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簡介

  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在我國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它的書法作品對我國有著重大的影響。那麼,關於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你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蘭亭序的作品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guǐ***醜,暮春之初,會於會***kuài***稽***jī***山陰之蘭亭,修禊***xì***事也。群賢畢至,少***shào***長***zhǎng***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shāng***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shèng***,所以遊目騁***chěng***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fú***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qǔ***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zàn***得於己,怏***yàng***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jiē dào***,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shāng***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fú***!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蘭亭序的創作背景

  會稽山水清幽、風景秀麗。東晉時期,不少名士住在這裡,談玄論道,放浪形骸。晉穆帝永和九年***353***農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終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舉行風雅集會,這些名流高士,有司徒謝安、辭賦家孫綽、矜豪傲物的謝萬、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兒子獻之、凝之、渙之、玄之、徽之等四十二人。

  江南三月,通常是細雨綿綿的雨季,而這一天卻格外晴朗,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惠風 和暢,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靜宜人。蘭亭雅集的主要內容是“修禊”,這是中國古老 的流傳民間的一種習俗。人們於農歷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邊舉行祓祭儀式, 用香薰草蘸水灑身上,或沐浴洗滌汙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災與不祥。

  蘭亭雅集的另一個專案是流觴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兩旁,然後由書僮將斟酒的羽觴放入溪中,讓其順流而下,若觴在誰的面前停滯了,誰得賦詩,若吟不出詩,則要罰酒三杯。這次蘭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詩兩首,十五人成詩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詩各罰酒三杯,王羲之的小兒子王獻之也被罰了酒。清代詩人曾作打油詩取笑王獻之。“卻笑烏衣王大令,蘭亭會上竟無詩。”

  大家把詩彙集起來,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於是,王羲之乘著酒興,用鼠須筆,在蠶紙上,即席揮灑,心手雙暢,寫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王羲之《蘭亭序》書法的造型特徵探祕

  王羲之***303——361***是東晉傑出的書法家,在中國書法史上被稱為“書聖”他在行書領域開啟了一代新風,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王羲之好像是神話裡的人物,雖然人人都知道他和他的作品,但是能夠說明他的書法真面貌的人很少,因此人們對王羲之的感覺很神祕。現在較客觀地闡述王羲之在《蘭亭序》書法造型特徵的來龍去脈。

  書法 是視覺藝術,觀察筆畫的形態,說明筆畫的造型特徵和筆畫的結構關係是書法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以王羲之書法裡出現的六種造型特徵為中心,探索王羲之”冷書法“的表現和變化。分析六種造型的藝術特點和價值。

  反覆出現的表象的背後都有支援其客觀存在的理由。

  王羲之書法六種造型特徵

  一. 中斷筆;

  中斷筆大體上可分三類:***一***一個筆畫裡出現單筆中斷。如”可“”攬“字。***二***交叉中斷筆。***三***連續出現中斷筆。如”群“字。

  關於中斷筆的說明:不管王羲之的書法怎樣,都是用漢字來表現的,因此為了系統掌握王羲之書法造型特徵,需要整理一下漢字結構的特點。不管多複雜的漢字,它都由四種基本方法構成:第一種是漢字的筆畫,如橫、豎、撇、捺、點。

  ”修“的中間就是小豎畫。

  第二種是筆畫的連線。就像”修“字裡的單立人,一個撇畫與一個豎畫連線在一起。如”人“、”上“、”下“、”站“”部“字裡筆畫的連線部分都能看見。

  第三種是筆畫的轉折,在”修“字裡,兩撇與兩橫與月,有三次交叉,”月“字有三次轉折。在一般情況下,一個筆畫改變方向,時常出現這樣情況。如:口、區、水、月等字都有這樣的筆畫轉折。從書體上看,行草書多出現這樣情況。

  第四種是筆畫的交叉。”修“字裡兩撇與兩橫與月,有三次交叉。幾個筆畫交叉時會出現各種角度、寬度、長度、方向的變化。所以筆畫交叉部分是表現漢字結構美最華麗部分。這是漢字書法最大優勢。

