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感冒的食療方有哪些

  秋天季節溫差大,很多人都患上了感冒。感冒時很多人盲目地吃西藥,這是不對的,那麼?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治療感冒的相關食療方。

  治療感冒的食療方

  1、荸薺百合羹

  將荸薺30克洗淨去皮搗爛,雪梨l個洗淨連皮切碎去核,百合1克洗淨後,三者混合加水煎煮,後加適量冰糖煮至熟爛湯稠。荸薺味甘,性微寒,能清熱生津,涼血解毒,化痰消積等作用。其含澱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C和荸薺素等成分,荸薺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梨能清熱生津。

  2、鮮梨貝母

  將梨500克去皮剖開,去核,把貝母末6克及白糖30克填入,合起放在碗內蒸熟。清熱化痰,散結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癰,寒戰,咳嗽,發熱,口乾,咽燥,痰黃腥臭或膿血痰等。

  3、蘿蔔蜂蜜飲

  將白蘿蔔5片、生薑3片、大棗3枚加水適量煮沸約30分鐘,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每日1~2次。蘿蔔味辛、甘,性涼,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生薑是散風寒、止嘔下氣的常用藥,大棗多作和胃養血及調和藥物使用。蜂蜜潤燥止咳,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風止咳的作用。

  4、百合蜜

  將百合60克洗淨晾乾,與蜂蜜30克拌勻,入鍋隔水蒸熟。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

  5、菊花銀花廣柑酒

  用菊花30克,銀花15克,鮮廣柑1個,白酒500毫升。將菊花、銀花洗淨,鮮廣柑帶皮切成小塊,放入白酒中浸泡一晝夜即可。每天2次,每次25毫升。菊花清熱明目,銀花清熱疏風,鮮廣柑止渴生津止咳,飲少量白酒可使汗出得暢,適用於感冒發熱,汗出不暢,頭昏痛,口渴,咳嗽等症的病人。

  感冒不能吃的食物

  1、咖啡

  感冒的時候喝咖啡可能會致命。傷風感冒藥普遍含有苯丙醇胺,如與高份量的咖啡因產品一併服用,可能會引致血壓急升,嚴重可能致命。市民也不可以用咖啡或茶送藥,用藥前應先諮詢藥劑師。

  2、鴨羊肉

  因為感冒是外感之病,治療應以疏散解表為主。而鴨肉性質偏涼、滋膩蜜滯,容易滑腸斂邪,豬肉肥膩,助溼生痰,動風蘊溼;羊肉甘溫助熱,偏於溫中暖下,且有斂邪之弊。

  3、生冷食物

  感冒咳嗽期間咽喉敏感,寒冷的食物容易刺激咽喉,使得感冒痛苦不堪。在患病時,需要避免所有寒冷的食物,尤其是冷飲。這類食物一方面加重咽喉的病情,另一方面其衛生安全也常常讓人堪憂。如果是因為不潔食物而引起的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導致的感冒發燒,消化功能隨之下降,這時喝冷飲的話不但會加重病情,嚴重的話還會導致病情嚴重惡化甚至是危機生命。

  在感冒之後不能吃冷飲吃冰淇淋。感冒後身體的各個器官的功能都在下降,喝冷飲吃冰淇淋會使胃和腸道等消化器官的功能下降,影響對食物的吸收功能,這樣就會加重病情。

  4、蜂蜜

  感冒發燒期間應以清熱為主,不宜滋補。蜂蜜是益氣補中的補品,如果多服用蜂蜜,會使患者內熱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還容易併發其他病症。

  如果正在服用退燒藥或含退燒成分的感冒藥,也不宜同時服用蜂蜜。很多感冒藥,如泰諾、快克、感立克、感冒清等都含有解熱鎮痛藥對乙醯氨基酚,它遇到蜂蜜會形成一種複合物,影響機體對其的吸收速率,從而減弱退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