 B. 使蘇聯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
C. 完成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 D. 嘗試調整輕重工業發展失衡
17.據統計,從1685年到1757年間,到中國貿易的歐美各國商船有312艘,而從1758年到1838年間,僅到中國粵海關貿易的外國商船共達5107艘,其中大多數為西方商船。這主要是因為
A. 歐美工業革命進展迅速B. 政府對外政策變化
C. 世界市場逐漸得到拓展D. 民間走私貿易興盛
18.斯大林去世後,後繼的蘇聯領導人都不同程度的進行了改革,但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其中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經濟改革失敗的原因,從實質上來講都是由於
A. 把重點放在農業上B. 把重點放在重工業上
C. 沒有改變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D. 缺乏明確的指導思想
19.英國曼徹斯特地區,在18世紀80年代初只有兩家棉紡織廠,但短短的時間內棉紡織廠發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 珍妮紡紗機推動工業發展B. 蒸汽動力的普遍推廣
C. 鐵路交通大規模興建D. 英國棉紡品大量湧入中國
20.有學者指出: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基礎是美國保證35美元兌換l盎司黃金的兌換比率。一方面,美元既是各國的儲存貨幣,也是清償手段,但是隻有當美國的國際收支處於逆差時,各國才能取得美元;另一方面,美國的貿易逆差和預算赤字又會影響到美元信用。據此可知,佈雷頓森林體系
A. 削弱了美國的霸主地位 B. 本身存在著嚴重的內部矛盾
C. 導致世界經濟加速惡化 D. 依賴於世界黃金產量的增長
21.大型電視專題片《大國崛起》中認為,“近五百年來,真正意義上擁有過世界霸權的只有三個國家:即荷蘭,英國和美國。這三個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了接力棒式的創新和發展。”英國對市場經濟的創新發展主要表現在
A. 較早走上殖民擴張道路
B. 國家大力推行重商主義經濟政策
C. 推行自由貿易,逐步確立自由市場經濟模式
D. 加強政府幹預,開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模式
22.***題文***英國當地時間2016年6月23日,經15小時的公投,決定英國脫離歐盟,此舉震驚了歐盟,歐盟及各成員國對此表示遺憾,但也表示理解與尊重,世界對英國脫歐予以了高度關注。關於英國脫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英國脫歐反映了全體英國人民的意志和願望
B. 英國脫歐說明歐盟損害了一些成員國的利益
C. 英國脫歐體現了歐盟的開放性、包容性
D. 英國脫歐證明了歐洲一體化的嚴重缺陷
23.有學者指出,“英國專利制度解決了商業機密保護下市場拓展和技術可佔有性之間的矛盾”,使企業投入資源對技術進行研發。下列對專利制度解讀準確的是
A. 為產業革命準備了資金
B. 商業機密帶有明顯排外色彩
C. 科學和技術緊密相結合
D. 直接促進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24.有學者研究發現,2008年10月以來由於世界“金融危機”的衝擊,短短几個月,世界貿易減少了約20%。但相對於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對於世界貿易的衝擊,2008年到2009年的世界貿易衰退持續的時間要短得多,世界貿易的恢復也快得多。出現這種差異主要是由於
A. 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B. 全球範圍貿易自由化的實現
C. 貿易保護退出歷史舞臺D. 世界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
25.18世紀中期以後,在英國國家財政收入的構成中,土地稅所佔的比例呈現了一種逐步下降的趨勢。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經濟結構的變化B. 農業生產的衰退
C. 對外貿易的發展D. 稅收政策的調整
26.***題文***馬克思曾說過:“只要英國人把機器應用於一個有煤有鐵的國家的交通上……就無法阻止這個國家去製造這些機器了。”對馬克思這段話理解最準確的是
A. 煤和鐵是一個國家獲得獨立的根本條件
B. 殖民活動的歷史作用主要是建設性的
C. 殖民活動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方式
D. 工業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體系的崩潰
27.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政府中的重要成員霍普金斯說:“我來華盛頓,就是要做到誰也不捱餓。但給人吃飯不能讓人吃閒飯。”為此,羅斯福政府採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整頓金融B. 調整農業政策
C. 發放救濟金D. 興辦公共工程
28.下圖反映了191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生產佔世界工業生產的比重情況。
據此可知,此時
A. 美國綜合國力處於最強時期B. 英國已失去了世界貿易優勢