  由於漢字四種結構的存在,這就不難理解我對”中斷筆“的分類。***一***單筆中斷;***二***交叉中斷;***三***連續中斷。

  中斷筆在王羲之的作品中較常見,上圖中《蘭亭序》的“可”字,就是中斷筆的代表。天津博物館藏《寒切帖》第三行的“久”字裡也可以見到中斷筆。它們屬於單筆中斷。

  《蘭亭序》裡出現了不少交叉中斷筆,它屬於第二種中斷筆。

  交叉中斷筆在王羲之的作品中也可以見到。如《蘭亭序》第三行的“群”字。一些學者認為“群”字下邊的“羊”中的兩個豎畫是因為毛筆分叉原因偶然形成的,但是從書寫順序以及筆畫結構看,這部分是運用設計手段寫出的交叉中斷筆。

  王羲之書法裡常見的各種中斷筆,既不是王羲之的獨創,也不是晉代書法家創造出來的。而是從戰國時期開始到漢代墨跡書法裡一直存在的普遍書寫方法。

  大家從《神烏傳》木簡中可以查到許多中斷筆畫。從戰國楚簡到漢代木簡裡,出現的各種中斷筆,已清楚說明中斷筆本身的歷史,與王羲之同時代的墨跡書法裡,出現的中斷筆者能讓欣賞者更立體地把握王羲之書法裡表現出中斷筆和中斷筆在晉代的普遍現象。

  總之,為了達到某種視覺效果而被書寫者設計出來的中斷筆,給鑑賞者提供了新鮮的視覺衝擊。不管什麼樣的視覺藝術,最基本的條件都是具有豐富的鑑賞性。

  二.中空筆。

  中空筆具有十分獨特的視覺魅力,他的表現方法也比較多,大體上可分為三類:***一***.單筆中空筆;***二***.連線、轉折中空筆;***三***.交叉中空筆。

  中空筆例字:

  方法不中空筆是古代書法家,極為敏銳的美感與豐富的想象力,為鑑賞者創造了微妙的視覺衝擊與獨特的鑑賞快感。

  在王羲之的墨跡書法裡不但能見到種類豐富的中空筆,而且使用技法純熟高明,因此王羲之的作品在這方面具有很高鑑賞價值。

  如《蘭亭序》第二十三行“喻”字,月後的立刀的第一個豎畫,運用了中空筆的造型,雖然這是一個簡單的豎畫,但是通過對這種細微處的設計,恰恰可以反映出王羲之對每個筆畫的關心。

  王羲之較喜歡使用長形中空筆,如《蘭亭序》第一行的”歲“字;第七行的”觴“字;第十四行的”同“字;第三行的”畢“字,都運用了長形中空筆。

  從造型上看,《蘭亭序》中的”畢“字,具有獨特的”筆畫造型感“,筆畫線條的質量非常高,筆畫的結構比例也相當完美,再加上獨特的筆畫構成,不但能令鑑賞者享受到視覺上的美感,而且為王羲之的豐富想象力深深折服,達到藝術鑑賞的高潮。

  《蘭亭序》第二十二行”悼“字裡也出現了連續中空筆。實際上像”悼“字這樣故意將一個筆畫寫長,並因此在字中形成空白的但在《蘭亭序》裡多有出現,而且在晉代其他墨跡中出現的頻率也相當高。

  中空筆與現在我們所說的飛白是不同的,中空筆是在書寫者的造型設計下,表現出來的視覺效果。

  一個筆畫或兩個筆畫連線、交叉部分出現中空筆的現象對我們來說還相對陌生,因為大部分人從小開始時受到一筆寫法的教育。從一筆寫法的角度講,除飛白或者偶爾出現的空白外,幾乎不可能出現筆畫中的空白,尤其是在兩個筆畫交叉部分。但是通過研究我們知道,實際上在古代書法作品中中空筆還是很常見的。

  三.王羲之書法裡的非對稱筆。

  藝術的世界裡具有相同的創作主題,但最終效果各異的例子很多。很多畫家都鍾情于山水畫的繪製,但是他們使用的繪畫技巧不同,設計的畫面氛圍不一樣,從而成就了不同的藝術風格。

