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養生美容方法

  古代如何美容養生呢,古時還沒有化妝品的時候,中國的女性到底用什麼方法,保持那美潤的面板呢?小編現在就告訴你,快來看看這篇文章瞭解詳情吧。

  古代美容養生方法

  張貴妃面膏

  取一個新鮮的生雞蛋,在蛋殼上開一個小口,把蛋黃去掉留下蛋清,之後裝入硃砂粉末20克,並用蠟進行封口,和其他雞蛋一起讓母雞孵化,當其他雞蛋都孵化出來後便可使用,每次洗臉的時候取出少許塗於臉上。這是張貴妃使用的面膏,在《肘後方》中記載這種方法可令面白如玉、光潤照人。

  太平公主面藥

  在農曆三月三採摘桃花,放幹研磨成粉末,七月初時取出烏骨雞的雞血,與桃花拌在一起做成糊狀,取適量塗於面部,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太平公主就是使用的這個美容面藥,不但可以滋養肌膚,促進新陳代謝,還能使肌膚如雪白,另外還可以治療面板病,比如白癜風。

  天后澤面方

  端午節時採摘益母草,清除泥土並晒乾,研磨成粉末篩掉殘渣,並加入適量麵粉和清水進行調和,用手捏成雞蛋大小再次晾晒乾,之後放進黃泥爐灶中間,爐子頂部和灶底鋪炭,先以猛火燒至15分鐘,之後換為微火,當藥丸呈乳白色後取出放涼。再放進瓷缽裡研磨篩制多次,篩得越細越好。之後取300克此藥末,30克滑石粉、3克胭脂進行調配,並儲存於乾燥器皿中。每天早晚各取適量,加入清水敷於面部。這是武則天日常肌膚保養的方法,可以起到防皺紋、澤面駐顏的作用。

  楊太真紅玉膏

  取滑石、杏仁、輕粉等份,並研磨成粉末,放在甑內蒸一下,並加入少量冰片、麝香、雞蛋清進行調和。每天早晚洗臉時取適量塗於面部。楊太真是唐明皇的貴妃楊玉環,這款紅玉膏為她增色了不少,在《魯府禁方》中有記載稱此方“令面紅潤悅澤,旬曰後色如紅玉”。

  永和公主澡豆方

  白蘞、白朮、白芨、白附子、白茯苓、鹿角膠各90克,杏仁、桃仁各50克,白芷60克,皂莢5個,沉香30克。方法把2000毫升米泔水煮沸,下入鹿角膠當融化後再下入200克糯米煮成粥。粥熟後把粥攤平晒乾,與上面的藥一起研磨成粉末,並與500克大豆粉攪拌均勻,另加入白酒、蜂蜜60毫升,一起加熱後拌入藥末中,晾晒乾後加入1.5克麝香再攪拌均勻並封存,用時只需取適量敷面即可,也可用於全身部位。這個美容方法出自《太平聖惠方》,宋太宗永和公主採用的保養肌膚的方法,現今也被用於潤膚霜中,可使肌膚白嫩細膩。

  古代美容養生祕方

  1、中藥荷術湯

  針對頑固性肥胖,頑固性高血脂人群

  組成:荷葉、蒼朮、白朮、黃柏、牛膝、薏苡仁、黃茂、桂枝、木瓜、茯苓、澤瀉、山楂、車前草、虎杖、夏枯草、甘草各等份。

  方法:煎水服。

  療效:主治高脂血症、高血壓型肥胖症。主要有利水消種、消食導滯的作用。有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荷術湯使用方法是採用傳統中藥煎劑,一天一副,一副可以喝2-3次。連續使用20天之後,體重開始出現變化,連續使用一個月,體重大多數會降低10多斤左右。而且荷術湯對人沒有副作用。

  2、荷葉灰

  荷葉灰是一味中藥材,減肥效果非常強大,適用於一些肥胖特別厲害的女性和那些久經減肥而不見成效的肥胖女性,每次6-20克,每日3次,連服1個月,體重可以下降10多斤。而且荷葉灰大有來頭,是一個宮廷祕方,出自明祖朱元璋的御醫戴思恭所著的《證治要訣》:“荷葉灰服之,令人瘦劣。今假病,欲容體瘦以示人者,一味服荷葉灰。”湖北衛視曾經找了2名志願者對荷葉灰的效果進行評測,發現荷葉灰是多種減肥方法唯一能減掉脂肪的方法之一,所以荷葉灰瞬間爆火,同時專家建議荷葉灰搭配炒白朮一起使用,減肥效果更為明顯。最近還爆出江西贛州一帶有假的荷葉灰出售,真正的荷葉灰呈焦黃色。

