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的油畫作品圖片

  油畫發展歷史悠久,有很多油畫大師的油畫作品很受人們喜歡,其中有米勒的油畫作品。你想看看是怎樣的嗎?今天先和小編一起欣賞這些,希望你會有所收穫的。

  欣賞

  1

  2

  3

  4

  5

  欣賞完之後,請和小編一起看一些關於米勒的介紹。

  米勒的人物經歷

  讓-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諾曼底省的一個農民家庭,青年時代種過田。 23歲時到巴黎師從於畫家德拉羅什,畫室裡的同學都瞧不起米勒,說他是“土氣的山裡人”。老師也看不慣米勒,常斥責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這位鄉下來的年輕人實在厭惡巴黎,說這個城市簡直就是雜亂荒蕪的大沙漠,只有盧浮宮才是藝術的“綠洲”。當他走進盧浮宮的大廳時驚喜地說:“我好像不知不覺地來到一個藝術王國,這裡的一切使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

  米勒在巴黎貧困潦倒,亡妻的打擊和窮困壓得他透不過氣來。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換鞋子穿,用油畫去換床睡覺,還曾為接生婆畫招牌去換點錢,為了迎合資產者的感官刺激,米勒還畫過庸俗低階的裸女。有一次米勒聽到人們議論他說:“這就是那個除了畫下流裸體、別的什麼也不會畫的米勒。”這使他傷透了心。從此他下決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堅決走自己的藝術道路。

  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10.4-1875.1.20***,是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受人們愛戴的畫家。從靠賣畫艱難地餬口開始,貶筆洛可可風格的香豔繪畫,這期間,無疑也給米勒的藝術生涯打下飽含淒涼、辛酸而又紮實的藝術功底。直至畫家寄居楓丹白露的巴比鬆村,用寫實的鄉村風景畫,開啟法國巴比鬆派***Barbizon School***,繪出了鄉村中的樹木、田野,以及勞動者的敦厚、樸實,使世人被畫家筆下鄉村中的優雅而感動,被畫家神來的油墨表現所折服。

  1849年巴黎流行黑熱病,米勒攜家遷居到巴黎郊區楓丹白露附近的巴比鬆村,這時米勒已35歲。在巴比鬆村米勒結識了柯羅、盧梭、特羅容等畫家,在這個窮困閉塞的鄉村,米勒一住就是27年之久。米勒對大自然和農村生活有一種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歸,上午在田間勞動,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裡作畫。米勒的生活異常困苦,但這並沒有減弱他對藝術的酷愛和追求,他常常由於沒錢買顏料就自己製造木炭條畫素描。米勒愛生活、愛勞動、愛農民,他曾說過:“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於我是最合適的。”米勒在巴比鬆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種者》 。以後相繼創作了《拾穗者》和《晚鐘》等名作。

  米勒的人物評價

  讓-弗朗索瓦·米勒是19世紀法國最傑出的以表現農民題材而著稱的現實主義畫家、法國巴比鬆派畫家。以鄉村風俗畫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國畫壇聞名。米勒是法國最偉大的田園畫家。大家習慣於稱呼他為米勒,實際按照法語發音應翻作“米葉”。米勒創作的作品以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為主,他用新鮮的眼光去觀察自然,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

  羅曼·羅蘭在所著的《米勒傳》指出:“米勒,這位將全部精神灌注於永恆的意義勝過剎那的古典大師,從來就沒有一位畫家像他這般,將萬物所歸的大地給予如此雄壯又偉大的感覺與表現”。