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鈣抽搐應該怎麼辦

  寶寶缺鈣會有抽搐等症狀的發生,所以大多數的家長都會想知道寶寶缺鈣抽搐應該如何治療?下面是小編為您分享了寶寶缺鈣抽搐的解決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缺鈣抽搐怎麼辦

  1、善用乳製品入菜:用低脂奶粉取代麵粉,用牛奶取代水,都是掌廚者可做的變化。而烹煮過的牛奶,也可減緩過敏者對乳糖的不適。

  2、多利用醋酸:在熬煮骨頭湯時,可加入一些醋或檸檬,以加速鈣質的排出。

  3、多吃小魚與海藻食物:把吻仔魚、金鉤蝦、條仔魚、小魚乾、或魚罐頭中的沙丁魚,整個吃下去,營養與鈣質盡在其中。

  4、吃零食也能補充鈣:用杏仁、小魚乾取代洋芋片,用蒟蒻、芝麻海苔或開心果,取代巧克力或可樂,吃零食也能補充鈣。

  5、別忘記維生素D:鈣質需要維生素D,才能被小腸吸收,經由血液運送到骨頭。寶寶補充維生素D比較實用的方法是多晒晒太陽。維生素D最佳的食物來源是富含脂肪的魚類,像鰻魚和鮭魚,其次是蛋黃與牛奶。在蔬果方面則是香菇。煮香菇前,可先在太陽底下曝晒1—2個小時,就能產生很多的維生素D,再搭配在不同菜餚中,幫助鈣的吸收。

  寶寶補鈣的方法

  1、防止寶寶缺鈣首先要從孕媽媽做起,孕媽咪對鈣、磷及維生素D的需要量要比平時高出兩倍以上,因此孕媽咪宜攝入足夠多的鈣、磷及維生素D,提供給胎兒;哺乳媽媽也應特別注意營養的攝入,使乳汁中含有充足的鈣等營養素供寶寶吸收。

  2、準媽媽在孕期、寶寶在出生後,應每天近兩個的戶外活動,以獲得充足的紫外線照射。

  3、由於大氣汙染,城市的光照往往不強,而母乳的含鈣量並不高,因此一般城市裡的寶寶在兩個月起,就應在兒保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及維生素D。

  4、寶寶四個月起逐步新增輔食,可給寶寶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乳製品、雞蛋、牛肉、蝦米、黃魚、帶魚、魚鬆、海帶、紫菜、骨頭湯、青菜、柑橘等。

  5、蛋白質可促進鈣的吸收,也應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如大豆及豆製品、核桃、芝麻、蘑菇、淡菜、雞肉等。

  6、麵粉經發酵做成饅頭、麵包後變得鬆軟,其中的鈣成分易為人體吸收,可以適當多吃。

  7、白菜、菠菜、紅莧菜、竹筍等蔬菜中含草酸較多,易與鈣質結合形成草酸鈣沉澱,干擾鈣的吸收,可用開水先燙一遍,以除去草酸。

  8、生長較快及較胖的寶寶鈣的需要量比一般寶寶多,宜多給予含鈣的食品。

  9、如果檢查確係缺鈣或低鈣,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片和維生素D,需要的話可以注射維生素D。

  兒童每天補鈣量多少為好

  初生-6個月為400毫克

  7-12個月為600毫克

  1-12歲的為600毫克

  3-6歲的為800毫克

  對以奶為主食的0-6個月的嬰兒,除了奶中攝入的一定量的鈣外,還需另加鈣劑來補充寶寶一天所需要的鈣,建議每天額外補充200毫克。

  7~12個月的嬰兒不但從奶中,而且已經從新增的輔食中攝入了一部分鈣,但此階段嬰兒生長髮育特別快,對鈣的需要量也增加了,故仍需要繼續補充鈣劑,建議每天額外補充300毫克。媽媽們在給孩子補鈣時要看清劑量,合理補充。

  在補鈣劑的同時,我們更提倡從食物中攝取鈣。1至3週歲的幼兒,乳牙逐漸萌出,至2歲半出齊,一般的食物均能攝入,但奶及奶製品***酸奶、奶油、酸乳酪***仍是鈣的唯一可靠來源,應保證每天喝牛奶至少250毫升。食物中含鈣量高的有:蝦皮、芥末、芝麻及芝麻醬、全蛋粉、芫荽***脫水***、蕨菜***脫水***等。

  另外,多晒太陽,日光紫外線照射充分,可使面板中的7-脫氫膽固醇生成維生素D3,維生素D對鈣、磷的吸收有著積極地促起作用,所以應多攝入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如肝類、牛奶、奶油、魚子、蛋黃等***。1歲以前的孩子還要額外補充魚肝油。魚肝油製劑種類很多,要看清劑量,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

  除了幫助修建骨骼之外,鈣還能鬆馳神經,調解情緒,是良好的鎮靜劑。總之,鈣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要注重科學合理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