  3、消除頑固痘痘的第一古方:瑩肌如玉散。

  目前中藥裡面祛痘的古方中最火的要算瑩肌如玉散了,瑩肌如玉散出自《普濟方》,瑩肌如玉散是以綠豆粉、白芨、白芷、白蘞、白殭蠶、白附子、天花粉、甘鬆、山柰、香茅、零陵香、防風、藁本、皁角為原料。將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混合均勻後,每天取少量塗臉,即可祛除痘痘,令顏面光潔如玉,因而得名瑩肌如玉散。

  瑩肌如玉散祛痘的效果極佳,網上有很多網友都分享了瑩肌如玉散的神奇祛痘功效,某寶上也有很多商家開發了瑩肌如玉散。

  4、祛雀斑第一名方---時珍正容散《醫宗金鑑》

  配方:豬牙皁角、紫背浮萍、白梅肉、甜櫻桃枝、鷹糞白

  主治:對面上雀斑,蝴蝶斑、妊娠斑等均有極為明顯的消除、淡化作用,兼有美白之功效。書中記載此方的效果是:“用至七八日,其斑皆沒,神效”。

  5、杏仁粉

  配方:杏仁300g,茯苓60g,蓮子60g,白米麵3000g,白糖300g

  製法:共研細面,用水熬數沸隨意服之,亦可用之浴面。

  功效:潤肺化痰,利胸膈,壯聲音。用之浴面則面如玉鏡,日久自效。治頭面諸風,黑斑黯痣。

  現代醫學探究:方出《清太醫院配方》。所選皆亦藥亦食之品,富含油脂、蛋白質、氨基酸和澱粉等,具有光面潔膚、延緩面板衰老作用。且既可內服,亦可外浴,誠方便之方也。

  6、容顏不老方

  配方:生薑500g,大棗250g,甘草90g,白鹽60g,丁香、沉香各15g,小茴香120g

  製法:上為細粉,調勻。每日早晨用9~15g水煎服,開水泡服亦可。

  功效:健脾固腎,駐顏美容。主治顏面蒼老。

  現代醫學探究:此為明代宮廷美容方。方以生薑、大棗調和營衛,悅澤肌膚;丁香、沉香、小茴香理氣化滯,調和氣血,使之充溢於顏面肌膚;白鹽有引藥入腎之功。民諺贊曰:“一斤生薑半斤棗,二兩白鹽三兩草;丁香、沉香各半兩,四兩茴香一處搗;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藥勝如寶;每日清晨飲一杯,一世容顏不顯老。”

  7、長髮滋榮散

  配方:生薑皮***焙乾***、人蔘各30g

  製法:上為細末,每用生薑切斷,蘸藥末於發落處搽之,隔日用一次。

  功效:助發生長,主治脫髮。

  現代醫學探究:方甚簡練,出自《御藥院方》。生薑是著名的外用生髮藥,目前也是臨床常用生髮藥之一。據現代研究,本品確有生髮和滋養毛髮的功效。人蔘大補元氣,能調節面板的新陳代

  謝,加速面板血液迴圈,使體表毛細血管擴張,從而使毛髮營養供應充足,有利頭髮再生。

  8、胡鹽方

  配方:菊花30g,石斛30g,石膏30g,山楂30g,知母15g,黃柏15g,青鹽9g,石菖蒲15g

  製法:共煎濃汁,炒食鹽500g,以幹為度。

  功效:專治牙齦浮腫或流血,亦能固齒。

  現代醫學探究:方出《太醫院祕藏膏丹丸散方劑》,當系外用搽牙之方。方中菊花、石菖蒲疏散風寒,利溼消腫;石膏、知母、黃柏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石斛清熱養胃,可以固齒;山楂活血消腫而止痛;石膏、青鹽質軟而細膩,在方中又可作為磨蝕劑潔牙除垢。

  9、十全大補丸

  配方:川芎15g,人蔘6g,茯苓30g,黃芪60g,當歸60g,白芍30g,熟地30g,白朮60g,甘草7.5g,肉桂7.5g

  製法:共研細末,水泛和丸。每空心用米湯或白開水送下3g。戒思慮、勞煩。

  功效:治氣血兩虛,脾胃齊損;或四肢怠惰,或眼目昏花;或飲食不思;或動輒自汗,夜臥不安,精神減少,未熱畏熱,未寒畏寒,一切虛弱之症,並宜服之。

  現代醫學探究:方出《清太醫院配方》,系八珍丸***見該方***再加黃芪、肉桂而成。八珍丸氣血雙補,加用黃芪增強了益氣之功,肉桂溫補命門,培補真元,在補劑中該藥還有鼓動氣血、增強補

  藥力量之效。

  10、白雪糕

  配方:大米500g,糯米500g,山藥120g,蓮肉120g,芡實120g

  製法:共為細末,入白砂糖500g,拌勻,入籠屜蒸熟,任意食之。

  功效:其功如“九仙王道糕”。

  現代醫學探究:方出《清大醫院祕錄醫方配本》。此亦是典型的食療補脾佳方。清·葉天士說過:“食物自適者,即胃喜為補。”本方即體現了這一旨趣。“藥補不如食補”,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