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濤書法作品

  荊濤安徽省書法家,字濟川,別署望杏樓主、潁州布衣。其書從趙子昂入手,繼之上追晉唐,學二王,效魯公,臨《書譜》,仿懷素,儀張顛,讀米芾字,摹王鐸書,四體皆能。荊濤書法尤以隸書見長,20世紀80年代初他名聲鵲起,成為安徽書壇青年領軍人物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荊濤個人簡介

  荊濤,字濟川,別署望杏樓主、潁州布衣。1942年生,安徽界首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顧問、安徽省政府業餘書畫社顧問、安徽省新四軍歷史研究會老戰士書畫藝術專業委員會藝術顧問、第六屆安徽省藝術節書法作品展覽評審委員會委員、安徽省江淮詩書畫研究會顧問,安徽省楹聯學會理事、高階美術師。

  其書從趙子昂入手,繼之上追晉唐,學二王,效魯公,臨《書譜》,仿懷素,儀張顛,讀米芾字,摹王鐸書,四體皆能。荊濤書法尤以隸書見長,20世紀80年代初他名聲鵲起,成為安徽書壇青年領軍人物之一。1980年應邀為包公祠題匾兩塊--"色正芒寒"、"廬陽正氣"。其間由於研習漢簡牘帛書卓然有成,受到藝術大師賴少其先生的厚愛與肯定。

  荊濤先生摒棄俗流、淡泊名利、潛心書藝,書作多次入選全國性的大展和國際間的交流展,展跡遍佈全國十多個大、中城市,和日、韓、新、泰、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並多次獲獎,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其傳略和作品,被收入《中國新文藝大系·1976-1982·書法集》***國家重點圖書,沙孟海主編***、《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圖書。

  荊濤藝術特點

  其書從趙子昂入手,繼之上追晉唐,學二王,效魯公,臨《書譜》,仿懷素,儀張顛,讀米芾字,摹王鐸書,四體皆能。荊濤先生書法尤以隸書見長。他的隸書,出入於秦漢碑簡帛書之間,沉、活並蓄,靜、動相生,風格獨特,意味雋永,他依古人之法度進行摹擬,師古人而又不拘泥於古人,以自己之性情加以脫化,融會貫通,增損古法,裁成今體,形成自己個性鮮明、古樸典雅的、兼具古典美和表現力的荊氏書風--質樸厚重、不尚虛華,其隸書渾厚凝重,行草書灑脫飄逸、章草書和甲骨文書法亦取得不俗成就。

  荊濤成就及榮譽

  其,傳略和作品被收入《中國新文藝大系·1976-1982·書法集》***國家重點圖書,沙孟海主編***、《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中國當代藝術家名人錄》、《中國美術年鑑》、《中國當代文藝家名人錄》、《中國當代書畫家名人大辭典》、《中國專家辭典》、《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中國名勝詩文墨跡大觀》、《成語連環八百陣書法大典》、《中華百家姓氏始祖碑林精品集》、《中華百家姓氏堂號堂聯大觀寶笈》等。與人合編注《鄧石如書法篆刻全集》***卷二***。作品先後被國內外許多單位、各類博物館和紀念館收藏、刻碑。如:如安徽省群藝館、省檔案館、省圖書館、以及黃帝陵、南寧市博物館、連雲港市博物館、周紀念館、劉開渠紀念館、聶帥陳列館、麻城烈士紀念館、董必武紀念館、淮海戰役勝利紀念館等。還被《安徽日報》、《山西日報》、《合肥晚報》、日本高知市"紙的博物館"、高知市日中友協、澳門馬萬祺先生***全國政協副主席***等收藏。刻碑的如:李太白碑林、包公墓園碑林、常德詩牆、中華百家姓氏始祖碑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雕塑園刻石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