  書法也是如此,同一個字,不同的人會賦予它不同的面貌,這也是寫書法的樂趣所在。

  非對稱筆的種類:***一***單筆非對稱筆;***二***連線非對稱筆;***三***轉折非對稱筆;***四***交叉非對稱筆;***五***比較非對稱筆。

  具體到王羲之,在非對稱筆方面,他比較喜歡用寬窄變化,表現不均衡和不對稱。

  如《遠宦帖》第三行的“遠”字的長橫,前粗後細,是典型的非對稱筆法。

  如《二謝帖》第二行的“再”字下面的橫畫,出現了寬變,後半部分的筆畫寬度是前半部分的三分之一。第四行的“省”字,也出現了這種寬變。

  非對稱筆的表現力不比中空筆,中斷筆差,再加上它本身有獨特的表現體系。宋米芾得非對稱筆之精髓,所以他得意洋洋,到處吹牛。

  四.王羲之書法的立體特徵。

  為了逼真地再現人物、風景及場面,美術裡有一套表現立體感和空間感的畫法。如明暗法和遠近法。讓人感興趣的是,在古代書法裡也有一套表現空間感的方法,書法家使用這種方法不但增加了書法的表現力,而且使書法更具鑑賞力。

  因此在王羲之的書法裡可以看到立體筆技巧與效果的完美結合。 大家可以看看宋徽宗趙佶的書法中,如何運用書法的立體特徵。第一行第一個字中的“禾”的豎鉤。第四行“勝”字的蘭葉撇。都是運用書法中的立體特徵做到地。也許你也能找出N個字,這說明你有進步了。大家請再看看《二謝帖》第三行的“想”字,也是王羲之運用書法中的立體特徵。立體筆的出現也不是偶然的,有其相對的構成體系,其造型效果華麗而多樣。擴充套件了書寫技法和鑑賞範圍。

  立體筆的種類:***一***單筆立體筆;***二***連線立體筆;***三***交叉立體筆;***四***特殊立體筆,包括繪畫性立體筆和空間性立體筆。這些筆法並非本人獨創,而是根據古人整理而成,都有古人書法例項。

  ***一***單筆立體筆,包括3個方面的能容。1.紙帶扭轉式。通過兩條外部輪廓線交叉表現立體性;2.繩子筆,像兩股繩子扭在一起;3.幾何立體筆,通過長乘寬再乘高形成立體筆。

  表現立體效果在竹木簡和晉代書法裡很容易見到。這裡並不累述。只要你細心體會,總能有收穫。

  王羲之書法裡的立體筆:王羲之墨跡不但種類豐富,而且結構優美。從造型和表現完成度來看,比竹木簡及前代水平要高。

  這是《遠宦帖》第四行“篤”字,馬部回勾,使用了紙帶扭轉式立體筆。

  《得示帖》第一行的“佳”字,立人部的“豎”,使用了兩次紙帶扭轉式立體筆。第三行的“也”字,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穿透立體筆。

  王羲之作品中“連線立體筆”表現也很獨特《初月帖》第七行的“力”字,就是很好的列子。橫畫與豎畫之間多了一筆。這一筆好像塞在橫畫和豎畫之間。

  《二謝帖》第一行的“詠”字,是“連線立體筆”,它的最後收筆部分很像拖鞋。

  上下立體筆在《喪亂帖》第二行的“再”字,這個字上傳的不太清楚。實際上兩橫畫圍繞兩豎畫前後穿插,而不是遮蓋式穿插。

  在王羲之的立體筆中交叉繩子筆的表現非常出色,而且比較常見。《妹至貼》第二行的“營”字,最後的收筆是纏繞上去的,不是遮蓋。

  王羲之墨跡書法裡的空間立體筆。

  王羲之《初月帖》第二行的"患“字,不畫分解圖還真不好說,哈哈,那也得說。空間就得立體嗎!如果把橫撇看做在一個平面,豎鉤是被夾在橫撇裡,也就是說像一根棍子,插在一節彎曲的繩子裡的效果。而收筆的回勾是在棍子的後面。從而表現上下空間距離感。