C. 德國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D. 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已突顯
29.讀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加以判斷下列分析說明正確的是
A. 20世紀50年代中期,兩國走上農業集體化道路
B. 20世紀50年代末,政策失誤使中國的糧產量有所減少
C. 20世紀60年代中期,蘇聯改革重點放在農業上
D. 20世紀70年代後期,中國實行土地所有制改革帶來糧食大幅增產
30.1935年,美國最高法院因為《全國工業復興法》授予聯邦政府管理州內貿易等權為違憲而宣佈該法無效;1937年,最高法院認為聯邦政府有權監管任何涉及州際貿易的勞資關係,否定了瓊斯—勞克林鋼鐵公司對《全國勞工關係法》侵犯各州權力的控訴。這一變化反映出
A. 分權制衡機制削弱新政的效果
B. 新政緩和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C. 經濟形勢影響司法解釋的變化
D. 政府的權力擴張影響司法公正
二、非選擇題
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是一次長時期的世界範圍的大變革,它的物質基礎就是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和與此相聯絡的世界交往的發展。可以說,生產力發展和世界交往的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兩根主軸,世界歷史是在這兩根主軸的推動下產生髮展演變的。因此,在進行歷史評價的時候,生產力發展和社會交往的發展便成了評價的標準。促進生產力和推動社會交往發展者應肯定之,反之則應加以否定,這樣有利於我們認識和評價很多歷史現象。
——摘編自李植坍《整體世界歷史初探》
運用材料中所述的歷史評價標準,選取世界近現代史的史實,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8分***
3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們計劃***說我們計劃欠周地設想也許較確切***用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的辦法在一個小農國家裡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為了作好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準備***通過多年的工作來準備***,需要經過國家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這些過渡階段。
——列寧《十月革命四週年》***1921年l0月14日***
材料二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給人找工作……部分地可由政府直接招僱,像戰時緊急狀況那樣,同時通過僱用這些人員來完成急需的工程••…要把救濟工作統一掌管起來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費和不均的現象。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運輸和其他明確屬於公用事業的設施置於國家計劃和監督之下。
——富蘭克林•羅斯福***1933年初***
材料三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從一度瀕於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總量躍至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到兩千多萬,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蘇俄原本計劃以怎樣的方式向共產主義過渡?後來發生了什麼變化?***4分***
***2***材料二體現了羅斯福新政的什麼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羅斯福新政的影響。***6***
***3***依據材料三並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我國經濟“瀕於崩潰”及新時期“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6***
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歐洲探險家和他們的追隨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間建立了聯絡,在全球範圍內形成“哥倫布交換”。16世紀伊始,天花、麻疹、白喉等疾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島嶼上的土著居民人口數量銳減。小麥、馬、牛、豬等從歐洲來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馬鈴薯、花生等在非洲、亞洲和歐洲生根發芽。人類移民也自願或者被迫地漂洋過海來到了新的土地上生活。
——據傑裡•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整理
材料二 19世紀末的經濟發展,再加上海洋運輸和鐵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種真正的世界經濟。到1900年時,歐洲人從阿根廷和澳大利亞進口牛肉和羊毛,從巴西進口咖啡,從智利進口硝酸鹽,從阿爾及利亞進口鐵礦石,從爪哇進口蔗糖。歐洲資本同樣投向了海外,以建設鐵路、礦山、電廠和銀行。
