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模仿國畫拍攝風光作品
《水墨黃山》是筆者模仿中國山水畫的一個探索性的攝影藝術作品。眾所周知,攝影界的老前輩郎靜山先生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就開始模仿中國山水畫進行攝影創作,並創立了“集錦攝影”***COMPOSITE PICTURE,直譯為合成畫***,在世界攝壇上獨樹一幟,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下面是網小編整合的內容,希望你的攝影技術更上一層樓。
後來,香港的陳復禮、簡慶福兩位前輩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筆者看來,中國的國畫和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在中國乃至世界的藝術殿堂裡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而我們的攝影藝術由於種種原因,較之國畫和書法藝術相差甚遠!吸取國畫和書法的精髓為我攝影所用,一直來是筆者努力探索的方向,《水墨黃山》便是探索道路上的一個習作,限於筆者的水平,以及受輸出材質等諸多方面的限制,作品還比較粗糙,近日在POCO網上發表後,受到廣大網友的青睞,出人意料!現應編輯之約,本著互勉共進的原則,草擬拙文,拋磚引玉。
模仿國畫拍攝風光作品的技巧:前期準備
***一***文化積澱
中國的國畫和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堪稱“國粹”,是世界藝術叢林中的奇葩!中國畫無論在技法上,還是在透視處理、畫面比例、線條結構等造型方法上都有獨特之處。攝影藝術是在人類科學技術進步的基礎上建立的。從造型效果看,和西洋繪畫有相似之處。因此,在攝影造型藝術理論沒有完善的時候,很多攝影家的作品都在儘量追求西洋繪畫的藝術效果。而筆者以為中國當代的攝影家只有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才能夠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的偉大作品。
***二***選準拍攝時機
黃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黃山偉大的自然美,使無數詩人、畫家和其他藝術家為之讚歎和陶醉,產生無法抑制的創作激情,留下了不可勝數的藝術作品。筆者今年11月初第三次上黃山,前兩次因為沒有把握好氣象條件,收穫不豐。今次再上黃山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提前做好功課,尤其是把握好氣象條件。筆者於今年11月8日出席了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和黃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4‘西遞•巨集村杯’中國黟縣攝影大展”開幕式時,適逢大雨。9日又下了一整天大雨。據氣象部門預報黃山地區10日天氣轉晴。10日一早,筆者便和幾位朋友出發登黃山。中午到達黃山時,果然太陽出來了。一幅幅奇鬆、怪石、雲海的美景盡收鏡下。
模仿國畫拍攝風光作品的技巧:拍攝過程
***一***找準角度
黃山風景區面積160.6平方千米,東起黃獅,西至小嶺腳,北始二龍橋,南達湯口鎮,分為溫泉、雲谷、玉屏、北海、鬆谷、釣橋、浮溪、洋湖、福固9個管理區,包括200多個大小景點。黃山一年四季皆可攝影,但是不同的季節最佳的拍攝角度千差萬別。儘管與筆者同行的朋友是几上黃山的六、七十歲的老攝影家,但大家覺得要快速找準機位還是力不從心。因此,大家最終決定聘請一位在黃山上工作多年,對攝影有經驗的朋友做嚮導,這就為我們這次的成功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選好鏡頭,精心構圖
根據筆者多年的攝影經驗,由於120中畫幅相機集大畫幅相機的高質素與135相機的靈活性於一身,是拍攝風光作品的利器。筆者今次上黃山與以前一樣,帶了一套哈蘇120中畫幅相機和一套尼康135相機。攝影師選用什麼樣的相機拍攝作品,是要根據拍攝物件、拍攝環境和作品用途以及客戶要求等諸多因素來決定的,筆者在此不做詳述。筆者認為拍攝類似《水墨黃山》的攝影作品,首先是要選好鏡頭精心構圖,要設計預留好題字的位置。本次拍攝中最常用的是135相機的70—200的鏡頭焦段。
***三***曝光技巧
《水墨黃山》中有高調和低調兩類作品。原則上高調作品需增加曝光,低調作品則需要減少曝光。由於黃山的雲海與奇鬆和怪石反差較大,正常情況下應使用漸變濾鏡調整光比,但由於筆者一個人要管理兩套裝置,忙不過來,故135相機就沒有使用濾鏡拍攝,個別作品則使用了HDR技術,所有作品均經過後期數碼暗房精修。
模仿國畫拍攝風光作品的技巧:後期思路
筆者攝影創作的座右銘是“苦攝,精修,氣韻至上”。也就是說攝影創作首先要認真刻苦地做好前期的拍攝工作,而後期的數碼暗房工作也不能忽視,尤其是“集錦攝影”的後期工作顯得更為重要。《水墨黃山》的拍攝是採用常規的彩色攝影技術,後期則首先利用Camera Raw進行一般的潤色,然後,再用Photoshop退色、疊字。《水墨黃山》這組作品後期創作的重點應放在“水墨”這兩個字上,通過引數的設定和調整把國畫的效果調出來,其次是要充分發揮書法的魅力使題字起到畫龍點睛之效果。但由於目前的Photoshop技術對中文書法的模擬效果欠佳,致使作品的整體效果還不盡人意。值得慶賀的是筆者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後期輸出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相信不久的將來“集錦攝影”的3.0版會橫空出世。
以上是網小編整合的全部內容,希望各位攝影師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