  第五行”遠“字的下半部分,由兩個筆畫組成,其中像倒8的筆畫,是前後纏在豎畫上,問我怎麼寫的,鬼才知道。這種寫法有點像中國結的製作過程。我想沒有這個比喻更恰當。

  立體筆的原理及寫法。

  簡單有效地寫出立體筆的方法就是“多筆”與“填筆”。為了更清楚地理解立體筆的造型變化,下面我們簡單說一下立體筆出現的原理。

  首先紙帶扭轉式立體筆出現的基礎是兩條外部輪廓線的連線及交叉。下邊的外部輪廓線,部分變成上部輪廓線。

  如果一個筆畫裡出現上下外部輪廓線連線與交叉的紙帶扭轉式立體筆,那麼出現一個筆畫裡外部輪廓線多次交叉的單繩子筆應該是應該是一種自然的造型的演進。

  立體筆的視覺效果

  現代以前的繪畫,為了恰當地描述物體的立體感,應講究起碼的明暗法和遠近法。因此繪畫是離不開空間感的藝術。但是文字是一種平面上表現的符號,書法不需要象繪畫一樣講究立體感。

  然而古代書法家發揮了驚人的智慧,克服了木簡和紙張平面性的限制,自由自在地表現出了各種立體感。而且還為我們如何在書法裡創造立體效果提供了借鑑。立體筆的視覺效果特徵是非常獨特的,在比較中更容易發現它們的魅力。

  王羲之《二謝帖》第三行的“想”字,其筆畫就像過山車的軌道一樣險峻奇絕。,而且該字中出現了不同種類的立體筆,因此在“想”字裡能夠享受到各種不同的書法造型美。

  同樣是“想”字,後代書法家的寫法與王羲之的寫法不同。米芾行書《 衰老貼》裡的“想”字;趙孟頫《二體千字文》裡的“想”字;王鐸《行書卷》裡的“想”字幾乎沒有立體感,雖然作品的整體效果不錯,但從單個字的造型表現來說,後代的這三個字缺乏值得花時間鑑賞的出彩細節。

  五.王羲之書法裝飾特徵。

  《現代漢語詞典》裡是這樣解釋“裝飾” 一詞:“在身體和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之美觀。”也就是說為了美化身體或物體而加些附屬東西就是“裝飾”。如王羲之《蘭亭序》第二十五行“今”字,露鋒起筆,就是一個裝飾筆。

  《蘭亭序》第二十一行“攬”字,提手下有一點,也屬“裝飾”筆是一種。

  從某種角度看,古人的書寫方法和想象力比現代人還豐富,因此研究古代書法時需要具備一種態度:以所觀察到的東西為研究起點,同時考慮當時的書寫環境,這樣才能客觀地研究那時的書法的真正面貌。而不是用已有觀點來判斷不同環境裡出現的一切書法。

  王羲之對筆畫的裝飾性是非常講究的。他的墨跡作品裡隨時都能看到各種不同的裝飾筆。《喪亂帖》第六行“深”字,三點水的起筆的寫法,短豎加一個小o***由於擷取的圖片太小無法看清***。更直接的裝飾效果在《喪亂帖》第二行“再”字,在起筆長橫前裝飾一小點。不但增強了空間感,而且帶來了視覺上的空間感。

  《得示帖》第二行的“明”字,是典型的凹凸裝飾筆。

  《蘭亭序》第十一行的“娛”字,女部的長橫的裝飾方法與眾不同,細而長的曲線帶給鑑賞者流暢優美的感覺。

  《蘭亭序》裡的“虛”“暢”字,虛字下半部分的“鳥”型寫法和“暢”字申部的燕尾寫法,都屬於裝飾筆範疇。

  裝飾筆的來源與發展。

  較成熟的裝飾筆在戰國時代的楚國墨跡書法裡,已經成熟運用。漢簡裡的裝飾筆不但形式豐富而且頻率較高。

  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檢視其它資料,如秦簡《甲種日書》、《敦煌馬圈灣木簡》、漢簡《推辟書》等。

  六.王羲之書法中的缺剩筆法。

  什麼是缺剩筆:書寫者在不造成誤讀的基礎上,將字的筆畫減少或增加,豐富了字造型的內容,表現出書寫中較極端的自由。***注:這部分內容的技巧不宜參加書展,否則易被評委當錯字,拿下。***

  王羲之《蘭亭序》的"和"字,能夠清楚地瞭解追求變化的意圖。“和”字不但出現剩筆,還出現了中空筆。

  《蘭亭序》第四行的“崇”字,山與下面的宗之間有一個多餘的點。更能明顯看出剩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