——傑克遜•斯皮爾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世界性經濟組織***對世界經濟、特別是對西方國家的經濟復興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因而被公認為調整當代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它們***的出現標誌著二戰後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開始。——彭樹智《世界史:現代史編***下卷***》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說明“哥倫布交換”的主要內容。***6分***
***2***依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末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並分析出現這一特點原因。***6分***
***3***依據材料三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中的 “三大支柱”指什麼?為什麼說“***它們***的出現標誌著戰後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開始?***4分***
歷史答案
1-5 BBBCA 6-10 DBADD 11-15 DCBBB
16-20 DACBB 21-25 CCDDA 26-30 CDDBC
31.***8分***示例一:
新航路的開闢既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又促進了社會交往,值得肯定。
新航路開闢的經濟根源是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新航路的開闢,促使歐洲出現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新航路的開闢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各地的文明開始會合交融,日益連成一個整體,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開始了。
示例二:
工業革命既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又促進了社會交往,值得肯定。
工業革命用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用工廠取代手工工場,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在工業革命程序中,社會財富迅速增加。
工業革命以後,資產階級為了滿足對市場和原料的需求,加快了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的步伐。他們憑藉著工業革命帶來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在亞非拉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他們推銷工業品,收購原材料,把越來越多的地區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中。
***此題屬於開放性試題,論述歷史事件時,做到史論結合,言之有理即可***
32.***1***方式:用國家命令的辦法調整產品生產和分配的方式直接過渡到共產主義。***2分***
變化:放棄直接過渡的設想和實踐,採取經過國家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逐步過渡到共產主義的方式。***2分***
***2***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2分***
影響:A使美國從危機的陰影下走出來,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B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鞏固了資產階級民主制;C標誌著資本主義告別自由放任時代,進入了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的時代。***2點4分******3***“瀕於崩潰”的主要原因: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決策;“***”***的破壞;左傾錯誤的影響。***任兩點4分***
“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黨和國家堅持以經濟建設為工作重心,堅持改革開放。***2分。其它符合題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同等給分***
33.
***1***主要內容:傳染病向歐洲以外地區的蔓延;物種的交流;人類移民浪潮的出現。***6分***
***2***主要特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2分***原因:工業革命促進經濟發展;新式交通工具的創制;殖民擴張。***任2點4分***
***3***三大支柱: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貿總協定***3分***
理由:促進了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體系化、制度化。***1分***
