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疾病有哪些引起原因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而且肝硬化的患病人群也逐漸在趨向年輕化。那麼?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肝硬化疾病的相關引起原因。

  肝硬化的引起原因

  1、病毒感染

  乙肝及丙肝是我國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資料表明,15%-20%的肝炎患者會在5年內發展至肝硬化,10%-15%肝硬化患者會演變成肝癌。而在我國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80%—90%是都乙肝病毒攜帶者險,如果不治療,大約90%的病人30—50年後將因肝硬化或肝癌而死亡。另有資料顯示,感染丙肝病毒後20 年,一般人群中約10-15%患者會發展為肝硬化。乙肝疫苗能防肝癌。

  2、飲酒

  長時間過量喝酒,輕者會出現酒精性脂肪肝,嚴重的會導致酒精性肝硬化。飲酒量越大,發生酒精性肝硬化的危險也越大。有研究顯示,每天攝入酒精40—60克的人,發生肝硬化的危險性比不飲酒的人升高6倍;每天攝入酒精60—80克,發生肝硬化的危險性升高14倍。慢性嗜酒者近60%發生脂肪肝,其中20%—30%將發展為肝硬化。

  3、寄生蟲

  血吸蟲病時由於蟲卵在匯管區刺激結締組織增生成為血吸蟲病性肝纖維化,可引起顯著的門靜脈高壓,亦稱為血吸蟲病性肝硬化。

  治療肝硬化有幫助的食物

  一、高維生素食物

  高維生素食物為保護肝臟功能,應注意供給富含各種維生素的食物,必要時可服用維生素類片劑。攝入適量的礦物質。近來有報道,肝硬化患者體內鋅和鎂離子的缺乏已受到人們的注意,因此我們在日常飲食中應適量攝取含鋅和鎂豐富的飲食,如瘦豬肉、牛肉、羊肉、魚類以及綠葉蔬菜。豌豆和乳製品等

  二、高蛋白食物

  高蛋白飲食對於已損害的肝細胞具有促進修復作用,對有腹水、低蛋白血癥而無肝性昏迷的患者尤為適宜。通常情況下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宜為100~120克,同時應注意有一定數量的優質蛋白。但是,有肝昏迷趨勢者,則應限制高蛋白飲食,否則會發生肝昏迷。

  三、低鹽食物

  肝硬化的患者如有水腫和腹水時,則在增加蛋白質的同時,還應採用低鹽飲食。一般每日鈉鹽的攝入量應控制在1.5克以內,在烹調過程中,為了調味,可用無鹽醬油等調味品。

  肝硬化患者的生活禁忌

  1、忌亂用補藥

  飲食平衡,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條件,若滋補不當,打破平衡,會影響病情恢復,應慎用補藥。

  2、忌飲酒

  酒精可使肝脂肪變性和致癌,因此,肝硬化患者應滴酒不沾,以免更加重肝臟的損害。

  3、忌吸菸

  菸草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能損害肝臟功能的恢復,因此肝硬化患者必須決意戒菸。

  4、忌過勞

  過勞使肝臟代謝負擔加重,營養失調,加之肝功能失常,故易造成乏力,需要多休息。

  5、忌發怒

  中醫認為“怒傷肝”怡情制怒對保養肝臟顯得尤為重要,病人要善於忍耐克制,正確對待病情,認識病後發怒對病變痊癒不利,平時曠達情懷,消憂平怒,使肝臟在心平氣和中得以調養。

  6、忌亂用藥

  對肝硬化病人忌亂用藥,多用藥,只用必要的藥物,以免加重肝臟負擔。一般日常用維生素B族和C族以及消化酶可有裨益。對於目前市場銷售的各種保肝藥物在無可靠的證據肯定其療效之前貿然應用,尤其是長期應用於肝硬化病人是不明智的。

  7、忌過度勞累

  起居要有規律,這樣有利於恢復健康。每天必須要有充足的睡眠,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輕微活動,但要注意不要勞累,一旦病情進展,須臥床休息,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