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具體有什麼習俗以及來歷
2017年小年夜是2017年1月20日***或1月21日***,農曆臘月廿三日***或廿四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你知道過小年夜有什麼習俗?小年夜的習俗有哪些嗎?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小年夜的習俗
小年夜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 灶王爺 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 司命菩薩 或 灶君司命 ,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 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 ,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 灶王奶奶 。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 東廚司命主 人間監察神 一家之主 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祭灶的由來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 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 的話。
先秦時期,祭灶位列 五祀 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定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灶君的傳說
廿三灶神,也稱灶王、灶君、灶王爺、灶公灶母、東廚司命等,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晉以後則列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自人類脫離茹毛飲血,發明火食以後,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灶就逐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崇拜灶神也就成為諸多拜神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了。故《禮記、祭法》中 王為群姓立七祀 ,即有一祀為 灶 ,而庶士、庶人立一祀, 或立戶,或立灶 。
中國古代就有祭祀灶神的。魏晉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 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搏頰 。唐李賢注引《雜五行書》又稱, 灶神名禪,字子郭,衣黃衣,披髮,從灶中出 小年夜有什麼習俗?教學反思。灶神初為女神,或稱是老婦,或稱是美女,說法諸多。大約出於清代的《敬灶全書》則稱,灶君姓張,名單,字子郭,當屬男神。現在民間供奉的東廚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對老夫婦並坐,或是一男兩女並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畫像。
中國道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 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 。後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裡,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
灶王爺的民間傳說:傳說灶王爺是玉帝派到每家的監察官,到了臘月二十三便要昇天,去向上天的玉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帝聽後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所以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人們 送灶 之時,要供上用飴糖和麵做成的糖較,竹篾紮成的紙馬以及喂牲口的草料,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天甜甜嘴,上天說好話,入宮降吉福!
小年夜的來歷
小年夜,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
過去,過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說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臘月二十三日過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區多在二十三日過小年。
過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動是"辭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間稱"灶王爺"。
相傳灶王原來是一個叫張單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賢慧女子郭丁香為妻,後又體棄續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懶做,不久就把張家財產揮霍一空,改嫁他人。張單家境敗落,又遭火災,雙目失明.淪為乞丐。一天,他乞討到一戶人家,主人給了他熱湯熱飯,後發現施飯者就是他休棄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難當,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為灶王。
柳腔戲《張郎休妻》、茂腔戲《火龍記》都是說的灶王爺這段故事。
灶王最初只管火,後來受天帝委派為掌管一家的監護神,被封為一家之主。他權力很大,卻連個土地廟大小的廟宇也沒有,只有一張畫像***木板印製的年畫***貼在灶牆上。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東廚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對聯,橫批是"一家之主"。祭灶時要擺上棗和糖瓜等果品,糖瓜是用大麥發酵糖化而成的食品,據說是讓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說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說好話不說壞話。焚香祭拜後,將舊灶君像揭下焚化。換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爺上天找玉皇大帝彙報去了。
祭灶時還要供上碗麵湯***麵條***,俗話說:"灶王爺本姓張,一年一頓雜麵場。"雜麵湯是用白麵、豆麵、地瓜面混合製成,可?鍆躋?諶嗣切哪恐械牡匚弧?
灶王臘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來,就算完成彙報任務,帶著吉祥保佑一家過平安日子了。
如今,祭灶王的人越來越少了,但過小年吃糖瓜的習俗仍在民間盛行。
臘月二十三日以後,人們開始打掃庭院、居室,清除積垢,置辦年貨,製作節日食品,一直要忙到除夕。
但在有些地方***如上海***,人們習慣上把除夕前一天稱為小年夜。
補充:小年夜就是指臘月二十三日,小年夜那天傳說是灶王爺昇天回宮的日子,這天在北方地區傳統的做法是糊兩個褡褳似的紙袋,一個裡面裝的是毛驢的草料和豆子,一個裡面裝的是灶王爺的盤纏和乾糧,在灶王像前燒掉,同時還用那種棍棍糖***一般用球狀的,只是原料和棍棍糖一樣***在火爐爐口糊一圈,聽大人講是為了糊住灶王爺的嘴,讓灶王爺在天上不要亂說,只說好聽的。一般灶王爺像前的對聯是這樣寫: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小年夜的由來傳說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彙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晉以後則列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魏晉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搏頰”。唐李賢注引《雜五行書》又稱,“灶神名禪,字子郭,衣黃衣,披髮,從灶中出”。灶神初為女神,或稱是老婦,或稱是美女,說法諸多。大約出於清代的《敬灶全書》則稱,灶君姓張,名單,字子郭,當屬男神。現在民間供奉的東廚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對老夫婦並坐,或是一男兩女並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畫像。
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兩旁貼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傳說灶王爺是玉帝派到每家的監察官,到了臘月二十三便要昇天,去向上天的玉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帝聽後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所以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人們要“祭灶”,祭灶時要陳設供品,香燭,供品中最突出的大多是是糖瓜,晉北地區則習慣用餳,***餳是麻糖的初級品,特粘,***有“二十三,吃餳板”的民諺。糖、餳之類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吃後嘴被糖、餳粘住,讓灶王爺甜甜嘴,上天說好話,不向玉帝說壞話,免生是非。祭灶時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別要為灶君坐騎撒馬料,要從灶臺前一直撒到廚房門外。這些儀程完了以後,就要將灶君神像拿下來燒掉。
山西境內,絕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陽城等少數地方是臘月二十四日祭灶。晉北地區流傳著“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說法,祭灶往往是男人們的事情。近代卻多數由家庭主婦來充當祭灶的角色。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型別。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製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
臘月二十三以後,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臘月二十三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在一週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則叫做“接灶”。
- 小年夜具體有什麼習俗以及來歷
- 關於快樂的經典優秀名言警句大全
- 演員的誕生譚鬆韻毛曉彤是哪一期
- 最新整人腦筋急轉彎
- 開車自駕出行車壞了的解決方法
- 扼住命運的咽喉閱讀答案
- 描寫花的現代散文詩歌
- 吃什麼對胃粘膜好
- 過一個綠色的教師節倡議書範文
- 堅守信仰信念增強規矩意識發言材料
- 幼兒園中班學生上學期評語
- 大學生評優主要事蹟優選範文
- 過零丁洋反思教學
- 給前妻的一封信
- 學工商管理出來做什麼
- 小兒肺炎後期護理
- 不明白的英文是什麼
- 動漫圖片男生大眼可愛
- 夏天防晒指數多少合適
- 預防頸椎病復發的方法是什麼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