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聯考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4小題,每小題1.5分,共51分。***
1.“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禮失而求諸野”。這反映了春秋戰國
A.學術下移 B.文化普及 C.百家爭鳴 D.禮崩樂壞
2.先秦諸子“因應時代的變局,而表現出至少三種不同的思想立場:第一,對崩潰中的舊制度與傳統保有孺慕之情,……第二,在承認現狀的前提上,為新制度催生;……第三,厭棄人為制度……”,第二種思想立場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韓非
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這一思想出自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君子”一詞習見於先秦典籍,然其涵義或指諸侯,或指國君之子或貴族,……多指社會地位而言。孔子則從道德立場賦“君子”一詞以新義,以“君子”指德行高潔之士,鼓勵學生修德以取位,成為“修己以安百姓”的君子。這體現了孔子
A.蔑視權貴與禮教 B.對文化傳統的因襲與創造
C.開創文化新格局 D.積極倡導社會等級的變動
5.孟子把“禮”和人性聯絡起來,認為人固有的恭敬之心就是“禮”之端。對此理解正確的是,孟子
A.完全繼承了孔子“克己復禮”的思想 B.主張實行“仁政”,以禮樂教化百姓
C.為論證禮樂制度的合理性提供新途徑 D.從哲學的高度闡釋三綱五常的合理性
6.先秦諸子學說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本思想,以下言論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
A.治世不一道,變國不法古
B.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D.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7.董仲舒建議,在京師興太學,置明師,培養人才,以選拔官吏。他的建議
A.確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B.適應了中央集權的需要
C.背離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想 D.推動了科舉制度的建立
8.西漢時期,今文經學家認為六經裡寓託了孔子的政治思想,相信經義可以作為實際政治措施的指導原則。如《尚書·禹貢》篇可供治河,《洪範》篇可察時變,《詩》三百可當諫書,因崇奉孔子之故,國有大疑,每引《春秋》為決斷。這表明今文經學家注重
A.學以致用 B.維護傳統
C.援儒入法 D.訓詁考據
9.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占人口多數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物件。他主張設立各級學校,教授儒家經典,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據此可知,董仲舒的主張
A.具有濃厚的封建等級思想 B.意在樹立儒學的正統地位
C.有利於提升民眾文化素養 D.違背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
10.北宋時期,周敦頤結合《周易》解釋《太極圖》,建構了包括萬物、人類和道德等萬事萬物的衍生規律,把人與天地萬物的本原合而為一。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試圖揭示宇宙規律,進而解釋人類命運。這體現了
A.他們為理學的建立開闢了道路 B.儒學的正統地位受到衝擊
C.《周易》成為理學的基礎學說 D.“天人合一”思想的成熟
11.宋代理學家中卓然自成一家並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者首推朱熹。朱子集大成的歷史地位,主要來自於他
A.最早提出“存天理,滅人慾” B.融合佛教、道教哲學思想
C.完成理學體系,確立儒學方向 D.推動私人講學書院的復興
12.明代思想家王陽明談“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這表明王陽明
A.否認天理存在 B.認為人性本惡
C.倡導知先行後 D.重視道德修養
13.顧炎武指出,“文之不可絕於天地間者,曰:明道也,紀政事也,察民隱也,樂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於天下,有益於將來。”這一主張針對的社會問題是
A.佛教、道教衝擊下,儒學危機 B.商品經濟發展,逐利觀念盛行
C.理學脫離現實,明末文風空疏 D.專制集權強化,社會矛盾尖銳
14.在漢代官修史書中,“忠觀念”所佔的比例為7.97%,宋代則為15.89%,清代官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後世“忠”的頻次越高。這從本質上反映出
A.程朱理學不斷強化 B.史官思想逐漸僵化
C.思想控制更加嚴密 D.專制主義日趨加強
15.經明神宗御批,李贄被以“敢倡亂德,惑世誣民”的罪名逮捕下獄,並焚燬其著作。 這主要是因為李贄
A.引起保守勢力的不滿 B.挑戰正統,威脅專制統治
C.質疑孔子的權威性 D.主張男女平等,個性解放
16.康熙通過傳教士的介紹,對歐洲國家及其科學機構有所瞭解。他認為:“演算法之理,皆出自《易經》,即西洋演算法亦善,原系中國演算法”,斷言西方科學“源出自中國,傳及於極西”。這表明康熙皇帝
A.認識到科學技術的價值 B.不支援中西文化交流
C.正確認識中西科技關係 D.仍維護天朝上國威嚴
17.馬克思說:“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的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對比四大發明在中國的作用,這一論斷啟發我們關注
A.中西社會條件 B.西方發展階段
C.君主專制強化 D.意識形態不同
18.下面是關於“馬”字寫法的發展演變圖,促進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大一統國家發展推動 B.書寫工具日益創新
C.經濟和文化交流需要 D.書法藝術不斷髮展
19.公元前5世紀的古希臘,普羅塔哥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蘇格拉底則主張“認識人自己”,二者思想的共同之處是
A.體現人文主義 B.注重道德與秩序
C.強調理性至上 D.對神持否定態度
20.蘇格拉底每天站在雅典街頭和人們討論,不斷地要求人檢討自己所持的各種觀念到底代表什麼意義。他教人不要盲目地接受既有的道德或行為的準則,而用自己的理智來重新下判斷。這反映了蘇格拉底
A.開啟雅典的精神覺醒 B.認為雅典道德淪喪
C.推崇理性與思想自由 D.反對雅典民主政治
21.14、15世紀,義大利的一些受過教育的商人子弟開始研讀古典希臘羅馬文學。……希臘羅馬文化奠基在城市生活之上,正好與義大利這些因商業而興起,又較不受封建制度束縛的城市有相似之處,於是恢復古希臘文化精神成為此時文化運動所追求的目標。這說明
A.文藝復興是古典城市發展的產物 B.市民階層的精神追求推動思想解放
C.文藝復興的根本目的是復興古典 D.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體系已經形成
22.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表現形式是從肯定人的慾望和歌頌自然人性開始的。主要代表作品是
A.《十日談》 B.《哈姆雷特》
C.《君主論》 D.《論法的精神》
23.從更廣泛的社會層面和更內在的心靈角度,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的運動是
A.文藝復興 B.地理大發現
C.宗教改革 D.近代科學革命
24.新教發展之初,受到德意志諸侯的普遍支援。這反映了
A.德國資本主義較為發達 B.德國統一緣於宗教改革
C.宗教的發展取決於政治 D.政治統治藉助宗教文化
25.伏爾泰說,“中國的皇帝、蒙古的大汗、土耳其的蘇丹都不能對地位最低微的人說:我禁止你消化、上廁所和思維。在這個意義上,平等意味著獨立和不受奴役,是一種天然的自然權利。”伏爾泰認為
A.當時的中國社會平等 B.天賦人權,自由平等
C.法國封建等級最森嚴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6.法國思想家孔多塞***1743-1794***說:“我將通過原因和事實顯示出我所研究的成果,人類在實現其能力的完善上絕無限制,……這種不斷完善的進步將掙脫任何想使之停頓的力量,……這種進步只會在速度上或慢或快,但它決不會倒退。”其突出強調的是
A.民主 B.科學 C.理性 D.進步
27.正如17世紀牛頓把“造物主”從無生命現象的環境領域驅逐出去一樣,19世紀的達爾文把“造物主”從有生命現象的領域驅逐出去了。可見,科技進步
A.根本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 B.促進思想解放
C.提升了科學家的社會地位 D.推動經濟發展
28.陳旭麓指出,“中體西用”畢竟使中國人看到了另一個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個世界的部分,並移花接木地把這一部分引進到中國來,成為中西文化交衝匯融後兩者可能結合的一種特定形式。其意在說明
A.文明的多樣性與統一性 B.洋務運動的歷史必然性 []
C.傳統綱常禮教的頑固性 D.中體西用思想的進步性
29.19世紀70年代,若干敏銳的人們已經看出:西人“學校建而志士日多,議院立而下情可達,其製造、軍旅、水師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這反映當時的國人
A.認為西方的軍事實力取決於教育 B.意識到洋務運動已徹底宣告破產
C.民主意識覺醒,維新思潮興起 D.對西學的認識由科技延伸至政教
30.歷史上大凡激烈變革和動盪的時代,總不免出現兩種傾向:一種是要砸爛一切舊傳統的革命傾向,一種是要維護舊傳統的保守傾向。中國近代符合這種現象的時期有
A.19世紀40-50年代 B.19世紀60-90年代
C.19世紀末 D.20世紀初
31.20世紀10年代,主張廢漢字的學者認為:漢字難識難寫,不便推廣;“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詞,一無所有”;“欲使中國民族為二十世紀文明之民族,必以廢孔學,滅道教為根本之解決,而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漢文,尤為根本解決之根本解決。”其言論可能發表在
A.《時務報》 B.《民報》
C.《新民叢報》 D.《新青年》
32.提出“既知民為邦本,一國之內人人平等,君主何復有存在之餘地!”同盟會成立後,他提出“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其後又發明“五權分立”的憲法,在西方三權分立基礎上,參照傳統的考試權和監察權而成,以保障民權的落實。由此可見,孫中山
A.認為政治革命應先於民族革命 B.民族主義思想日益成熟
C.革命思想融鑄中西、與時俱進 D.繼承了中體西用的思想
33.孫中山認為:人民是民國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個目標來,像坐汽車的一般。至於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種專門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識程度雖低.只要說得出“要到那裡”一句話來,就無害於民主政治。孫中山的觀點
A.突出強調民權,卻無視國民教育
B.有利於民主共和觀念獲得廣泛認同
C.使得革命派在思想論戰中戰勝了保皇派
D.反映了資產階級對政治變革的迫切要求
34.毛澤東在湖南農村考察時指出,農民在鄉里造反,攪動了紳士們的酣夢……一切革命同志須知: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村變動。辛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現在有了這個變動,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這表明毛澤東
A.認識到農民問題的重要性 B.探索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理論
C.確立中國革命的領袖地位 D.新民主主義革命思想的成熟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9分。***
35.***12分***某同學蒐集了以下材料,請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墨氏主平等,大不利於專制;老氏主放任,亦不利於干涉,與霸者所持之術,固已異矣。惟孔學則嚴等差,貴秩序,……於帝王抑民,最為適合……孔學說忠孝,道中庸,與民言服從,與君言仁政,其道可久,其法易行。……”
——梁啟超《中國思想史上的儒學統一時代》
建元五年***前136年***復置五經博士。公孫弘以治《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封平津侯,而天下之學士靡然向風。五經立為官學,民間不禁講習。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
從儒家角度來看,漢代以來,作為中國本土主流思想的儒學發展出現了某種中斷,宋明理學是先秦儒家學說的復興,同時也是中國本土主流傳統的復興。宋明理學道統說的意義就在此。 ——陳來《宋明理學:為往聖繼絕學》
梨洲***黃宗羲***貴民之古義,不啻向專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擊。覺梨洲雖反對專制而未能衝破君主政體之範圍。故其思想實仍蹈襲孟子之故轍,未足以語於真正之轉變。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
從材料中提煉一個主題,並進行說明。
要求:1.主題明確。***2分***2.運用材料說明的基礎上,可自行新增不超過兩個論據***也可不加***。***8分***3.表述準確,邏輯清晰。***2分***
36.***19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這個社會大動盪、大分化的時代,人文主義者作為中世紀所未曾見過的一群新人,隨著新興資產階級而出現。他們大都出身於市民階級,雖然本身並不一定經營工商業,但他們是靠著資本主義交往方式而生存的,……他們掙脫了行會和各種等級共同體的束縛,憑自己的知識和才能爭得榮譽,追求功業。這些人文主義者當時多在宮廷、政府任職或在學校任教,但他們不以侍奉一個主人為侷限,而以自己的自由意志為準則。
在佛羅倫薩,就連驢夫也會吟誦但丁的詩句。1378年梳毛工人起義時,一位鼓勵者這樣說道:“不要上當,以為他們祖先的古老血統會使他們比我們高貴;因為所有人類都出於同一祖先,都是同樣古老;而大自然也把所有的人都塑造成一個模樣。……由於貧富不同才使我們有貴賤之分。”
——《社會轉型時期的西歐與中國》
材料二 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的德文《聖經》廣泛傳播於西歐,終於使原始基督教中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得以發揚光大。……德文《聖經》先後被譯成法語、英語、匈牙利語、芬蘭語等多種民族語言。可以說,民族語言的《聖經》版本,完全粉碎了天主教會束縛《聖經》的這把“拉丁鎖”——拉丁語。因此,民族語言在宗教領域的深入,是對天主教會傳統權威的侵犯和否定。從此,羅馬教廷和天主教會徹底喪失了對中歐、北歐和西歐的精神、文化的支配權。
——陳永麟《馬丁·路德的<聖經>研究與翻譯》
***1***指出兩則材料所述事件的思想內涵。***9分***
***2***概括兩則材料所述事件的影響。***10分***
37.***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變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如果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因為人們將會害怕這個國王或議會制定暴虐的法律,並暴虐地執行這些法律。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權和立法權合二為一,則將對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專斷的權力,因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二為一,法官便有壓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材料二 孫中山不斷對他的民權主義做各種說明補充。其中重要的是提出了“五權憲法”原則。所謂“五權”就是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其實質是分權制。
另一重要的理論是“權”“能”分開。他主張把權***“政權”***能***“治權”***分開。“政治之中,包含有兩種力量,一個是政權,一個是治權,……一個是管理政府的力量,一個是政府自身的力量。”在孫中山的設想中,人民有“政權”***“權”***,可以選舉、罷免官員,創制、複決法律,政府有“治權”***“能”***,具有高度的行政效率和專長,以服務於人民。這樣“人民和政府的力量,才可以彼此平衡。”孫中山認為中國的自由平等早就有了,白屋可出公卿,布衣可至將相,不像歐洲封建世襲制那樣嚴格。“歐洲人民在兩三百年前的革命都是集中到自由平等兩件事,中國人向來不懂什麼是爭平等自由,當中原因就是中國的專制和歐洲比較實在沒有那樣厲害。”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1***根據材料,分析孟德斯鳩與孫中山關於政治權力主張的異同。***10分***
***2***結合所學知識,評價材料二中的民權主義思想。***8分***
試卷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4小題,每題1.5分,共51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D B B C D B A C A C D C D
題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B D A C A C B A C D] B D B D
題號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D D D C D A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9分。***
35.***12分***
示例一:
主題:儒學長期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思想的原因。***2分***
說明:***10分***
儒學自身因素:學說本身有利於專制統治。不斷適應政治與社會的變化。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並未突破傳統儒學範疇,不能動搖理學的統治地位。
政治因素:自漢以來統治者的推崇。
教育因素:自漢以來各級學校以儒家經典為教科書,使儒家人才不斷湧現,學術得以不斷傳承。
經濟因素:小農經濟為基礎的社會與同樣強調穩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的影響。
示例二:
主題:儒學的發展歷程。***2分***
說明:***10分***
先秦:儒家思想產生、發展,雖在當時未被採用,但其思想特質卻
兩漢:儒學政治化,成為官方推崇的統治思想。
唐朝:唐朝中期的儒學大師韓愈,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道的觀點。
宋朝: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學,形成思辨化、哲學化的理學體系,成為官方哲學。
明清:出現要求反對暴君政治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為儒學發展注入新活力。
36.***19分***
***1***自由,平等,否定教會權威,號召思想解放。***9分***
***2***反映了不同階級的利益要求:表達新興資產階級的願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期無產者的要求。推動民族語言和民族文化的發展。打擊天主教會統治。不斷豐富人文主義內涵。推動歐洲思想解放。***10分***
37.***18分***
***1******10分***
同:反對專制制度;主張三權分立,權力制衡;強調法律的作用。***6分***
異:強調增強人民權力***人民主權***,參與監督政府。政府職能目標:服務於人民。***4分***
***2******8分***
孫中山繼承了西方三權分立原則,結合中國古代政治發展創新了“五權憲法”,為保障政治民主提供製度設計,具有進步性。但是對專制制度嚴重程度認識不足,其思想不能付諸實踐。
- 高二年級歷史期中上冊試題
- 老年女性尿頻的原因
- 初一下冊英語短語歸納總結有哪些
- 人物畫造型技巧
- 七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試題及答案
- 中層競聘上崗演講稿三篇集合
- 家長寫給初二孩子的信範文
- 高三勵志故事範文
- 電腦怎麼重新啟用本地連線
- 畢業生轉戶口申請書
- 布藝包手工製作方法圖解
- 衛生間門的風水有哪些禁忌
- 男生帥氣穿衣搭配方法
- 常見的病毒性感冒病因及症狀
- 怎麼用手機通過天翼客戶端有線寬頻登陸上網
- 桂花酒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 茶文化手抄報的內容
- 廣西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試題及解析***2***
- 聖誕節平安夜簡短祝福語
- 大師聶鑫森的閱讀理解題答案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